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遇和风险 第二章 被弹劾了 第三章 一招秒杀 第四章 一败涂地 第五章 正确的态度 第六章 如获至宝 “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没想到朕的儿子里面,却是你最能体谅朕的艰难,明白皇家的处境。但想要做出改变,需要循序渐进,如果火候不到就掀锅盖,会做成一锅夹生饭的。”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孙安柏,传旨,皇九子为君分忧承担重任,特赐江南上等妆花彩缎百匹、绸缎千匹、松江棉布千匹、玉如意一柄、珍珠百颗、高丽美女两名。”盛隆帝说道。 坐在大轿里,朱睿昇一直思索着盛隆帝的话,总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天明皇朝的官员选拔权力,目前在内阁的手里,孙东清这个内阁首辅就是礼部尚书,吏部推举的官员肯定是要符合他或者文官集团的意思。 自己到工部折腾,即便是空出了一些职务,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文官集团的某一个势力,与皇帝做了秘密交易,但自己还没有融入到这个环境,所以想不到关键点在哪里! 正在这时候,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哄笑声和叫嚷声,朱睿昇掀开轿子的窗帘一瞧,不由得大喜! 因为他看到了两个外国人。 天明皇朝常见的外国人有两种,一种是前来做买卖的商人,但基本不会在京师出现,主要在江南交易商品。 另一种就是传教士,有少量的人得到皇帝特批,可以在京城居住,连老百姓也见怪不怪了。 眼前的这两个人,大约都在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的衣服破破烂烂,颜色都看不出来了,估计是经过长途跋涉刚来到京城,坐在一个角落里似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一个是蓝眼珠棕黑色的头发,像是意大利人,一个是黑眼睛黑头发,像是西班牙人,一瞅就是传教士,因为脖子上挂着十字架呢! 街上的人如同围观乞丐一样,指指点点的说笑。 “罗益,派人把这两个人请到王府,告诉萧海忠,赏一桌酒席,给他们换上新衣服,等会本王有话要询问他们!”朱睿昇说道。 想要了解海外的情况,最方便的就是传教士,他们大多数都是经历多年才来到天明皇朝,掌握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正是他所需要的。 朱睿昇不但想要通过传教士的知识赚钱,还要通过他们的知识,满足自己更大的企图,当天明皇朝的皇子们还在为皇位争夺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看到了海外的发展空间。 在轿子旁边有个骑着马的男子,留着短须,大约三十多岁,眼睛炯炯有神,穿着飞鱼服,配着绣春刀,标准的锦衣卫打扮。 他看起来其貌不扬,身材也不是很高,丢在人堆里绝对不起眼。 这是宋王府的侍卫统领罗益,原本是紫禁城的锦衣卫宿卫副统领,朱睿昇被封为宋王后,他被皇帝派到宋王府,算算也有四年时间了。 “属下遵命,可是王爷,您把这两个外国传教士请回王府,怕是会惹来文官,特别是礼部官员的非议啊?” “按照皇朝的法规,他们需要先到礼部主客清吏司接受询问,等到有正式的批复,才能在京城落脚。”罗益说道。 罗益是锦衣卫世袭百户的军职,属于子承父业,不满二十岁进入军队任职,先担任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所的百户,紧接着又到东厂担任了掌刑百户,十年前被选入紫禁城宿卫,就是大内侍卫。 由于表现良好,被皇帝擢升为从五品副千户,赐飞鱼服和绣春刀,也属于相当不简单的角色。 飞鱼服的飞鱼,是人为虚构出来的一种祥兽,头生双角,体型似蟒,专门给锦衣卫和太监在重要节日所穿,日常要穿,必须要皇帝钦赐才有资格,绣春刀其实也一样。 在宋王府里面,朱睿昇最信任的就是萧海忠和罗益二人,这是绝对的心腹嫡系力量,他们九族的性命就系于自己身上,绝不敢有什么异心。 “你不懂,按我的话去做!”朱睿昇笑着说道。 等回到王府,把朝堂上的事情和萧海忠简单说了一遍,就到吃饭的时间了。 亲王的午餐虽然没有皇帝那么奢侈,可也是相当的壮观,朱睿昇来到用餐的地方一看就傻眼了。 光是面点就有二十多种,馒头、花卷、米饭、烧饼和糕点,菜肴有三十多道,以肉食为主,多是鸡、鸭、鹅、猪、羊还有鱼,汤也有十多道。 “海忠啊,以后本王的饭菜最多四个菜两个汤,面点两到三种即可,不要搞得这么奢侈,王府要节俭,省下钱来做大事!”朱睿昇说道。 亲王府的厨子也是御厨的水准,做的饭菜自然不会多难吃,他觉得能吃饱吃好就够了,摆谱没有用处,这又不是招待客人。 “奴婢恭喜王爷,今天这么危险的局面,竟然被您给化解了,我们天明皇朝的言官可是最难惹的群体,万岁爷和阁老们有时候都被顶的下不来台,看到他们就头疼。”萧海忠笑着说道。 “你告诉罗益,让他亲自率人严密盯着都察院和六科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动作。”朱睿昇说道。 “您的意思是?”萧海忠感觉眼前的宋王,有些陌生的感觉。 “言官们连皇帝和内阁都不害怕,这次做了个局,自以为是十拿九稳,却当面被我堵得哑口无言,他们能就此善罢甘休?他们敢说,我也得敢信啊!” “我估计,都察院和六科肯定会继续上题本弹劾我,毕竟田刘氏的事情是真的,不提前监视他们的动向,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那是要吃大亏的,这些搅屎棍子,玩舆论是轻而易举的。”朱睿昇问道。 只有傻子才相信这件事会结束呢! 天明皇朝的言官为什么惹不起,就是会玩捆绑战术,只要把士林的舆论鼓动起来,哪怕是皇帝和内阁也奈何不得他们! 如果皇帝要使用暴力手段,内阁就得站出来维护,文官在对待皇权方面叫做大是大非,不管私下有什么矛盾,牵涉到这件事,必须一致对外,否则就不要在士林中立足。 第七章 决不罢休 第八章 犬牙交错 第九章 连环套 上 第十章 连环套 下 第十一章 皇极殿之争 上 第十二章 皇极殿之争 中 第十三章 皇极殿之争 下 第十四章 厌恶 第十五章 找茬 第十六章 价值提升 第十七章 从重惩办 第十八章 有异议 第十九章 一箭三雕 第二十章 锦衣卫大都督 第二十一章 接管锦衣卫 一 第二十二章 接管锦衣卫 二 第二十三章 接管锦衣卫 三 第二十四章 接管锦衣卫 四 第二十五章 接管锦衣卫 五 第二十六章 接管锦衣卫 六 第二十七章 接管锦衣卫 七(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八章 抓现行 上 (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九章 抓现行 中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章 抓现行 下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不甘心的言官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二章 说话的艺术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三章 内廷势力 上 (求推荐,求收藏) 作为盛隆帝最心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孙安柏自然也有敏锐的嗅觉,原本只有楚王和赵王争夺皇位的局面,现在开始可能要加入一个宋王了。 皇朝现在是外有强敌,北地的北锦防线时刻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如果防线失守,京师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而朝廷钱粮紧缺,文官集团不断的内耗,士绅兼并土地严重,常设军队基本上没有战斗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性格坚韧手段强硬的皇帝,外御强敌的同时清理内部弊端。 但另外两个皇子所受到的教育和展现出来的行事风格,很难承担盛隆帝的期望,关键在于,这位万岁爷身体日益虚弱,没有时间亲自整顿了。 盛隆帝别看寿命只有四十九岁,算算天明皇朝的历代皇帝,寿命已经是比较长的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成祖皇帝夺位后,他这一系子孙后代的寿命都很短,长寿的没几个。 自己因为葛胜的事情得罪了宋王,可能要为日后留下祸根,万一对方登基成为皇帝,他想要到凤阳给太祖皇帝守陵,恐怕都难以实现,或许得到的是三丈白绫,留个全尸就不错了。 孙安柏急忙向乾清宫走去,既然已经感觉到了危险的降临,那就必须尽快做出应对,主动总比被动的效果好。 “干爹!”刚出门的陆彬,看到孙安柏后,急忙站到一边躬身行礼。 “陆彬你这急匆匆的,是要出宫吗?”孙安柏纳闷的问道。 乾清宫值班的通常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四大秉笔太监每人值守一天,按照规矩,只能在乾清宫伺候皇帝,有事情吩咐别的太监去做,陆彬既然外出,那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旨意。 “是这样的,万岁爷要儿子到宋王府,宣宋王殿下等会到坤宁宫吃晚饭。”陆彬毕恭毕敬的说道。 孙安柏点了点头,示意陆彬离开,他心里也有了一些推测。 皇帝下旨从朱睿昇的手里救了葛胜一命,这个举动却等于是削弱了锦衣卫都督的权威,所以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对他的安抚。 “葛胜的伤势怎么样了?”盛隆帝看到孙安柏进来,随意的问道。 “多谢万岁爷挂念,只要多休息一段时间,就没有什么大碍,或许会有些行动不利索。奴婢认为葛胜已经不适合担任东厂厂督了,请您重新考虑别的人选。”孙安柏说道。 “也好,朕会考虑的,你让他安心养伤,以后就在司礼监值守吧!”盛隆帝笑了笑说道。 幸好主动来表明态度,要不然就麻烦大了! 孙安柏听到盛隆帝的话,感觉心底发凉冒寒气,皇帝连乾清宫都不准许葛胜值守,可见即便自己不说,东厂厂督的座位也坐不了两天,甚至还可能牵连自己,留下恶劣的印象。 他纳闷的是,这才短短几天时间,宋王对皇帝的影响力就达到了这种程度,不是亲眼所见,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爷今天下午在指挥使衙门的举动,在我们皇朝历史上都能留下浓重的一笔,差点就把东厂提督太监打死,自从有东厂以来,厂卫之间闹冲突却是这样的结果,您是独一份。” “葛胜落到这个下场,说起来也是自取其辱,舍不得放弃东厂的地位,却不分尊卑狗胆包天,估计万岁爷不会再把东厂交给他了。”陆彬来到王府说道。 他是专程到宋王府宣旨,要朱睿昇今天晚上到坤宁宫吃晚饭的,葛胜挨打的事情,自然就是很好的话题,这里面其实也掺杂了他的小心思。 东厂提督太监,向来是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兼任,可葛胜仗着和孙安柏的关系好,一直死死的占着这个位置,他虽然也叫孙安柏干爹,但这件事,他对这位掌印太监是很有意见的。 “怎么,陆公公想接手东厂?”朱睿昇貌似很随意的问道。 这也很正常,秉笔太监的权力虽然很大,可最后审核的却是掌印太监,还得遵从皇帝的意思,顶多也就是动一点小手脚。 可接管东厂后就截然不同了,这是实权职位,有权必然会有钱,哪怕是不贪污,油水也异常丰厚,更重要的是,担任厂督对秉笔太监的职务也有加成,影响力顷刻间水涨船高。 “我们司礼监有四个秉笔太监,老奴、葛胜、梁介和孙宝良,而最不受孙公公待见的就是老奴,他肯定不愿意把东厂给我,如果能接手东厂,老奴愿意供王爷驱策!”陆彬说道。 盛隆帝对朱睿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止是把锦衣卫交给了他,而且还纵容他杖责东厂厂督,这也充分显示了宋王的前途一片光明,未必就不能争一争皇帝的宝座。 楚王和赵王,由于从小就由大学士们教导,对宦官的态度有些冷淡,能够看上眼的,也就是孙安柏,这个老太监的势力最大,像陆彬这个第一秉笔太监,人家根本不拿正眼瞧,完全就是奴才。 尽管陆彬也想方设法的寻找机会,在两个王爷面前混了个脸熟,可他心里明白,以后被撵走当镇守太监或者守备太监,这已经是烧高香了,掌印太监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宋王朱睿昇的出现,给了他一丝期盼,特别是葛胜触怒了朱睿昇,差点就被打死,也出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东厂厂督是由父皇来决定的,如果父皇垂询我的意见,本王自当为陆公公说话,毕竟我们以前也没有什么来往。” “东厂现在乌烟瘴气,都是一群正事不干的废物,我倒是希望陆公公到任后,能好好的整顿一下。”朱睿昇笑了笑说道。 陆彬为人心黑手辣,行事风格向来不受孙安柏所喜,因此,打破了司礼监的传统,连东厂厂督的职务也交给了葛胜。 可说实话,这个老太监的操守,比葛胜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陆彬好权力而不贪,有智谋有手段,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对国家大事有独到见解,而且还是个聪明人,能力更是不用担心。 坐在第一秉笔太监的职务上这么多年,也没有被孙安柏踢走,能是简单角色吗? 第三十四章 内廷势力 中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内廷势力 下 (求收藏求推荐) 把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和太医院药方,并列为天明皇朝的四大不靠谱,这里面虽然有一些水分,可负责皇宫膳食的光禄寺,的确是相当不靠谱的存在。 光禄寺是干嘛的? 最初是负责皇宫的膳食,负责国宴和重大场合的宴席,连御膳房都是这个机构在负责,厨师多达三千多人。 每顿饭不是大鱼大肉,就是油水太重,把天明皇朝的皇帝吃的无比腻歪,不得不让太监来负责饮食,情况才略有好转,这就是所谓的尚膳监。 “今天朕答应了孙安柏求情,没让你把葛胜打死,是不是觉得朕对你的支持力度不够?”盛隆帝端着酒盅说道。 “启禀父皇,东厂和锦衣卫原本是我们皇家制约文武百官的重要手段,之所以变成现在的烂摊子,沆瀣一气混乱不堪,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葛胜这个提督太监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但他终究伺候了父皇三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把他杖毙,未免会影响到父皇的声誉,宦官们或许以为您不念旧情,从此与皇家离心离德,所以,儿臣原本也没有想要他的命。”朱睿昇说道。 尽管葛胜能留着一条命,是宫里的旨意来得快,但是不可否认,如果朱睿昇真想要弄死葛胜,其实非常的简单,简单到一棍子就结束了,即便孙安柏行动再快,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其实朕也知道,葛胜并不是做东厂提督太监的合适人选,但他毕竟跟着朕三十多年,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但那是以前,朕决定任命你做锦衣卫大都督,就是要做出改变。” “我们天明皇朝内忧外患,皇权要是再像以前那样被文官所压制,那皇朝就要毁在朕的手里了。你记住,最紧张天明皇朝江山社稷的,永远是我们朱家,文官武将皆不可信。”盛隆帝说道。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睿昇站起来,跪倒在地磕了个头。 “平身,对东厂厂督的人选,朕想听听你的见解!”盛隆帝问道。 “内廷被孙公公管理十二年了,他忠心耿耿为人谦和谨慎,但就如同父皇所说,这不是盛世,儿臣以为陆彬可担此大任,兼任东厂厂督!”朱睿昇说道。 盛隆帝微微一笑,他知道朱睿昇对孙安柏维护葛胜的事情,心里还是余怒未消,也知道朱睿昇和陆彬并没有什么来往,甚至以前很少见面。 “陆彬,你听到宋王的话了?既然他推荐了你,朕就任命你做提督太监,把那个烂摊子给朕梳理好,不要辜负宋王的一番心意。”盛隆帝说道。 “老奴叩谢万岁爷信任,叩谢宋王殿下赏识,当殚精竭虑恢复东厂职能,成为万岁爷的眼睛,誓死捍卫皇家尊严!”陆彬心中大喜,急忙跪下磕头。 诏狱的门打开了,骆鸣和罗益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今天晚上他们要借着东风,收拾蔡汉昌和秦定远等人。 他们的家人今天下午的时候都来探过监,知道了葛胜差点被打死的事情,心理上绝对崩溃了,最大的靠山都这般下场,何况他们这些小鱼小虾了? 在诏狱的审讯室,骆鸣和罗益刚刚落座,二十四人就被带到了眼前,看看他们的脸色,那是相当的难看,秦定远的脸色甚至有些苍白。 做梦都没有想到,拜的干爹葛胜,对上宋王朱睿昇,那是轻而易举的被碾压,这也就是说,骆鸣要弄死他,那也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有些事情我就不说那么明白了,本座向大都督提出建议,免掉你们的职务,目前所递交的呈文,已经得到了大都督的批复,从现在开始,你们除了是犯人,没有别的身份。” “念在我们共事一场,本座给你们指条明路,新任的北镇抚司镇抚使罗益罗大人,会给你们提出具体要求,这是本座提出来的忠诚考验,你们自己掂量一下。”骆鸣笑着说道。 他之所以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就是要树立宋王朱睿昇的正面形象,这就是他存在的价值。 罗益就把朱睿昇的三点要求,仔细说了一遍,他现在已经是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了,骆鸣递交申请,朱睿昇朱笔批复,不过几分钟的事情。 “骆大人,你能做到这三点?”秦定远震惊的问道。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王爷手下做事,首要的就是忠心,你们瞧瞧本座还担任指挥使,这就是回报,我积极揭发退赃,得到了王爷的原谅,相信对你们有所启发吧?”骆鸣说道。 不但要揭发锦衣卫内部的吃空饷、营私舞弊和草菅人命,还得交代自己受贿和行贿,连官员的隐私也在内,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在自掘坟墓,要是让万岁爷知道,九族都不够杀的! 骆鸣丧心病狂的想出这样的办法,难怪能得到大都督的谅解和重用,在锦衣卫指挥使的宝座上安然无恙,谁不喜欢这样的好狗? “我们要是按照要求做,能落什么样的下场?”蔡汉昌问道。 “交代清楚,家产会给你们家人留一点,至少饿不死人,你们就在诏狱养老吧,多少也能受点照顾,等到王爷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还能出来,如果搞对抗或者说假话,那就满门抄斩!”骆鸣说道。 这就不是假话了,蔡汉昌和秦定远等人松了口气,要是骆鸣大包大揽,说交代了就能既往不咎,铁定是陷阱! “骆大人,那我们这些人呢?”一个百户问道。 “简单,你们属于从犯,谁表现的最为忠诚,谁就能官复原职,毕竟大都督也是用人之际。但你们给我记住,不要耍小聪明避重就轻的说假话,说得多了就算你们自己相信,本座却是不信的,那结果......呵呵!”骆鸣笑着说道。 这些人都知道,想要瞒过宋王朱睿昇这个大都督可能容易,他毕竟没有接触过政务,但要想瞒过骆鸣这个老江湖,那近似于奢望! 这条狗为了活命,投靠的居然如此彻底,简直匪夷所思!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此刻骆鸣心里的疼痛,他和大多数高层军官的家产,今天晚上就要缩水百分之八十了! 第三十六章 整合资源 上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七章 整合资源 下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八章 扩展势力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九章 衰败的京营 一 (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十章 衰败的京营 二(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十一章 衰败的京营 三 第四十二章 衰败的京营 四 第四十三章 衰败的京营 五 第四十四章 火器变革 第四十五章 事态大逆转 第四十六章 缓和矛盾 第四十七章 掉坑里了 第四十八章 生财有道 第四十九章 准备出发 第五十章 挨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