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他在星河等我 > 第141章 应龙升空

第141章 应龙升空

作者:原艾伦 返回目录
        

与新闻采访同时进行的,还有应龙重型运载火箭最后阶段的检测工作。


        

燕京时间12时30分,此时距离发射还有半个小时。


        

那一架69米高,20层楼高度的巨型火箭,此刻正昂然挺立在发射台之上。


        

如果从远处遥遥望去,应龙火箭一身通体雪白涂装,顶部一抹鲜红的矩形图案,那是华夏的旗帜,亦像龙眼点睛其上。


        

此时此刻,应龙火箭周身正弥散出滚滚的水汽白雾,正应了神话传说中腾云驾雾的景象。


        

在媒体直播间里,沐宇航天的总工程师陈亮还在为众人介绍相关细节。


        

“陈总工的意思,应龙火箭发射还有可能终止?”一旁的媒体记者问道。


        

“不不不。”陈亮连连摆手,“不能发射是极端的情况,是小概率情况。”


        

“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采用了牵制释放技术,啥意思呢,就是在火箭竖立发射台点火起飞前,通过集成在发射台的牵制释放系统牵制住火箭,同时让火箭发动机竖立发射台低工况工作一段时间,对发动机的一些主要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和评估分析。嗯,简单来说,就是先轻轻地点火,拖住火箭,然后观察一会儿,没问题了再让它自由飞翔,这样可以提升火箭发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沐宇航天的工程团队正在对三台重明鸟发动机做最后的检查,现在正是决定发射是否继续进行的关键时刻。”


        

【就是,就是。】


        

【还没发射就开始找借口找台阶了,看样子很没有信心啊。】


        

面对这一段采访,直播网络上又炸开了。


        

【这个陈总工怎么好没有信心的亚子!?】


        

陈亮抹了抹汗,作为沐宇航天的总工程师,他很了解自家的产品,虽然对重明鸟1号发动机和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都充满了信心,但是火箭发射这种事情,变数实在太多,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100%成功。


        

话说太空X的猎鹰可是连续炸了3次才试射成功的。


        

【键盘侠就是苛刻,人家只是比较严谨而已。】


        

……


        

他老陈技术没二话,干活不带怕,但是面对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那确实有点发尿(sui,第一声)。


        

倒是临来之前,华总却十分自信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尽管放心,随便发挥。


        

纵观世界上各个强大的国家队,谁还没炸过大烟花不是!


        

而且这一次华总安排他来应对媒体,实在是有点为难自己。


        

“起飞36秒之后,两侧的助推器会开始减少动力,这是为火箭经历最大空气动力荷载做好充足准备。一旦挺过这个阶段,两侧的助推器会再次回到最大动力……”


        

“大约再过1分钟之后,两侧助推器又会减少推力,这次是为了减少火箭的结构受力。在这一阶段,因为大量的推进剂已经被消耗,火箭的重量也随之下降……”


        

那怎么办呢,老板说随便发挥,咱也得努力发挥啊。


        

于是陈亮便只好调整了心跳,面带着笑容,放缓了语调继续介绍。


        

“陈总工,沐宇航天对本次应龙火箭的回收任务有信心吗?”主持人又问道。


        

“肯定是有信心的!”


        

“应龙起飞大约2分半钟的时候,两侧的助推器将完全关闭,中心火箭的液压分离装置启动,解锁两侧推进器,并将它们分别推开。”


        

“两侧推进器的头部先与芯级火箭分离,然后是根部,这样它们就会很自然地从中间向两侧转出,进入回收环节。”


        

……


        

又是一通介绍之后,时间已经逼近13:00。


        

“相信您已经注意到了,现在直播网络上有很多人都在问,我们沐宇航天的火箭回收技术与太空X公司有什么区别?”


        

“其实火箭回收技术的运用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当然由于发射条件和地理因素的原因,我们会有一些区别,我们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也有部分闻风而来的吃瓜群众。


        

这里面有华夏本土的观众,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同行业者,或者是一些航天爱好者。


        

直播频道里的热度也已经达到了顶峰。


        

根据各大主流直播平台实时统计,此刻全球在线观看应龙重型运载火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


        

有人期盼一举成功,


        

也有人等着最后当空一炸。


        

有人满怀兴奋和期待,


        

也有人充满了质疑,甚至还有嘲讽。


        

监测系统里正在播报最后的发射准备工作:


        

“一级火箭液氧输送完毕……”


        

就在发射阶段的最后3分钟,直播屏幕当即全面切向了发射平台。


        

此时此刻,应龙火箭周身依旧白雾滚滚,水汽升腾。


        

“中心火箭锁定完成……”


        

“定位板锁定二级火箭准备工作结束……”


        

“二级火箭液氧输送口关闭……”


        

“二级火箭向量推力控制运动正常……”


        

“三台重明鸟1号发动机自检完成……”


        

“自动飞行终止系统准备完成……”


        

“应龙火箭开始转内部电源供应……”


        

“火箭自我调整,地面输送阀门开始关闭,火箭气体输送完毕……”


        

……


        

眼见着发射倒计时牌上就剩下最后的30秒,整个直播频道里都炸开了。


        

“地面气体输送阀完全关闭……”


        

“应龙重型运载火箭准备发射。”


        

“距离发射15秒!”


        

随着系统的播报,发射现场的视频讯息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和尖叫。


        

满满的弹幕啊,瞬时间将屏幕压得密密麻麻。


        

各种各样的文字飞快地掠过,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10……9……8……7……”


        

在一阵欢呼声中,现场的人开始齐声读秒。


        

这应该是现场观摩人群发出的声响,声压几乎就要透过屏幕爆了出来。


        

“发射倒计时开始。”


        

以至于远处的摄像头都受到了波及。


        

“6……5……4……3……2……1……发射!”


        

大约在倒数8秒钟的时候,整个直播视频的屏幕内容都开始晃动起来。


        

那是应龙火箭在地面嗷嗷地咆哮啊!


        

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观看现场发射直播的观众也都炸开了。


        

倒数完毕,只见火箭底部猛然亮起一团剧烈的火焰,霎时间滚滚烟雾由火箭发射台向四周汹涌散开。


        

就在云烟环绕之中,应龙升空,拔地而起!


        

【为什么我不在现场!?】


        

【向上,向上!】


        

【冲啊!冲啊!】


        

【啊!啊!啊!】


        

【炸炸炸!!!】


        

【快爆炸!】


        

【应龙加油!】


        

【炸!!!】


        

监测系统也开始播报火箭的实时飞行情况。


        

“应龙重型运载火箭开始测试飞行,飞向太空!”


        

【卧槽!】


        

只见应龙火箭越飞越快,穿云破雾!


        

“两侧助推器回到最大动力,我们渡过了飞行器承压最大阶段!”


        

【冲啊!冲啊!】


        

“火箭准备迎接最大动压,即将减小推力。”


        

“火箭达到超音速……”


        

【炸炸炸!!!】


        

【怎么还不爆炸!?】


        

【应龙加油!】


        

【羡慕现场观看的人。】


        

与其他吃瓜群众不一样,这枚火箭绝对是他们的亲儿子啊!


        

李晨景等人奋力地挥舞着手臂,应龙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快。


        

……


        

于此同时,在火箭发射平台安全距离之外,专门赶来观看火箭发射的李晨景、陆洁诗、毛咸宇、肖旺然等亲友团正撕扯着嗓子欢呼着。


        

火箭发射任务很成功,两个助推器以及芯级火箭的回收任务也很成功。


        

这一切,他已经在运算模型中演示数遍了。


        

华可镜也是一脸欣喜地站在人群中。


        

他也很兴奋,但与其他现场工程师不同,华可镜一点都不紧张。


        

为了完成小乐发布的B001号以及B002号任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他几乎用尽了浑身解数。


        

在最初阶段,虽然【科学研究院】和【工程研究院】成功地设计出了最贴近现阶段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方案,但是那毕竟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技术。


        

所以此时此刻,他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沐宇航天科技完成这一场精彩的航天首秀。


        

华可镜的内心是无比感慨的。


        

先后打通了36处关节,这才获得了各要害机构和团体的支持和帮助。


        

当沐宇航天顺利制造出了火箭发动机,小乐紧接着又发布了B003号任务--火箭试射升空。


        

为了将重明鸟1号发动机设计方案付诸现实,华可镜马不停蹄地联系了一百多家供应商。


        

为了获得生产环节的支持,他运用了近百次运算模型进行谈判和沟通。


        

毕竟很多局内的知情人士都对重明鸟1号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充满了期待,所以在确定合作方案之后,各方力量对后期应龙火箭的设计制造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不过还好,火箭发动机是整个火箭的核心,搞定了发动机再来制造火箭,整个流程便顺利了很多。


        

然后又是一通焦头烂额。


        

这才最终铸就了今天应龙升空的成果。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