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子 第1章 拿我做广告 第2章 感觉智商被夺了…… 第3章 铁树开花老眸子 第4章 典型的工作狂 第5章 大明星眼中的叶楚 第6章 剧组日常 第7章 谁才是主角 第8章 叶楚在学习… 第9章 黄剑信 第10章 我想做导演 第11章 谈妥 第12章 利用资源 第13章 韩三屏 第14章 客串 第15章 颜冰燕 第16章 见面 第17章 野望 第18章 你以为你是叶河图? 第19章 叶宗周 第20章 家常 叶楚在京城也有房子,二百多平的大平层,但叶秦说了,让家里人去他别墅里住着,这样也有人气,更何况处在北大,说出去倍有面子! 叶宗周也是这个意思!! 大家已经计划好,在这个别墅一直住到年后,大年初二还让姐姐从老家来京城走亲戚。 让小外甥陈诚提前感受一下北大的气氛。 家里的老人脑回路真神奇…… 做什么事都为了回老家吹牛皮,长面子…… 但叶楚也喜欢这个调调,他也希望 当然,既然来京城了,叶楚也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带着老爹看了广场升旗仪式…… 叶宗周老泪纵横,十分激动…… …… 洗了把脸,下楼。 “…妈,今天早饭是啥?” “面条!” “昨天是面条,今天怎么还是面条?” “那你想吃什么?” “随便。” “那还问什么?回头我就去买菜。” 叶楚的老妈就是这样,永远不紧不慢。 似乎不把家里的东西吃完,想不起来储备食物。 堂堂京城住别墅的主,居然一天三顿喝面条…… 叶宗周倚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新闻直播间…… CCTV13,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频道,立刻便成为叶宗周的最爱…… 仿佛每天看不到最高领袖挥斥方遒,他就不舒服似的。 说起国家政策,那是头头是道…… 奈何眼高手低,没有能力带领村子奔小康…… 这么说的话,退位让贤,也是顺应潮流嘛,有什么不舒服的,都到京城了,整天耷拉着脸,给谁看? 嫌你儿子用了另一个儿子的住处? “你都毕业了,该找对象了。” 叶宗周忽然开口道。 “啊?” “人家运动,今年结婚,对象是你同学莉莉,孩子五月份的。” “你那个同学海军,打工五年,家里的房子翻盖了,给他说媳妇的都踏破门槛了……” “连军也说上媳妇了……” 叶宗周突然滔滔不绝的说道。 运动、海军、连军…… 以上的名字,都是叶楚他们村的,和叶楚差不多大,大都是最多上完初中就去打工赚钱了。 从CCTV13转到儿子亲事,这跨度真的有点大。 “不是,我才刚毕业,你就着急我的终身大事?你就不能容我缓缓?我现在一天到晚很忙的……” “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怎么会耽误你?” “那不行,我导演的第一部戏正在筹备,还没开拍呢,你不说支持我工作,反倒催我找对象,你这个爹怎么当的?” “你小子怎么说话呢!” “我现在事业还没定下来,这么着急干嘛?我还不了解你,找到对象就催着我结婚,结完婚就催着我生孩子……” “让你生孩子怎么啦?我们做父母的还能给你带孩子……” “别人也就罢了,你好意思说自己带孩子?我那小外甥陈诚每次来咱家,你最多逗一逗两分钟。你会带什么孩子?再说了,就凭你“酒精考验出来的”,一天三顿的喝酒,还怎么给我带孩子?” “你……” 叶宗周被噎住了,半响说不出话来。 “行啦,大早晨起来你爷俩还吵什么?” 老太太发话了。 叶楚的爷爷去世四年了,老太太现在住儿子家,三个儿子每年换一家…… 今年住叶宗周家。 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是心思通透,眼神犀利,言语畅快。 叶楚的三叔当年在内蒙当兵,从没出过村的老太太就曾经孤身一人去探望过…… 当时还专门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因为勤俭持家,一辈子没受过难为。 所以在村里,在叶家一族里,声望很高…… 谁都说她是个有见识的老太太,出过远门…… 叶楚摊了摊手,道:“总之我现在要工作,找对象的事只能随缘,你们就算让我相亲,我也没时间回老家……” 我一个亿万身家的大富豪,还得回老家相亲? 这混的有点差吧! 叶宗周什么话也没说,只得依旧皱着眉头,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 算了,“退休干部”都这样,根本不听别人说什么,一直是“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我小明哥也比不上…… 这也说明了两代人的隔阂。 经此一闹,叶楚在家里也待不住了。 干脆回到工作室,也就是在战国文化以及《无名之辈》剧组临时设定的办公室里,跟几个主创各种讨论即将开拍的《无名之辈》。 “这个时代真的变了,电影都改朝换代了,我却连个主角都没演过。” 聊天的时候,郭韬叹道。 这位是超级实力派,演技更是炉火纯青,只可惜在演艺圈只能混个脸熟。 所有人都承认他的演技,却没几个观众能记住他。 事实上,早在94年,老郭就在冯笑罡的首部电影担任男主角了。 但是关注度和知名度就是上不去。 “韬哥,你得这么想,随着合拍片盛行,资源肯定向大公司大导演聚集,内地男演员比不过港台,但是像我这样的小导演想有出头之日,就得依靠质量和喜剧出头,而韬哥这方面你是行家,飞跃之日,就在今朝……”叶楚安慰道。 其实按照原本的发展,郭韬一直就是这么不温不火。 哪怕他演了《疯狂的石头》、《父母爱情》,上了《爸爸去哪里了》,一度火遍神州,也很快沉寂下去。 人家本质上就不想做明星,自己的本事圈里人知道就行了。 反正不缺戏,不缺钱,要那个烈火烹油的知名度干什么? 成泰燊和田雨呵呵笑。 他俩还属于娱乐圈小透明。 “老郭,你演技不错,识货的导演都会找你!” 董涌说道。 “别,在你面前我哪里敢说自己演技好。” 郭韬连忙将了他一军。 两人都是实力派,能和焦黄这样的大戏骨搭戏,丝毫不违和。 “呵呵,对了叶导,你对现在电影市场怎么看?” 董涌转头看向叶楚。 “我觉得,应该是青春发育期吧,满脑子有想法,但是还需要猥琐发育,苦练内功,市场需要培养,观众需要培养,内地演员需要潜伏爪牙……” 叶楚说了一堆有的没的…… 电影市场很低迷,在好莱坞大片和香港影片的联合冲击下,一年到头,除了张翼眸、冯笑罡、陈恺哥的片子之外,其他人的哪里有什么关注度? 而且同样是主演,内地演员们拍一部电视剧好歹有十几万片酬,拍一部电影才几千块片酬… 而且,内地的男演员很少能出演电影主角… 市场被港台男演员霸占! 所以,才会有四旦双冰——女演员的名头居然能盖过男演员! 香港导演北上之后,按照规定,合拍片男女主演之一必须是内地演员,为了力保合拍片的男主角是香港艺人,那就只能牺牲香港女演员的权益,任意搭配内地女演员… 第21章 开机 言归正传,市场虽然低迷,但是好的电影,尤其是经过宣传的好作品依旧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都创造了不小的票房奇迹。 观众是有眼睛的! 为什么《英雄》、《十面埋伏》这两部张翼眸的电影被影评家批的体无完肤,票房却依旧那么高? 而且十几年后,依旧讨论不断…… 叶楚坚信《无名之辈》也可以! 在原来的时空,这部电影宣传力度不够,结果三千万投资,接近8亿的票房。 这是受过烂片洗礼的观众选择! 而现在,自己只要牢牢把控宣传力度,借助重点电影没上映的窗口期,未必不能以小博大,拿到一个高票房! 票房高,声望就起来了。 那就顺利上位了! …… 《无名之辈》制作团队大概一百五十人,算是小规模剧组。 毕竟投资少。 也没那么多钱给那些吃白食的。 即便是带有国企背景的紫禁城影业想方设法往里塞人也不行…… 叶楚对此经验丰富,上下挡塞,和一个老司机一样,根本不给他们塞人的空间…… 这是前世磨练出来的。 事实上他也不喜欢有这么多人在一起拍戏。 又不是办红白喜事,人越多越热闹越好…… 老实说,乡下办红白喜事,确实是折腾,自己花钱,让街坊邻居瞧热闹、吃白食…… 量自家之物力,结四邻之胃肠…… 图个啥? 所以叶楚从筹备剧组开始,就各种规避,对摄影、灯光、化妆、收音、场记、道具等队伍的种走后门的徒弟或者助理的情况,进行了严格清理。 所以他不用紫禁城影业和黄剑信的摄影团队,拉来了宁浩和杜杰。 他俩年轻,还没有在业内站稳脚跟,本身又穷,还没到找徒弟和助理的地步…… 助理导演这边,有常晓洋盯着…… 他给李少红、张翼眸等人站队,但本身的人脉还不够…… 在加上紫禁城影业、黄剑信的手里人…… 勉强形成人手上的制衡…… 但是效果如何,还得看情况。 话又说回来了,制片组是由中影、紫禁城影业、黄剑信个人工作室、战国文化四方组成。 制片人则由韩三屏挂名,具体负责人是他亲自安排的,叫杨步勇,大制片人杨步亭的弟弟。 财务专家,铁面无情的那种。 十分赞同叶楚的行为。 和这位沟通好之后,叶楚更加有恃无恐。 反正他各项工作做的很完备,分镜头写的特别详细,基本上把整个剧本已经吃透了,又有人撑腰,不怕有人炸刺…… 当然,内心还是盼望着有人跳出来当靶子的……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正式拍电影,最需要的就是权威… 古代元帅上任,最喜欢搞杀人立威了…… 事实上他想的有点多。 因为他请来的大神,实在太大,以至于没人敢跳出来。 监制是黄剑信,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会长。 业内大佬…… 制片人挂名的是韩三屏,具体负责的,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家伙。 老油子们也懂得趋利避害…… 叶楚跟剧组的各业务组大概碰面几次,表面上看起来,很和谐,前辈和晚辈相谈甚欢。 但是叶楚很清楚,这帮人不会因为几句话就高看自己,当然有着大佬的力挺,这帮人就算有想法也不会当面表露出来。 但是叶楚也不是很在乎这些人的想法,他追求的只是这部电影能按时按量完成拍摄,至于这帮人的猜忌,恐怕会伴随着整部电影的上映那一刻。 他也不认为自己在剧组展示了能力就能震慑住这帮人,都是千年的狐狸,在谁面前演聊斋呢? 只要能维持明面上的工作关系,不影响到电影的正常开拍,叶楚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立威。 剧组筹备工作很少有顺利的,一般都是磕磕绊绊,叶楚工作特别繁琐,很多拍摄计划都需要他来做最后的决断,好在几个主演签订的档期比较充裕,这样也就省的再协调拍摄时间了。 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多少拍电影的机会,都很珍惜…… 根据演员档期安排拍摄,这对于很多导演或者统筹来说都是件很要命的事情,因为你不能保证拍摄一定顺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耽误时间,那演员的档期该怎么办? 所以,很多大导演最讨厌的就是轧戏的演员。 所幸,在这个时代,演员轧戏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 2004年1月6日,《无名之辈》终于开机了…… 京城,一栋老居民楼外。 上午,风轻云淡,是个好天。 几十个人围在一块,身后停着数辆大车,大家伙吵吵嚷嚷的安排好位置,导演叶楚站在中间,戴着小帽,面色红润。 他左边是监制黄剑信,右边是主演郭韬…… 本来叶楚很有自知之明,请黄会长站在中间,但是老黄说自己不是导演,说什么也不站C位…… 不得不说,导演中心制就是好…… “韬哥!” “涌哥!” “冰燕姐!” …… 正式开机前,叶楚跟剧组大部分演员打了个照面… 有一种“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的感觉。 这些演员,即使放到十年二十年之后,也是清一色的实力派! 说句题外话,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香江影视人北上,带来了不少风俗,比如开机拜神。 内地本来拍影视剧本来不太兴这个,后来香港电影人过来,这个风气越来越盛行了。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学? 难道拜个神,剧组就能顺利? 不过是跟着学,图个心安罢了! 但叶楚没有搞这一套,因为他有组织的,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他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是学生会主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和他哥哥一起,学校历史上前两个考上清北的学生。 不错,他们高中就是一个乡镇高中,每年考入一本的不超过一百人,什么文体活动都没有,所以学生会也只是一个空架子…… 作为建校三十年来,唯二考上清北的存在,让叶楚担任空架子学生会主席,可想而知学校对他兄弟俩的重视程度…… 所以,早早地发展他入了组织……。 为什么发展他而不是发展叶秦,因为叶秦连空架子的学生会都不乐意入啊…… 只是,学校重心培养的好青年,第一批考上清北的天才学生,毕业之后做了导演…… 啧啧…… 第22章 拍摄之初 第23章 涟漪 第24章 前大队书记 第25章 都匀 黔州都匀的2月份天气,是与北方不同的:这里的气温已经在十度以上,本地四季较为分明,三伏不热,冬行夏令,秋高气爽,气候湿润。 都匀原本的名字是“都云”,因为城东一公里处的地方有“都云洞”而得名。后来在明朝年间,平羌将军何福建镇压了都云苗族人民的起义后上报了朝廷,认为“云之为物,变化莫测”,应将“云”改为“匀”,取“均匀”的意思,皇帝批准下诏,从此以后都云改为了都匀,一直沿用至今。 《无名之辈》的拍摄地,是在都匀经济开发区,这里人口少,但经济发展快,一直在各种建设当中,到处都是各种建筑工地和大型机器。 从地图上看,都匀是条形的。一条剑江自东向西穿过,从此南北天各一方。 电影里面,马嘉旗问胡广生:“你说为啥子会有桥?” “因为路走到头了”。 于是这座城市有了架到河面上的许多座桥。加之地处高原,都匀又被称作“高原桥城”,二十年后,这条河一共会有一百多座桥。 当然,说是桥城,和山城那个“万桥之都”比起来,都匀这座桥城又算啥? 叶楚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他需要这里的方言。 电影使用“西南官话”作为方言,听颜冰燕骂人是挺爽的,像蜀普,又像黔州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西南官话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诸多西南大城市相近的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是官话里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区,近3亿人在用,甚至比普通话还普及。 马嘉祺也好,马先勇也好,很多时候爆发的戏,用西南方言说出来恰到好处! 为什么选择都匀,而不选择更具代表性的山城? 为了省钱? 当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借鉴原版, 毕竟这是叶楚的第一部戏,尽可能还原其内涵,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都匀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经常下雨的的特点也影响了《无名之辈》的影调风格。 在原版电影当中,剧本讲的是一天内发生的故事,而这里又很难保持骄阳的感觉。 最终原创剧组决定,在外景拍摄时把地面都淋湿。都匀的植被很丰富,层次很多,这样做就会让画面在阳光下,带有一股湿漉漉的感觉,让它在气氛上产生变化,形成一种湿热的黄绿色调,很漂亮。 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几乎每场戏的拍摄都在这个大气氛下构建,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戏剧需要设计小的风格。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原版的大场面集中发生地实在西山大桥。 西山大桥横跨剑江五十余年,2016年改造成为“风雨桥”。 公开资料显示,都匀西山大桥始建于1966年,原桥长113.9米,桥宽8.5米,其中行车道7.5米,人行道0.5米。由于承载负荷重,成为病险桥梁,政府在2015年5月启动该桥拓宽加固工程。建成后总体两层,局部三层,总桥长约97.5米,桥宽31.5米,桥面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增加到双向4车道。 经过改造后的西山大桥集合了布依族、苗族、水族等民族文化,二层为6个观景亭,靠河两侧也布置美人靠,可在二楼饮茶观景。夜景备受游客喜爱。 但是很显然,如今是2004年,西山大桥还没有改造成游览区,根本没法在上面取景。 怎么办? 叶楚早就解决了。 他早就派出战国文化的常务副总温若玺解决此事。 此君在国企工作二十多年,其中在云贵十多年,在西北十来年,与当地关系搞的极好。 所以来到都匀,很快便和当地打上了关系。 于是当地不但给他们联系好一个在建的美食街,还联系好了几辆车。 一辆皮卡,一辆奥迪,还有一台吊车。 人家没收钱,但是要在电影中好好展现那条美食街…… 其实皮卡和吊车无所谓,大不了临时租一辆,关键是奥迪。 因为开放商要抛妻弃子,带着小三跑路,在高速路上开车的时候打闹,结果车撞了栏杆,差点飞跃剑江…… 总而言之,有破坏…… 你把车弄坏了,怎么弄? 毕竟剧组投资有限… 而当地免费租借一辆,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要知道,置景、道具、美术、摄影、工作人员的餐补、住宿,演员的片酬… 一旦开机,就是在烧钱,再怎么节省,一天的开销至少也得几万块。 能不花一分钱,搞来大型道具,还能免费租用人家的场地…… 这高效的办事能力,偏偏二十多年还原地踏步…… 难怪老温要从国企跳出来! 所以在剧组刚到都匀的第二天下午,叶楚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便道:“明天,车辆进组,那条美食街也能清理出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尽快接手,争取五天之内搭建到位。” 黄剑信此时也过来坐镇,他只是在这里待几天,等剧组上正轨之后,他就会留下一个亲信。 此时听了叶楚的话,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事情很顺利,你挺有办法!” 弄车、弄场地,其实很简单,但如果能免费…… “我叶楚出来混,全凭三样东西:义气、够狠、兄弟多!” 黄剑信哈哈笑了两句,没有接话。 大概是已经不会和年轻人沟通了…… 还是导演协会会长呢,一点也不会接地气…… 郭涛在一旁插话:“黄会长,叶导,咱们物件也到齐了,可以拍了吧?” “你们的当地方言学的怎么样了?” “妥妥的!” 郭涛自信的说道。 旁边的董涌、常晓洋等人也都点头。 作为演技实力派,妥妥的老戏骨,学各地方言乃是应有之举。 年前的京城室内戏,他们已经见识了颜冰燕、成泰燊、田雨优秀的方言能力,郭涛也小露身手,大家伙自然不肯落后…… 都是演技派,谁也不想落后…… “那好,三天后开机,大家做好准备了吗?”叶楚笑着说道啊,一副大导演派头。 “没问题!” “那好,我们一起去见见剧组的其他演员们。” 郭韬问道:“…要去见本地话剧团的演员们?” “嗯,你们彼此熟悉一下。” 确实得熟悉一下。 当地政府里面有能人。 人家一挥手免费租给剧组糟蹋车,糟蹋美食街,也有一些应该做的小要求。 比如他们提供一些龙套演员。 比如警察、胖子和梦巴黎的失足妇女…… 毕竟哪个地方都有艺术学院…… 第26章 我就是一个龙套 第27章 拍摄 第28章 采访 第29章 杀青 第30集 杀青宴 第31章 宣传计划 第32章 亮剑 第33章 叶制片 第34章 孙德胜 第35章 导演的巅峰 第36章 宣传 第37章 访谈(1) 第38章 访谈(2) 第39章 访谈及影响 第40章 十面埋伏 第41章 李晓蒙的心思 第42章 口嫌体正直 第43章 快乐大本营 第44章 那是什么? 第45章 我读书少,你们不要骗我 第46章 首映式(1) 第47章 首映式(2) 第48章 首映礼(3) 第49章 感言 但是这部片子,老刘却感动了! 因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能被电影感动的笑,感动的去流泪…… 不仅仅是他,台下,一堆到场的导演也挺感兴趣的… 即使见惯了风云的张翼眸,也微微颔首…… 至于其他那些搞电影的,制片人、影评人,明星们,一个个眼神犀利,见多识广,他们能看得出来,做这样的一部作品需要勇气和才华! 毕竟多线叙事在现如今的华语电影圈属于稀罕物,《无名之辈》算是头一回这么玩,你初掌镜头的叶楚就不怕玩岔劈了? 是,几百万的投资不算很贵,典型的小成本,但那也是钱啊。 万一,观众不接受怎么办? ‘电影还能这么拍?’ 或者说‘你一个初生牛犊居然敢这么玩!’ …… 卢川算是电影导演的小字辈,但他依旧比叶楚大很多岁。 看过电影后,他最佩服的则是叶楚的选角,他从哪找来的这帮演员? 郭韬、成泰燊、田雨、常晓洋,一个个歪瓜裂枣,但是,一个比一个会演戏! 这么好的演员,叶楚居然掌控的住? 我手里有这些演员,何必要用姜闻…… 以至于看到最后,很多自诩为导演的家伙们的心思变成了‘卧槽!这导演厉害啊!’ 主创们上台,叶楚鞠躬感谢了一下观众还有现场的媒体以及同仁: “先要感谢韩三屏董事长、黄剑信导演,要不是有两位给我撑腰,我也不会这么快将这部电影拍出来。” “撑腰?” “对!我第一次拍商业片,虽然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很担心剧组人员对我不放心,幸好韩董和黄导慧眼识人,一个客串,一个做了监制,这样才有了紫禁城影业的加入,这样我们的剧组就有了主心骨,剧组的人员也渐渐认可了我的工作……” 对于很多导演来说,有能力拍出一部好电影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有条件把理想变成现实并搬上银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那么多新导演,都说自己有电影梦,都说自己剧本好,信谁呢?不知道。而且张嘴都要好几千万好几百万,不知道给谁啊。 大部分青年导演拍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时,找钱是最麻烦的,很多导演甚至要卖车卖房换了钱去拍片。 但叶楚不一样。 他本身就财大气粗,只要愿意,分分钟就能组建一个剧组。 但他需要的就是业内人士的信任。 需要有人替他站台,需要有人发行、宣传。 需要有全方位流程上的指导。 只是没想到,第一步就获得韩三屏和黄剑信的支持,这让他事半功倍。 “……此外,张翼眸导演也指点了我很多……” 对于帮助过他的人,叶楚倒是一个也没落下,该感谢的都感谢了一遍,就差说“感谢各种TV”、 到了演员采访,郭滔先开口:“我是看了剧本,然后就决定出演了!为此我还请了专门的口语老师叫我说西南官话。” “嗯,我也一样…” 其他几个演员异口同声… 常晓洋则摇了摇头:“我没看剧本,就直接被叶楚忽悠过来了,” “怎么讲?” “当时我们在《十面埋伏》剧组,他给我说他要做一部电影,想请我演一个反派一号,这个角色带着一帮子手下和一群高中生对打,居然还打输了。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没看出来常晓洋还挺能侃的。 但刘仪伟显然不在意这一点,他又回头采访叶楚:“导演,你这么忽悠演员,良心何在啊?” “哈哈哈!没有没有!我很有良心的。其实我请常哥过来帮我拍戏,主要原因是他有演技,能把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演出花来,这是专业演员的实力。” “诸位也都看出来了,我们这部电影请的演员都是演技一流的,我这个导演每天的工作特清闲,只需要坐在那里喊“咔”就行了,不过我们的演员们就辛苦了,他们都要学西南官话,说的都是酣畅淋漓,我估计他们好几个月才回过劲来……” 之后就进入了常规话题‘拍摄幕后’… ‘打架肯定要动真格的,我们剧组跟其他剧组最大不同,制片人一定要备好医药包,否则,导演不会拍的!’ ‘拍的时候,因为全身心都在感受角色,没什么感觉,但是之后回旅社,真疼啊!’ ‘…这有什么可说的?角色要求就是要吃这么多苦!’ 李晓蒙情不自禁的说道:“我觉得导演很了不起,能将父女情拍摄的这么细腻……” …… 现场的几个导演也是高度评价: 卢川:“看到这样的片子,真是感受到了激情和年轻的力量,我也要抓紧自己的下一部影片了,为中国自己的影片努力。叶楚,再这么坚持下去,冯导该紧张了!” 冯笑罡笑道:“卢川说的没错,我已经感觉到压力了,所以年底的《天下无贼》请大家期待,看看我的功底还行不行。” 黄健新则说了《无名之辈》是一部非常聪明的电影,想做到聪明需要的是智慧和经年的积累,叶楚能写出这么生活化的剧本,看得出来他对生活和底层有着极深的见识。这一点出现在一个二十出头的新人导演身上,十分十分的难得。 老黄没有继续多说,因为再往下说,就是体现他的慧眼识才了! 身为导演协会主席,黄剑信即使给自己贴金,也要适可而止。 张翼眸笑着说道:“从导演的角度来看,技法不错,功底也很强,叶楚已经出师了……” “那我们请主创团队一人说一句宣传语吧,叶楚,你先来!” 叶楚接过话筒,张口就来:“好莱坞电影气势汹汹,但我们的国产电影也不会示弱,希望大家多宣传一下,尽量让朋友们都来电影院支持一下,国内能看的喜剧电影不多,我估计今年除了冯导的《天下无贼》,不会再有更好的喜剧电影了,希望大家多买票支持,票房才是支持一部好电影的最正确的方式!” 说一千道一万,没人买票,就不算好电影! 其他演员也纷纷说道: ‘这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好电影!’ ‘希望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