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关系介绍 第一章:初来乍到 第二章:爱新觉罗·永诚上 第三章:爱新觉罗.永诚下 第四章:世袭亲王后裔、首发爆更 第五章:王廷赞 第六章:中秀才了 第七章:伊尔根觉罗氏 永城也是无语了,对阿福说道“阿福今天爷高兴给府里加餐”另外府里所有人都赏二两银子,管事的十两,福贵五两。 别院那边的孩子也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给他们放一天假期和两条猪肉过去赏给他们吃了,屋子里的丫鬟们还有福贵都行礼道“谢老爷赏” 阿福也说道“老爷放心吧”奴才一定给您办好差事了。然后就急急忙忙的去处理事情了。 永城刚想回去自己的院子里,刚走到半路就碰到迎面过来的章佳氏,便问道“嫂嫂你这么急匆匆的去哪里啦。” 章佳氏笑道“嫂嫂不去哪里”是特地来恭喜你的,听说小叔你高中了头名秀才,嫂嫂替你高兴呢。今儿个中午,嫂嫂想亲自下厨房做几道菜给小叔你享用尝尝。 永城笑道“那就多谢嫂嫂了”;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回到各自院子里去了。中午在永城的小院里摆了几个菜永城跟章佳氏一起用膳。 虽然厨艺不能跟府里的厨师相比,但是还算过得去的了,两人轻轻松松的一边吃一边聊天,章佳氏这几个月来,脸色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不在沉浸在悲痛之中了可能是因为生活有了希望吧,看着小叔子为了振兴家族每天那么努力读书,她心里又高兴又心疼。 下午永城又开始自己一天的读书写字的学习生涯了,当天晚上没有在修炼了,而是好好的睡了个好觉。 早上起来整个人神清气爽的,神采奕奕精神都好了很多,看起来还是要劳逸结合,不能一味的苦修。 早上出来再院子里练了两个时辰的武功,把自己所学的武功都练习了一遍用了早膳就开始读书了,用完了午膳金大爷就派人来了,要拉着永城在甘肃官员和宗室子弟中炫耀一下了。 永城也想在乾隆朝中扬名,毕竟不出名乾隆那里知道自己啦,所以就带着跟班护卫出发了,到了金府。 今天这里高朋满座,甘肃整个省的文武官员都到齐全了,王廷赞早早的就过来了永城一到所有的官员都行礼道“参见镇国公” 永城说道“诸位大人免礼今儿个多谢众位大人来捧场了”然后其他宗室有开始笑道了“永城听说你要走科举的路我们还有些奇怪呢。 你怎么想到要去当官了的”永城也跟这些宗室的纨绔子弟们聊天打趣了一会金大爷就给介绍到“来永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甘肃巡抚王亶望。 这位是兰州大营的大将军伊尔根觉罗阿尔泰将军。说完两人马上行礼道“臣参见镇国公”末将参见镇国公。 永城马上把两人拉了起来说道“两位大人快快请起”你们一个主政一方,一个为我大清守护国门你们都是功不可没的啦。 没有想到永城取得一点芝麻大点的成绩,居然劳动二位大驾,真是惭愧啦。 伊尔根觉罗阿尔泰说道“镇国公说的哪里话”宗室子弟很少有放着好日子不过要来参加科举的。 末将可听说了镇国公每天都在努力读书,那可谓是很辛苦的,这个年龄正是好玩的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书的着实不多见的。 王亶望也说道“是啦镇国公”小小年纪就撑起这么大的家业,实属不易的,值得我等佩服啦。 金大爷笑道“我已经亲自给皇上上了奏折”把你这些年的表现报告给了皇上了,同时也给宗人府备案了,永城说道“多谢金大爷照顾一二了” 伊尔根觉罗阿尔泰问道“听金大爷说起了镇国公不但有一身好文采,还有一手不俗的武功”不知道末将今天能不能见识见识呢。 永城还有说话,金大爷就笑道“永城你给大伙演练一下吧”金大爷我可是把话说出去了,你可不能让老爷子我丢脸啦,永城笑道“金大爷的要求晚辈自当遵从” 金大爷高兴的说道“好走我们到院子里面来观看”龙泉宝剑带了没有、永城笑道“没有,那里有来吃宴席还带着宝剑的。” 伊尔根觉罗说道“镇国公不用担心”末将愿意把佩剑献出来给镇国公使用,这可是末将上任的时候,皇上赏赐的,说着就取下了腰间的佩剑,郑重的拿给了永城,来到院子里。 所以文武官员都站在西边,中间就空了出来大块地方,永城拿着剑,脚下一登,高明的轻功就跳到场子中间去了,一套剑法使了出来满院子都是剑气纵横,周围的文武官员全都热情的鼓掌叫好。 一些武将还算是有本事的,能分出剑法的高低来,都忍不住点头称道,反正比他们自己都要强。 一套剑法演练完毕,金大爷高兴的给喊道“永城在把你的那个少林的大擒拿手和龙爪手使出来给大伙瞧瞧”永城把剑入鞘,直接丢了过去给伊尔根觉罗阿尔泰马上伸手接住,然后小心翼翼的挂在腰间。 永城又在场子里面开始打起了龙爪手,大擒拿手,整个场子中拳风刚劲,大家只看到了凌厉的拳法,要是打在人身上估计不死也残废了。 两套拳法打完金大爷高兴的说道“怎么样,怎么样”金大爷我没有骗你们吧,就永城这身手伊尔根觉罗阿尔泰说道“的确是”镇国公这身武功不简单啦,要是在大营好好锻炼一下。 那又是我大清一个了不起的将才。王亶望说道“就镇国公这种人才”应该在朝堂上为朝廷效力才对,实在不该窝在甘肃这个边远的地方。 金大爷高兴的说道“今天咱们不谈论这个问题”大家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心里那个高兴劲啦,晚上回到府邸里。 阿福就来报告说道“老爷”今天好多官员都送了大礼到府上来了,奴才已经全部入库房了,不过礼单都记录了下来,说着递过来了一份单子给永城查看。 第八章:朝廷银饷 第九章:钱粮被劫 第十章:慷慨解囊 第十一章:皇上赏赐 第十二章:西北传圣旨 永诚笑道“这金大爷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也是七窍玲珑心的人啊收下吧把肉分下去,别院那边和咱们这边都送点让大家新年过的快快乐乐的。” “喳,奴才这就去安排。”然后行礼后就离开了。 看到富贵走远了、章佳氏在才问道“叔叔刚刚这话是什么意思.金大爷对咱们家一直都挺好的这不看咱们家怕是过不下这年了,又送年货,又送钱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永诚看着章佳氏等道“嫂嫂太单纯了。,这年头没有单纯的对谁好的。即使金大爷为人和善..也不至于这么大方。 他能这么做唯一的可能就是,京城那边有了旨意,估计我这镇国公府要变成贝子府也有可能变成贝勒府邸了。 等等看吧,应该就是这几天了。章佳氐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不好多问..这个年头的女人是不多事的.整天呆在房间里绣花好点的就看书。 用完了午膳下午永诚就带着护卫和跟班去了金府。管家在门口迎接到“奴才参见镇国公。”永诚点头到“起来吧_带我去见金大爷。” “喳.镇国公里面请”然后就带着永诚进去了。金大爷在正堂抽烟喝茶..看到永诚来了就赶紧来迎接道“哎呀..永诚你来啦。现在他可不敢小看这个小子了。 不简单啊在那种情况下敢这么狠心把全部家产送出去的人不多啊。 永诚规矩的打了个千说道“给金大爷请安了。” 金大爷笑道“快来坐..怎么样这个年能过去吧?.”永诚笑道“多亏了金大爷你送了那么多物资过来..不然还真有点玄啊永诚在这里多谢了,谢谢金大爷你的慷慨解囊。” 金太爷笑道“你小子跟我还客气什么。过完年就要乡试了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把握啊永诚笑道“没有问题,成竹在胸。” 两人又在一起天南地北的吹了一会,这老头跟个老顽童一样,大智若愚个两人聊了,一会永诚就告辞了。 回到家里日子一如既往的过,果然在五天之后朝廷的圣旨到了“镇国公爱新觉罗永诚接旨。” 永诚是真不喜欢这个时代,要自己给别人下跪.,但是没有什么办法。到了这个地方来就要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 在自己还没有能力改变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实点永诚不会觉得自己一个刚穿越来的镇国公有资格跟整个大清王朝抗衡。 “臣爱新觉罗永诚接旨。”说完便老老实实的跪下。太监看永诚准备好了。 便开始打开了圣旨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镇国公爱新觉罗永诚,公忠体国,勤于王事.为朝廷分忧,为皇上分忧。_此乃社稷之福。. 特此加封镇国公爱新觉罗永诚为多罗贝勒,在京城赐予多罗贝勒府,赏白银十万两等乡试过后在回京谢恩..钦此。” 永诚马上谢道“臣接旨。”然后站起来接过圣旨说道“这位公公和这么多侍卫大人,大老远的从京城而来,一路辛苦了 快进屋里坐,阿福” 阿福聪明人知道要给赏钱了,就赶紧去准备了,太监马上又给永诚行礼道“奴才给贝勒爷请安了。” 侍卫们也行礼道“奴才参见贝勒爷。” 永诚说道“快快请起..里面请这西北苦寒之地不比京城,出来一趟不容易吧。”带着一个太监和十几个侍卫走到了正堂里去.阿福也带着下人端来了茶水。 然后每个侍卫-百两银子、太监四二百两.十二个人马上起身行礼到“奴才谢贝勒爷赏。永诚笑道“赶紧起来,喝茶,阿福去准备好酒好菜招呼几位京里来的客人。 .让人准备热水给大伙沐浴更衣。” 太监急忙说道“贝勒爷.真不用了,咱家还要去金大爷府上传旨一会还得去兰州大营传旨,就不耽搁了_。” 永诚笑道“那怎么行..怎么着也都得用了饭之后才能离去,不然以后人家会说我不会做人,你们跑了几千里地来传旨.结果连饭都没有吃上。 那我多没有面子我看公公先到我镇国公府来传旨,那他们的肯定也就不重要了。. 吃完饭在去吧..也给本贝勒爷说说京城的事情..咱们在这西北莽荒之地,想要知道点京城的事情也很麻烦_.都得靠朝廷的廷寄,太监说道“那好吧.杂家在这里吃了午餐在走吧。” 永诚说道“班第带几位侍卫兄弟去沐浴更衣这一路风尘仆仆的。” “喳奴才遵旨”然后对御前侍卫说道“兄弟们走吧。洗个澡等会咱们好好喝一杯。都是御前侍卫的人。” 十位侍卫互相看了看然后对永诚行礼道“那奴才们就多谢贝勒爷款待了奴才们告退。”然后就跟着班第离开了。永诚挥挥手把屋子里其他人都打发出去了。 然后问道“公公本贝勒这个爵位来的不容易吧?公公笑道“贝勒爷说 的是。皇上为此还大发雷霆,撤了宗人府的管事现在宗人府是诚王爷管事了。听说是之前那个管事听了你敦郡王主脉的大哥纯贝勒的话。 在朝堂上反对结果被皇上以妒忌贤能给罢官了然后丢进宗人去了” 永诚说道“很正常._纯贝勒就是个妒忌贤能之辈,不然也不会父王一死就开始分家把几个兄弟和几位姨娘都分走了这种人一辈子没有啥出息不说他了,还有没有其他事情?” 结果太监又把京城里大小事情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永诚又塞了四百两的银票在他袖子里,惹的这个太监高兴不已。 第十三章:中得头名 第十四章:前往京城 第十五章:觐见皇上 第十六章:乾隆考对 第十七章:纪晓岚的妒忌 第十八章:隔岸观火 第十九章:借力打力 第二十章:永诚出招 第二十一章:章佳氏的担心 第二十二章:查证颜骥 第二十三章:颜家献宝 和珅尴尬的转过头就看到乾隆是笑非笑的看着他,连忙跑过去笑道“哎呦。爷咋这么巧呢。奴才逛街都能瞧着你了。 ”乾隆笑道“是好巧。.巧的都跟安排好的一样啊。”说着就往前走去。 和珅连忙跟上问道“主子这是要去哪里,这一带奴才熟悉,要不奴才给你带个路。 ”乾隆说道“你们不都说颜骥有学问吗,朕今儿个就来看看是不是真有学问。 四库馆可是关系到千秋大计..在任命总撰官的时候可不能马虎。朕一定要亲自考察过才行的。走吧前面带路。 ”和珅马上笑道“奴才遵旨。不过皇上这颜骥是真有学问。可不像纪晓岚那样的假道学,自以为有点学问,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看。. 人家颜骥那是出名的温润君子一家子都知书达理,每天在家闭门研究学问,_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而不像纪晓岚那种沽名钓誉之辈了。”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西城区耳朵眼胡同的颜家府邸。.不用乾隆指示,和珅就亲自去叫门打开之后,小厮拱手道“请问你们找谁?” 和珅说道“通知你家老爷。皇上驾到。” 小厮一看后面的乾隆..身边还跟着几个人。。就马上跪下行礼道“草民参见皇上。” 乾隆说道“起来吧。去通知你家老爷吧。’ 小厮马上先打开中门.另一个小厮就飞跑进去了,颜骥一家正在做学问。就看到小厮飞跑进来,就说道“怎么这么没有规矩?” 小厮不等颜骥骂完就说道“老爷。皇上驾到了。就在门外赶紧迎驾吧。” 颜骥也顾不得骂人了。就带着一家老小。.急忙往外走去。乾隆跟和珅已经带着人径直走了进来。他可没有在外候着的习惯。 颜骥一家看到乾隆,就带着全家跪下迎接道“草民颜骥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皇上驾到,草民有失远迎,请皇上赎罪”_” 乾隆笑道“颜先生快快请起。早就听说京城有位学问大家在隐居。一直不得空来看望先生。 昨儿个多罗贝勒永城才一封奏折到朕跟前,说是要推荐颜先生一家出位.朕看完之后是彻夜难眠啊。这不今儿个一大早,就来拜访了。 颜骥说道“谢皇上”然后站起来说道“皇上里面请_.正堂喝茶。”然后陪着乾隆往里面走着,亲自把乾隆送到主位上坐下来。 乾隆笑道“你们都坐吧._早就听说颜骥一家都是大学问家,就连府上的人和媳妇个个都出自声书香门第。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都坐下吧..令儿个你们也别当朕是皇上了,咱们就来讨论一下学问。说这纪晓岚也真是的。 听说他跟你是好朋友,也没有见他把你们一家子推荐到朝廷为朝廷效力。” 颜骥说道“皇上这也不能怪纪晓岚,草民之前一家人也是淡泊名利。说实话昨贝勒爷来访之后,一席话说的草民是无地自容。 所以才出仕..把一身所学献给朝廷..为老百姓造福,才是读书人最后的出路。”乾隆就开始一边聊天..一边考校颜骥和他三个儿子的学问,聊到中午。 在颜骥家里,用完膳之后,下午就继续,乾隆感叹道“颜先生一家子果然有大才_三位公子也是饱读诗书。 .如果历练一段时间。那就是我大清的顶梁柱啊。”颜骥读书..但不伐表人傻。知道要封官了。既然要出仕..就要为颜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便说道“皇上请稍后草民有样东西要献给皇上。”说完就急匆匆的离去了。 没有多久,就抱着一个盒子过来,图林先接过去检查了一下。不过一打开盒子,一股香味就散在整间屋子。乾隆一闻就猜到,这是图林汇报的龙涎香了。 果然颜骥接过盒子,走到乾隆面前跪下了。把盒子举起说道“皇上这是我颜家祖传的龙涎香了。流传了几百年..到了这里就剩这么一点了。 曾经有西洋人出大价钱购买,草民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应该献给朝廷._献给皇上。我颜家守护龙涎香上百年了,也有无数人打这个香的主意,今天草民就献给朝廷、献给皇上,请皇上笑纳。” 乾隆高兴的小心翼翼的接过盒子。仔细的闻了闻..然后高兴的说道“颜骥你这是对朝廷有大功劳啊,这龙涎香,朕也只是,在史书上看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 和珅也急忙说道“奴才令儿个,是托了皇上的洪福,才有幸见到这么名贵的龙涎香。不然以奴才的福分,估计这辈子是见不着了,皇上是不是该赏赐一下颜骥。” 乾隆把盒子小心翼翼的盖起来交给图林..然后说道“颜骥。如果朕赏你金银财物,,那是侮辱你了。这宝物龙诞香已经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了。 朕今天就破例给你颜家题字.来笔墨纸砚伺候。 ”颜骥高兴的带着全家人跪下行礼道“谢皇上”然后亲自去把珍藏的松烟古墨拿出来.亲自为乾隆研磨.乾隆闻了闻笑道“颜骥你家好玩意,还挺多的._这么好的墨存世可不多了。” 颜骥说道“是啊,这松烟古墨,听说是南唐李后主,那代留下来的草民一直就视若珍宝..今天如果不是皇上题字,草民是万万不舍得用的。 ”乾隆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书香门第》四个大字然后又在左下提名.乾隆三十七年亲题。然 后看了看还比较满意.又盖上了自己的私人印章。 颜骥一家男男女女都高兴的跪下谢恩道“草民谢皇上题字,草民一定裱起来。作为传家宝一样日夜供奉。” 乾隆高兴的笑道“好了都起来吧。传旨颜骥一家,才学人品一流,对朝廷忠心耿耿._特此加封英武殿大学士,四库馆总撰官。其长子颜回入翰林院侍读从五品,颜真入礼部任主事正六品。三子颜其入四库馆编修正六品,钦此。” 第二十四章:颜骥入朝堂 第二十五章:文武切磋 第二十六章:主考人选 第二十七章:中得头名 第二十八章:大臣送礼 第二十九章:殿试辩论 第三十章:三元及第 第三十一章:不正常的赏赐 第三十二章:和珅解惑 第三十三章:皇子们的敌视 第三十四章:大闹刑部 第三十五章:整肃刑部 第三十六章:弹劾永诚 第三十七章:御前诡辩 纪晓岚说道““那你可以想别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杀了,可以关起来啊。” 永诚说道“纪大人这就奇怪了,本王有点学识,你就觉得本王是个威胁,整天的喊扛喊杀的。怎么现在真正的罪犯出现了,你却又到处显示你的仁义了。 你的仁义到底是真是假啊,还是想拿几个死人,来标榜你做人的道德啦。” 纪晓岚说道“好,就算刘长坤的事情王爷你没有错,那纯贝勒呢,他可是宗室贝勒。 还有纯贝勒府六百多人,他们有何错,你有什么资格杀了他们?” 永诚说道“这就更简单了,纯贝勒意图行刺当朝王爷,罪当谋反。而且现在这一脉本王的爵位最高,本王应该为家主。 所以这是我们这一脉的家事,家奴判主,直接处死,没有什么大问题。本王作为家主,对纯贝勒意图谋反,本王应该给朝廷一个交代,给皇上一个交代。 为了证明我们这一脉的决心和清白,所以本王就杀了纯贝勒府上下,将查抄所得,如数上缴国库,而且纯贝勒府上下,一年朝廷需要支出三万两白银。 还有不少的卯粮,就算纯贝勒能活八十岁,现在才二十岁,还有六十年,在加上他的子嗣。本王这一杀为朝廷省下了,接近一二百万两白银,还有不知道多少卯粮,本王有何错啊。” 和珅马上说道“王爷没有错,不但没有错,而且有功..理当褒奖。” 其他大臣也都站出来说道“王爷没有错,不但没有错还有功。理当褒奖。” 乾隆坐在上面一听觉得是那么回事,每年为朝廷省了不少,永诚说的没有错。但是又说不上,那里不对,听这么多大臣帮他说话。 乾隆便说道“这么说来,永诚你是没有错,纪晓岚你下回参人的时候,调查清楚在参。你不是都察院那样可以风闻奉事的。 现在诚郡王要告你诬告了,你看着办吧。不过永诚朕看这事情就算了吧。”永诚说道“既然皇上说算了,那就肯定算了,臣都听皇上的。 乾隆高兴的说道“不错,永诚既然查抄了纯贝勒府邸,那他的几座府邸和园子就赏给你了吧,反正被你杀的尸横遍野,也没有谁敢去住了。” 永诚行礼道“谢皇上赏,臣会将纯贝勒府上,所得全部如数的上交朝廷。 现在清查的人,还没有回来,不过听说他,城外的田庄和城内几处别院,库房里堆的满满的,都是粮食起码超过三十万石粮食以上,金银倒是没有多少了。 这个败家子把父王的家产独吞了。现在都差不多要败光了,臣清点完毕之后,会如数的交给户部的。 乾隆高兴的说道“不错,永诚一心为了国家,不错..好好干吧。不过以后还是少造点杀孽,没有什么事情就退朝了吧。” 永诚说道“皇上臣有本奏。乾隆看了看永诚说道“准” 永诚说道“皇上,现在刑部没有衙役跟捕快,臣想向皇上调遣一批边军回京,可以增强各部的战斗力,而且这些边军作战勇猛,跟京城的人和事,少有瓜葛,是办案的最佳人选了。” 乾隆说道“为什么不从丰台大营或者西山锐建营调人、要那么远调遣边军回京。” 永诚说道“回皇上,说句皇上不爱听的话,臣自小在西北长大太。见惯了我大清边军的勇猛,回到京城看到现在的京城驻军,总感觉少了一股血性,失去了勇猛。” 乾隆说道“准了,你府上不是有很多西北带来的边军吗?怎么不用?” 永诚笑道“这不是怕有人说闲话吗,反正边军将士立功的诸多。也没有那么多官职赏给他们,就赏他们到京城当差,这也算是皇上的一份恩典。 让大清边关的将士知道皇上还记得他们,另外京城的驻军也可以分别到边关历练一下,增加点血性,而不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乾隆说道“朕会下旨,从各地边军,抽调三五万人回京,也会从驻京八旗,丰台大营,西山锐建营,抽调三五万大军到边境历练,到时候你自己去选人吧,退朝。”说完就离开了。 众位大臣都行礼道“恭送皇上” 乾隆一走和珅就迎上来笑道“恭喜王爷,又得了几处府邸和园子啊。” 永诚拱手道“都是皇恩浩荡,本王愧不敢当啊。” 今天大家总算见识,比纪晓岚还能狡辩的人了,到最后一个杀了上千人的屠夫,居然变成了有功之臣,还得到皇上的褒奖。 其实乾隆爷,知道这是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搞出来的。永诚是磨刀石,永诚没有牵扯到皇子,他很高兴。 反正事情就让一个不相干的纯贝勒扛了算了,而且也没有活口了。纪晓岚郁闷的离开了,他今天最无辜了,好好的告个状,反倒差点把自己告进去了。 他第一次见到永诚,这么能说平时不声不响的,还挺厉害的。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咬人的狗不叫啊。 永诚回到刑部之后,庆福和刑部左侍郎尹继善,刑部右侍郎盛安三人见礼道“参见王爷。” 永诚说道“皇上把纯贝勒的府邸和几处园子,都赏给本王了。你们派人把尸体都清理了,打扫干净别整的乱七八糟的,你们说说情况吧” 庆福说道“回王爷,奴才带人把纯见勒府,和他在京城的三处园子,还有城外的两个田庄。城内的几个店铺和二个酒楼都查封了,所有人员都被处斩了。 没有一个漏网的,还有刘长坤的儿子也被满门抄斩了,他在城外的田庄也是一样的。” 永诚说道“收获方面呢?” 第三十八章:意外收获 永诚说道“收获方面呢?”右侍郎盛安回道“回王爷,在纯贝勒府里和他所有的店铺,酒楼查获的白银三十五万七千两,还有各种珠宝字画,很多都是宫里赏赐出来的大概有十八车吧。 粮食就多了,大概有八十万斤左右更没有想到刘长坤家,他一个小小的京城总捕头,居然在家里搜出了三十五万两白银.还有各种珠宝字画不比纯贝勒府少。 粮食就没有多少。大概五万斤。.” 永诚说道“都是败类,今天刑部标兵每人二十两银子的赏赐,受伤的加五两..主事的每人两百两。你们两人每人一五两.庆福你五万两..另外刘长坤的房子和田庄都赏给你了。” 三人马上高兴的谢恩道“谢王爷赏赐。” 右侍郎盛安问道“那王爷你看是不是派人送十万两到王府里用于平时开支花销。” 永诚说道“这样,庆福你在纯贝勒府的粮食,留三十万斤粮食和十万两银子在在园子里。本王会派人去接收的。 .黄金的登记造册全部送进皇宫内库去..另外庆福派个人去通知王府管家阿福去接收哪些院子,府邸,田庄,店铺。” 三人行礼道“喳” 永诚说道“如果粮食多的话呢。就让刑部的人每人搬五百斤粮食回家吃,毕竟不是每个人家庭条件都很好的。” 庆福三人又行礼道“谢王爷恩典。”然后就出去开始去分东西了。 永诚也没有多管这些事情,反正有管家去接收,自己还是先处理公务吧,在京城当官一般上午上班,下午就不知道躲在哪里去听戏了。 今天是因为永诚搞了大事情,所以大家才没有敢走的。把公文处理了,就回府了。这些事情对于永诚来说都不算什么大事。 富贵不用在刑部门口呆着了,跟几个侍卫都在刑部的签押房里喝茶聊天呢..看到永诚走了,马上就带着人跟了上来。 汇报道“王爷,奴才已经通知管家,去接收纯贝勒的府的一切东西了,清单都在管家哪里。 永诚问道“刑部派人清查前你就去了吗” 富贵笑道“是啊纯贝勒刚对王爷不利,我马上就回去调人了。 刑部的人一处理完我们就接手了。好东西奴才都给王爷选走,送回府了。我们走后刑部才派人来清查的。 永诚笑道“不错啦,小子有长进吗,改天爷给你弄个官当当。”富贵笑道“奴才本不当官呢,跟着爷身边多威风啊。” 一行人回到府里,阿福就来汇报道“主子,奴才已经派人接收了。 纯贝勒的府邸,还有城里的三处园子,城外的两处。城内的几家店铺,酒楼,银子奴才经运回来了、粮食太多就放在那边了。 永诚点头道“不错..那几处园子派人打扫,选派侍卫过去驻守着,另外班第回来了没有?”阿福说道“回来了。_又从西北带来了四百边军,其余四百留在甘肃府里训练哪些孩子们。” 永诚说道“你在去全国各地收养一些孤儿,孤女的送到几处园子里养着,跟甘肃一样教他们读书,规矩,另外叫班第带着侍卫和几个管事的都过来正堂见本王。” 阿福行礼道“喳”然后就去通知了.。, 永诚到了正堂,香儿就送上香茶,班第就带着四个人过来了“奴才参见主子”五人一起行礼道。 班第介绍道“主子这两位是富查跟张杨也都是西北兰州大营里挑选的。” 富查跟张杨马上行礼道“奴才参见王爷” 永诚说道“不用多礼起来坐下说话吧。” 五人又行礼道“谢王爷”然后五人都站起来坐在西边,丫鬟们,上了茶就下去了。 永诚说道“班第,陈磊、张杨,富查,丹奇,你们五人三满两汉,在本王府里是不分满汉的。本王都一视同仁。 所以现在有个机会看看你们谁愿意,你们也知道今天本王杀了京城总捕头。 所以现在刑部缺一名京城总捕头正六品的芝麻官,你们看看谁有兴趣,明天就去上任。 人手方面本王已经请旨,从边关调了将士回京,你们从中挑选五百人,作为刑部的衙役和捕快。” 五人互相看了看,班第说道“主子奴才推茬张杨去吧。他在西北军中原本就是校尉。官职也算是提了两级。” 永诚说道“你们呢,有没有意见,在本王这里可以大胆的说。你们都是袍泽.不要为了一个机会,弄的兄弟们之间不愉快。这种机会还有很多,跟着本王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以后全国各地,哪里有缺,我第一个肯定是想到你们的,其他三人都马上行礼道“奴才等无异议。” 永诚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张扬你刚来就有这个机会,你今晚好好请几位喝几杯吧。”张扬地高兴的说道“奴才谢王爷提携,奴才一定尽心尽力为主子效力。” 永诚说道“那你明天就到刑部报道吧。.另外京城总捕头可是个肥差.你得好好干。京城不比甘肃,这里官多衙门多,要好好把握个度。” 张扬马上跪下行礼道“奴才多谢主子教诲。”永诚说道“都下去吧。”五人行礼道“喳”然后就退下了。 刚把五人送走,管家又来汇报道“王爷.辅国公,镇国将军等人到访。” 永诚无奈又起身去迎接了。这几位哥哥们,虽然不项用,但是至少没有给自己添麻烦。 四人见到永诚就行礼道“参见家主。”永诚把几人扶起来笑道“几位哥哥,怎么这么见外了,来里面喝茶,晚上留下来一块吃酒。 咱们好好聚聚。”然后就拉着几人进到正堂。.丫鬟们上茶之后就下去了。 第三十九章:乾隆开恩科 第四十章:和府听戏 一行人离开朝廷就各自回衙门办差了,朝廷都是上午办差下午休息。其实如果整天都工作,估计大清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不过这已经成为习惯了,也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改变的_还是入乡随俗吧。 永诚在刑部办了会公,刑部一年到头也没有啥事情,地方上有按察使主持地方刑狱,京城有顺天府,步军统领衙主持刑狱,一般不是大案都不会到刑部来的。。 所以永诚每天也就是处理一下,各地送来京城的公文而已,申请秋决的给批上,偶尔心情好了,看看卷宗,重审一下案子也就行了。 反正基本上各司各处,都会把案子处理好的,在说他们上面还有左右侍郎。 实在是大案才会到尚书这里来的,因为不是每个尚书都是刑狱方面的专家,所以下面办事的人很重要的。 可以杀些无关紧要的人来杀鸡儆猴一下,但是专业人士可不能杀了。 纪晓岚也终于知道,他得罪了永诚的后果了,这一年多来,他什么都没有得到,虽然他不爱钱财。 但是唯一的特长,学问方面也被人插足了,四库馆被颜骥占了一个总编撰的位置。两个昔日的好朋友天天在四库馆里内斗,主持恩科连续两次的主考官被夺走了,就因为他一时嘴快。 喜欢多管闲事,把永诚给彻底得罪了,而颜骥也就是教导了,永诚一段时间的读书。却被永诚抬出来和纪晓岚对抗了。 他奋斗了几十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颜骥却只用了一年时间。虽然颜骥的根基没有他深厚,但是他的根基也不稳,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学生们都会跟他分道扬镳的。 有时候想想自己,这管闲事的手病,什么时候才能改一下啊。 这还只是开始,这辈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想过辞官回乡,可是他这性格辞官回家能干嘛。 替人写写书信赚钱糊口,而且他也放不下朝廷。朝廷原本有了个和珅,就让他难受了,现在又多了一个更加看不透的永诚,就更让他放不下心离开了。; 永诚办了会公之后,就准备回府了,刑部自然有人值班。富贵现在天天带着几个侍卫,在刑部签押房里坐镇,也没有人管他,都知道他是王爷的跟班。 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永诚一走他就立马跟上了鞍前马后的。 回到府里永诚说道“富贵本王换身衣服就去和府吃酒听戏。”然后就径直回房了,在几个贴身丫鬟的服侍下换了官服,穿上便服就准备出门了。 章佳氏过来问道“老爷你不在府里用饭了? 永诚说道“不了,去和府吃酒听戏,你们自己吃吧”“ 章佳氏屏退了丫鬟,然后说道“老爷,那和珅是我大清第一大贪官,老爷还是少跟他来往的好” 永诚一愣问道,你听谁说的?这两天谁来过府上吗?”章佳氐急忙说道“妾身没有听谁说。,但是来京城这二年多。听也听多了。” 永诚说道“以后不要听信这些谗言,跟你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不安好心的。难道你想让本王,成为纪晓岚一样的人,做一个人人厌恶的大臣吗?” 章佳氐明显没有想到,她自己的一句话,惹的永诚这么大反应,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急忙说道“臣妾不敢了。” 永诚安慰道“别听外面的人胡说八道了,能告诉你这话的人,一定是和珅的对头。想利用你传话给本王。已达到本王疏远和珅的目的。 老爷我走了。”说完就出了后院,到了前厅对阿福问道“阿福这几天大夫人有没有出去见过什么人了,或者有谁来过府里找过她。” 阿福说道“以前倒是没有,不过自从老爷封了郡王,大学士。.掌刑部,领骁骑营,镶黄旗都统之后。 挺多人来找的大夫人,娘家章佳氏的人最多,还有之前的闺蜜,最近常来府里的,也就兵部尚书阿桂的夫人,钮钴禄氏常来续叔嫂情。” 永诚想了想说道“知道了”然后就出发了。富贵在门口已经准备好了轿子和侍卫。永诚说道“不用了。这么近走着过去吧。” 然后就往和珅家散步过去,富贵马上带着人在后面跟着,然后就跟在永诚身边汇报,在刑部听到的事情,京城发生的事情。 这是作为跟班起码的本事,打听一些小道消息,选主子喜欢听的事情汇报着。 永诚说道“老爷看你练功,也不是很努力,你看看你自己,武功没有什么长进啦。” 富贵说道“不是啊老爷,我跟府里的侍卫比试过,能打他们十几个呢。这还低啊?” 永诚鄙视道“你有内功在身,又有本王亲自指点,就这水平,你有没有跟班第比过,有没有跟香儿比过。” 富贵有些尴尬的摇头道“香儿她们,也就是在老爷你面前乖巧,平时可凶了。我可不敢跟他比试。” 一行人一路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和府。和珅一早就知道永诚来了,特地在门口迎接.“奴才参见王爷。” 永诚连忙阻止道“和大人不用多礼了。” 和珅笑道“老远就看到王爷散步过来。没有想到王爷也喜欢闲庭信步啊,王爷快里面请,酒菜已经备好了_。” 永诚说道“咱们两家挨着那么近,走两步也舒服。”两人进到正堂里,其他官员都行礼道“臣等参见王爷。”“奴才参见王爷”“奴才福康安参见王爷”永诚笑道“诸位大人都免礼。 今天是和大人做东,本王就不喧宾夺主了。福大人,今天怎么也有这等雅兴,来喝酒听戏。” 福康安笑道“带兵放马这些日子辛苦啦,回到京城了,还不得好好休息一下。在说马上就是太后寿诞了,我们也得来找和大人请教一下,送什么礼物的好。” 一帮子人,就在和府大吃大喝,吃饱喝足之后,就到了院子里听戏。这就是俗称的唱堂会,不过和珅家的戏子,是自己养的戏班子。有钱人家都会养些歌女,戏班随时唱给老爷听。 第四十一章:云贵大案 一帮子人,就在和府大吃大喝,吃饱喝足之后,就到了院子里听戏,这就是俗称的唱堂会..不过和珅家是自己养的戏班子。有钱人家都会养些歌女,戏班随时唱给老爷听。 永诚也在和府里放松里一下,听完戏之后才告辞了。众人带着跟班,侍卫慢慢悠悠的回府了,一路走,还一路在回味,刚刚听的戏。 这个在现代可看不了,这么正宗的京剧了。回到府里之后,就回后院了,今天章佳氐亲自做了几个小菜,来跟永诚一起用膳。 主要是今天的事情,她怕永诚生气,永诚哪里有那么小气,两人小酌了两杯。永诚高兴的说道“晚上别回房了.,就在我这里住吧。” 章佳氏一愣,脸顿时就红了。轻轻的“嗯”了一声,就不出声了。 酒足饭饱后,永诚就拉着章佳氐进了房间,章佳氏红着脸,低着头,就差闭眼睛了。古代女人,就是这么逆来顺受,根本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永诚虽然在清朝是个初哥,想当年在现代那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搂着章佳氐的腰,主动的就啃了上去,芙蓉帐暖,一度春宵,小楼一夜听春雨,章佳氏很快就被征服的五体投地。这一战惊天地泣鬼神。 章佳氏原本以为自己也算是过来人了,也可以指点一下的。没有想到,在这方面自己根本是个新手啊。 早上香儿就在门口喊道“王爷该上朝了。” 章佳氐一下就醒了,主动的把永诚喊起来上朝。忍着身体的疲惫,跟几个丫鬟,一起为永诚更衣,几个贴身丫鬓,看到自己家王爷开荤了,心里就高兴了。 知道距离宠幸自己等人不远了,更衣完毕之后。 永诚对章佳氏说道“你今天多休息。然后打坐练功,对内力有增长。” 章佳氏害羞的说道“嗯”然后就不做声了。怎么能在下人面前,谈论这些事情呢,羞死人了。永诚也没有在意,古代女人脸皮薄,然后就出门上朝了。 坐着轿子一路来到皇宫,随着众人一起进了宫,听了朝堂上天南地北的报告,没有多久就散朝了。永诚一如既往的准备回刑部办差,不过刚走出大殿。 就被乾隆的贴身太监贵喜喊道“王爷请留步,皇上有旨宣王爷御书房觐见。” 永诚无奈,又跟着贵喜去了御书房“参见皇上”永诚还没有说完,乾隆就打断道“免了。其他人都退下。” 贵喜带着其他奴才们,行礼道“喳”然后都退出去了。 乾隆拿出一份密拆给永诚说道“你看看完了之后在说” 永诚也没有客气,就拿起来看了起来,云南道御史刘昆亮,参云贵南总督鄂文英对铜矿工人和矿主大肆盘剥。牟取私利,矿工奋起反抗。 鄂文英下令残酷镇压,血流成河,鄂文英在云南一手遮天,掌握军政大权,致使云南百姓民不聊生。 永诚看完后说道“皇上是想我刑部来侦办这件案子?”乾隆说道“是..这也算是你上任的第一件案子,你有没有把握办好?,” 永诚说道“办理这件案子并非难事,臣只是想问皇上办到什么程度??臣想这件案子,肯定不是鄂文英一个人可以做出来的,朝廷在云贵驻兵二十五万军队,军中是否有人参与了?” 乾隆说道“这件案子不能手软了,云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单是云南一地的老百姓都在看着,边境各国也都在看着。 但是也不能牵连太广,这个度你自己掌控,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军队不能乱。” 永诚说道“皇上放心吧,军队乱不了,朝廷驻云贵二十五万大军,也不是那一位将军可以说了算的,我想皇上派兵的时候。.也有考虑过一家独大的问题吧。” 乾隆笑道“是的,不过朕会封你为专办钦差,节制云贵两地二十五万兵马,地方上的事物你可以自行决定,不过军方牵涉到谁都必须严查。” 永诚行礼道“臣遵旨,今天臣就奉旨出京。” 乾隆说道“你回去准备吧,朕会派两百大内侍卫,保证你的安全,朕担心鄂文英狗急跳墙。你自己小心点吧,圣旨一会就送到你府上。” 永诚笑道“皇上放心吧,想杀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臣告退。” 然后就退了出去,然后直接去了刑部,调人刑部还是有很多高手的。各个清吏司都是办案方面的高手,同时永诚发现这些人还都身手不凡,这样的人不用起来多可惜。 永诚到了刑部不等其他人行礼,就说道“召集各地清吏司,左右侍郎,各处知事..庆福、张扬到正堂议事。” 衙役马上行礼道“喳”然后就飞快的去传令了。 没有多久就被召集的人,都到了正堂“参见王爷” 永诚说道“免礼,长话短说时间紧迫,云南清吏司张顺,你最近有没有收到云南方面的报告,云南都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云南清吏司张顺站出来说道“回王爷,刑部没有收到云南方面的报告,也没有听闻有大事发生啊,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永诚说道“张顺你带领一批好手,立即秘密前往云南查案,各部门的高手,你可以随意调遣,各部需得配合,本王也随后会到。” 张顺马上行礼道“喳”永诚说道“本王回府收拾一下就出发,你们自己也准备一下吧。本王不在这段时间,由刑部左侍郎尹继善负责刑部工作,各部需全力配合。”所有人都行礼道“喳” 永诚就带人回到王府了。对富贵说道“富贵你去通知香儿,给本王准备几身衣服,你也跟着去,东西不要太多了。这次是骑快马出行。” 富贵高兴的说道“喳”然后就去了。 永诚对班第说道“班第你带四百侍卫,跟本王一起出京去云南,大内侍卫也会有两百人跟随。” 班第行礼道“喳,奴才这就去挑人”说完就急匆匆的去准备了。 第四十二章:乾隆暗访 第四十三章:云贵总督 第四十四章:事实真相 第四十五章:公开收礼 第四十六章:状告永诚 第四十七章:全部落网 第四十八章:柔性处置 第四十九章:爆打纪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