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粗线条的穿越者 第002章 捡到一个帝王级的孩子 第003章 艰难旅程的开始 第004章 野外求生记 第005章 一代帝师上岗了 第006章 边吃边学 第007章 互相学习中的感动 第008章 盗版是要被灭族的 第009章 生死相依 第010章 患难中的兄弟之情 第011章 入世路上的明志 一切准备就绪,准备第二天上路探险的时候,却下了一场雨。这不得不让两个人窝在洞穴里,继续探讨人生,哲学,语言,艺术,治国等等。虽然都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有时候还前后矛盾,但这足以让赵雍学的是如饥似渴,学的是晕头转向了,让赵兴说的说口干舌燥理屈词穷。 借机好好的修整一日,将体力和精力都养到了巅峰,然后在雨过天晴的早晨,两个人分别背上一大一小两个代替背包的背架开始了出山,从回人间的旅程。 出发前,赵兴设计的是,以树木的青苔多寡和人体与太阳的方位,测定方向,再以自己那个不大靠谱的指南针为参照物,绝对不能闷头乱走再迷路。 先向南,走直线,翻越不管多少座大山,然后寻找到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然后顺着河流走。河流,最终会奔腾出山,奔腾到人间的。 现在这个年代虽然人烟稀少,但只要出山,就一定会有人,有人就会有村落,那就得救了。 出发前,赵兴用利剑将赵雍的裙裾,在裆部下面,直接劈开,然后用树皮的内瓤直接扎出了两条裤腿,在保证不至于划伤他的腿脚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他的行动利索。 当这样的改变让赵雍感觉利索的同时,他感慨:“胡服虽然粗鄙不文雅,但在劳作和行动上,却方便许多。” 赵兴就循循善诱:“若是让将士们都穿上这样的胡服,再加以略微的中原文雅改变,是不是就可在利索上,干翻那些中原国家不利索的士兵?” 赵雍想了下,最终一拍手:“师,理也。” 赵兴就一拍他的脑袋:“说人话。” “老师,你说的太对啊。”赵雍和赵兴相处这么长时间,在相互如饥似渴的学习之后,他的语言词汇也变得丰富起来了,和赵兴谈话,也更加风格贴近了。 按照赵兴的意思是,抛弃了那些装叉的佶屈聱牙的生冷,开始说人话了。 说了人话,两个人的交流就更加顺畅了。于是,在确定了方向之后,两个人大吼一声:“入人间,杀——”开始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逃生探险。 “服装对战争的作用是巨大的,当然,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单单是一个服装,还有大到天气,小到一个箭头,但只要在一个细节上做了充足于对手的准备,那么这场战争,几乎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爬上一个山坡,举目四望之后,前面还有一片山坡要攀爬,于是在喘息了一下之后,一师一徒两兄弟就继续前行。 “胡服虽然粗鄙不明,但却可以让人迈开大步躲闪,上下车,可以让人大步的追击。”赵雍想象着胡服在战争中的好处优点。 “也可以大踏步的逃跑。”这是赵兴说的,这很不赵人。 绕开一块巨石,再次看了下太阳,张开双臂仔细的测量了一下南北。再用那根小小的指南针再确定,然后再继续前行。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聊人生聊新的理念,聊军事政治,聊民生当然也聊美女,聊赵兴贪恋的那一群赵姬,想一想大被同眠的迤逦风光,倒也不寂寞枯燥。 一路总是有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发现,有不同的感悟和惊喜,更有不断的危险艰难考验的两人欲生欲死。不断有的新的想法教授,让赵雍对赵兴佩服的五体投地,动不动就要按照贵族的礼仪下拜。 说起贵族礼仪,赵雍也对赵兴这个儒雅博学的老师的身份不断的质疑。这么儒雅,这么博学,而且还有独立的文字体系的家伙,最主要是有独立的大道。不应该是一个家伙,而应该是一个贵族,或者是介于贵族与平民国人之间的士。这样解释他身上的学问才合理。但在老师的身上却怎么也看不出贵族的一点影子,连贵族最起码的吃饭的规矩都不懂,就别说如厕的程序了。 对于出身的问题,赵兴一直以一种浪漫的神秘主义应对:“我从我来处来,将往我的去处去,那不过是一个起点和一个归宿。”然后赵雍就和赵兴一起摇头晃脑的慢条斯理的道:“那不过是一个过程,不必在意这些细节。”然后就一起开心的大笑。 掂一下背上的背架,赵雍就再次对赵兴道:“那老师哥哥在起点和归宿之间,将在哪里落脚,在哪里生存?”这在赵雍来看,又是哲理,又是该思考的大道。 赵兴就悠悠神往:“山中无日月,也就会让人忘记了生死的困扰,按照人话说,那就是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你看赵国如何?”说这话的时候,赵雍的眼睛里满是渴望。 这才是赵兴想要的答案,自己不能主动的求他收留,上赶着不是买卖。只有他在被自己的学问折服之后,主动邀请自己留下,不但能得到他足够的尊重,还能得到他源源不断的生活供应,活的滋润。 “赵地虽然远离中原,四面皆敌,但山川雄美,倒是英雄可出的地方,留在这里,看天下风云,倒是不错的选择。” 赵雍立刻无比欢喜的欢呼:“太好里,老师留下来,我就可以朝夕请教做人治国的大道,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将成为您期待的那个大英雄。” 所有的男孩子,天生就有英雄情结,都想成为天下闻名的大英雄,只是他们一直迷茫着怎么样才能成为大英雄,在和赵兴这个老师相处这么长时间,赵雍已经明白自己该怎么走,怎么样成为大英雄了。 “只是可惜,以老师大才,当为卿士,只是我不是君,没有封建权利,只能委屈先生做一门客。” 赵兴当时就高傲的拒绝,不行。自己绝对不能做门客。 门客最早出现在春秋,盛行于战国,虽然高于庶民与奴隶,但不过是公族养的高级打工仔,属于帮闲的那种。好一点的出有车,但不是自己的私家车。食有鱼,但不管饱,平时有工钱,但是是主子想起来给,想不起来,就免谈。有事你去做,没事你就混吃混喝。 食客,都是一群出身下等士族,在政治固化了的国家中,寻找上位机会的一群人的归宿,希望能通过投身的主人,一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而自己心中所想的总总理想,就将被一人束缚。就连自己的发家大计,对不起,不管你多么努力,赚多么多的钱,都不是你自己的,是主上的,自己岂能被这一个门客束缚? 坚定摇头:“食客,不过主人豢养的狗罢了。”然后高歌明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你的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赵雍就羞愧汗颜,连忙赔罪:“是弟子所想不周,委屈了先生大才。我回去,就请我父封一封地给老师,做一兴君领主,请老师安心学问,教导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子。” 这还差不多。 在这里,有了封地,就等于是一个地主,也叫领主,那就是自由的士了。平时可以在自己家的领地里种种庄稼,搞一搞科学种田,办一办工厂,鼓捣鼓捣科技发明,开创下工业革命。比如说,革掉陶的命,换上瓷,最低也是半瓷。然后,这个君王有德,佐之,无德,踹之。 总之,他和食客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不但有自己支配的私产,同时也有自由身。辅之,那是选择正确,踹之,那是风骨。而食客辅佐谁,那是投献,弃之,那是叛逃。不管你有多么大的理由,德行就有亏了,走到哪里,都算是叛徒。 基础身份最关键,一个士是可以成为君王的丞相什么的上卿的,但门客只能给公族中的人帮忙,是不能背叛的,除非这个主人能弑君上位,但那样的机会不大。 好了,既然这个小子允诺了,那么这事情就成了,古人是讲究一诺千金的。再说了,这小子虽然现在不是君,但离这君位也不远了,跟他混,有前途。 第012章 入世之前的条件 第013章 路 吓死人的路 第014章 金手指的第一份收入 第015章 随便给人起名字的后果 第016章 突然而至的危机 由于两个人在山中奔走,所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天刚亮的时候,两个人就在院子里,在赵兴的带领下,打他那套四不像的太极拳。 当两遍太极拳打完的时候,两个人浑身出了一身透汗,太阳也已经爬上了东山,外面传来了一阵车马的声音。栅栏不高,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外面的状况,是一小队军队,大约有十几个人的样子。 一辆双轮战车上,站着三个人,左面的是将,右面的是右也叫戍右,中间的御,其实就是车夫,而在战车的两面,一面5个甲士。正好是一个赵国简单战车的编制。 正在两个人向外张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战车能跑到这荒僻的地方来时候。结果车上的那个将正好扭头看过来,也正好看到了赵雍。当时也不等战车停住,直接跳了下来,按着腰中的宝剑,奔向了赵雍。远远的就躬身施礼,语气里充满了欢喜与兴奋:“公子,真的是公子吗?” 赵雍也兴奋的拉开栅栏门,快步的走了出去:“是我,你们怎么到了这里?” 这个风尘仆仆满身风霜的将就兴奋的回答:“国君病危。”然后小心的凑上一步,压低声音禀报:“国君命公子出使秦国,其实别有用意。国君早有意立公子杰为君,将您支开。相帮肥义洞悉国君心思,当机立断,派人通知您赶紧回国继位。为了防备公子杰中途做手脚,才请您以避开魏国追杀为名,绕路塞外草原。但事情不密,还是让公子杰知道了您的路线,才有了这次凶险。”然后松了一口气:“当您遇害的消息传到国都,相帮亲自去战场观察,却没有见到您的踪迹,于是,就派出无数兵车,在全国北方分散找寻。天可怜见,让小将遇到公子,公子,不能耽搁,立刻随我回国都,准备继位吧。” 站在一旁听着的赵兴当时大惊,感情这事还有这么多的曲折啊,自己一上来,就来了一个夺位大戏,有意思了。 赵肃侯这是又犯了他们老赵家不讲规矩,任性妄为的劣根性,不是按照周礼,传位给嫡出长子赵雍,而是要传位给他莫名奇妙喜欢的侄子公子赵杰。 赵杰年长赵雍十岁,按照正理,在赵国大敌环视的情况下,真的传位一个成熟的人做国君,是对赵国有利的。 但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这是周礼规矩,也是维持君位继承稳定的根本。赵雍已经加冠了,再传公子杰可就是祸患了。而赵肃侯,现在的赵雍老爹又犯了老毛病,为赵国的内乱埋下隐患。不说别人,就是赵兴就绝对不答应,即便是公子杰做了国君,赵兴也必须将之踹翻,否则自己手中的这个奇货可就砸手里啦。 当然,这个赵雍也不是什么好饼,他后来也是将君位传给了庶出的二儿子,而不是老大。结果自己被公子赵成杀了大儿子,饿死他本人,造成肥义惨死,国内动乱三年方平。 也正是这种不按规则,特别暴烈任性,弄的赵国十二代国君,乱了十一代。把一个本来能灭了秦国,弄得只能相抗,最终被灭国的下场。所以,赵国,被历史定性为烈乱之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赵兴不知道没有自己,历史赵雍是怎么上位的,但自己来了,就必须让他成为赵武灵王,不能有任何不确定因素。 于是,在赵雍高兴的准备跟着这个将军走的时候,赵兴一把拉住了他:“公子且慢。” “老师为何阻拦?”赵雍纳闷的询问。 这孩子,真是太没心没肺了,你老爸不打算把君位给你,公子杰也派出心腹假扮林胡追杀你了,你就凭借这个人这么三言两语就跟着人走,真让人怀疑你是怎么活到被饿死的。 不管赵雍的惊诧,赵兴一伸手:“将军,可有相帮的信物?” 这么一提醒,赵雍也反应过来,悄悄的躲到了早就站在身边的赵无疾的身后,而赵无疾也提起了宝剑保护了赵雍和赵兴。虽然对方十多人,各个还都是战士。但做为家臣,不管对面是十几个将士,还是万千大军,他必须义无反顾的死在家主的前面。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宿命。 这个将军看到听到这样的状况,就刻意的打量了下赵兴,然后对赵兴施礼:“先生,这次相帮派出不下五百乘战车四处寻找公子,若要都带相帮信物,说不得就让相帮倾家荡产了,所以,末将没带信物。” 赵兴就将赵雍再次向后推了一点,横了手中的宝剑:“既然如此,我是不会将公子交给你的。你这就回去,带来相帮信物手令,我们再跟你走。” 这个将军就想了下,然后给赵雍施礼:“公子委屈,我立刻星夜回邯郸,请相帮手令。”然后从车上卸下他们用的一些器物,暂时给赵雍使用,然后还打算留下几个士卒保护赵雍。 赵兴立刻给予拒绝,谁知道是保护,还是监视,亦或者是看押?“公子的安危,由我和我的家臣赵无疾足矣,你速去。”然后和赵无疾保护着赵雍慢慢的退回院子。 那个将军想一下,也是这种状况,敌我不明的情况下,赵兴的谨慎是万分正确的。 于是吩咐了下跟随的步兵,直接跳上战车呼啸而去。而那些士卒放下了东西,还特意放下了五件兵器,一张弓,两壶箭。然后他们向远处行去。 从这样的安排上看,似乎这个将军的确是相帮的人。但即便这样,赵兴还是谨慎的没有招呼他回来。 当那些士兵走远了,赵兴紧张的对赵无疾道:“无疾,你的家周围可有年轻力壮的同伴?” 赵无疾也明白事情关键了,于是点头:“转过山坳,便是一个三十户的大庄,有壮男不下五十。” 这个时代,这种偏远的地方,三十户,的确可以称为大庄了。五十壮男,的确可以称为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你能不能将他们召唤来?”然后郑重的道:“你要知道,现在在我们身后的,就是正统的赵国公子,现在是太子,不久就是国君。你招呼那些壮男保护了国君,未来太子登基,你们便是功臣。” 赵无疾看了一眼赵雍,再次躬身施礼:“不说君上的身份,即便是老师带来的人,那就是我赵无疾的客,我是不能看着我的客人被人欺凌的。”然后吩咐一声媳妇,提着他的宝剑飞奔而去了。 等赵无疾走了,赵兴紧张的再次蹲下,将赵雍缝合的被割裂的裙裾再次撕开,将他再次绑成了裤子,将他的大袖用绳索绑成了紧袖剑口,一面忙活,一面对赵雍道:“太子,现在外面局势诡异不清,现在除了赵无疾和他的人外,外面的人谁也不能信。但在这里也不安全,一旦消息走漏,公子杰难免杀上门来。所以,请太子立刻进山,没有我去找你,你千万不能出来,谁叫你出来都不能露面。” 赵雍也感觉事情的危急,小脸已经变得煞白了。这时候他也明白了,塞外被截杀,不是偶遇林胡,是自己的堂兄公子杰的图谋。他既然消息灵通到了那种地步,都能出塞截杀自己,那么现在在国内更能杀了自己。历来夺位都是残忍的,赵家一奶同胞相互厮杀绝不留情的事情太多了。 “一切都听老师的。”然后郑重的道:“等我继任君位,我当——” “这个时候说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无用,你也不必在这个时候收买我,那显得肤浅,我们是兄弟,兄弟就当不离不弃。反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死在这里的。”然后叫过那个女人和孩子:“你赶紧带着太子进山藏起来,藏在只有你和你男人知道的地方,然后等你男人带着其他人手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去与你们汇合。” 那女子却没有赵雍的紧张,而是双手先将一袭袍服递给赵兴:“主上,衣衫做好了,可以穿戴。”然后直接拉着赵雍和他的儿子,急匆匆跑向了后山,不大一会,就消失在了山里。 第017章 匆忙中的备战 第018章 危难时候的互相算计 第019章 救驾没来截杀的来了 第020章 边歌边战好气概 第021章 假仁假义仁者无敌 第022章 叛将投诚 相帮来临 第023章 相帮和帝师的相见 第024章 一架马车上的见识 一万相帮带来的真正将士,投诚过来的四千多从生的家族武装,整装待发代发准备去突袭公主杰的领地,断其根基。 大家即将远行,做为这些家臣的赵无疾和原先三百君丘勇士,即将跟随领主走出大山,走向博云诡异的外面世界。他们和家人告别,没有悲伤,更谈不上悲壮,有的只是欢喜和跃跃欲试的兴奋。 这次与以往的征战不同,这次是保护新君继位,一旦继位成功,大家多少都能弄个官当,不但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还能得到实惠——就是士,士就不再纳粮,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自己家的产出就都是自己的了,只要又把力气,就再也不会为饥馑忧愁。 而这次的家主已经显现了他的仁德。就比如,他刚刚宣布,那些战死的五十多兄弟,在他正式继任封君之后,就赦免他们五年的赋税(徭役和税收)家里的男子也免三年的征,做为抚恤。 那些负伤残废的,赦免三年。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啊。由此,大家坚定的相信,自己的领主,也就是家主,是一个仁慈宽厚的人,为他战死是值得的。一个人的死换取一家的几年幸福富足,这就是国人,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的理念,家的理念。 赵无疾将妻子和孩子寄托在了亲戚家,同时还有那个珍贵的,准备子孙永享的陶灶。自己独门独户,虎狼随时出没院子周围,一个女人和孩子,是没有办法生存超过三天的。 对于被请求照顾者欢喜的接受了委托,这并不是因为赵无疾已经是家主的家臣,地位崇高了,而是因为淳朴的民风,在他们看来,托妻寄子,这是最大的信任,这是理所当然。 唱着诗经出征的歌,再次补足君丘三百士,跟着赵兴踏上了轰轰烈烈的争霸统一的战场。 公子杰的老爹是赵雍的叔父上一代的公子,养。在上次夺嫡争夺君位的时候没有机会参和,所以,被认为是一个老实人,于是被先君和现在的国君优待,将他原先在晋阳外的封地扩大了三倍。而晋阳就是在后世的山西盆地的南面,非常适合农耕。所以经过十几年兢兢业业的打理,现在有户一万,丁口两万(壮年男子),民十万。遇到征战,可出两个师两万人,战车二百乘,这在当时属于大的封君了,都可以和一个小的诸侯国相提并论了。 “野心是随着实力增长而膨胀的,拥有了这样的实力,按照赵国不讲规矩的习惯,早晚是一个大的祸患啊。”坐在赵雍右手边的赵兴对坐在中间的赵雍道。 这不是开解他,让他对他叔父动手的愧疚,而是说着现在赵国的隐患。 坐在左手的肥义感慨赵兴的远见卓识:“先生说的对啊。我赵国虽然推行了郡县制度,郡县官员轮换交替。但推行的还不彻底,原先的封君封地依旧存在。他们每年只上缴一点点象征意义的贡品,大部分都留在了他们的手中。这不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在不断壮大他们的野心,最终是尾大不掉,成为毒瘤祸患。” 被尊贵的挤在中间的赵雍就艰难的晃动下身子,希望能够占有更大的空间,好让自己坐的更舒服一点:“但当初孔子在鲁国施行堕三都,以恢复周礼行虚弱宗族加强君权的策略,不但没有成功,反倒引火烧身,这不得不仔细啊。”这小子懂的很多吗。 赵兴就撇嘴,也将身子扭动了几下,也希望自己能占据更大的空间,让自己坐着舒服些:“孔子隳三都,其实孔子在隳三都事件中是有私心的,他争的是一个地位,争论的一个是官制。即司寇管不管隳都的事。二是卿大夫执政时期,国君和大夫有多少权力?还有陪臣问题。当时三恒也是借孔子之手,行自己之事罢了。也就是说,孔子自以为是,国君希望能成事,但却被三恒当枪使了。” 赵兴这么一说,赵雍虚心请教,肥义若有所思。 赵兴就按照自己了解的情况继续说着自己的见解:“子路为季氏宰臣,是给季孙氏当家臣去了,哪里有权力去拆掉三桓的都邑?当时季孙氏是鲁国的执政卿,三桓把鲁国的军队都瓜分了。孔子就跟鲁定公空口白牙这么一说,然后派子路去三桓那里搞拆迁,三桓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不现实。” 孔子讲礼,历来讲究王化礼教服人,认为和三百年前一样,一场大战,不是现在这样上来就打,而是双方派出主导者阵前对面,先互相把这次战争发动的原因理由说道说道。掰扯明白了,谁占理(道理)谁就胜利了,大家带着军队轰轰烈烈的来了,就可以轰轰烈烈的回去了。 但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以理服人?人家拳头大,干嘛服你狗屁的理?真理就在弓箭的射程之内,这才是现在的理。 结果深信老师无错的子路,就带着一张嘴就去搞强拆,而且开始还成功了,这里不得不说其中有猫腻啊。 “我推测,实际上是三桓中的叔孙氏、季氏主张隳都的,隳都对他们有好处。因为不仅鲁君治不住他们,尾大不掉。他们也治不住自己的家臣,同样尾大不掉。比如季氏的阳虎,还有公山不狃、叔孙辄。” 肥义深以为然,自己的家里就有这样的苗头出现了,所以在深以为然中,更感同身受。 “通过隳都其实打击的是这些大夫家臣的势力,你看就因为拆迁费都,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他们就造反了。但是三桓通过隳都把鲁国跟他们绑在了一起,出了事,鲁定公、孔子他们必须与三桓合作解决这些人。结果公山不狃、叔孙辄失败了,出奔齐国,三桓解决了尾大不掉的问题。” “先生看的透彻,当时三恒借助国君的力量,解决了家臣的问题之后,立刻就拒绝了强拆。对,这个词很恰当。鲁定公当然不干了,就开始讨伐他们,反而被三桓联手击败。孔子成了替罪羊,得罪了三桓。最终孔子被逼出走。” 赵兴就延伸了故事,意味深长的对赵雍,其实也是说给相帮肥义听:“孔子是大司寇,就是掌管司法的。就算他向鲁定公提议三都超过规定是错的,这在他的职权之内,但是哪里有权利能直接派子路就隳三都呢?这叫越权。” 第025章 一架马车上的战争 第026章 面对现实吧 第027章 斗是没有退路的死战 第028章 看我单车冲阵 第029章 见识了贵族的风度 第030章 优雅的分赃和改革 第031章 躲不开的宫廷斗争啊 第032章 并肩上 杀父弑君 第033章 请拜新君 第034章 从此一步入纷争 第035章 有官有地有豪宅 第036章 改革 发笔死人财 第037章 改革 为自己的舒服 第038章 代价高昂的宴饮 第039章 看我豁达潇洒的装 第040章 战国 无事可做的年代 第041章 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 第042章 五国图赵 第043章 两万甲士 第044章 万千甲士声威壮 第045章 收个士子做门客 第046章 破解危局 第047章 商业救国 第048章 悲天悯人的祸水东引 第049章 不是买卖是施恩 第050章 用商业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