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腹黑王爷的悍妃 > 第五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

第五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

作者:一世雪阳 返回目录
        

可是,张源自己现在只有一颗下品灵丹,每月都用来给父亲了,又哪有多余的来报答左邻右舍?再过一阵,亲戚们看从张源身上得不到什么好处,肯定就会断了对张家的帮助。


        

到时候,家境肯定会急转直下。


        

所以,王聪现在来邀请他抄录书稿,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一般的恩情。


        

读书人用的笔纸很贵,可是,读书人写出来的字,更贵。


        

更别提,王源还是九品弟子中出名的写字好看。


        

他的小楷,模仿古晋朝欧阳程最出名的小楷《礼乐绪》,可以做到张弛有度,点如高峰之坠石,横若千里之阵云,是现今科考用的标准字体。


        

润笔费,一字十文。


        

可以买一张普通的宣纸,或者十张练大字用的黄麻纸。


        

02穷书生,志气短先生那里的字帖,是欧阳程弟子模仿欧阳程写的。


        

仅仅只是弟子仿写,也让张源的字体写的有模有样,看起来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读书者练字,需要消耗一定的灵力,消耗完了只能静静等待恢复。


        

在这消耗、恢复的过程中,灵力恢复的速度能得到提升,好处显而易见。


        

如果能够完成,弟弟今年的学费,就不用担心了。


        

不过,张源写字虽好,速度却始终提不上来。


        

张源的灵力恢复略快,但一天满打满算,不过有五百字左右。


        

而且,既然是给人抄书,必须讲究质量,不能随便写一个字拉到。


        

练字,其实是读书者常见的修炼方法之一。


        

满灵力的时候,最多也就够一天写三四百而已。


        

王聪开始分配任务。


        

这是一种信任,张源颇为感动。


        

写得好,主家满意,张源以后才有更多主顾。


        

“张师兄,我们这里你写字最好,所以开篇的一千五百字,就由你来代劳吧。”


        

而且,买四书五经当中的任何一本,价格也不会低于1两银子。


        

堪堪够的上弟弟读书的费用。


        

一千五百字,等于一万五千枚铜钱,或者15两银子。


        

在乡下,中等人家一年的消费是10两银子左右,这还是没有把买衣服买零食这些享受类型的花销算上。


        

“也好,那我就写到第四十六行为止。”


        

张源数了数,领取了自己的抄写任务。


        

不过,今天既然有人请他写,以后肯定还有。


        

张源稳定心神,将各种杂念抛出去,专心致志。


        

王聪说。


        

王聪的灵力,全部恢复满,需要两个时辰。


        

书卷是竖着展开的,论行,不论章。


        

“我从四十七直接开始,我写字慢一些,张师兄不用等我的速度。”


        

不管怎样,必须在三天之内写完。


        

到了时间,友人会派弟子上门来要书,这个年代的承诺很重要,说是三天,那就连一刻钟都不能少。


        

等他写完再恢复,一天时间就已经过去了。


        

只有他们两个,如果写不完,肯定需要熬夜,说不定还要使用补充灵力的丹药,来强行加快写字的时间。


        

单单只看字迹,如果不是作者特意说明,如张源这种功力不够的人,居然没看得出来这不是真迹。


        

这是一个叫陆荣的弟子,模仿温严庭的作品。


        

否则,下次再借书就没人肯借了。


        

张源怀着极其诚恳的心情,打开书卷,只见第一行用端端正正的小楷写着:弟子陆荣,仿温夫子之习作也。


        

王聪说。


        

只有文学造诣获得老师首肯的学生,才能在仿写的时候,写上自己的名字。


        

“陆荣?这不是宜州知府吗?难道是重名?”宜州就是张源的老家,知府相当于四品官,是一座中等的城池。


        

“就是那个陆荣,陆子仪是也。”


        

就比如这开卷的小楷,张源左看右看,都看不出跟温严庭区别在哪。


        

当然,也肯定有他根本没见过几次真迹有关。


        

这位四品知府,看来不仅在官场如鱼得水,连文学上的造诣也是相当不错啊。


        

没有人怀疑温严庭的操守,因为温严庭一生,虽然喜欢流连于青楼,是个标准的风流才子,却能三次拒绝朝廷封官,理由竟然是怕案牍劳累,占用了他嫖*的时间!所以,经他首肯的学生,那就是真的有些料子。


        

“你看这落笔,如果是温大家,肯定会稍稍往右边勾一下,更为劲道有力。


        

不过,确实到达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陆知府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他唯一一次见到真迹,还是在村子里,先生家中挂了一副温严庭的七言绝句。


        

他经常去看,脑子里有些印象而已。


        

都是小楷,张源的字还是更加美观。


        

张源知道自己的资质不错,受限于家庭贫困,连真迹都没见过几次。


        

王聪也是书法爱好者。


        

王聪是理论上的强者,叫他看,他能分析得头头是道,真下笔来写,就缺少那种韵味了。


        

偶尔有外流,立刻会被权贵抢购一空。


        

他明明可以更加有所建树,却无奈资源不够,硬生生埋没了才华。


        

如果能给他一本真迹来临摹,他的字肯定还有进步。


        

可惜的是,真迹这种东西,书法大家一旦写出自己满意的,肯定会优先给自己弟子。


        

张源一边临摹,一边注意着自己体内的灵气运转。


        

写字练字,说白了是为了让体内灵力更加充沛,有利于读书的。


        

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帮他。


        

连有数百名学生的王落川道长,都得不到一本真迹,更何况是张源这种小人物。


        

张源仔细感知者体内灵气,仿佛一条条蓝色的波纹,仿佛湖水上的涟漪。


        

然后,又分成涓涓细流,缓慢流动到自己握笔的指尖上。


        

结合门派教给的“吐纳功”,可以引导天地灵气进入自己的丹田里,强化自身。


        

这就是功力增长的过程。


        

就好像锻炼身体,身体素质的进步,你是会有感觉的。


        

读书练字,不问时间,张源进入到一种空灵的境界。


        

“余闻天地之广阔,大海之幽冥……”随着每个字落入纸上,丹田的灵力,也在丝丝减少。


        

可是,张源对自己的灵气,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使用的越多,各种有好处的加成也就越多。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整天,张源一直到丹田干枯才停下来,头非常疼,晕乎乎的,几乎眼冒金星。


        

这时候,别说再欣赏文字了,连看着字都是模糊的重影。


        

他专心读着温大家的字句,绮丽华美,也是享受,是会对灵力有增益的。


        

好书,好文,开卷有益。


        

九品弟子,灵力总量很低,经不起多少消耗,他们现在还只能省着用。


        

“今天就这样吧,让我数数,还好,五百个字写完了。”


        

“你这是灵气消耗过度了,快休息一下。”


        

王聪说。


        

就是害怕对比,再看看陆荣写的,跟自己临摹的,简直是一眼就区分清楚,哪个是文笔老辣,哪个是新生初学。


        

王聪也很有趣,给了张源一枚红色的锦囊。


        

张源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他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告别下山,打开钱袋,是五两碎银子。


        

“还好,不是铜钱。


        

张源知道这是今天的润笔,于是不客气地收下来。


        

算算时间,父亲抓的药材应该正好快吃完了,还要托人去城里买。


        

那王聪不愧是商人之子。”


        

张源觉得王聪挺上道的,现在银子比较容易流通。


        

银子以上,还有元宝,张源打出生以来,到现在还没见过这种东西。


        

张源自己留下少数零花,其余的都让门派帮忙,寄到老家。


        

他打心眼里希望,这种买卖能够再有一份,这样他自己就可以养家糊口了,不用再受相亲们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