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 > 第七十章 失望的刘峙

第七十章 失望的刘峙

作者:八斧巡抚 返回目录
        

崔智灏听到这话首先就忍不住了,在他看来这刘峙本事虽有,但也一般,装模作样倒是有一手,比如这次。


        

说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呢,朝堂之上还是让他们崔家灰头土脸,早知道还不如在最初就直接干掉那姓冯的,干脆利落。


        

现在居然还敢看不起他们兄弟,真是岂有此理。


        

当即一声冷笑道:“不必了,文山先生要是不愿说,我兄弟二人还有事要忙,却没功夫在这里陪文山先生闲聊了。”


        

说完居然拉着崔智瀚就要走。


        

刘峙见此不由一阵错愕,眼看着两人已经快要走入后堂了,居然真的头都不会。


        

刘峙几乎下意识的抬手喊住崔氏兄弟二人。


        

“怎么?文山先生还有事吗?”


        

崔智灏似乎早就知道他会叫住他们兄弟一样,嘿然一笑,眼中嘲讽之意毫不掩饰。


        

刘峙不由一声叹息,有心一走了之。


        

但是……


        

“二位公子,稍待!”


        

刘峙看到崔智灏嘲讽的眼神,忍不住再次一皱,瞬间有些后悔。


        

好在崔智瀚的话让他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但是等听到崔智瀚那句“必不至于埋没先生功劳”,瞬间就明白了。


        

这两兄弟根本就是一丘之貉,都是一样的货色,崔智瀚看起来要比崔智灏谦逊,恭谨,也不过就是一种浮于表面的伪装而已。


        

在他眼里刘峙什么的,和那些依附于他们这些世家的奴仆没有什么区别。


        

还不都是想要攀附我崔家,装什么清高,还敢看不起本公子!


        

倒是崔智瀚到底是觉得崔智灏有点过了,拱手道:“文山先生,有话尽管说,您放心,待我们兄弟见到父亲大人,一定会把你的话如实转告他老人家,必不至于埋没先生功劳。”


        

刘峙轻叹一声,也不再多做解释,拱手道:“既然如此,便请二位公子转告丞相两件事:其一,千万不要请辞,当此之时绝不可退。


        

其二,请告知丞相,太尉和皇帝已经达成妥协,大军出京之日便是皇帝动手之时,请丞相早作准备!”


        

说完转身便要往外走。


        

骨子里还是一样,都把他们这些跟随崔岑的人当成了他们崔家的奴仆。


        

想到此处,刘峙忍不住一声冷笑,“呵呵,功劳……”


        

“罢了!”


        

崔智瀚皱着眉没说话,心里却同样也觉得刘峙这话前后矛盾,而且有点危言耸听。


        

南苍领兵出京,乃是早就和崔岑商量好的,甚至崔岑还曾为此做过妥协,这和皇帝要不要动手有什么关系?


        

刘峙见这两人到这时还一片懵懂,偏偏却又刚愎自用。


        

崔智灏和崔智瀚闻言却都是一愣。


        

后者微微皱眉,前者却直接一声嗤笑道:“文山先生这话岂不是前后矛盾吗?之前让我父请辞的不也是先生您吗?


        

而且皇帝动手,他拿什么动手,他敢吗?”


        

心中如此想着。


        

一摊手笑道:“二位公子,岂不闻此一时彼一时也。”


        

说完却见两人依然没明白,顿时感觉有些心累。


        

不由摇头一声苦笑。


        

而且这两人丝毫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对崔岑的称呼已经从主公改称丞相了吗?


        

‘算了,我追随的是崔岑,不是这二人,不是崔氏。’


        

而此时冯少卿手中的箭矢已出,退有何益?


        

反倒使本就心有戚戚的崔氏党羽更添不安,岂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微微一顿,随即又道:“至于太尉领兵出征,虽然是丞相所请,但……通常调集这样数量的军队,必要花一段时间整合。


        

但出于自己的职责,还有对崔岑知遇之恩的感念。


        

不得不耐心解释道:“彼时我劝丞相退,自有退的道理。


        

彼时丞相若退,一来可得士林同情,二来可使冯少卿等无的放矢,三来可使崔氏党羽同仇敌忾。


        

“再其次……”


        

刘峙说到此处,见两人一个皱眉不解,一个满脸不屑,看起来应该根本没听他说什么。


        

也懒得再多说了,深吸一口气道:“总之二位告知丞相,三足者方可鼎立,若去其一,鼎立之势破也!”


        

否则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各部军马互相统属协调不灵,岂不是取败之道?


        

南太尉乃是百战之帅,岂不知之?


        

如今整兵尚且不足一旬,便要匆匆出兵,何故?”


        

且当初给我父出的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计的,不正是刘先生您吗?如今我崔家被动的局势岂不也是拜先生所赐?”


        

说着又是一声冷笑,“至于南太尉提早出兵这有什么难解的,无非是那昏君被逆贼兵锋吓到了,所以才催促出兵而已。


        

说什么大军出城,便是皇帝动手之时,简直是不知所云。


        

这一番话,说得崔智瀚脸色微变,而崔智灏却不屑的一声嗤笑。


        

“文山先生真是好口才,不过我怎么觉得只是鼓弄玄虚呢?我父乃是当朝宰相,国家重臣,为国为民,天下人人可鉴。


        

只是朝堂之上为奸贼小人所中伤,如果这个时候不做出反应,难道要唾面自干吗?


        

他真没想到崔智灏居然把崔家如今被动的局面怪在他头上?


        

我当初出了三策,是你们自己选的最下一策,这也就罢了……


        

我早已经明说,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的是你们借机向皇帝发难,逼皇帝杀了冯少卿一众。


        

且不说皇帝根本无力动手,我崔家,也不怕他动手!”


        

“……”


        

刘峙听到这话不由脸色忽青忽白。


        

皇帝不在的情况下,别说你们还吵输了,就是赢了又怎么样呢?


        

对皇帝毫无损失。


        

这就像我告诉你如果有人用石头砸你,你就用石头砸回去,然后……结果你没看见人,只看见石头,居然不去找人,直接拿石头和脑袋对撞,碰得一头包之后,居然还说是我教错了!


        

可当日皇帝明明都不在朝堂上,连那个还施彼身的目标都没有。


        

那种情况下,你们难道连‘引而不发’都不会吗?


        

我有让你们自降身份跑去和冯忠等人斗嘴皮子吗?


        

刘峙简直无语了。


        

忽然,他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今天丞相半天没见我,就是因为此事吗?


        

想到这种可能,他忍不住问道:“这话是两位公子的意思,还是丞相的意思?”


        

崔智瀚神色微微迟疑,崔智灏却抢着道:“文山先生半日还未能见到我父,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