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崛起崇祯 > 第四十二章 舍命不舍财

第四十二章 舍命不舍财

作者:破冰传奇 返回目录
        

一时间,周皇后气得脸色煞白,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心哀若死,或许是周皇后此刻最真实的心情。


        

父亲为了些许阿堵物,戏演到女儿身上来,丝毫不顾亲情,岂不悲哀?


        

可周奎视若未见,苦着脸又是摇头又是长叹,做足各种表情,阐述的就一个意思,穷,真穷,有心无力!


        

开什么玩笑,自己的那位天子女婿,真是穷疯了,居然想向老丈人募捐化缘?


        

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周奎是吃过苦的人,明白钱财不易,所以愈发珍惜。


        

这个道理没有错。


        

失望至极的周皇后再也懒得看父亲演戏,竟直称本宫,明显是不再将周奎看做父亲,而是当做普通朝臣了。


        

也委实不怪她如此,若是平日里,或许还不至这么决绝。


        

但现在自己的夫君都要御驾亲征了,一旦有什么不测,她今后可就要自称哀家了。


        

可惜,他却忘了这些钱财是谁给他带来的。


        

做人忘本了!


        

“本宫乏了,先去休息。来人,送国丈出宫。”


        

皇城门口,周奎心里颇有几分惴惴不安,他也没想会闹成这样。


        

但是,他心里却暗忖,今日惹得女儿不快,其实也没什么要紧,难道她还能对自己的父亲怎么样不成?


        

待他日女儿回家省亲,哀告一番便是了,可这白花花的银子,到底是保住了。


        

而父亲如此做法,谁能接受?


        

“女儿,女儿……”


        

周奎望着自顾离去的周皇后,还想叫住再分辨几句,却被女官青歌所阻,送出宫中。


        

正常,早就料到的事了。


        

“陛下,父亲真是糊涂!他的钱财皆是陛下赏赐,爵位也是陛下封赏,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陛下给他。


        

自古忠臣毁家纾难,史不绝书。父亲身为当朝国丈,与国一体,在朝廷困难之际,理应拿出银两为皇亲勋贵表率才是。


        

周奎这么想是没错,周皇后自然不会对他怎么样,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女婿。


        

饷午时分,崇祯皇帝醒来,就看见周皇后暗自垂泪,顾影自怜。


        

他立即明白,周皇后在她父亲那里受到挫折了。


        

哎——


        

崇祯皇帝一声叹息,周皇后还真是一位烈性女子,竟然因为她父亲的缘故,自请废后。


        

说起来这事可大可小,全在朕的一念之间。


        

更何况,这已经远比古人为国毁家纾难差远了。


        

可是,他居然想袖手旁观,一毛不拔。臣妾有此父,真是无颜见陛下,无颜统领后宫,臣妾恳请搬离坤宁宫。”


        

见到崇祯皇帝,周皇后泪眼婆娑,掩面开始哭诉请罪。


        

自进入皇宫,你就是一国之母,和周奎只是君臣关系。故而,怎么选择是他的事,与你无关!”


        

“臣妾多谢陛下宽恕!今后,周府的事情,臣妾不再袒护。”


        

周皇后哽咽着谢恩,并发誓不再管嘉定伯府的事情,颇有点断绝父女关系的意味。


        

只不过,大明没有废后的传统,尤其是对周皇后来说。


        

周奎是垃圾,可周皇后是美玉,他们不是一类人,没必要一起清除。


        

走上前去,扶住周皇后的香肩,崇祯皇帝对她劝慰道:“皇后不用自责,家事为轻,国事为重!


        

谁信谁输!


        

再次劝慰周皇后几句,让她不要有思想负担,赶紧召集皇亲勋贵家的命妇,放出风声,然后就离开了坤宁宫。


        

只是,刚踏出门口,原本春风和煦的崇祯皇帝,立马脸色森然,吩咐随行的小黄门传唤东厂厂督老王。


        

实在是周奎的做法,太过伤人太过绝情了。


        

不过,周皇后的话,崇祯皇帝只是笑笑,听听就算了,并未当真。


        

都是成年人了,女人的话有时不可信,尤其是牵涉娘家人的情况下,哪怕是周皇后?


        

新任厂督老王穿着大红蟒袍,举止威严,正坐在堂上听东厂各路档头汇报各种情况。


        

大堂中,新老人员交替,一部分是东厂的积年老吏,业务骨干。一部分是老王从宫里带出来的心腹,取代王德化、王之心的原有人马。


        

但是,不管新旧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热情高涨,紧紧抱住新任厂督王承恩的大腿。


        

既然周奎舍命不舍财,那也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了。


        

东华门外,皇城脚下,赫赫有名的东缉事厂就设立于此。


        

大堂内吊挂着岳飞的画像,提醒东厂的缇骑办案毋枉毋纵,堂前还竖立着一座百世流芳的牌楼。


        

负责重整东厂的心腹档头,弯着腰递给王承恩一份写满人名的纸张。


        

王承恩接过却没有立马查看,转头对右下方负责安插听记的一个掌班问道:“刘掌班,前几日交代你的事情如何了?”


        

“启禀厂督,职下已经悉数安排妥当。


        

谁都不是傻子,都知道东厂今后要飞黄腾达了,自己个人事业即将迎来高峰。


        

皇爷把随身大太监王公公放出来执掌东厂,以霹雳手段清除王德化、王之心,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启禀厂公,卑职从锦衣卫挑选精锐忠贞之士充实东厂,人员名单如下,请厂公查阅。”


        

王承恩点点头,沉声说道:“坐记、听记负责查勘当地动态,事关东厂全局,务必认真部署,不得有误!”


        

如果说东厂和锦衣卫是皇上的耳目,那么听记和坐记就是东厂的耳目。


        

侦查百官、缉拿要犯、监听当地的民情民生以及舆情等等,实时汇报给皇帝,以供抉择。


        

六部九卿,各科道大臣家中,或收买、或安置、或胁迫朝臣仆从转为东厂听记,这是名单附录。


        

另派往大明各州、府、县的坐记,因需要人手太多,暂时不能全面铺开,请厂督给卑职一两个月时间招募人员。”


        

刘掌班利落说完,拿出一份名单目录递给王承恩存档。


        

“职下领命!”


        

正当王承恩打理厂务,宫里小黄门进来传唤崇祯皇帝的意思。


        

“王厂公,皇爷有急事传唤,即可进宫。”


        

PS:诸卿,这几天抽调下乡布置防疫,更新不给力,请见谅!


        

不过差不多了,很快就开始轮班,有人替代,哈哈……真好!求票票一波,有票的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