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让前女友后悔去吧 二十多年来,李虎城一直认为,1991年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他喜欢的作家三毛去世,喜欢的beyond乐队第一次举行大型演唱会。 这一年海湾战争爆发,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苏联彻底解体,深川证交所正式开业。 8月6日这一天,蒂姆?伯纳斯?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网站。 同样是这一天,李虎城从安东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关山苗圃工作。 但是现在他发现,上面那些事件都微不足道,都是浮云。 自己重生到了1991年,才是最令人惊讶的。 惊讶也没用,已经回不到2020年。 几天之后,李虎城就接受了重生的事实,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 1991年8月20号,关山苗圃。 李虎城搬了椅子出来坐下,在院子里面等待张芸的到来。 二十九年的今天,她的女朋友张芸从古城县城来到这里,宣布跟他分手——其实就是被张芸给踹了。 马上就到十一点了,李虎城想要看看,重生之后的事情,是不是跟二十九年前一样。 一台红色的拉达出租车驶进院里。两个漂亮女孩儿从车上下来。 一个是李虎城的女朋友张芸,他的高中同学。 因为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之后,张芸就接了母亲的班,到古城县馨华书店当售货员。 另一个女孩儿叫于丹宁,也是高中同班同学。 她考上了财经学校,去年参加工作,现在在古城县纺织厂当会计。 人还是那两个人,甚至车都还是那辆车。 “李虎城,恭喜你啊,终于毕业参加工作,跳出了农门。” 于丹宁热情地打招呼,跟李虎城握手。 “有什么好恭喜的,分到这个山沟里,跟农村没什么两样。” “你不要悲观,将来还有机会进城嘛。” 我没悲观啊,我是重生大军的一员,有金手指加持,正准备大杀四方呢。 我要想进城,根本就是小意思。 再过二十几年,你们这些城里人就得求着农村人买你们的房子。 你们城里人想到农村来,农村人还不愿意要呢。 见张芸不说话,李虎城只好自己主动。 “张芸,有什么话就说吧,早点说完早点回去上班。” “虎城,我……。” 张芸欲言又止。 “好吧,既然你不好意思开口,我替你说。” “你是不是想说,我没能留在城里,回到了农村老家,我们已经不合适了。城乡差别是一个巨大的鸿沟,所以,我们分手吧。” “虎城,你不要误会,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对我也一直很好。可是……。” 看看,这个时代的人分手,都会发好人卡。 “可是我终究没能留在城里,对么?如果我留校,或者留在绿江市里,比古城县还好,你还会跟我分手么?” “虎城,我们真的不合适。” “既然如此,那就分手吧,聚散离合本就正常,你也不用吞吞吐吐的。现在我自己说出来,你可以解脱了。” “虎城,你不要激动。你们四、五年的感情,还要珍惜。” 于丹宁劝道。 “我激动了么?我是不是在平静地谈这件事情?” “都分手了,还谈感情,你不觉得讽刺么?如果我当初不是考上大学,会有这几年的感情么?” “如果我留在绿江市里,会跟我分手么?” “虎城,我妈说了,如果你能在一年之内调回城里,我们就可以结婚。你好好考虑一下。” 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跟你结婚?我怎么那么没脸。 我也是有尊严的。 “如果我有能力调回城里,当初就不会分到乡下来。你妈也不用拿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来找借口。” “你可以把责任归咎于我,就说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这样你就不用有什么负疚感。于丹宁,你可以作证,是我主动的。” “虎城,你不要想太多了,慢慢来,你还是有希望调到城里去的。” “于丹宁,你说的对。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发生。一个小城市而已,还真就不是我的目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也许有一天,现在风风火火的书店,就会濒临倒闭。” “你们也不用可怜我。咱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 “虎城,我给你三天时间,你再好好考虑一下。” 唉,她竟然这样虚伪。 明明已经铁了心分手,还非要做出给我机会的样子来。 “不用考虑,我现在就答复你,正式分手。于丹宁,带她走吧。出租车等得太久,人家要加钱的。” “虎城,这事儿也不怪张芸,你想开一些。你还记得你的座右铭么?” “以前的座右铭忘了。我现在的座右铭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前女友后悔去吧。” “李虎城你个混蛋,算你狠。” 张芸抡起包,在李虎城身上砸了一下,转身就走。上了车,嘭地一声,关上车门。 于丹宁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 “虎城,我理解你的心情,失恋总是痛苦的。坚强一些,乌云总会过去的。你将来会找到更好的女孩儿。” “于丹宁,谁说我痛苦了?我现在很高兴好不好?我虽然失去了一颗歪脖树,却得到了一片大森林,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好好,我知道,你想保持最后一点儿尊严。其实农村也没什么不好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于丹宁,你说这话良心会不会痛?既然觉得农村好,你调我这里来怎么样?” “你若是真的同情我,咱俩谈恋爱怎么样?我觉得咱俩挺合适的。” “李虎城你个混蛋,算你狠。再也不理你啦。” 于丹宁抡起包,狠狠地砸了李虎城一下,转身就走。 车走了,李虎城摇摇头,重新坐下。 我痛苦了么? 重生者的字典里,有“痛苦”二字么? 不过是当年的一幕回放而已。 现在分手,就是及时止损啊。 铛啷啷,一把菜刀落在李虎城脚下。 紧接着,一根绳子落在菜刀上。 “我早就知道你有这一天,终于叫人给踹了吧?活该。” 一个俏丽的身形出现,满是嘲讽的语气。 “程化蝶,你拿这个干什么?” “李虎城,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拿起菜刀砍自己。二是拿起身绳子,到那个歪脖树上吊,自己选一个。” 李虎城:%*/?@?~。 谁说我想死啦? 好不容易重生一回,正想大杀四方呢,你叫我去死? 你个死丫头有没有同情心啊? 第2章 自己建一座城市 第3章 留下来的理由 李虎城从房顶下来,就在苗圃转悠起来。 苗圃里有不少树苗,主要是落叶松、油松、红松、冷杉、银杏、桧柏等。 原本苗圃有十二名职工,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一直不好,年年赔钱。 总公司为了甩掉这个包袱,也基本上不太管这个苗圃。 原本城里下来的职工,都挖门盗洞回城了。 家住本地的职工,也不上班,每月只领个七八十元的基本工资。 实际上,这个苗圃几乎跟废弃了差不多。 但这是国营企业,也不能扔下不管,于是就把刚刚分配来的李虎城派到这里。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生还不算多,正常情况下,李虎城应该留在总公司或者到某个比较大的林场、木材加工厂。 但是这里没人愿意来,李虎城又没有什么靠山,总公司就把他派到这里来了。 理由很充足,一共有四条。 “首先,你是学园艺的,专业对口,对不对啊?” 对个屁,我的专业主要是园林设计,可不是种树苗的。 “第二,关山是你的老家,那里离家近。公司为你回家提供方便条件,对不对啊?” 对个鸟,我想留在城里,不想回农村老家啊。 “第三,新来的都要到基层锻炼,从基层干起。我当初也是从山沟里的林场起步的。还有,你看看你的决心书,写的很好,我们尊重你的意愿。” 人事科长苏慧拿出了李虎城的决心书。 李虎城毕业的时候,向学校交过决心书,说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决心书李虎城确实写了,可是所有的同学都是这么写的,也就是套话,走个形式。 留在城里的那些同学,这个决心书没用上,到了李虎城这里,就管用了。 不过,白纸黑字写的,李虎城也不能否认,他也只好在心里骂人事科长这个混蛋。 最后一个理由,就是重用李虎城,直接任命他为关山苗圃经理,享受副科级待遇。 他在关山苗圃工作期间,全年按照出差待遇计算,每天有三元钱的出差补助。 这最后一条,按说还是比较良心的。 刚参加工作就享受副科级待遇,可以说绝无仅有。 每天三元的出差待遇,一个月就是九十元。加上他的工资和各种福利、补贴,一个月总收入能达到250元左右。比他的同龄人高出一大截来。 公司还告诉他,这里的树苗,公司也不打算要了,叫李虎城看着处理。 公司这边儿也不指望苗圃盈利,能自己维持开销,不跟公司要钱就行。 其实就是暗示他,你可以偷偷地卖点儿树苗,赚了钱就悄悄踹进自己腰包里。 总的说来,就是安抚李虎城,叫他不要跟别的新人攀比。 公司今年进来了六个新人,其中三个是林校的中专毕业生,都是公司管理层的子弟。 这三个人都留在城里的公司机关,本科生李虎城如果攀比他们,到处告状的话,也够上司们头疼的。 李虎城如果告状,可能留在城里,但是这样一来,今后在公司就成了另类,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于是他就服从安排,到关山苗圃上任。 说是经理,也没人上班儿,也就他一个光杆儿司令,实际上就是个门卫加保安。 程化蝶也可以不上班,因为要到这里唱歌跳舞,才时不时地来一趟。 等到李虎城来了之后,才天天到这里来。 在地里走了一圈儿,李虎城来到花窖。 点着一支烟,看着满窖的君子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就是因为这些君子兰,他才决定留下来。 现在是1991年,按照他的记忆,明年就会在全国掀起一股君子兰狂热。很多人参与了炒作当中,自然就有很多人发了大财。 李虎城前世也喜欢养花,曾经养过君子兰,对于君子兰比较了解。 君子兰原产于非洲南部,被英国殖民者引进到了英国。后来传到了RB,1932年从RB传到了华夏东北。 花窖里面温度挺高,但是一看眼前的情形,李虎城就感到神清气爽。 一盆盆君子兰摆在花架上,一片翠绿,足有五百来盆。 大的已经有了二十来片叶子,小的只有半尺高。 在最里面的田畦里面,长着一片君子兰苗。 这一片田畦,长二十米,宽三米左右,总面积六十来平米,密密麻麻全是君子兰苗。 以大胜利为主,还有和尚、雀兰、油匠、蜡膜花脸、横兰等品种。 除了君子兰,还有玫瑰、杜鹃等七八种花,但以君子兰为主。 光是君子兰苗,就应该有七八万棵。 如果明年君子兰热潮起来的话,这些君子兰至少也能卖几十万上百万。 还记得当年曾经有一个香港商人,用一台皇冠轿车换一盆君子兰呢。 现在这里的人,显然不知道君子兰会这么值钱,所以才这样胡乱地扔在这里。 要是能把这些君子兰弄下来,可就发大财了。 现在的一般家庭,有一万元存款,就是万元户。 有个十来万存款,就是富翁。 如果有个百八十万存款,那就是富豪。 现在,这百八十万就摆在自己面前,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了这笔钱,就有了启动资金,开始干自己的大事,就可以建设自己的城市。 “张芸啊,张芸,你真是有眼无珠。” “你竟然错过了一个百万富豪,一个前程远大的人。” “丢了西瓜,连个芝麻你都未必能捡到,你没有这个命啊。” “别说分手,现在就算你跪下来求着复合,我都不同意。” 看看干湿温度计,温度26°,湿度72%,李虎城打开天窗,给花窖通风。 今天应该浇水了,但是现在是中午,温度太高,容易烧死花苗,只好等到晚上温度降下来的时候再浇水。 出了花窖,李虎城又打量起整个苗圃。 苗圃的占地面积很大,足有一百多亩。 当初的苗圃,是五七干校,用来安置城里那些下放干部的, 所以这里房子也多,足有一百多间,水电齐全,还有暖气管道。 现在绝大多数房子都空着,白白放在那里用不上。 除了少数树苗地之外,多数的土地也闲着。旁边的农民见苗圃不用,就在那些耕地上种了庄稼和菜。 收获的时候,就送给苗圃一些。 “除了君子兰,这些土地和房屋,其实也是一分优质资源。好好利用起来的话,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李虎城正在琢磨,一块石头落在跟前儿。 “喂,你不吃饭啦?” 程化蝶在门口喊上了。 这个死丫头,你就不怕石头砸到我脑袋上?简直就是个野丫头。 李虎城慢腾腾走了回来。 “看什么看,就这个破地方,有什么好看的?狼来了都流泪,小偷来了都想上吊。一个看大门儿的,还真把自己当什么经理了。” “唉,有眼无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你再说一句?不想吃饭了是不是?” 程化蝶拿着锅铲子比划了一下。 “好好好,算我没说,吃饭,吃饭。” 第4章 不像失恋的样子 第5章 纸上谈兵很重要 第6章 承包才是目的 第7章 赔了一台自行车 第8章 你就知足吧 第9章 疑似前世爱人 第10章 败家子儿啊 第11章 以后跟我干 第12章 活得开心就好 第13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14章 打造明星第一步 第15章 两个精神病人 第16章 自我降级 第17章 第一笔订单 第18章 讨价还价 第19章 我怕你吃亏 第20章 你去考飞行员 第21章 直接拿证 第22章 你还是少贪点儿 第23章 就看有没有本事 第24章 我们都不租 第25章 不能留下黑历史 第26章 关山乡首富 第27章 我也是当真的 第28章 全都莫名其妙 第29章 保证让你满意 第30章 汽修厂挖人 第31章 君子兰的话题 第32章 炒起来了 第33章 疯狂了 第34章 你真的有货么 第35章 巨款 第36章 存款行不行啊 第37章 没见过这么缺德的 第38章 包圆儿了 第39章 就是这么简单 第40章 吓坏了 第41章 又拿编织袋装钱 第42章 差点儿打起来 第43章 还是刘哥高明 第44章 拒之门外 第45章 心一阵阵痛 第46章 娘家给的钱 第47章 请你们原谅 第48章 给你牵马坠蹬 第49章 别怪我没提醒 第50章 也有难唱的曲儿 这边喝着酒,左邻右舍的人又过来凑热闹。 女人们跟着何巧云去看她买的衣服和首饰,男人们劝了几句,就上桌喝酒。 吵吵嚷嚷的到了十点,程化蝶和陆凤仙帮着收拾了餐具,人们才散去,剩下了李虎城父母三人。 李虎城从包里拿出了承包苗圃房屋和土地的合同。 “妈,你看看。” 李虎城姥爷家原来是地主,富裕人家。何巧云小时候就识字,现在还时常看书,看个合同不成问题。 何巧云拿着合同看,李永和也凑在一边儿看。 “虎子,你真的叫妈承包?” “是啊。” “我承包那个干什么啊?” “不是你干什么,是我干什么。这个事儿就得借着你的名儿来干,我的身份不合适。” “至于干什么,现在就跟你们说,你们保密几天就行。” 于是李虎城就把特产城的打算,说了一遍。 他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出面承包,但是何巧云出面就不一样。 不仅名正言顺,而且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你们谁都不承包,我儿子就要活不下去了。你们不管,我当妈的能不管么? 实际上就等于何巧云是特产城的法定代表人,再由她把房屋出租给商户,收取租金。 平常只要负责管理,到时候收租就行。 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情,李虎城自然要留给自己。 至于承包金的事儿,就更简单了。 李虎城把钱给老妈,老妈交给苗圃当租金,李虎城收了租金再存起来。 就是娘俩走个流程而已。 “虎子,你想的倒是挺好,能招来那么多人么?” 何巧云担忧道。 “我全国招商,在报纸和电视上发广告。十来亿人口,招个千八百户,很容易的。” 于是李虎城又给分析了二十来分钟,把种种好处都说了出来。几乎就是他的全盘计划。 李永和终于摸到了一点儿门道儿。 “怪不得你说过了年房子就涨价,又开饭店,又买车的,到时候来个万八千人,可不就都活了起来么。” “这件事儿,我看没准儿还真就行,虎子坑谁也不能坑你啊。你不承包,我承包也行,反正这种好事儿不能落到别人手里。” “爸,你别老说坑谁的话,我坑过谁啊?你也别说没准儿,我做的事儿,能没准儿么?” “嘿嘿,不就顺口一说么。承包,咱家承包。就算招不来人,也就赔点儿广告费什么的。” “好,虎子,妈就签字啦。” “签,妈不签字谁签字啊。你就等着数钱吧,什么事儿也不用你干。” “那可不行,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成了,收的钱可不少,妈帮你记账收钱。” 何巧云因为识字,以前就在小队里记账收钱,懂得一点儿基本的会计常识。 后来李永和当村长,为了避嫌,才辞去了这个差事。 李虎城一想也对啊。 可靠的人,就是程化蝶和何啸。但是这两人不懂记账,将来还都得出去,不能在家久留。 自己老妈给自己管钱,其实是最合适的。还有比妈更可靠的人么? 况且老妈是承包人,管起钱来,也名正言顺。 “行,就妈管钱了。对了,把你的照片找出来,我明天就去办执照。” 李虎城回苗圃去了,何巧云坐在炕上,不禁流出了眼泪。 李永和叹了口气。 “又想你爸、你哥啦?” “唉,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是死是活有个信儿啊。妈临死的时候,还叫我找到爸和大哥呢。” “要是真的死了,我也就是死心了。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要是他们看到虎子这么有出息,家里有钱了,说不定有多高兴呢。” 何巧云的父亲,解放前是地主,1947年的时候,父亲和大哥到奉天去, 可能是因为遇上战乱,就再也没回来过。留下母亲、何巧云和弟弟何青山在关山,一直到今天。 几十年来,何巧云和弟弟加上李永和曾经多次外出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找到。 以前家里没多少钱,外出的费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也就只能时不时地出去一趟。 现在家里有钱了,何巧云就又动了寻找父亲和哥哥的心思。 “就要秋收,很快就开始收农业税和提留、统筹,要不你给拿点儿钱,我出去走走。” “一来找一下咱爸和大哥,二来也出去躲躲。” 李永和说道。 收取农业税、提留、统筹款,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农民本来就没有多少钱,现在种地也不赚钱,关山又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商业。虽然现在吃穿不愁,但是农民手里的钱,也就是可支配收入并不多。 农民交钱的时候,就很有抵触情绪。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穷。 但是皇粮国税又不能不交,乡、村办公,民办教师工资,五保户,困难户又不能不救济,所以还得收。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乡村干部全体动员的时候。 都是本乡本土,乡里乡亲,很多人还都是亲戚,干部们也为难,也不愿意得罪人。 李永和此时出去,就是不想干向农民收钱这个差事。 “也好,明天就给你拿三千块钱。你出去再找找,往远点儿走,西林、龙江、关里都走走。这回要是再找不着,我也就死心了。” “好,明儿个一早,我就坐早车走。” “村里那边儿你不去交代一下?” “有什么好交代的?除了来要钱,还能有什么事儿?” “你说你,干了这么多年村长,村里欠了一屁股债。你们是怎么干的?” “哪个村不是这样?咱们还算好的,欠了五万来元。河东、二道、秋南三个村,都欠了十来万。” “头道村村长家的牛都叫人给牵走了。秋北村长家的三口大肥猪叫人家给赶走了。谁到咱家来拿东西了?” “你就这点儿出息,五十步笑百步。就不能跟好的比?虎子才二十三,就能赚那么多钱,帮着老大和老二。你这么多年,帮他们什么了?” “嘿嘿,他们不也是我供出来的?老大、老二不也是我送进城里的?看看关山,哪家能有咱家孩子出息?” “尤其虎子,现在就是古城首富。” “那是虎子的本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我是首富之爹,到哪里都横着走。” “哟哟哟,还横着走,是谁要出去躲着?” “我不是去找咱爸和大哥么。” “这回没有个准信儿,你就别回来。” “好,我一定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