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末世崛起从送快递开始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海上平台

第三百二十四章 海上平台

作者:天蝎座的幻想 返回目录
        

在临走之前,阿克鲁向许源询问起了价格。


        

“就当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好了,因为这种型号的机器人我不打算在市面上发售,费用什么的还是算了。”许源摇了摇头。


        

“请不要这样,我的朋友,你会让我为难,无论是钱还是美女,请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吧。”阿克鲁认真地说道。


        

在这些天的接触里,他已经将许源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如果你真觉得为难的话,就把这件事当成我们之间的秘密吧。”许源叹了口气说道。


        

“为什么?”


        

“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总之这是一项邪门儿的技术。”


        

阿克鲁深吸了一口气,对许源鞠了一躬,“无论如何,我欠你一个人情,等我当上国王之后,一定会报答你。”


        

“能获得未来的国王陛下的友谊,我的礼物也不算是亏了。”许源哈哈笑了笑,最后又叮嘱了他几句。


        

阿克鲁并不是很理解许源话中的意思,但还是接受了他的说法,并且保证会为许源保守秘密。


        

“您的慷慨获得了阿拉伯人民的友谊。”


        

一定不能私自“拆卸”,否则保护机制会烧毁芯片。


        

她不需要充电,但需要进食,消化系统是她的唯一能量来源。


        

机器人不会生病,永远不要带她去检查身体。


        

机器人不会造血,体内虽然设计有血管,但永远不要让她受到严重的伤。


        

“如果你来迪拜玩,请务必联系我。”


        

“一定!”许源挥了挥手,笑着将夫妻二人送上了飞机。


        

许源亲自将这位王子送上了飞机。


        

在登上飞机之前,阿克鲁再次拥抱了他,表达了对他的感谢。


        

“或许我不该答应他。”


        

站在他旁边的刘灵困惑地看着他。


        

望着消失在天际的航班,许源脸上的笑容渐渐松弛了下来。


        

半晌之后,他突然自言自语道。


        

只是想想,他都觉得不寒而栗。


        

晃了晃脑袋,许源径直坐上了车。


        

如果随意地用机械取代死掉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人死去了。


        

一百年后,最后一位人类病死在床上,看着那些不知道是人还是机器的亲朋好友为自己送别,然后在自己闭上眼的一瞬间取出了自己的代替品。


        

十多艘工程船围绕着这五平方公里的海域,就如同海上平台一样锚定于此,昼夜不息地进行着施工程序。


        

船上的工人实行轮班制,每星期一轮换上岸休息。


        

既然已经做了出来,那他也就不在多想了,接下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安排。


        

在这里距离潮汐岛两百公里的位置上,坠着锚链的浮标随着波涛起伏,由绳索连接着,在海面上画出了一个圆。


        

莓国的航母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里,虽然他们不敢再派出无人机,但保不住他们不会使用水下侦查设备。


        

一艘装载着上百座集装箱的大型轮船靠了过来,停在了一艘工程船的旁边。


        

旁边有一艘护卫舰待命,巍峨不动地电磁舰炮以45°仰角屹立,警戒着四周的海域。


        

虽然东国已经分不出更多的海警船来骚扰卡国的海域了,但必要的警戒程序还是少不了的。


        

船长赶忙迎了上去,带着这几名星愿贸易公司的士兵在船上走了圈。


        

确认没有问题后,船上的工头开始吆喝起来,招呼那些工人们干活。


        

穿着白衬衫的汉子将毛巾甩在了肩上,走到了机械的旁边,用力拉下了操纵杆。


        

铁桥搭在了工程船和轮船之间,几名穿着机械外骨骼,端着步枪的士兵登上船。


        

刘凡,认识的工人都叫他刘工。


        

他两个月前在来船上,走的是网上招聘,在这些工人中文化水平算是比较高的了,虽然也只读过高中。


        

货物总共分两批,一批带上船去,一批用机械臂扔进海里。


        

忙完了手边的活儿,白衬衫的汉子将扳手丢在了边上,撩起肩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虚着眼睛看着那机械臂钳住沉甸甸的集装箱,往大海里卸货。


        

因为都是华人的缘故,老板对华人很照顾,只要在公司干个一年,没有犯罪记录,就算是他们这些文盲也能拿到移民的护照。


        

当然,因为是文盲的缘故,在拿到移民护照后,他们会被安排进入社区大学,在那里接受半年的扫盲教育。


        

在华国沿海地区,不少人都知道卡国这个地方,也知道那儿有个叫星愿贸易公司的大公司。


        

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老板是个华人,还知道这个神奇的老板还是源影国际集团的大股东!


        

教育在卡国是福利,不是产业,这一点和他们的家乡刚好相反。


        

而这些工人们也乐得学习,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不是?


        

虽说是扫盲,其实也就是学学数学和英语。


        

相比起其它国家,华国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就算是文盲也是识得字的,要不然不识字他们也看不懂招聘信息。


        

机械外骨骼以铝、聚乙烯材质为主,除了几处重要部位由钢保护外,几乎没有铁。


        

不过那聚乙烯防弹板上漆黑色的金属光泽,总是会让不懂行的人误认为那是铁疙瘩。


        

“你说,那些铁疙瘩们穿着这么厚的衣服不热啊?”


        

一个男人走到了刘凡边上,掏出两支烟,一支递给了他,一支自己点上。


        

他的同乡王伟地笑了声,叼着烟看着那两名在船长室门口站的像个木桩子似得士兵,咂了咂嘴。


        

“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啊,只怕这以后是没什么机会看雪了。”


        

刘凡有木讷地笑了笑,接过了烟。


        

“不知道,没准他们不怕热。”


        

“回什么家?把家搬过来不就行了。”


        

“把家搬过来?”


        

“过年不回家吗?”刘凡疑惑地问道。


        

王伟斜了他一眼,


        

在所有工人中,他在卡国的路子算是比较广的。


        

要知道,他哥是随着第一波移民潮来到卡国的,几经辗转后安排到了虚拟头盔工厂。


        

“不然呢?像咱们都是来的晚,像我哥他们最早来这里务工的那批,他们在虚拟头盔工厂上班!据说他就干了半年,光是拿的奖金,就把一套房子的钱给凑出来了。”


        

王伟瞟了眼没见识的刘凡一眼。


        

不少卡国的小企业级,就是靠着虚拟头盔塑料外壳的订单发了财,手上有了闲钱,他也打算试试。


        

“一套房子……那得有一多百万吧。”刘凡愣愣地说道。


        

而随着工厂越做越大,他哥也变成了小队长,一个人带十个人的班,做头盔零部件的打磨。


        

据说他现在已经准备辞职了,凑够了钱,他打算凭借在工厂中积累的人脉,拿到头盔外壳的生产订单。


        

“别把买房想的太难了,卡国没那些黑心开发商,源影国际集团也看不上房地产这些钱,一百多万?你要住带院儿的别墅当我没说,但贴着星愿贸易公司商标的公寓楼的话,顶多20万就够了。”


        

“美元?”


        

虽然他现在的基本工资也有个八九千人民币,单位还包吃住,但存个一百多万出来买套房子,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事。


        

仿佛看出了朋友心中的梦想,王伟了拍他的肩膀。


        

算上出海的补贴,他一个月能拿到两千美元的工资,三万美元的话,存个一年半就能拿下了。


        

“不过福利房一人只能限购一套,面积嘛,也就八九十平米的样子,人啊,还是得有点追求,存个一百来万,买个海景别墅住住多开心?”王伟笑呵呵地说道。


        

“人民币!美元的话,大概三万美元?我数学不好。”


        

听到朋友的话,刘凡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后来是偶然听家里人提起海外务工的事,他才知道了卡国缺劳工,抱着试一试地心态顺着他哥的路子跑了过来。


        

这一来,他就不想回去了。


        

这追求,他也就是这最近才有的。


        

原本在上海市那边打工的时候,他累死累活地干上个两年多,也没指望过能在哪里买个窝。


        

在这里,他看到了买房的希望。


        

对于大多数华夏人来说,这辈子不就是为了一套房,和一个温暖的家吗?


        

“瞎操些什么闲心,赶紧把活儿都给干了,一会儿有大人物来检查,偷懒的小心我扣你奖金。”


        

操作着机械臂,将集装箱丢进了海里,叼着烟头的工头嚷嚷着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