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山海众生录 > 第四回 泽林怪女

第四回 泽林怪女

作者:广也月 返回目录
        

两小童马不停蹄,也不知奔了多久,只觉精疲力竭,


        

恍恍惚惚,


        

倒在了一棵树边,糊涂睡去,到得第二日清早,


        

饿醒过来,


        

两小童身上空无一物。


        

尧山村地处隐蔽,鲜有人踪,村外荒山野岭,


        

何处去寻食物?


        

两小童无奈,只能强撑而行,走至下午,乩月蓦地坐倒在地,泣道,


        

“我......我走不动了!”


        

公输步二话不说,当即将她背了起来,他年龄虽稍大于乩月,但仍是幼小,再加上本就身疲力竭,背着乩月走了不出半里,


        

摔倒在地,


        

再难多行。


        

“我不走,爹爹让咱们相互扶持,我......我不丢下你!”


        

说话间忽然瞧见山崖边有株果树,当真惊喜,卖力走了过去。


        

却见那果树十分高大,他使出吃奶的劲,但千难万难也爬不上去了,


        

乩月呜呜哭道,


        

“你......你不用管我啦,你自己走吧,你背着我,咱两都要饿死在这里。”


        

公输步说道,


        

心念空无,


        

束手待毙。


        

岂知就在这时却在身边摸到一个果子,公输步拾起一看,原来是树上掉下的,虽有些腐烂,但仍可食用。


        

欣喜之情尽去。


        

于是躺在树下,


        

身枯力竭,


        

乩月拿了他手中的果子,却是一动未动。


        

公输步问道,


        

“你为什么不吃?”


        

心下大喜,


        

当即将果子分给乩月,


        

“快吃!”


        

“我听村中人说,人死了后,就会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爹爹妈妈一定是去了那里。”


        

乩月恍惚,


        

“那你说......我反正迟早......是死,那还不如早点饿死,去见爹爹妈妈。”


        

乩月望着果子,喃喃自语,


        

“公输哥哥,你说我爹爹妈妈......他们......他们去了哪里?”


        

公输步说道,


        

“为什么?”


        

公输步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你得先吃,吃饱了才能长大。”


        

公输步毕竟年幼,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了想又道,


        

“你得先长大,等长大了,才能去那里。”


        

乩月问道,


        

“谁说的,我就愿意和你做朋友啊,而且等你吃饱了,我们就去找灵兽白泽,到时候就能解掉你身上的咒诅了。”


        

乩月望着他,


        

感动流涕,


        

乩月脸颊忽然落下一行眼泪,


        

“我中了咒诅,就算长大了,大家都会嫌弃我,不愿和我做朋友的......还有什么意义......”


        

公输步安慰道,


        

乩月又咬了一口,


        

公输步望着果子,忽然又想起尧山惨状,母亲被妖怪抓走,父亲与村民惨死,如今无衣无食,苦不堪言,


        

放声大哭。


        

咬了一口果子,又递给公输步,


        

公输步说道,


        

“你都吃了吧,我还撑得住。”


        

当下抹了抹眼泪,


        

接过果子,


        

强忍哭意。


        

乩月又把果子递过来,


        

“我饱了。”


        

父亲让自己照顾好妹妹,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又先哭出来,


        

“公输哥哥,你吃完果子,才有力气找白泽。”


        

公输步点了点头,也咬了一口。


        

他打定主意,不但要找到白泽,还要找到娘亲。


        

握在手里,


        

吃不下去。


        

乩月道,


        

公输步在林中找了树枝,将树上的果子一一打下,揣入怀中,这才携过乩月的手又行。


        

两童又走了一日,仍是不见人踪。


        

到得第三日,


        

虽然他知,那是九死一生。


        

如此一来,两小童你一口我一口,将果子吃了干净。


        

二童暂解了饥饿,睡了一觉,气力稍复。


        

前途未卜,


        

崇山绵绵,


        

何为出路。


        

又攀上一座山头,


        

筋疲力竭,


        

怀中果子将尽,


        

公输允归来,


        

姜摇催他吃饭,


        

公输步抢过筷子便要吃,


        

两童找到一颗大树,困意十足,又睡了下去。


        

也不知何时,身前忽然出现一桌饭菜,


        

飘香四溢,


        

一张圆脸,一张尖脸。


        

它们巨手伸来,抓起公输允和姜摇,扔进了嘴里。


        

它们吃完公输允和姜摇,


        

忽然地动山摇,


        

房瓦倾泻,


        

屋顶出现两只脸,


        

公输步吁了口气,


        

然而,


        

他还未缓过神,便发现地在颤动,


        

又转向公输步,


        

公输步一声大叫,惊醒过来,


        

原来是噩梦。


        

云朗星稀,


        

公输步侧目,


        

隔壁的山头竟在移动。


        

轰隆轰隆,


        

像是有东西撞击在地面。


        

公输步抬头,


        

都向一个方向,整齐移动。


        

那方向是日出的方向。


        

唯有他所在的山头却是一动不动。


        

公输步以为自己花了眼,再细瞧,


        

不是一座山,是一群山在移动,周围的山。


        

无论是东边的山,西边的山,南边的山还是北边的山,


        

两人在山上坐了一夜,


        

待得日出东方,群山才停了下来。


        

乩月害怕,


        

公输步大惊失色,叫醒了乩月。


        

两小童何时见过此景,


        

桥舌不下。


        

乩月点头。


        

待了一日,晚上又发出地颤声,


        

看来这些怪山只有在晚上才会动,


        

“公输哥哥,我们......怎么办?”


        

公输步道,


        

“这周围的山好生奇怪,咱们就呆在这里,哪里也不要去,等......等这些奇怪的山走光了,我们再走。”


        

倚在树旁,


        

寸步不离,


        

哪敢下山。


        

一连数日,


        

皆是如此。


        

两童待在山上,


        

一山缠一山,


        

无穷无尽。


        

过了七日,


        

然而这些山移走了,


        

又来一群山,


        

山来山去,


        

公输步打定主意,一到日出便下山,再险也要带着乩月走出去。


        

两童等了一夜,


        

可周围的山偏偏不动了。


        

水尽粮绝,


        

怪山仍是不尽,


        

再不走,那便也要饿死在这里。


        

奔向山下。


        

他们从西面上山,从东面下山。


        

谁知上山的路容易,下山的路却崎岖无比。


        

一夜都未动分毫。


        

天一亮,


        

公输步牵过乩月,


        

山体蓦地一阵颤动,


        

向上抬了数丈,


        

山石滚落。


        

整整一日,


        

才到山脚,


        

可是天又黑了。


        

脚移,


        

山挪。


        

周围的山并未动分毫。


        

公输步眼见这一幕,傻了眼。


        

山脚长出了脚。


        

是他们所在的山。


        

在他们眼里,


        

周围的山便后退。


        

他们的山向西走,


        

原来是他们所在的山在行走。


        

他们站在山巅,


        

他们的山向前进,


        

他们浑然不知,


        

只因身在山中。


        

公输步惊醒,连忙带着乩月奔逃。


        

在他们眼里,


        

周围的山便向东走,


        

怪的不是周围的山,而是他们所在的山。


        

站在山外一观,


        

除了山底生了三只足,


        

与群山无异,


        

逃出数里,


        

方才停步。


        

那山渐渐远去,


        

待得天明,向日出方而行。


        

据说白泽在东海,


        

东海距尧山村数千里,


        

难道世上还有会行走的山?


        

两小童无从知晓,


        

所幸无伤无害,


        

只用了一日,便出了群山。


        

可还是不见人家。


        

村里人都说,


        

这山带着他们又向西行七日,


        

远上加远。


        

再向东行,


        

难道村里人都是骗他们的?


        

又行半日,


        

来到一片泽林。


        

尧山村隔绝世外,


        

世外人多嘈杂,


        

可这人迹缥缈,何来嘈杂?


        

雾锁云笼,


        

尽管正日当头,


        

却也照不真切。


        

林中生出浓雾。


        

雾似轻烟,


        

烟似浓雾,


        

木下有沼,


        

沼中吐泡,


        

颇为诡异,


        

两童缓慢而行,


        

林中树木曲折,


        

多是枯木,


        

这泽林是唯一出路。


        

想要出山,


        

必经此地。


        

乩月害怕,死死抱住公输步的手,


        

“公输哥哥,我们......回去好吗?”


        

回头是群山连绵,


        

他自己也只是个八岁小童,


        

岂能不怕?


        

行了片刻,


        

公输步壮胆,


        

“乩月妹妹,不怕。”


        

说着话身体却在哆嗦,


        

“有人?”


        

喜出望外,


        

出尧山村数日以来,第一次听见人声,怎能不激动。


        

乩月忽然停住了脚步,


        

“什么声音?”


        

公输步凝神细听,


        

“有人在求救。”


        

浓雾散开,


        

一个年轻女子趴在岸边,


        

当即向声音出处走去,


        

声音越来越大,


        

公输步凝神再听,


        

但细细一想,自己一个小童,怎么拉得上她?


        

然而人命关天,


        

又怎能见死不救。


        

半截身子却陷入泽中。


        

女子伸手,苦楚哀求。


        

公输步见状,立马要救她,


        

乩月连连摇头,


        

身体发颤。


        

便在这个当头,


        

公输步伸手去拉她。


        

可乩月死死抱住他,不让他去。


        

公输步回头望乩月。


        

大哭出声。


        

原来她见那女子形貌丑陋,心中莫名害怕,不让公输步靠近。


        

便这片刻功夫耽搁,女子整个头都没入泥潭,眼见活不成了。


        

女子脖子以下均陷入沼泽。


        

公输步向前走,


        

乩月还是死死不放,


        

心中怅然。


        

乩月抱住他,


        

哭声更甚。


        

公输步颓然倒地,


        

妖怪打不赢也罢了,


        

活人在面前也救不了,


        

却闻哭声,


        

寻声而去,


        

原来一名女子也陷入泽中了,


        

公输步本欲责问,但话到嘴边,终没说出口。


        

扶起乩月,继续前行。


        

行得三步,


        

只是左右不能动,


        

神色凄然,只顾哭泣,也不求救。


        

最不同的是,


        

可这女子不像前一个,


        

她在泽中,


        

并不下陷,


        

乩月见她如此漂亮,便也不哭了。


        

公输步有了先前的经历,不敢耽误,


        

赶紧在泽边找了根枯木枝,


        

她容颜素美,


        

泣如梨花。


        

即便是六七岁的小童也懂美丑,


        

公输步伸手一拉,


        

不料她竟如此轻盈,


        

便似一叶纸舟,


        

向她递来。


        

女子停住哭泣,


        

接过木枝。


        

轻的飘在泥潭上。


        

女子上岸,羞答答地屈膝行礼。


        

乩月看得呆了,


        

片刻功夫便将她拉上岸,


        

难怪她沉不下去。


        

什么样的女人可以如此轻?


        

但他除了美丑,


        

能懂什么。


        

公输步问她,


        

这女子形销骨立,如不胜衣,


        

但她素裙白袖,不沾一泥,有芙蓉清出淤泥之态。


        

公输步在村中哪里见着过这么漂亮的女子。


        

素衣女子停止啜泣,摇了摇头。


        

“阿姨,你知道怎么去东海吗?”


        

素衣女子依旧屈膝低头,脸色竟开始泛红。


        

“阿姨,你怎么掉在这里了啊?”


        

女子啜泣,却不答话。


        

“阿姨,你是怎么进来的?知道怎么走出这个地方吗?”


        

公输步心道,


        

“这阿姨好生奇怪,难道她不会说话?”


        

公输步心中虽是疑问,


        

公输步又道,


        

“我们要去找灵兽白泽,你见过它吗?”


        

素衣女子瞄了他一眼,羞得赶紧把头又低了下去,可还是没说话。


        

“这阿姨看来不知道,咱们走吧。”


        

乩月恋恋不舍,被公输步牵着而行。


        

两童走了半个时辰,


        

但他只有八岁,


        

也不生疑,


        

牵了乩月,


        

两童被一个阿姨跟着,


        

说怪不怪。


        

公输步携着乩月又行。


        

回头却发现女子一直跟着他们,


        

公输步一回头,


        

女子便屈膝低头作礼。


        

却总好过两人。


        

三人在林中又走了半日,依旧没走出泽林。


        

眼见天色已晚,


        

那素衣女子便一直跟随。


        

公输步心中越发奇怪,


        

但三人结伴,


        

女子蹲在树边,依旧不说话。


        

睡到半夜,


        

但觉有人压住了自己的身体,


        

只能于林中过夜。


        

两童在野外过惯了,


        

倒头便睡。


        

双手撑在他腰间,


        

伸手来拔他裤子。


        

公输步见她举止怪异,惊魂失色。


        

公输步连忙睁开眼,


        

迷迷糊糊,


        

但见素衣阿姨骑在了自己身上,


        

—————————————————————————————————————


        

通品


        

华山向西三千三百里,曰千众山,连沿千百九十里,山中有山,名为神珷,生三足,日行百三十里。


        

“啊”的一声,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抱起乩月就跑。


        

乩月从睡梦中惊醒,


        

满脸茫然。


        

——《藏荒志》


        

千众山东十里,曰顾梦泽,木沼交错,其木为槲,其沼为泩。沼中有女失足陷,名花前月下,一丑一美,不可救之。


        

——《藏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