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不想当崇祯 > 第十四章 难民,你们比朕难啊

第十四章 难民,你们比朕难啊

作者:雪梦江山 返回目录
        

孙承宗从老家启程了。


        

朱明也准备启程了。


        

如今,逃跑工具有了红枣的速度不是吹的,绝对一日千里。


        

路费暂时还没有着落,实在是太穷了,朱明翻遍了整个国库,到最后抓出来许多皮包骨头的老鼠。


        

哎,连谷仓里的老鼠都饿瘦了。


        

不过,看一个个油光满面的大臣,朱明心里就有气。


        

你说大明穷,百姓穷,皇帝穷,为什么这些达官贵族、世家子弟,那么有钱,天天吃酒楼,天天去听曲儿,天天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花。


        

这是为什么呢?


        

朱明想不明白,除非自己的粑粑能来,跟他仔仔细细地说道说道。


        

不为别的,他上幼儿园,朱兴国当幼儿园老师。


        

他上小学,朱兴国当小学老师,然后是初中、高中、大学……


        

只是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两个人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朱明现在有些后悔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天天气他的粑粑。


        

朱明想起来,记得朱兴国曾经愿意陪着他一起看海贼(遥控器在他手中),愿意陪着他一起玩吃鸡,愿意陪着他一起升段位,愿意陪着他去游乐场坐过山车。


        

想到了这些,朱明现在真的有些感动,眼角也渐渐湿润。


        

他十分怀疑,朱兴国是不是故意的。按照朱兴国的说法,他的一切努力,一次次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都是为了朱明有个好的前程。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早朝,还有一件事让他十分愤怒和无奈。


        

他仅仅提了一下要把魏中闲给放出来,并且给个小官当当,立即引起群臣的强烈反对。


        

“如果爸爸在,一定对我很失望吧。”


        

朱明骑在红枣马上,心里微微叹息一声。


        

朱明再一次看清了,以他这么高的智商,都斗不过这群老狐狸,就两眼一抹黑、不知谁是忠臣谁是小人的崇祯皇帝,不就被搞晕了,后来生气就杀杀杀,让你们坑他,活该找死!


        

所以说,逃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几位官员又要撞柱而死,而仅仅有一两个官员支持他。


        

你说说,堂堂当今皇帝,竟然被群臣威胁,这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很快,朱明来到刑部的豪华牢房区。


        

这个地方只有一个牢头值班,其他人大概看守别的牢区去了。毕竟这里只关押着一个人。


        

今天,是腊月二十二,再有七八天就过年了,文武百官下了早朝都去割肉买鱼去了。


        

连一直跟着他的王恩生都去了后宫,皇后娘娘要给小奶狗搭个狗窝。


        

牢头瞅了朱明一眼,他的记忆里很好,隐隐约约感觉此人跟上次来的皇上长得一模一样。


        

难不成是微服私访?


        

崇祯早就换了一身打了补丁的便服,还真亏崇祯平时勤俭节约,信王府的衣柜里都是这种衣服,要不然像其他皇帝那样,找这么一身肯定挺难的。


        

朱明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朱明假装咳嗽一声,拿出一块腰牌亮了亮,“朕微服私访,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懂了吗?”


        

牢头一愣,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牢头眼珠一转,微笑道:“这位爷,刑部尚书张英大人特意吩咐过,您想探望魏公公,需要拿着皇上的圣旨或者公公带的口谕。”


        

朱明想起来,自己是说过这个话,看来刑部人员的执行力还是蛮厉害的。


        

“如何出城?”


        

“直接冲出去,红枣速度快,他们追不上。”


        

几经转折,终于又见面了。


        

朱明简略说了今天朝堂之上的事情。“魏公,不如咱们今天就走吧?”


        

古代的那群文人个个都是老狐狸,只凭他们两个人,想要变法强国,估计很难,朱明没有嬴渠梁的魄力,他也没有卫鞅的《强秦九论》。


        

说不定改革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魏中闲其实根本不想走,他想重出江湖,辅佐朱明,雄霸天下。


        

他微微叹了口气,今日听闻朱明朝堂一言,觉得自己想的太过简单。


        

计议已定,事不宜迟。


        

两人把牢头给关进了豪华牢房,冲出刑部大牢,骑上红枣马,一路奔驰。


        

“好吧,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去一座小岛,隐姓埋名,慢慢发展。”魏中闲想要学习郑芝龙,从海上起步。


        

朱明点头。


        

片刻后,两人来到了皇宫的外城。


        

皇宫很大,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在南,内城在北,两城互为依托。


        

刘汝愚自从被红枣踢了一脚,又见崇祯皇帝特别喜欢此马,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之心,每天都精心照料。


        

如今,红枣更加神俊,就算驮着两个人速度依旧如飞。


        

未及城门,让朱明看到了一幕令人难以置信、难以释怀、触目惊心的景象:


        

在城西门口的街道上,一大队一大队的难民从城外往里涌进。


        

内城之中,又有皇城,皇城之内,包围着最里面的紫禁城。


        

要不是红枣神奇,知道怎么走,朱明估计现在还在外城里转悠呢。


        

可怜的小眼神可怜巴巴地望着那些高楼豪府,他们想要一块面饼,哪怕一碗热汤喝。


        

但没有人给他们。


        

难民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蜂拥而至。


        

有些孩子这么寒冷的天气居然没有一件外套,露着上半身的小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虚弱的胸膛隐隐约约能看见里面的肋骨。


        

他们祈求上天,他们祈求好心人能够给他们一点儿吃的。


        

与内城里的热热闹闹的集市完全是两个世界。那里有鱼有肉有面饼有热水,这里什么都没有。


        

孩子们或许是因为饥饿,也或许是因为寒冷,不断地哭泣着。


        

有些父母眼睛通红,怀里的孩子其实早已没有了声音,他们不舍得埋掉,一路抱着,哭着。


        

坐在后面的魏中闲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忍不住出声道:“陛下,要不……我们回去吧。”


        

“回去,可就很难出去了。”朱明望着近在咫尺的城门口,那里有两名侍卫站岗盘查,自己骑着红枣绝对能冲出去。


        

有的只有儿童的哭泣和无奈的叹息。


        

朱明拍了拍红枣的后背,红枣乖巧地停了下来。


        

他的父亲朱兴国曾经跟他说过,一个男人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


        

只是,隐姓埋名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难道看着这数万难民就没有一丝丝的愧疚?


        

他感觉忽然有了千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肩膀上,压得他几乎喘不过起来。


        

而且朱兴国还告诉过他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许多事情事在人为。


        

“父亲,或许……我可以试试。”


        

那一刻,朱明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或许这大明江山已经糟糕透顶,或许文武大臣卖弄权术,或许自己不够聪明,可那又怎样,他是皇上,他是天子,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仰天长啸我是谁,壮志凌云为民归。


        

“驾。”红枣快速掉头,飞奔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