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研究表明 第2章 大脑的特殊能力 第3章 他没病,就是饿的 第4章 最强大脑 第5章 有希望就好,无论多渺茫 第6章 林炳申教授 《关于信息科技大学林炳申教授申请创立特别班的批复》 信息科技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实验楼。 美洲科学院院士、华夏科学院院士、信息科技大学生命与计算科学研究院林炳申教授正仔细看着一封邮件。 林炳申教授被誉为华夏智能计算科学第一人,是世界联合课题“类脑计算科学”与“人类大脑计划”里唯一的华人参与者,在国内,林炳申教授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华夏缺的不是一个林炳申,再来十个林炳申都不顶用。真正要在“类脑计算科学”与“人类大脑计划”上获得话语权,我们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人才。实力,是国际合作中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这是林炳申教授在申请创立特别班的材料当中写到的,也是他在近十年的国际合作中切身的体会。 十几亿的人口,日渐强盛的国力,华夏日益加深的国际影响力使得任何国际合作都无法忽视华夏的力量。但能在这些国际合作中获得多大的话语权,那就必须用硬实力说话了,否则,永远都只是一个边缘人物,打酱油的角色,合作组织甚至连研究资料都不愿意与你共享。 这是林炳申教授的切肤之痛,也是他下定决心要设立特别班,培养更高级人才的根本原因。 /****************/ “呀,郭一,你来看看这个。” 郭一和林欣吃过午饭来到教学楼一楼大厅,看到公告栏前围着很多人。 “什么大事儿?” 《信息科技大学关于成立前沿科学特别班的通知》 “免学费?生活补助?还有奖学金?这么好!”郭一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你关注点能不能不要这么独特?你没看,直接本硕博连读特别班,林炳申教授亲自授课,成绩优异者直接保送林炳申教授的硕士博士班。你要知道,那可是林炳申教授啊,别说本科班了,他连硕士生都很少带吧?” 林欣简直无语,这么优异的条件,郭一竟然只关注钱,也是醉了。 林炳申教授作为信息科技大学的领军人物,双科学院院士,有多厉害郭一当然清楚。也确实无比吸引人,但,郭一很想说,他最先关注的还真是钱——没办法,饿怕了。 不过,看了看周围这么多人,郭一没敢这么说,真要说了,估计会被贬成渣渣——那可是林炳申教授啊,别说奖金了,就算是拿两倍三倍的钱这些人也绝对会趋之若鹜的。 不说别的,光林炳申教授带的学生这样一个名头,就能为他们的未来加分无数。 …… 下午第一节是算法实践课,林欣和郭一两个人来到机房,找到机房角落里的两台机器坐下。 “面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附属医学院选拔,郭一,你要报名吗?” “当然。那可是林炳申教授啊,必须报名。”郭一说着还在心里补充:不用交学费,还有补助,还有奖学金,那能省下不少钱呢。 林欣一眼就看穿了郭一的想法,不过她能理解郭一的处境,郭一现在确实还处在为吃饭发愁的阶段。 “那要好好想想做什么课题了,这次的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落榜。”林欣轻声说道:“这课题可不是我们平时做的实验,要有前沿科技的思维的。本科生哪有这个思维啊,这选拔,不是一般的难!” “你以为放羊啊,还一群一群的放?林炳申教授估计也就带那么几个人,弄不好是奔着培养接班人去的,竞争压力当然大。” 林炳申教授现年七十六,从大三带到博士毕业,至少要七八年,那时候他就八十三四了。 不过有一点郭一确实想错了,林炳申要的不是他仅仅是自己的接班人,还是能够超越他自己,从而能够帮助华夏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更强者。 林欣本来还挺有信心的,在强者如云的信息科技大学生命与计算科学学院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 但,听郭一这么一说,林欣瞬间没信心了:如果真的只收几个人的话,她还真没什么优势——面向的可是信息科技大学顶级的五个学部,再加上一个附属医学院,竞争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不咱俩合伙吧?”公告说可以两至三人团队考核,林欣瞬间起了心思,她知道,郭一一定是能通过的——免学费,补助,奖学金,那么多的钱,凡是有钱的,郭一就绝不会错过,更何况这次可是不少钱呢。 “咱俩?你会干嘛?” 郭一想了想,自己要做的事情怕还真有用的找林欣的地方,瞬间改口: “嗯,也行。不过做什么要听我的!” “你……” 怒火马上要起来的林欣也是瞬间改口,保证道: “好啊好啊,没问题,全都听你的。” “诶,你看看这个。”郭一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对林欣说道。 “什么啊这是?” “神器。”郭一神秘的说道。 “这就是你中午时候说的那个以前做得小玩意儿吧?” “就是,我管它叫舆论神器。”郭一解释道: “只要你在这里输入你关心的问题的关键字,他就能自动帮你监视网络上所有公开搜索这个关键字的信息。不管是百度还是微说,不管是论坛还是知乎,只要有人搜索,有人提及,它就能把数据搜集起来。” “你看这个搜索榜,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搜索榜,过滤掉活跃水军的不掺水不作妖的全网热搜榜。你也可以单独查看微说的真正热搜榜,你再打开你手机微说自己搞的热搜榜,对比一下,谁是买的热搜,一目了然的。” “看看这个,XXX的女友。什么鬼,这就热搜第五了?看看我这儿的指数,前五百都找不到这是个什么鬼玩意儿。” “晚上回去,我把它改造一下,监测一下辱骂安然的微博,写个自动举报,全都给他们举报了。”郭一说道:“你给我准备几十个微博账号,单用一个账号举报风险太大,搞几十个账号分散一下压力。” “你说你的这个工具能自动监测那些微博是辱骂安然的?准确率有多少?” 林欣一脸震惊的样子,舆情监测工具市面上不是没有,她家里公司的公关部就在用,一旦公司的关键词搜索指数异常就会引发警报,公关部就会立即调查,看看搜索指数的异常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是夸得还骂的。 而郭一竟然说,它的这个工具不仅能监测到指数,还能监测到好坏? 第7章 这是怎么样的的一个妖孽啊 第8章 讨价还价 第9章 大胆的猜想 第10章 把手伸过来 下午三点,阶梯大教室脱离大部队的最后排,原本专属于郭一的角落此时坐着郭一和林欣两个人。 “林欣,你怎么也坐这儿了?”郭一微微有些不满:每次公共课他都远离大部队,在阶梯教室的角落,一点儿也不显眼,但突然坐过来一个大美女,这也太惹人注意了。 “我找你有事儿,你没看到我给你发的东西吗?”压根就不用用脑子想,林欣就知道,郭一肯定是刚睡醒。 “刚睡醒,都没顾上看手机。”果然,郭一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你发了啥?...还需要注册公司,这么麻烦的吗?” “也不麻烦,现在注册公司也不需要实缴注册资金,找个代理,几百块钱啥都办齐,到时候你去签个字就行了。”林欣解释道。 “那行。你替我弄吧。”郭一想了想:“回头卖的钱分你5%作为提成。” “也行。”分钱不分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身份林欣很喜欢。 “合同等营业执照都下来才能签,现在再给他们一个一个月的试用期吧?正好,趁着这个时间你准备一下材料,我们把软件著作权申请了。” ……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之,物之理也’。西方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讲‘求知是人的本性。’。” “谁能告诉我,认识的本质是怎么样的?我看在座的大都是男生,我们找一个女孩儿来回答这个问题。”讲台上,思政课老师饶有兴致的说道。 确实,学院三个专业六个班,一百八十人,总共才十六个女生。一眼望去,全是纯爷们。 林欣和郭一在最后一排不显然的角落嘀嘀咕咕的时候,“马基概”老师正激情四射的阐述者马哲的认识论。 听台上老师说要找个女孩儿来回答问题,林欣顿时慌了,一共十六个女孩儿,叫到她的概率太大了。 倒不是她不会,而是现在就她和郭一窝在这个角落,这回去可不好解释。 “嗯,白妮妮,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噗嗤,哈哈哈!” 听到白妮妮的名字,三个专业几乎全部的学生都忍不住“噗嗤”一声,有人甚至哈哈大笑起来——这都大二下学期了,谁还不知道白妮妮是个男孩子啊。 就连最后排的郭一和林欣都没忍住,这乌龙,好像好久没出过了吧? 也是,专业课老师点一次名就啥都知道了,也就这种大课,老师对班级里的学生还不熟悉。 “你们笑什么?”老师十分不解,看着第一排的学生问道。虽然“妮妮”这个名字奇怪了些,但你们都是同学,早该知道的啊。 “老师,白妮妮是个男生。” 当白妮妮一脸幽怨的样子站起来的时候,老师也是懵逼的:“你就是白妮妮?” “嗯。” “那,就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 “认识与意识以及认知……” 说起哲学,不管是马哲还是其他的什么哲学,都是让人一脸懵逼的。认识、认知、意识等一大堆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离不开大脑的。而人类现在对大脑的研究真的是浅之又浅。 现在的哲学概念也只是对现象做出的规律性总结。 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循着这个问题,郭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你想什么呢?” “没事儿。”郭一发现“推演”对如此深奥的问题也是毫无办法,不过,他对另外一件事儿倒是更有信心了:“把你手伸过来。” “干嘛?” 郭一抓住林欣伸过来的手臂捏了几下,随后开始在手臂上画起了字母。 “A啊笨蛋,这多好猜。”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手臂上传来的触感,林欣以为郭一在跟她玩儿你画我猜的游戏。 “还是A啊。” “A” “你怎么老画A。算了笨蛋,让我来。”说着就要去抓郭一。 “嗯?”林欣发现郭一有点儿愣神。知道郭一这种状态应该是在想一些什么事情,林欣便没有打扰他。 …… “辅助神经元末梢?”经过好几次对比,再加上在徐阳身上做的实验,郭一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概念。 真皮中的一些游离神经末梢对于所有的“戳压冷热痛”等刺激都没有反应。 刚才郭一捏林欣手臂的时候就有验证了这一点——所有人的游离神经末梢都有多余的,他们不参与触觉反射。郭一暂且把这些神经元定义为辅助神经元。 但是郭一发现,当这个触觉有了一定规律,比如,画了个“A”之后,这些原本对刺激没有任何反应的神经元有反应了,产生了生物信号流并且跟随其他的触觉神经信号一起传入脊髓进而传向大脑。 更关键的是,郭一经过数次推演发现,这些生物信号与触觉神经信号传导大脑的触觉中枢不同,它们产生的信号直接传向了文字中枢,甚至引起了整个大脑的联动反应。 “如果写一个非常复杂的字,根本猜不出的那种,会引起辅助神经元的反应吗?”郭一这样想着。 “试试。”这样想着,他又抓起林欣的手臂,写了一个“欙”。 “你写的这是什么啊?”林欣就纳闷了,郭一今天这是咋了,咋想起玩儿这么弱智的游戏——这家伙不会是在找借口故意占自己的便宜吧? “没有。”经过一番推演,郭一发现,没有,辅助神经元没有参与此次触觉信号传导。 大脑的语言(文字)中枢虽然参与了联动,但那明显是林欣为了想这个字到底是什么而主动发起的联动——明显慢了半拍,至于最后说话,那已经慢了一拍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特殊人群的辅助神经元是否会跟别人的不一样?” 郭一对此有了新的思考: “比如说盲人,他们使用盲文,整天靠用手触摸去学习文字,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辅助神经元得到锻炼,会不会比普通人的更强?” “还有,既然触觉神经元可以传递语言文字信息,那能不能传递光视觉信号?” 盲人之所以盲,除了眼睛这个器官之外,他们的视觉神经元也大都受到了损害,即便没有损害也大都萎缩了。 如果身体其他部位能够代替视觉神经元传递信号,那这件事儿就大有可为了。 …… 林欣渐渐的发现郭一根本跟她就没在一个频道上——他好像是在做什么实验,自己这是不知不觉成了实验对象,也就是小白鼠了?亏自己还以为郭一对自己…… 第11章 关心个锤子哦 第12章 当年 第13章 第一次上门拜访合作伙伴,应该带点儿什么礼物? 第14章 阿姨,您都知道啦 第15章 女朋友?抢饭吃的? 第16章 用科技改变一切 第17章 这不是安慰,这是诺言 第18章 真正的困难 第19章 没有故事怎么办? 第20章 如此巧合 第21章 发布会 第22章 初选项目 第23章 幻想狂人 第24章 谁是第一? 第25章 人才,人才啊 第26章 快点儿,再来一次!快! 第27章 完美验证 第28章 难题 第29章 有些问题必须解决 第30章 颠覆 第31章 再见安然 第32章 刘博 第33章 郭一的诱惑 第34章 信息科技学报 第35章 同道中人 第36章 科学的缘分 第37章 贝勒医学院的置疑 第38章 外宣的源头 第39章 想的挺美 第40章 颜色并不是光的本质属性 第41章 再次晕倒 第42章 一劳永逸的办法 第43章 换换脑子,开拓思路 第44章 新猜想 来,聊个五毛钱的!回答三个问题! 第45章 简单实验 第46章 安然的特殊感知 第47章 科学没有尽头 第48章 特殊的实验思路 第49章 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