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 > 【第049章】大肆购买

【第049章】大肆购买

作者:虚空小鱼 返回目录
        

就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那位小哥也带着几个人过来,帮忙打包那些瓷器。


        

吴长庚看到他们的动作非常小心,也非常仔细,每一个瓷器他们都会用帕子擦干净,再用薄纸包装好,然后才放入有稻草垫在四周的木箱子里。


        

他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打包工作,很快,他们就把吴长庚买下的这些文物给打包好了。


        

吴长庚还想再转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好像要准备下班了。


        

吴长庚就对那位小哥说:“小哥,我明天还要过来买,你能不能再帮我准备一些精品?”


        

那位小哥一听吴长庚还要来,顿时高兴地笑道:“可以可以,没有问题。”


        

这样有钱又爽快的大客户多来几个,他们一年的业绩都不用愁了。


        

平时那些客户买这些文物,基本都是一件两件的买,一口气买五件以上的人都很少。


        

吴长庚又问他,“我还想买一些玉器字画、古书字帖之类的文物,你能不能也帮我跟他们打一声招呼?”


        

那位小哥笑得眉眼都弯了,“可以的,没问题,欢迎您再次光临,我们一定热诚接待。”


        

这位小哥心里也在猜测,这位同志到底是什么人啊?他怎么这么有钱?感觉那些美元在他的眼里,好像都不是钱,而是纸一样。


        

他打心眼里羡慕他,不知道他有生之年,能不能把钱当成纸一样来用?


        

可这位同志一买就是几十件啊!


        

而且,听他这意思,他还没买够,他还想要买更多,还不拘类型的疯狂买买买。


        

而此时马未正在那里把玩那只他心爱已久的碗听到有人说出了这碗的名字!心里也是一动,便小心翼翼的回头看说话的人是谁!


        

“不知道先生观赏完了没有,是否可以让我也看两眼!”吴长庚并没有说专业名词‘掌眼’,而是很业余的说看两眼!


        

这些瓷器都装好之后,临走的时候吴长庚看见了一个后世有名的收藏家,停下了脚步。


        

“好一个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彩山水纹碗!”如此长的名字,吴长庚好在记忆非常深刻并没有说错!


        

听到有客人要看东西,服务员看到是这个一会就花了几万美元的年轻人。


        

自然没有意见!


        

马未也有点迷糊了,能叫出这个碗名字的人,应该是专业人士。可是说话的时候,又感觉不像是圈里人。


        

或许是他是听别人说这里有好东西也说不定!


        

毕竟这只碗在这个年代值3万块外汇券,,而外汇券最高的时候是一块顶两块,所以也就是说这碗值6万块钱。


        

即使是3万块,但这也是普通人不能企及的价钱,因为当时民间的口号是争当万元户,这一个碗就相当于3个万元户!


        

马未此时看到有人要鉴赏,便把那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彩山水纹碗轻轻的放回到柜台桌面上。


        

这是文玩行的老规矩,文物是不能过手的,因为中间出现差错,掉在地上摔碎了,谁也说不清。毕竟这些老东西都是身价不菲。只能是一个人把玩完了之后放到桌子上,另一个人才能拿起来继续观赏。


        

两世为人,这还是第一次真正拿起来国宝级文物。


        

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国宝级文物,比如说在故宫里走了一圈。


        

所以这碗对于马未都来说也是一个天价,在各种原因下,马未都并没有将此碗收入囊中,让马未都想起来后悔不已的失之交臂的一件文物!


        

虽然上辈子对古董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是,也没有投资过收藏。


        

这东西在这个年代是可以合法携带出国的。


        

这是政府允许售出,目的是为国家创造外汇。


        

吴长庚,感觉这碗跟普通的碗其实没多大分别,在外行眼中,或许它就是一个碗而已。


        

当饭看到碗底的时候,碗底部还有一张红边的口取纸,上面用铅笔写着“55—1964”几个阿拉伯数字。


        

可是,当时这件文物所在地是沪市。


        

换了个时空的原因现在出现在了北平。


        

在当时,国家容许少量的文物贩售为国家创造外汇。但是,在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文物是一律不许出国的。


        

本来这件文物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乾隆年制。


        

可是马未都是谁,他一眼都看出了这是真品,国之重宝。


        

奈何囊中羞涩,整整3万块,打死他都拿不出这么多钱。


        

由于在民国时期沪市许许多多的瓷器都是胭脂红挂色。


        

以至于当鉴宝的专家看到这只胭脂红的碗时,都以为这是民国的仿品。


        

当时以780万的天价,被倭国人买走。


        

那时正是倭国整个国家经济最辉煌的时候。


        

在第二年,这只碗被人合法购买并携带出境。


        

在1988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这只碗出现在了香江的文物拍卖会上。


        

可是,最终,有缘无分!最终还是错失了这只国宝。


        

“东西我要了,现在就交割。”吴长庚说话的同时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来3万外汇卷。


        

然而到了1997年,这只碗再次现世的时候,拍出了2000万港币的超级天价。


        

马未一生观赏这只碗无数次,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出差每次必到友谊商店精心把玩一会儿。


        

服务员也没什么好说,很干脆的重新装回到盒子中,放到柜台上,交到了吴长庚的手里。


        

“没想到这只民国的仿品,也有人要,真是脑子进水了。”作为自己柜台的东西,服务员显然对着背景非常了解,毕竟鉴定这只碗的专家他都见过。


        

本来听到客人想要购买时,服务员还想提醒,这东西只卖外汇券不卖人民币的时候,可话还未出口,人家已经摆在桌面上3万整外汇券。


        

既然外汇券已经到位。


        

正当吴长庚苦恼这事该这么办时,过来找吴长庚玩的胖子提醒了吴长庚“你干脆在家里找人修个保险库不就得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吴长庚还真是想弄个牢靠的库房,但又有些担心找的人按不安分。就托胖子回家问问他爸汪有刚。


        

可是,谁能想到这只碗并非仿品,而是货真价实的国宝。


        

回到家里的吴长庚看着这段时间的满满收获十分满足的同时也是有些头疼。因为这么多东西都是古董文物什么的,一个保存不好就废了,而且也怕人过来偷。


        

“找轧钢厂的老王,他人靠得住。”汪有刚想了想对汪自然说,“铜工、钳工的活他都行,也接私活,反正吴长庚家院子也大,把他家厨房边的小库房弄成保险库就成了。”


        

“干活你和吴长庚还能打个下手,那个小库房墙壁和外边的木门就不用动了,直接在里面焊上两层一公分厚的钢板,直接焊接成一个保险库,再加个小一点的钢板门。锁到时候吴长庚和老王一起去五金公司找,他们那边有不少防盗锁,让老王整个天地锁加密码锁都没问题。”


        

汪有刚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附近那些人安分、手艺好都门清。


        

回家后的汪自然一问,给吴长庚推荐了一个人


        

第二天解决了房屋归属问题的吴长庚,再次来到友谊商店继续扫货。


        

吴长庚进去之后,就直奔珠宝钻翠区。


        

“就这么干。”听了汪自然转述他爸的回答,吴长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就是改之前得先去找房东把房子买下来,之前没有那么多钱只好租,不过现在那些钱对吴长庚来说哪都不是事。


        

上等的玉雕,即使是在现代,也是非常稀缺的宝贝。


        

就算是在前世那些珠宝店里面卖的货品,属于顶级玉雕的,也没有几件。


        

这些珠宝钻翠,果然价格便宜到让吴长庚偷着乐,他还真想把这里的珠宝钻翠全部买光。


        

不过,想到自己已经买了一大把这些玩意,吴长庚又歇了多买这些的念头,只是买了一些性价比较高的翡翠首饰和钻石珠宝、还有一些玉雕。


        

这个玉器专柜的服务员,都被吴长庚的大手笔给惊呆了。


        

买完这些,装起来也有一大箱。


        

这里的玉雕,一件也才几十,最贵的只要几百块。


        

只要吴长庚看上的,他就直接买了下来。


        

等到这边逛完,吴长庚看到这友谊商店里竟然也有卖古玩字画,他又疯狂地买买买。


        

接下来,吴长庚又去中药材区扫货。


        

吴长庚又买了一大堆精美的刺绣品。


        

这些传统的工艺,在现代是越来越少见,吴长庚也想多收藏一些。


        

买着买着,他发现外汇券不够用了。


        

吴长庚又在售货员的好心提示下,在友谊商店这里设置的兑换处,兑换了不少外币和外汇券,再继续买买买。


        

那些野生的名贵药材,在现代同样很稀罕。


        

吴长庚看到这里有的稀罕药材,也全部买了下来。


        

吴长庚笑着对他说:“我是看中了就买,你快把你这里的好货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接着吴长庚来到文物商店,还是上次招呼吴长庚的那位小哥,一看到吴长庚这个大客户又来了,立刻热情地招呼他,“吴同志,您来了,这次需要买点什么?”


        

然后,他又接着去名烟名酒区、纪念品区、音像图书区、京城特产区挨个扫货,但凡看得上眼的,或是有收藏价值的,他全都买了下来。


        

那小哥一听,顿时乐道:“行,吴同志,您稍等片刻哈,正好昨天送来了一批精品,我还没有摆上货架,就先拿给您挑了,我想您肯定会喜欢的。”


        

吴长庚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小哥,谢谢你呀!”


        

这个小哥没有骗他,果然抬出两大箱的精品出来给吴长庚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