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春秋大领主 > 第93章:喜忧参半

第93章:喜忧参半

作者:荣誉与忠诚 返回目录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见面的第一个瞬间,或多或少会都带着一种审视的思维。


        

文艺一点的说,不认识的两个人接触了,能玩到一起去依靠的是眼缘。


        

用比较实际并且残酷的说法,其实就是看对方能不能对自己有点用处。


        

也就是说,人的接触是从寻找可利用的角度开始的。


        

人生在世,能有被利用的价值,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真正的坏事是,没有任何可利用价值,被人当成一块石头无视,又或是产生厌恶感的臭狗屎,才是最为悲哀的。


        

小时候的孩子天真无邪,能玩到一块,事实上也是觉得对方给了自己相处的愉悦感,揭开来讲也是利用价值的一种。


        

所以了,一些事情讲开了不好听,却会是一种真理。


        

能被另眼相看是吕武懂得去展现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不然非亲非故为前提,高位者凭什么给予渠道,又能表现出亲近的一面。


        

到了慢慢长大,与人接触的玩乐,乃至于是想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什么,又或是互相帮助,同样是价值的一种体现。


        

走进社会,找工作还要体现自己的可利用价值,有价值才能被录取,获得酬劳。


        

关于这点其实最难,要让自己看上去有价值,又不能太耀眼,不然发光发热之后的下场就是成为灰烬。


        

他离开了智罃处,还没回到自己的营区,半路上碰到了卫睿,被告知韩厥派人去找,会知要过去一趟。


        

这件事情也就说明了一点,人要懂得合理的展现自己。


        

吕武当然还深知一点,展现可以,却不能过头。


        

吕武没有耽搁,转身往来路走。


        

“武?”程滑手里捧着一个小案,上面叠着几捆竹简,讶异道:“何时抵达?”


        

才刚来而已,下军将、新军将、下军佐都派了家臣过来,只差一个新军佐,不然真的就是四个大佬的整整齐齐了。


        

一些知道的贵族,他们哪怕之前不知道吕武是谁,问了相识的贵族,无不对吕武的际遇感到各种羡慕和嫉妒。


        

吕武说了自己要去哪。


        

程滑表示顺路。


        

吕武赶紧对这位老上司行礼,没开口说话,对方先讲了。


        

程滑用下巴撸了撸那些竹简,说道:“既已前来,不急于一时。”


        

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得出军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成份,是一种过渡职衔的同时,主要是看看一军主将到底是怎么来管理军队,算是一道向上攀登的学习过程。


        

程滑的话并不多,表情也是一副木木的模样。


        

他们也就一路边走边聊。


        

由旅帅变成了军尉的程滑,他成了书记官一类的角色,进入战时还要承担传递军令,约束部队,监督各级军官的责任。


        

看守帐门的竟然是韩起?


        

这位韩氏内定的年轻继承人,他身穿铜制的甲胄,阳光下就像是一个发光体那般,手摁在腰间的剑柄上,目光来回扫视着周围。


        

他就用一张木木的表情,责怪吕武后面怎么没有联络,又提起了吕武和一众贵族去胡人地盘打秋风的事情,询问收获怎么样。


        

吕武挑一些能说的讲一讲,没说完就已经到了韩厥的军帐处。


        

韩起立刻骄傲地昂了昂头。


        

吕武没跟在程滑后面进去,站在帐帘外跟韩起低声聊了起来。


        

他看到程滑和吕武一起过来,先对程滑行礼,撩开帐帘时,朝吕武问道:“如何?”


        

吕武笑着大赞:“甚是威武!”


        

少不了有那么一些是来走人情交际。


        

他们看到吕武跟韩起聊得起劲,不认识吕武的人就会问,早知道吕武的人则是内心各种酸了。


        

这边来求见韩厥的贵族并不少。


        

大多是有正经事,比如汇报军务之类。


        

“之前去了罃子处?”韩厥埋首在案几上,头也没抬,说道:“可是知了?”


        

吕武老实巴交地应道:“智伯提及秦人恨我,必邀战为秦大夫史颗复仇。”


        

吕武将一句话说到一半,听到了里面的召唤声,对韩起笑了笑,自己撩开帐帘走进去。


        

从强烈的阳光环境下进入帐篷内,哪怕里面有点油灯,视觉上还是会有些昏暗。


        

吕武信心十足地说:“禀‘大大’,武不惧。”


        

春秋时期没有岳丈、丈人、岳父、泰山等等的称呼。


        

正在整理文牍的程滑停下手里的动作,转头看向了吕武,又扫了一眼韩厥那边,才重新做自己的事情。


        

韩厥还是没抬头,先“唔”了一声,才问道:“如何?”


        

吕武立刻露出讪笑,说道:“小婿知错了。”


        

这个年代已经有女婿这个称呼。


        

这个“大大”的称呼,可以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能用来称呼亲近的长辈。


        

韩厥抬头看向吕武,没有刻意地摆出什么表情,声线平稳地说:“孟浪!”


        

而信心并不全部来自于武艺。


        

他的武艺其实也就一般般,耐不住有一件青铜剑无法破防的甲胄,还有一柄能轻易砍断对方青铜剑的利器。


        

出处是秦穆公的一则典故,关键词“女儿”“东床”“吹箫”,也就是“乘龙快婿”的相关。


        

讲真话,吕武是真的有自信。


        

“君上已闻你名。”韩厥内心里对吕武表现得自信,其实是感到满意的。他的性格注定不会将满意表现出来,说道:“介时,只可取胜。”


        

新任国君知道自己的名声?


        

交战时底气无比重要,他有着甲胄的防御力和武器的全方位优势,太怂是真的很说不过去。


        

当然了,有信心不代表没眼色,他真觉得打不过对方,才不会硬顶着上去送死。


        

出来帐外,空气就是比满是油脂焦臭味的帐帘内新鲜。


        

吕武看到自己一出来,好多双眼睛盯着自己看,对认识的笑了笑表达善意,不认识也是笑脸相对。


        

吕武对这个有些喜忧参半。


        

后面没闲聊什么,韩厥正事讲完就对吕武挥了挥手,示意吕武可以走了。


        

吕武将弓接了过来,看不出是什么质材,感觉弓身有些偏大,拿着也能感觉到份量。


        

韩起咧了咧嘴,说道:“上佳六石弓,莫要辱没了。”


        

“武?”韩起压低了声音,也递出了一张弓,说道:“此物予你。”


        

之前他可没拿着弓。


        

六石就是三百斤,说明韩起知道吕武的力气很大。


        

吕武却知道现在有一个猛人,那人叫养由基。


        

弓的话,一般是一石到三石。


        

春秋时期,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五十斤,臂力能拉开一百五十斤的弓,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相传,养由基能拉二十石(一千现代斤)的弓,还能做到百步穿杨(约一百五十米)。


        

话说,这还是人吗?


        

吕武的力气还在增涨中,只是对自己的随缘箭法一点信心也没有,却不能对韩起的好意视而不见,慎重地表示一定能用上。


        

至于用了,再射不中?


        

没必要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