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拜见君子 > 第283章 圣之颜面重于天

第283章 圣之颜面重于天

作者:连山易子 返回目录
        

观圣悟琴?


        

灵水河两岸的文人墨客,皆是有些愕然起来。


        

除了葬山书院的学子,以及亳城本地的文人外,几乎没有多少外来文人相信。


        

特别是琴者。


        

但是此时,封圣却亲自站出来。


        

难道封圣就不怕,在天下人面前丢人了?


        

这时十三书院的教谕、教习,皆是蹙起了眉头,甚至还有教谕摇摇头道:“封圣有些草率了。”


        

圣人之颜面,重于天。


        

但封圣自已却不珍惜,又怪得了何人呢?


        

“封圣还不到弱冠之年,便取得天下人无法取得的荣誉,有些傲气亦算是正常之事。”有教谕淡然道,沉吟一下又言,“成圣之路上,早早经历一些波折,亦算不得是一件坏事。”


        

可惜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此次前来亳城的大部分教谕、教习,为十三书院的琴之教谕、教习,皆为六品以上琴师。


        

他们习琴十余年,数十年,又岂会不知?


        

其他教谕闻言,不禁摇头苦笑。


        

“吾观封圣,亦不是鲁莽之人,或许真可……”


        

有教谕迟疑一下道。


        

这时他身边,围着一堆文人琴者。


        

“江兄奇才也,今日悟得圣曲《招魂》,便由在下请客如何?”一名衣着华贵的青年颇为热情道,“还望江兄莫要拒绝了。”


        

“江兄,此是陈兄,陈善陈余庆,为汝南郡陈氏,其祖父不仅是大儒,亦为二十七书山博士。”


        

不过此时,不论是十三书院的琴者,还是十三书院的教谕、教习,纷纷开始报名了。


        

有江山在前,如何不让他们眼热?


        

而江山,亦因悟得圣曲《招魂》,以及被封圣评为“有奇才也”,在亳城声名鹊起。


        

落魄中年连忙行礼,况且眼前穿着华贵的青年,亦是文士境的学子。


        

现在不过是二十左右的样子,未来必定比他有前途。


        

“江兄客气了。”


        

有人介绍道。


        

众人闻言,皆是有些诧异看着华贵青年。


        

“原来是公子善,山有礼了。”


        

在八十一书院中,乃是晋封大儒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咦,太浩书院的陈余庆亦来了?”


        

有学子看到华贵青年,微微有些惊讶起来。


        

华贵青年微笑道,便看了一眼云天的方向。


        

虽然他并不是三上书院的学子,但却是十大书院的学子,且比云天早一年入学。


        

今年刚好是弱冠之年,乃是书院的风云人物。


        

“师兄,今晚可是来君子桥?”


        

有学子沉吟一下问。


        

“来。”


        

“那个喜琴,却无半点天赋的陈余庆?”有学子闻言,亦有些惊讶起来了。


        

毕竟陈余庆的名声,在十三书院中不算小。


        

但是,他出名却不是因他的才华,而是因他至今还只是琴童……


        

天色渐渐黑下来。


        

戊时中,便有不少琴者,背着七弦琴来到君子桥上。


        

不久后,凤鸣琴社的琴者便清理君子桥,并抬来案几、书籍等,皆是摆于君子桥之央。


        

云天看着圣府的方向,淡淡说了一声。


        

此时,他让学子代他报名,便在众多学子的簇拥下,回到亳城了。


        

……


        

随着时间的过去。


        

在快到戊时末时,灵水河两岸已经站了不少围观者。


        

除了琴者外,亦有不少学子。


        

“诸位,还请下君子桥,君子桥乃封圣读书之处。”


        

有凤鸣琴社的琴者道。


        

前来的琴者闻言,并没有作过多询问,便纷纷走下君子桥,站在灵水河的两侧。


        

“拜见封圣。”


        

“拜见封圣。”


        

灵水河两岸,人头攒动,不下千人之数。


        

这时,外来的琴者皆是好奇不已,打算亲自体验了一下,传说中的“观圣悟琴”。


        

在戊时末。


        

一道白衣身影从虚圣府踏空而来,平缓地落在君子桥上。


        

“婢为封圣掌灯。”


        

“婢为君子研墨。”


        

有两名貌美婢女持油灯上前,在封青岩的身侧跪坐下来。


        

这时众人见到封青岩走来,便纷纷恭敬行礼,皆是好奇看着。


        

“诸位无需多礼。”


        

封青岩回礼。


        

她背着七弦琴走上君子桥,到封青岩一丈外停下来。除了两名婢女外,牧雨为唯一在君子桥上的人。


        

凤鸣琴社的琴者见到,皆是有些惊喜,师兄可是在为女郎扬名啊。不过,作为凤鸣琴社的二号人物方忘,此时内心颇有些酸楚,看向封青岩的目光,显得有些幽怨……


        

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牧雨身上。


        

封青岩点点头,看到牧雨只是站在君子桥一端的桥下,便道:“女郎且到桥上来。”


        

“谢过封圣。”


        

牧雨闻言,心中不由一暖,便行礼道。


        

“此女郎为凤鸣琴社副社长牧雨,传言为封圣之好友。”


        

有学子回答。


        

但是,皆是被牧雨惊艳到了。


        

牧雨白衣飘飘,青丝在秋风中乱舞飞扬,纤细的身子背着偌大的七弦琴,身上散发出绰约之姿采,端是天上谪仙人般。


        

这让灵水河两岸的文人墨客,皆是眼前一亮。


        

“此女郎是何人?竟得封圣之邀上君子桥?”有不知道的学子,看着牧雨有些诧异道。


        

这时,不少学子面面相觑起来,这便是观圣悟琴?


        

时间一点点过去。


        

凤鸣琴社的琴者,皆是屏气凝神,专心致志观着封青岩。


        

即使是云天,亦不禁多看两眼,毕竟他身边的女子,没有一人能与牧女郎相比。


        

陈善更是双眼发光,心中倾慕。


        

封青岩在案几前跪坐下来,从一侧的书籍中,拿起了一卷儒经阅读起来。


        

陈善看了看封青岩后,眉头便蹙起来问着江山。


        

而江山,则心无旁骛,目不斜视盯着封青岩,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陈善的说话声。


        

“咦?”


        

而其他琴者及学子,看了看封青岩外,但窃窃私语起来,皆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此时便连十三书院的教谕、教习,亦不禁摇头失望。


        

“江兄,可是观到什么?”


        

眨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


        

不少学子及琴者,皆是失望摇头离去。


        

不久后,便连十三书院的一些教谕、教习,亦摇头离开。在此处“观圣悟琴”,还不如去悟道之树下悟道呢。


        

陈善转头,便有些诧异起来。


        

而云天等天才学子,亦认真观着封圣,可是并没有观到什么,心中倒是没有失望,只是有些诧异起来。


        

封圣此是何意?


        

起码有人悟得了圣曲《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