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二的媳妇收回盯着沈春岚的视线:“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罢了!就算心里再复杂,又能复杂到哪里去?”
“二嫂说的对!她要是不厉害点,怎么能护住她们娘几个?尤其是这些丫头一年比一年大……”等她们大到可以结婚的年纪,那才是沈春岚最操心的时候。
好人家看不上她们家,差的人家估计她们也不瞧不上,沈二喜又扛不了事,所以作为大姐的春岚可不得是最操心的时候?
自从沈家二老去世以后,兴华村的人只要一提起沈春岚,都是‘这丫头不容易,是个命苦孩子’的怜悯心。
顾老二的媳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沈叔二老去世的时候,他们连火盆都不摔,没有好处你指望他们问这群丫头的事?不卖了她们就算那俩兄弟有良心的了。”
“不能吧!那老宅子闹到最后,他们不还是留给二喜娘几个了么?二嫂你想多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做不来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哎,你们说,等这群丫头长大以后,沈老大和沈老二真的不问事了吗?好歹是亲舅舅啊!”
沈老大和沈老二?
所以沈春岚有两天的空闲时间。
不过,这两天沈春岚也没打算闲着,她把家里剩余的各种票据拿出来分开数好……
顾老二的媳妇眼睛一闪,显然想到了什么,然后她耸耸肩:“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收粮食已经到了尾声,打谷场上的稻子自有村里大队上处理,然后等村里按照工分来发粮食和各种生活必须票据就行,包括粮种。
“岚岚,你要去镇上?”沈二喜见她数票据,不由得出声问:
票就那么几张,一眨眼就给理清了的沈春岚抬头:“妈,我打算去夜市把一些不必须的票给卖了换钱,看看能不能买到点布料做棉袄。”
粮票,面票,肉票……
沈春岚反复找了好几遍,确定没有布票之后才想起来家里的布票在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就用光了,甚至还赊欠的杨三婶家五市尺的棉布票。
而且,她们家因为劳动力就春岚一个,本来票就少得可怜,日子都过得有上顿没下顿的,哪里又有票卖?
“你……再等等,这一季的票又要发了,到时候咱们就能有布票了,不需要卖这些的!”沈二喜是实在舍不得卖这些票。
不必须……
沈二喜沈默了,国家发的票都是必需品,哪有不必须的说法?
长期的穷苦日子让她习惯性的想储存点保命的东西这些票据就是足她们一家最后保命的东西。
所以日子再艰难,她也没想过要动家里这些东西,好几次春岚要拿着票去换物资的时候,她都拦着不让。
换到家里的东西,她们会忍不住吃掉,只要放着藏好,她就有点底气。
沈春岚笑了:“妈,这些东西反着也是放着,与其等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新票,还不如先卖了换钱,然后买布!现在晚上越来越冷了,旧的棉衣光是拆棉花都要花费好长时间,做棉袄又得好久……”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