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 第二章 沦为民夫 第三章 逃 第四章 钻木取火 第五章 洞中遇敌 第六章 秦军进山 第七章 救人 第八章 输血 第九章 黄猛 山洞中,黄猛睁开了眼睛,迷茫的打量着四周,当看到昏迷在一旁的李青时,黄猛下意识的便要找武器,但是很快,黄猛便记起了自己昏迷前的事情。 是这个少年救了我,黄猛看着自己被处理过的断臂,脸上露出了惊疑之色,断臂之伤,竟然还能活过来,可想而知,难度有多高。 黄猛,正是李青救下的那个凶悍男子,黄猛外貌凶悍,但却并非什么恶人,相反,黄猛实际上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侠士。 黄猛的父亲黄易是战国四公子中春申君黄歇的食客,本无姓,黄歇欣赏黄易的勇猛,便将自己的姓赐给了黄易。 黄易一生忠于春申君,后来春申君中了李园的埋伏,遇刺身亡,黄易也在那一次遇袭中战死。 黄歇死后,李园派出兵马将黄歇府上斩尽杀绝,黄歇数千食客一哄而散,唯有黄猛带着数十名死忠黄歇的义士奋力搏杀,想要救出黄歇的孙子,可惜面对李园的突袭,黄猛终究还是失败了,黄歇满门全部被杀,只黄猛一人逃走。 黄猛侥幸逃得一命后,为了给黄歇报仇,曾数次刺杀李园,吓得李园出行必带数百甲士相随,黄猛也因此侠名播于楚地。 黄猛看着犹自昏迷不醒的李青,用独臂支撑着自己站了起来,将李青扶到了干草堆上躺好。 捡起掉落在地上的长剑,黄猛走出了山洞,过了不久,黄猛返回了洞中,他的手中,揪着一只灰扑扑的野兔。 李青依旧还没有醒来,黄猛将野兔放在地上,从腰间取下一个皮囊,这里面,装着一皮囊清水。 黄猛将清水倒在李青唇边,昏迷中的李青下意识的张开了嘴,黄猛小心翼翼的将清水一点一点的倒入李青的口中,不敢太快,怕将李青呛到。 喂李青喝完水后,黄猛来到野兔旁边,捡起野兔,将野兔的脖子用剑挑开,鲜血喷出,黄猛将嘴靠近兔脖,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咕咚咕咚” 一连喝了几大口后,黄猛将已经吸不出鲜血的野兔剥皮,用剑将野兔肉切割开之后,就用手抓着兔肉,开始咀嚼起来。 李青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石壁,李青先是一愣,然后脸上泛起了一丝苦笑。 “终究不是一场梦啊。” 李青摇了摇头,在昏迷的时候,李青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回到了二十一世纪,已经回到了现代文明,没想到睁开眼睛后,自己还是在山洞中。 “恩公,你醒了,真的太好了,黄猛谢过恩公救命之恩。” 李青还没有回过神,一旁已经吃饱喝足闭目养神的黄猛发现李青醒来,立刻上前跪倒在地拜谢道。 李青见黄猛竟然真的活过来了,也有些惊喜,选择放血救治黄猛实属一次试验,李青并没有一点把握能够将黄猛救活。 李青扶起黄猛,说道:“壮士快快请起。” 李青与黄猛互报姓名,黄猛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并没有丝毫保留,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来历告诉了李青,并坦言道:“恩公救我性命,若不嫌弃黄猛残疾,黄猛愿意追随恩公。” 李青一惊,连忙开口说道:“这……壮士,李青不过一介凡俗,哪里当的起壮士的追随。” 黄猛闻言,探手抓起地上的长剑,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正色道:“正所谓救命之恩,当以死相报,恩公既然嫌弃黄猛残缺之身,那么黄猛唯有将命还给恩公了。” 李青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李青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淳朴的古人,见黄猛要自刎,心道:我用那么多血救回来的生命,岂能让你给糟蹋了。 李青连忙拉住黄猛的胳膊,说道:“呃,那个黄义士,有话慢慢说,你既然一定要报恩,那我们便相互扶持,也别说追随不追随的事情了,从今天起,我们二人便是兄弟了。” 黄猛一听,将剑放下,大喜道:“恩公救我一命,不嫌我这残缺之身,还愿意与我为兄弟,黄猛发誓,此生定不负恩公。” 李青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人们对于知己兄弟是极为看重的,为了义气,他们可以抛却生死。 黄猛搓土为香,拉着李青一起祭拜天地,黄猛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比起刚刚二十出头的李青要大上一轮有余,便当了哥哥。 看着满脸笑意的黄猛,李青的心中不知为何,突然涌出一丝感动,看来自己这次冒险救人是救对了啊,至少,自己救下的这个人,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黄猛不知道李青的想法,见李青有些发愣,黄猛拍了拍李青的肩膀,说道:“贤弟,你我既然已经结为兄弟,那么哥哥我自然要保护好你,这离阳山小,不能久待,久待必被秦军发现,我们唯一的生路,便是进入芒砀山,只要进入了芒砀山,秦军便找不到我们了。” “芒砀山?” 李青闻言,脑海中浮现历史上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的画面,摇了摇头,李青知道,此时距离刘邦起义还有十多年的时间,此时秦始皇还在,天下间没有谁能够抵挡秦军的兵锋。 黄猛自然不知道李青在想什么,见李青发问,黄猛笑着说道:“不错,芒砀山,这芒砀山山高林密,我们二人躲入其中,便如同鱼入百川,任凭秦军再厉害,也找不出我们,等到风头过去,我们再下山谋生。” 李青觉得黄猛说的有理,开口问道:“那不知大哥可知道前往芒砀山的路径?” 黄猛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一条小道,可以通往芒砀山,只是那里有秦军设下的关卡,上次我带着几十个兄弟本来已经快要进入芒砀山了,可惜被秦军发现,无奈之下,只得返回离阳山,不过这次不同,只你我二人的话,我们完全有机会可以躲避秦军的关卡,进入芒砀山。” 两人商议完毕,李青生了一把火,将黄猛吃剩的兔肉烤了,本来黄猛是不让李青生火的,怕引起秦军的注意,不过李青实在难以咽下那血淋淋的生肉,最后还是冒险生火将兔肉烤熟食用。 第十章 黑夜视物 第十一章 趁夜渡河 第十二章 故人 第十三章 云南白药 第十四章 剑 第十五章 中国人 第十六章 拜师 第十七章 医家 第十八章 儒家张良 第十九章 朱英逝世 第二十章 下山 第二十一章 蒙一 第二十二章 争执 第二十三章 张三 第二十四章 除恶 第二十五章 酒坊 第二十六章 蒸馏酒 李青的酿酒方法说起来也简单,不过就是蒸馏提纯而已。 古代酿酒与现代酿酒最大的差距便是蒸馏,蒸馏的作用便是提纯,将酒水分离,提取出高浓度的酒。 李青让张三让人打造一口可以密封和一口无需密封的铜锅,然后又打造一根铜管,将两口铜锅相连,如此一来,一套简易的蒸馏设备就做好了。 看着这么简易的一套设备,不管是张三还是黄猛,都不相信这玩意儿能够酿制出比三日醉还要烈的酒,两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怀疑之色。 李青的心中也有少许忐忑,因为这种简易的蒸馏设备究竟有没有用,其实李青内心也是没有底的,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李青自然也不能退缩,当即让张三叫人将张家作坊生产的普通酒倒入其中一口铜锅中。 等铜锅中被灌满酒后,李青重新将铜锅密封好,然后开始用火加热铜锅。 热流涌动,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铜锅中的酒渐渐被加热,变成蒸汽,通过铜管冷却,又再次变成液体流出,流到了另一口铜锅中。 郡守府中,蒙一看着护卫收集来的情报,脸上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高山明是什么人,蒙一十分清楚,专门替秦始皇掌管情报的蒙一,对境内的贪官污吏虽谈不上了如指掌,但像高山明如此光明正大强占民田的人,早在蒙一到砀郡之前,便已经接到密报了。 尽管如此,李青敢出手击杀高山明还是出乎了蒙一的意料,本来蒙一应该下令抓捕李青二人的,不过不知道为何,蒙一突然想看一看李青接下来的表现,至于死去的高山明,对于蒙一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好香。” 张三看着樽中那一小樽透明的液体,不由咽了咽唾沫,那种纯正的酒香,是张三从来没有体味过的。 李青看着一次蒸馏酒,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对张三说道:“三哥,此酒甚烈,你可要慢慢喝。” 张三笑道:“贤弟多虑了,你三哥我酒量虽然不及你,但也非一樽酒就能放倒的人。” 言罢,张三一口将樽中的酒给吞入腹中,顿时,张三的脸色变了,变得通红,眼睛中也满是震惊之色。 “你……这酒……这酒……好……好酒……” “扑通” 话还没有说完,张三便一把栽倒在地,李青二人大惊,连忙上前将张三扶起,检查了一番,发现张三只是喝醉了,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张三酒醒之后,立刻兴冲冲的拿着一个酒壶,将一次蒸馏酒装入壶中,然后带着李青二人去见张家的家主。 张家的主家设在陈留县,张家为陈留三大世家之一,实力雄厚,曾一度蓄养家奴三千人,张家家主早年看出秦朝统一之势,便主动捐献家财和私兵,张家因此得了个县令之职。 李青看着陈留低矮的城墙,不由大失所望,本来李青以为陈留会是一座宏伟大城,没想到竟只是一个拥有四面残破土墙的小城,城中房屋低矮,看起来和一些落后的乡村差不多。 进入陈留显然比进入砀县要容易很多,陈留毕竟是张家的地盘,陈留上至县令,下至衙役,大多都是张家之人,张三回陈留,当真就如同回自己家一般。 张府,相较于城内其它房屋,张府显得要高大不少,不过也仅此而已。 张三径直带着李青二人朝张府正门走去,张府守门的护卫看到张三,连忙行礼。 张三随意摆了摆手,便带着李青二人直奔张府大堂。 张家老太爷是一个十分清瘦的老头,年约六十,但却显得极为精神,看得出来,他对于张三的到来很是高兴。 张家老太爷笑吟吟的看着张三,说道:“三儿啊,你今日怎么知道回家了?” 张三乐呵呵的将手中的酒壶递给了老太爷,说道:“爷爷,我给你带了些好东西。” 老太爷揭开酒壶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让老太爷的眼睛顿时一亮。 老太爷示意身旁的老仆取来一个饮酒用的酒樽,然后提起酒壶,将酒倒入樽中。 “这……这是酒?” 看着樽中那透明的液体,老太爷满眼惊疑之色,这个时候,站在堂下的李青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且慢。” 李青此言一出,老太爷顿时眉头一皱,略微有些不满的看向张三,毕竟是张三带来的人,老太爷并没有直接斥责李青,算是给张三留了面子。 张三连忙指着李青和黄猛对老太爷介绍道:“爷爷,此二人是我新结识的朋友,李青,黄猛,这酒,正是这位李青兄弟酿制的。” 老太爷闻言,眼中流露出怀疑之色,他见李青不过一二十左右的少年,面容虽谈不上稚嫩,但也绝对算不得成熟,这样的人,竟然会酿酒? 老太爷问道:“这位少年,你刚刚为何喝止老夫啊?” 李青连忙说道:“老太爷,这酒您不能大口喝,得细品,方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张三这时候才想起自己一口喝下半碗蒸馏酒后直接醉倒的场景,连忙说道:“对,爷爷,这个酒太烈,不能喝太急,得慢慢喝。” 老太爷将信将疑的将酒放在唇边舔了舔,醇正酒香顿时充满了口腔。 在李青三人期待的目光中,老太爷缓缓喷出一口酒气,然后闭着眼睛,不停的回味着。 半晌,老太爷睁开了眼睛,惊喜的看着张三,说道:“三儿啊,你这酒当真是这位小兄弟所酿?” 张三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我李青兄弟酿制的。” 老太爷盯着李青,开口道:“果然是少年英杰,不知道小兄弟可愿意将配方卖给我张家?” 老太爷的话,让张三的面色一变,李青先是一愣,正要说话,黄猛已经插口道:“老太爷可知此酒的价值?” 老太爷点了点头,说道:“此酒比我张家的三日醉还要更胜一筹,而且色泽晶莹,宛若琥珀,说它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黄猛沉声道:“那不知道老太爷欲出多少价格买我兄弟的配方?” 老太爷微微一笑,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二十七章 血战 第二十八章 蒙一出手 第二十九章 李青的选择 第三十章 博浪沙 第三十一章 刺秦 误中副车 第三十二章 末路 第三十三章 救张良 李青借着月色,来到黄河边上,看着翻涌的河水,李青很想知道,没有了张良的刘邦,是否还能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 “咦?那是什么?” 李青突然皱起了眉头,他发现河边有一团黑影,而且那黑影好像还在微微蠕动着。 李青下意识拔出了天殒剑,朝黑影走去。 张良沿着河神庙秘道一路逃亡,没想到出口原来是设在黄河边上,又累又饿的张良用力爬出秘道,便再也没有了气力,一把栽倒在河水中。 “是个人。” 李青来到黑影处,发现黑影原来是个卷曲的男子。 “唉” 李青将男子从水中扶起,此时男子早已呛水昏迷,李青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想了想,李青还是决定不能见死不救。 李青双手用力按压昏迷男子的胸腔,几下之后,男子咳出了几口浑水,清醒了过来。 “咳咳……” 轻咳了几声,男子再度陷入昏迷,而此时的李青则瞪大了眼睛,因为他发现,自己救下的人,竟然是张良。 李青看着陷入昏迷的张良,内心无比纠结,按照历史记载,张良刺秦后是成功逃脱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自己搭救,张良应该已经淹死了,那么,如果历史上没有自己,张良,又是如何获救的呢? “张良……我救了张良……那么历史上……是不是本来就有一个我的存在……” 李青的眼中流露出迷茫之色,直到天色放明,李青才醒悟过来。 “不管怎样,还是先把张良藏起来再说。” 李青看着放明的天空,左右观察了一番,选择了一个杂草丛生的浓密草丛,将张良的身体藏在草丛中。 李青返回营帐,正好撞见蒙一等人,蒙一见李青浑身沾满草屑,不由问道:“李兄,大早上为何弄得如此狼狈?” 李青笑道:“我去练了一会儿剑,让蒙兄见笑了。” 蒙一听到李青一大早便起床练剑,不由赞道:“李兄如此刻苦,蒙某佩服。” 两人客套一番,此时广武的秦军前来报道,在河神庙废墟中不曾寻到刺客尸体。 看着已经变成废墟的河神庙,蒙一叹道:“如此大火,也未能要了刺客的命,看来是天意如此啊。” 蒙一准备返回荥阳,与秦始皇车驾汇合。 “蒙大人,黄猛自在惯了,如今又是残疾之身,实在难以担当重任,我弟李青还望蒙大人多加照料。” 蒙一正准备出发,黄猛却突然提出道别,蒙一闻言,不由惊道:“黄兄何故如此?” 黄猛看着自己空荡荡的左臂说道:“承蒙大人看重,不过黄某知道,大人看重的是我弟李青,我不过是沾了我弟的光,才能入了大人的眼,但黄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非当官的料,为了不给我弟添麻烦,所以只能告辞。” 蒙一内心对于黄猛的确没有多大想法,只是看在李青的面子上,才会邀请黄猛同行,既然黄猛主动请辞,蒙一也乐得顺水推舟,挽留了一番之后,任由黄猛离去。 看着黄猛的背影,李青脸上露出担忧之色,黄猛的离去,自然是因为张良,李青悄悄将自己救下张良的事情告诉了黄猛,于是才发生了黄猛辞行,独自离去的事情。 “大哥,保重。” 荥阳,秦始皇的车驾行到荥阳,暂且休整,此时距离秦始皇大索天下已经过去了八天。 蒙一一行人返回荥阳,蒙一被安排在驿馆歇息,蒙一则穿戴整齐,去见秦始皇去了。 李青待在驿馆,脸上时不时流露出担忧之色,担心黄猛和张良会被秦军发现。 “李先生,请更衣。” 南宫带着人给李青送来一套华丽的黑色衣袍,并让两个侍女替李青更衣。 李青连忙摆手,说道:“你们将衣服放下,我自己来就行了。” 侍女们闻言一愣,不知所措的望着南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南宫笑着摆了摆手,侍女们如蒙大赦,放下衣服转身离去。 南宫看着李青,笑道:“先生更衣吧,始皇陛下要见你。” 秦始皇要见自己? 李青听完此言,身体不由微微颤抖,秦始皇是谁?千古一帝,华夏祖龙,李青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能见到活生生的秦始皇。 南宫转身离开,顺便将门给带上了,听到关门声,李青才回过神来。 见嬴政,固然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伴君如伴虎,这是一句千古名言,李青很担心,自己见到秦始皇后如果说错了话,会不会被秦始皇下令斩首。 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李青甩掉脑海中的幻想,准备先穿戴整齐,毕竟总不能第一次见面便让秦始皇等自己吧。 李青本来以为穿衣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真穿戴起来,李青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李青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南宫给李青准备的是一件秦国普通的朝服,虽然普通,但穿戴起来也极为麻烦,尤其是李青还是第一次穿这种衣服,更是显得手足无措。 南宫在门外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见李青还没有出来,不由皱起了眉头。 南宫在门外大声说道:“李先生,可否更衣?我们该出发了。” 李青尴尬的声音从门内传出,说道:“那个……南宫将军……可否劳烦叫个兄弟来帮个忙?” 南宫闻言一愣,推开房门,正好看到被衣服缠绕的李青。 李青一脸尴尬的看着南宫,南宫强忍笑意,亲自上前帮李青整理衣服。 嬴政端坐在坐榻上,听着蒙一不停的介绍着李青的神奇,尤其是听到马鞍和马镫这两种辅助骑兵的装备,更是双眼放光。 嬴政是一个很有野望的人,统一六国并不是他全部的理想,他还想打败匈奴,征服草原,而想要征服草原,就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以嬴政的眼界,马鞍和马镫的出现,定能大幅度提升骑兵的战斗力。 “李青,朕倒想看看,此人是否如蒙卿所言那般神奇。” 第三十四章 获封 第三十五章 少女 十日之后,刺客仍然不知所踪,秦始皇大怒,只得责令各郡官员继续严查,然后起驾返回咸阳。 咸阳,大秦帝都,此地处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外有三关,内有渭水嵕山为屏障,易守难攻,可谓是秦国的龙兴之地。 蒙府,位于咸阳宫东侧,看着这威严的将军府,李青眼中,流露出震撼之色。 蒙一看到李青惊讶的表情,脸上露出一丝得意,蒙家作为秦国的将门世家,在整个大秦都是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即便是丞相李斯,同为将门的王家,论地位,也都要逊色于蒙家一筹。 守卫在蒙府门口的蒙家护卫见到蒙一,连忙行礼,蒙一摆了摆手,领着李青径直进入了蒙府内宅。 蒙一带着李青来到一个房间,指着房子说道:“李兄,这几日你就暂且住在这里吧,等明日我领你前去匠作营认一下地方,然后去酒坊,等你酿出蒸馏酒后,始皇陛下将会第二次接见你。” 就这样,李青住进了蒙府,蒙府不愧是将门世家,府中随处可见披甲持锐的甲士,这点让李青很意外,本来李青以为整个咸阳应该只有嬴政一人掌握兵权,没想到光一个蒙家就至少有数百名甲士。 蒙一似乎很忙,交代了一下便急匆匆的离开了,眼见天色还早,无所事事的李青看着兵器架上的一排木制兵器,不由来了兴质。 探手抓起一柄木矛,虽说是木矛,但重量却是不轻,长约一丈六左右,矛头虽然说是木制的,但是也被削的如同真的长矛一般,在阳光下,隐隐可见锋芒。 李青并没有学过长矛的招式,不过在李青看来,长矛不过就是加长版的剑,虽然两者间相差很大,但仍然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李青就像自己第一次跟随朱英练剑一样,先试着将长矛端平,然后一记平刺。 “嗖” 长矛刺破空气的声音响起,就在长矛刺到一半的时候,李青握住矛柄,模仿曾经在一部电影中的桥段,猛然扭身一记回马枪,只是李青忽略了长矛的长度,这一记回马枪使出,由于长矛长度带来的惯性,李青一刺之后便收不住手,竟将木矛刺金进了旁边的假山之中。 “轰” 木矛顿时折断,而假山上堆砌的石块也被木矛给刺倒,散落一地。 这里的动静引来了蒙府甲士,不过再看到是李青所为后,甲士们很快便散去了,显然他们已经得到了蒙一的吩咐,知道李青是府中的贵客。 甲士们散去后,不一会儿,蒙府的仆人赶来重新将假山恢复好,看着忙碌的仆人,李青脸上露出一丝愧疚。 “你是什么人?” 仆人们收拾完后很快便离开了,李青也准备回屋休息,没想到还没等李青离开,李青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娇喝。 李青回头一看,不由露出惊异之色,身后那人,一身劲装,面容稚嫩,隐隐与蒙一有些相似,只是线条更加柔美,背负长弓,腰间悬挂着长剑,虽然是作男装打扮,但李青还是一眼看出此人是女子之身,此时正一脸好奇的看着李青。 李青不知道女子的身份,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在下李青,乃是蒙一兄弟的朋友,暂时住在此地,不知道姑娘是?” 那少女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喝道:“你说谁是姑娘呢?你难道看不出我是男儿身吗?” 李青看着少女那娇柔的面容,虽然比起普通女子多了一分英气,但是怎么看也都是小姑娘,小姑娘故作气恼的姿态,不仅没有增加威慑力,反而平添了一分可爱。 少女见李青面露微笑,一副瞧不起自己的样子,顿时恼了,大声说道:“好,你虽然是二哥的朋友,但是你惹怒我了,这样吧,看你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显然也是懂些武艺,不如我们来较量一番如何?” “就你?算了,我可不想欺负小姑娘。” 李青摇了摇头,转身准备离去,李青的态度顿时让少女生气了,直接拔出腰间的长剑,大喝道:“站住,回来,和我比斗一番,你若是赢了,我便不在追究你欺辱我的事情,你若是输了……若是输了,你便穿上女装,随我一起在咸阳逛上一圈如何?” 女子脸上露出一丝坏笑,笑吟吟的说道,似乎已经想到李青穿着女装在咸阳城游行的场景。 李青打量着女子,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屑,倒不是李青看不起女子,只是眼前这少女实在是不像高手的样子。 李青眼中的轻蔑并没有瞒过少女,少女银牙一咬,挥动手中的长剑,直接朝李青劈去。 李青连忙闪身躲避,少女得势不饶人,手中长剑轻晃,再次奔着李青的脖子刺去。 “你……” 李青这下有些慌了,毕竟少女的武艺如何李青不敢确定,但是她手中的剑可是不认人的,一旦被那剑刺中,李青可不敢保证自己的自愈能力还能把自己治好。 “哼” 李青出门并没有将天殒剑带上,躲闪了几次之后,李青的身子撞在了兵器架上。 少女看着狼狈的李青,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笑道:“哼,看你还敢小觑我。” 李青脸色微红,伸手拿起兵器架上的一柄木剑,说道:“小丫头,你别得意。” 少女娇哼一声,将手中剑扔到一旁,也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木剑。 李青有心找回面子,持剑率先发起攻击,少女也不甘示弱,手中木剑灵活的与李青斗在了一起。 本来李青还以为少女刚刚只是仗着偷袭才能逼得自己那么狼狈,但真正与少女动手后李青才发现,少女的武艺竟丝毫不在自己之下。 少女一剑戳向李青的胸前,李青将手中木剑一架,荡开少女的木剑,并顺势将手中的木剑挑向少女的脖子。 两人越斗越激烈,渐渐的,少女终究还是因为体力不济,被李青占据了上风。 “啪” 李青将剑脊拍在少女手臂上,少女吃疼,手中木剑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第三十六章 蒙家 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秦国风云第三十六章蒙家少女一脸不服的看着李青,但输了就是输了,少女虽然不甘,但还是承认了自己不如李青的事实。 少女哼了一声,说道:“你赢了,我们之间的事情一笔勾销,我不再计较你欺辱我的事情。” 李青摸不准少女的身份,再加上一个男子汉也不好与一个少女多做计较,所以大度的摆了摆手。 少女捡起自己的剑,跑着离开了,李青摸了摸脑袋,将兵器架摆放好,然后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蒙颖来到蒙毅的房门前,犹豫了一下,推开了房门。 蒙毅正在研究今日接收到来自各地的情报,听到房门被推开,蒙毅不由皱起了眉头。 见是蒙颖,蒙毅本来严厉的脸色变得柔和了起来,笑着问道:“小妹,怎么知道来看二哥了?” 蒙颖蹲在蒙毅身边,说道:“二哥一出去便是数月,颖儿想你了嘛。” 蒙毅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作为一个执掌情报部门的总管,蒙家下午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蒙毅。 蒙颖面色一红,问道:“二哥,你带回来那个人是什么来头啊?” 蒙毅摸着下巴说道:“李青啊,那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我秘密派人调查了他一个月,却什么有用的情报都查不出来,只知道他可能是昔日楚国剑师朱英的弟子,而且精通酿酒和制作马具,这等人物,用好了,对我大秦极有帮助。” 蒙颖疑惑的说道:“制作马具?酿酒?难道李青是墨门的弟子?” 墨门,诸子百家之一,最擅长制作器械,在蒙颖想来,李青既然精通这些技艺,应该也只有墨门能够培养出来。 蒙毅摇了摇头,说道:“回咸阳之后,我已经问过子苏了,他说墨门并没有李青这号人物。” 子苏,墨门当代巨子,与蒙毅交情不浅,墨门弟子隐于民间,蒙毅很多情报都是从墨门弟子手中获取,墨门弟子不好争斗,秦国一统六国之前,墨门弟子与秦国多有摩擦,但秦国一统之后,天下安定,墨门弟子见状,也就不再与秦国作对,对于墨门来说,他们的责任便是止战,秦一统之后,自然不会再有战争,这样一来,墨门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与秦国争斗。 蒙颖一听子苏都说李青不是墨门弟子,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墨门弟子很少说谎,尤其是子苏,更是有名的赤诚君子,他没有必要欺骗蒙毅。 蒙毅站起身,指着案桌上的马鞍和马镫说道:“这是匠作司按照李青所绘制造出来的马具,我今天已经试过了,有了这两样东西,我秦军的骑兵将不再弱于关外那些匈奴蛮夷,这对大哥平定匈奴有很大的帮助,光这一点,李青便足以获得五大夫的爵位。” 五大夫,秦二十等爵的第九等爵位,可免服役,岁俸是450石,在整个秦朝,都算得上是中高层。 蒙颖吃惊的望着案桌上那两件看起来并不特别的小东西,没想到就这两件东西竟然能够换来秦国的中等爵位,蒙颖可知道秦国的爵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获得,就蒙家来说,通过三代的努力,蒙家拥有爵位的也不过十几人而已,除了蒙恬与蒙毅是高等爵位之外,其他蒙家子弟,也都只是一些低等爵位。 蒙毅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妹,李青是个大才,是注定会被始皇陛下重用的,所以,我不希望你与他再发生冲突。” 蒙颖不满的说道:“二哥,我哪有和他发生冲突,明明是他先瞧不起我的。” 蒙毅宠溺的拍了拍蒙颖的肩膀,说道:“小妹,我蒙家权势已经到了巅峰,整个大秦,能够与我蒙家媲美的也只有王家,但盛极而衰的事情自古有知,所以,我们需要多结交一些能够相互扶持的朋友,你明白吗?” 蒙颖点了点头,自幼跟随蒙毅一起学习的蒙颖很清楚蒙家的处境,在外人看来,蒙恬手握重兵,蒙毅执掌情报,蒙家应该是固若金汤,但蒙颖知道,蒙家其实并没有表面那么风光。 自从秦灭六国之后,老将王翦急流勇退,告病交出兵权,其子王贲也主动交出兵权,虽然仍旧在军中任职,但却并无实际兵权,整个秦国,还掌握有兵权的,便只剩下蒙氏和屠睢。 屠睢性情暴戾,不得军心,秦始皇因此很放心将兵权交给屠睢,但蒙恬则不同。 蒙恬自幼随父亲从军,一刀一枪打出了战神的威名,更兼有大秦第一勇士的称号,在秦军中声望极高,甚至蒙恬麾下的士兵,对外常自号蒙家军,以追随蒙恬为荣,蒙毅深知这样一来蒙家势必会引来秦始皇的猜忌,但却无可奈何,蒙恬虽然用兵如神,但对于朝廷的动态却看不清楚,他以为只要自己忠于秦始皇,忠于大秦,大秦便不会有负蒙家。 蒙毅曾有心劝说蒙恬放弃兵权,但蒙恬正值壮年,哪里肯轻易隐退,而秦始皇也不愿意闲置蒙恬这样的猛将,至少在找到能代替蒙恬的人之前,秦始皇并不愿意放蒙恬归隐。 蒙恬无法放弃兵权,蒙毅便想着将情报司的权利交出,但不知为何,秦始皇竟好像对蒙毅完全没有一丝猜忌,不仅没有同意蒙毅交出情报司的权利,反而对蒙毅更加放任了,整个情报司的官员都由蒙毅随意任用。 如此一来,蒙毅反而更加心惊了,事无巨细,都不敢对秦始皇有丝毫隐瞒,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蒙毅也会整理成册,交给秦始皇御览。 秦始皇想取天下才学之士为己用,蒙毅便发动情报,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蒙毅都将他们推荐给秦始皇,至于用与不用,则都由秦始皇一人决断,蒙毅也尽量不与这些人有太过亲密的来往。 但李青不一样,李青的出现,让蒙毅看到了希望,蒙家需要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不能太强,那样会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也不能太弱,因为那样根本对蒙家起不到一点帮助。 李青,有才华,却只是孤身一人,这样的人,正适合成为蒙家的盟友。 第三十七章 匠作司 第三十八章 扶苏 第三十九章 射箭 第四十章 黑熊 “嗷呜~” 李青与蒙家四名护卫一路前行,渐渐进入了密林深处,这一路上,李青射中锦鸡一只,野兔两对,还有一只不知名山雀,也算得上是少有收获。 “蒙安,你见过匈奴人吗?” 李青突然看着旁边提着野兔的蒙家护卫问道,蒙安,蒙家护卫之一,是一个长相憨厚的汉子,一脸短胡茬,浓眉大眼的,要不是脸上有一道伤疤,应该是一个算得上是帅哥的汉子。 蒙安点了点头,说道:“以前跟随家主在云中和几个匈奴蛮子打过,那些蛮子本事也就一般,但射箭很厉害。” 说道射箭,李青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自己的箭道天赋实在一般,比如刚刚有一头麋鹿,明明可以轻松射倒,但李青一连三箭,却全部落空,最后惊了麋鹿,最后一无所获。 提到匈奴,蒙安的脸上露出仇恨之色,摸了摸脸上的疤痕,这道疤痕,正是被匈奴人留下的。 “不好,有大家伙。” 李青正要继续问蒙安关于匈奴的事情,突然感觉四周变得诡异的寂静,蒙家护卫中的一员指着前方颤动的树丛不安的说道。 李青闻言,连忙取下弓箭,将箭瞄准树丛,其他四名护卫则都把猎物放下,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咚” 一头浑身黑毛,身高六尺的黑熊从树丛中窜出,两只熊掌拍着地,眼睛恶狠狠的瞪着李青等人。 “熊……” 李青脸上露出紧张之色,手指一松,一支羽箭直接射向黑熊的脑袋。 “嗖” 羽箭并没有落在黑熊的头上,而是射中了黑熊一只胳膊,黑熊吃疼,疯狂拍打着地面,一时间,尘土飞扬,李青等人连忙后退,躲避尘土。 “嗷” “小心。” 因为飞扬的尘土遮挡了视线,当黑熊从尘土中扑出来的时候,蒙安当场被黑熊扑倒。 李青见状,连忙扔下短弓,拔出天殒剑斩向黑熊,其他三名蒙家护卫也赶忙用剑斩向黑熊。 蒙安用双臂抵住黑熊的脑袋,防止黑熊咬自己,但很显然,蒙安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噗” 眼看黑熊就要一口咬中蒙安的脑袋,李青顾不得多想,一剑对着黑熊张开的血盆大口捅去。 “咔嚓” 黑熊一口咬在了天殒剑上,天殒剑乃是天外陨石碎片所制作,坚硬无比,黑熊这一咬,顿时崩断了两颗獠牙,疼得黑熊发出“嗷呜嗷呜”的惨叫。 “噗噗” 其他三名蒙家护卫趁机将手中的兵器刺入黑熊体内,三柄利剑齐齐刺进黑熊体内,黑熊的惨叫声顿时停了下来,“嘭”的一声,轰然倒地。 “快,把黑熊挪开。” 李青连忙招呼蒙家护卫将黑熊挪开,因为蒙安正好被黑熊倒下的尸体压住,此时已经开始翻白眼了。 四人手忙脚乱的将黑熊壮硕的身躯挪开,此时的蒙安面色惨白,双眼外翻,眼睛甚至已经有充血的迹象,若不是李青等人及时将黑熊挪开,恐怕蒙安就要窒息而死了。 挪开了黑熊,蒙安总算是缓了过来,李青又给蒙安灌了几口水,蒙安咳嗽几声,恢复了清醒。 猎杀了一头黑熊,再加上蒙安受伤了,所以李青在与几人商议之后,决定返程。 李青砍伐树枝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用来抬蒙安,但是看着黑熊,几人都有些犯难,除去抬着蒙安的两名护卫,只剩下李青和一名蒙家护卫,两人根本没有办法将黑熊的尸体搬走。 李青担心蒙安的伤势,说道:“这样吧,你们二人先将蒙安兄弟送去与外面的弟兄汇合,然后再叫些人来抬这黑熊,我和蒙平大哥在这里守着黑熊,你们看怎么样?” 蒙平,蒙家四名护卫中年纪最大的一名,也是一名历战老兵,曾追随蒙家两代家主,可谓是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但毕竟年纪大了,所以李青选择让两个身强力壮的护卫抬蒙安,将蒙平留下来陪自己守着黑熊。 蒙家护卫本就得了吩咐,要听从李青的命令,再加上李青的安排也还算合理,所以几人都没有意见。 等蒙安被抬走后,李青看着满脸风霜之色的蒙平,突然对这汉子产生一丝好奇。 “蒙平大哥……” “大人叫我蒙平就行,大哥二字老朽担当不起。” 对于李青的称呼,蒙平连忙拒绝道,李青见状,也不坚持,虽然按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蒙平的年纪,李青便是叫他一声大叔也不为过,但这秦朝身份高低贵贱分的还是十分清楚的,蒙平虽然身经百战,但不知为何,并没有爵位在身,而李青则是大秦官员,有爵位在身,所以蒙平自然不敢与李青称兄道弟。 左右无事,李青便向蒙平询问起打仗的事情,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少年,李青对于战争,充满了好奇。 蒙平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秦横扫六合,一统八荒,这些功绩,都是我们无数弟兄们的血肉筑成的,当年我们追随蒙恬将军,进攻齐国,此时五国已灭,齐国孤掌难鸣,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那一仗,竟然会死伤数万秦军精锐,甚至连蒙恬自己,也险些死在了临淄城下。 通过蒙平的话,李青这才明白,大秦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蒙恬的父亲蒙武与王翦曾有过不合,两位老将虽然在后来已经和好了,但后辈王贲和蒙恬却仍旧互相看不上眼。 灭齐之战本来是由王贲为主将,功劳自然也是王贲独揽,可王贲攻城三月不克,嬴政不愿意耽误统一天下的时间,便让蒙恬领军助战。 王贲却误以为是蒙恬想要与自己抢夺功绩,因此在战斗中故意让蒙恬面对齐军主力,自己带着秦军主力则绕过齐军主力,从侧门入城。 蒙恬并没有识破王贲的算计,两万蒙家子弟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齐军,只能搏命死战,那一战,蒙家子弟兵战死一万八千,仅余两千重伤的士兵存活,而齐军主力,则全部被歼灭。 正是因为这一仗,蒙恬声威大震,隐隐有了大秦第一猛士之称,而王贲虽然立下灭国大功,因功获爵,但却与蒙家结仇,两大将门世家自此不合。 第四十一章 林中恶虎 第四十二 屠虎 第四十三章 朝议 第四十四章 迁居 屠睢之死 第四十五章 再见扶苏 第四十六章 风波 第四十七章 入狱 第四十八章 地图 第四十九章 出狱 第五十章 公子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