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雨 4月11日 晴4月13日 晴4月14号 晴4月15日 晴4月16日 阴有雨4月17日 阴4月18日 雨4月19日 阴转晴4月20日 阴4月21日 晴4月22日 晴4月23日 晴4月24日 晴4月25日 多云4月26日 晴4月27日 晴4月28日 多云4月29日 晴4月30日 阴有雨5月1日 晴5月3日 晴5月4日 雨5月5日 最近,先生每天纠结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想着粒子植入六个月后无效了怎么办? 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才能痊愈,想得晚上觉睡不好,白天饭吃不下。可能是当领导时间长了的缘故,无论在哪个医生面前,先生都希望医生听他的。 第一次看中山医院C主任的专家门诊,开住院单时,先生要求靠窗口的床位,W主任婉转的拒绝了,说护士会安排。 后来才知道,医院的床位非常紧张;龙华医院的W主任搭脉看舌苔后在电脑上打字,先生不停嘴地说,希望中药能消除他所有的不适。 W主任说,中药调理要一样一样来,不能急,他要W主任的联系方式被婉拒了。 我在旁觉得尴尬,每次提醒他不要说个不停打扰医生开药,他都摆手让我别开口。 也许我不是生病人, “站着说话不腰疼”,无法体会先生的焦虑不安。我真担心,他目前的心态对术后修养有害无益,却又劝不听。 他每天在网上查阅资料,应该明白自己的病情,但求生欲让先生失去了平时的冷静,幻想着癌细胞总有一天会被彻底消灭。 我劝他学会放下,坦然面对,与瘤共存的病例不是没有。他说病没生在我身上,哪能体会他的痛苦。 如果他能像病友小白那样想的开,或许病情还能稳定些。小白还只有四十岁左右,去年年底发现时已经从肝转移到肺了,他也绝望过,但已经从低谷走了出来。 住院期间我与他多次交流,觉得他的心态很好,在病房里谈笑风生,他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医院介入治疗一次,除了手术后不能起床的几个小时请护工,其他都自己处理。 按他的说法,他就当自己生的是慢性病……再看看我的先生,愁眉苦脸,很少有笑容。 同样的病,不同的心态,会不会病情的发展也不一样呢? 雨5月6日 晴5月7日 阴有雨5月8日 怕堵车,我叮嘱先生早点动身。预约上午空腹验血,下午三点做磁共振之前又要禁食四小时,得掌握好中间进食的时间。 一路堵车,十点多才进医院,验完血,安排他坐在人少的座位旁吃早点,我拿着医生开的大病医保单去枫林路街道综合事务所盖章。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撑着伞穿过二个红绿灯马路才到达目的地。 因为之前医院的变动,年轻的办事员姑娘怎么也无法输入中山医院的大病医保单,请教了有经验的办事员才明白了原因。 上海的政策规定是二个医院可以一共有三个项目,而我先生开了三个医院,所以系统自动拒绝了。没办法,只能放弃一个医院。 晚上电视新闻里播出了关于重离子医院成立五周年的新闻报道,很巧,去年的今天,在重离子医院四周年的庆祝中,我陪着先生住进了医院。 在重离子医院,我先生没有受一丁点痛苦。 一踏进医院,浓郁的咖啡香味沁人心脾,高档舒适的环境,园内绚丽芬芳的花朵,置身于其中,你会完全忘了这是在医院。这与平时出入看病的医院完全是两个世界,不用排队,没有痛苦表情的病人 ……我与先生开玩笑,跟着你总算也享受了一回。 ……治疗结束后第一次复查,情况良好,甲胎蛋白从入院前的三百多降到了六十九。我一直与重离子医院的主治专家在网络问诊中保持着沟通。做海扶刀手术之前,我在网络问诊中征询其意见,征得他认可后便进入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了海扶刀手术…… 我常想:如果重离子医院有后续医保补充治疗,成为一站式系列治疗系统,会不会生存率更高?毕竟肿瘤在重离子医院的放疗中不会“一劳永逸”,后续的治疗还将继续下去……而一旦与后面诊治的医院脱钩,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 多云5月9日 多云5月10日 晴5月11日 晴5月12日 晴5月13日 阴有雨5月14日 阴转中雨5月15日 雨转多云5月16日 大雾转晴5月17日 多云5月18日 晴5月19日 阴转晴5月20日 阴5月21日 多云5月22日 阴5月23日 晴5月24日 多云5月25日 也许上海的医院就是如此,每个科室只负责属于本科范畴的病例。 因为肝功能转氨酶指标高,达不到第二次手术的标准,只能自己想办法找输液的医院。 附近的北院输了二天液,指标反而更高了。今天上午先生开车去了常看病的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分部输液,发来微信说那里医生开了好几种保肝药。 出发前我怕时间晚了,回来路上先生会饿,给他包里放了一些干粮。 前一阵天天陪他去医院,只能叫外卖。今天我特意烧了他喜欢的糖醋鸭块和小排萝卜汤,回家后看他吃的津津有味,我也放心多了。 这二天他开始联系崇明的房产中介,房门钥匙一直由楼下的张师傅保管着。去年我们去崇明委托他保管钥匙时,发现富态的他瘦的脱了型,问起才知道是得了肺癌,在接受全身化疗,我们还特意买了水果去探望过他。这次准备将钥匙转交给中介,接电话的是张太太,她告诉我先生,张师傅已经去世了。 我先生非常难受,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瞅着身边患癌症的人一个个离去,对他是不小的刺激。 我一直坚持不让他化疗,就是因为看多了因化疗后丧失了免疫力而匆匆离世的人。没想到坚持了一年,因肿瘤重新长大不得已还是进行了介入治疗。 先生当过兵,一直体质很好。第二次海扶刀手术后,体质明显下降,如果不是及时去中山医院做粒子植入手术,也许门静脉癌栓已经完全入侵主干与左支了。中山医院同时还做了微波消融和介入栓塞,如我们之前担心的事终于来了,果然,介入后,半个月连续打嗝,睡不好,吃不下,先生的状态一落千丈,体重明显下降,因为消瘦,二只眼窝深陷进去。还好,没有出现呕吐。 我非常担心,肝功能不改善,任何手术都不能进行。我们将希望寄托在了6月1号的肝移植专家门诊…… 阴有雨5月26日 多云5月27日 阴有雨5月28日 阴有雨5月29日 上午陪先生输完液回家的路上,他中途停车在街上的简陋小店买了二只西瓜、一只白瓜。 他喜欢去私人小店买东西,这也许与他以前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婆婆在世时曾提起他的前妻是个过日子很节俭的人,小叔也曾告诉我,大哥夫妇参加侄子的婚礼 ,带了多个容器准备散席后装菜回去…… 怪不得婚后整理他的物品,难得有一件像样的衣物,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下过海的老板。有件红色针织衫领口被撕开过,缝合的针脚有点粗糙,他说是闹矛盾撕打时被前妻扯坏后自己缝合的…… 我们两个从不同的生活环境而走到一起,二个人的生活理念与习惯不同,所以免不了彼此觉得不适应。他总试图说服我,私人小店菜新鲜又便宜,然而,今天的白瓜几乎是扔了,生的没法吃。现在他是病人,我得依着他的方式去做。 我现在对“门当户对”一词理解深刻,感觉对老年人再婚尤其重要。不像年轻人有可塑性,还能潜移默化。毕竟每天朝夕相处,一旦生活习惯与理念大相径庭,那么再无幸福可言,有的是无休止的忍耐或者争吵,那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刚开始, 他有同居的念头,偏偏遇到我是个传统型的,所以最终依了我走进婚姻殿堂…… 眼见今天的瓜白扔了,他试探地建议我还是网购。我一口应允,扔就扔吧!我不会像以前那样费尽口舌去说服他,因为我始终记得,他现在是需要照顾的病人。 阴有雨5月30日 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