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原来是绝世高人 > 第二百章 漂流瓶

第二百章 漂流瓶

作者:茶杯鱼 返回目录
        

内海边。


        

来这的无非是两种人。


        

一种是还没有下过水的新人,来这可以试试水,知道自己到底能潜多深,还有一种是练习技巧的老人,为了突破自己,毕竟这个内海还不知道有多深。


        

至于来这寻宝的,几乎是没有了。


        

连广袤的东海,在近海区域都找不到什么天材地宝了,更别说这里天天都有人下水。


        

修士数量不少,不时便能看到他们使出各自的手段下水。


        

李宣注意到,他们腰间还拴上了玉蚕丝制成的细绳,坚韧且柔软,而且法力的传导性也不错。


        

蚕丝后面连接着一个滚轮,只要用法力或者气血微微刺激,滚轮就会逆时针旋转,将人拖上来。


        

说话的是个铁塔似的大汉,只是面色不佳,好像气血亏损的模样,他倒是很自来熟的可惜道:


        

“道友如果想出海碰碰运气的话,不提前演练一下就太可惜了,如果不通水性,那基本就与宝物无缘了。”


        

“只要有个中境的修为,最少也能下潜到五百丈深,如果没有碰到海妖的话,甚至上千丈也不是没有可能,那里可就有不少好东西了,像海参,血珊瑚,都能达到百年份,若是能弄到明珠一类的,那就发大财了。”


        

此时,旁边传来一个闷闷的厚重声音:


        

“道友,你想下海吗?”


        

‘你怎么不问我要不要出柜呢......’李宣嘴角一抽,摇摇头道:“我大概是不会下去了。”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惊呼的声音。


        

“我的天,这起码得一千五百丈了吧?”


        

“差不多,玉蚕丝虽然细腻无比,一卷也最多一千五六百丈这么长,谁能下这么深啊?这恐怕是个四品高人。”


        

大汉说的很诱人,但无奈.....


        

李宣没灵力,也不会水行法术,甚至都不会游泳......


        

那要下去,过两天就泡发了。


        

李宣看着这片蔚蓝内海喃喃自语。


        

前世人类探索海域的极限,大概是九千多米,也就是三千多丈,之后每再下潜一点,压力都会急速攀升。


        

“道友,神识在海中探查距离很有限。”


        

“一千五百丈,还没到内海的底部吗?到底有多深?”


        

“哈哈,道友你有所不知,当年有个二品大修,驭玄水灵珠下去,三千丈还没触及到底部,上来只说此海深不见底,非是仙神恐怕绝难探查了。”


        

“三千丈......”


        

这竟然是个儒道读书人。


        

这虽然稀奇,但众人更稀奇的是,这读书人手中还拿着一枚蓝盈盈的明珠。


        

“出宝贝了!”


        

那铁塔汉子提醒道。


        

他还以为李宣在用神识之类的手段,探查海底的深度呢。


        

不多时,海面上爆起一团水花,一个略显瘦弱的中年男子从海水中跃出,身前的书写着诗词的纸张刚好烧成了飞灰。


        

那削瘦的读书人走来,连衣袍也没湿。


        

“刚刚还有余力,只是玉蚕丝不够长了,我感觉还能下个五六百丈左右。”


        

读书人摇摇头,颇为可惜道。


        

“这么大的深海明珠,若是拿去炼宝......”


        

“练什么宝,那是糟蹋东西,大把的权贵喜欢在家中收藏这玩意呢。”


        

不少修士都是眼神艳羡的看了过去,没想到这下面居然还真的能找到宝贝,不得不说这儒道修士运气很好,实力也强。


        

“道友,需要玉蚕丝吗?我现在不需要它了。”


        

读书人笑着看过来,“放心,无须灵石,就当交个朋友。”


        

“不用了,谢谢好意,但我不准备下去。”


        

“这里毕竟是内海。”


        

铁塔大汉笑道:“其实也差不多,外海有暗流和各种妖族,能下潜到一千五百丈,这一趟肯定能收回本钱了。”


        

刚刚这读书人得到了宝物,顿时刺激了一大批修士往水中去了,虽然都知道自己找到好宝物的概率不大,但谁又没点侥幸心理呢?


        

“不会吧,不会有人想在这钓宝贝吧?”


        

“别搞笑,哪怕捆上秤砣,再用玉蚕丝当鱼线,这样确实能下到一千五百丈没错,但问题是元神之力根本无法延伸那么远,这人的小聪明用错地方了。”


        

“别这么说,他万一是来钓鱼的呢?”


        

李宣轻咳一声,拿出了鱼竿。


        

并开始熟练的安装鱼线。


        

读书人顿时愣了下。


        

李宣闭上眼睛。


        

顿时,鱼线仿佛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好像是他自己本人入水,不同的是,他不用维持自己的呼吸。


        

这里的海水,比之湖水给人的阻隔感更强。


        

周围的人顿时投来看傻子的目光。


        

用鱼线这种方法,还真的有不少人试过,但哪怕是转修元神的道修,也无法在水中长期抵抗海水的侵蚀。


        

读书人和铁塔汉子对视一眼,都沉默的在后面冷眼旁观。


        

十丈,百丈,很快就到了五百丈。


        

在能见度极低的幽深海水中,能清晰的感觉到,周围有不少修士,有的使用避水珠,有的则是干脆就在水中如美人鱼般游动。


        

大多数修士在尝试下潜,但少部分则在四处摸索,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搜寻宝物。


        

而且,宛若一滩死水般,无比的寂静空旷,下面是见不到底的深渊。


        

现在李宣已经能借助鱼线拓展视野了,但与寻常的肉眼不同,无须借助光的反射,便能清晰的知道,周围四处山壁都是犬牙交错的不规则岩石。


        

细细的鱼线开始延伸。


        

到了千丈的距离,人就更少了,能感觉到四周的石壁也开始光滑起来,根本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岩石,也不可能是被海水冲刷形成的。


        

李宣心中微微有些奇怪。


        

除了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宝物以外,这里人工的痕迹非常明显......


        

当然,这里早就被刮地三尺了,李宣没有感觉到任何天材地宝的波动。


        

“这些人注定是徒劳无功了。”


        

这些人没察觉到鱼线,李宣也没有管他们的意思,继续下潜。


        

两千丈......


        

三千丈......


        

三千五百丈。


        

难道这个内海,其实是某个高人修建的游泳池?


        

李宣带着疑惑继续下潜。


        

一千五百丈......


        

一片的死寂,连游鱼之类的海生物也看不到,只能偶尔看到一些奇怪的青苔。


        

像是一片了无生机的死海。


        

“那个读书人,究竟是怎么在下面找到宝物的?这里真的有宝物吗?”


        

现在周围已经完全没有人了,甚至曾经都不一定有人踏足过,其深度已经超过了李宣所知最深的深海。


        

但,下面的深度还是未知。


        

黑暗得仿佛像某个深渊大口,静谧且幽闭得让人难以呼吸。


        

鱼线飘飘忽忽去了石壁边,虽然水下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光线了,但李宣还是能清晰的感应出来。


        

光华的石壁上,是三道巨大的爪痕。


        

如果李宣现在是以本体在这,面对这爪痕会感觉自己无比的渺小。


        

李宣有点怀疑,那读书人弄虚作假。


        

下面连根毛都没有......


        

等等,毛好像还是有的。


        

“如果不是鱼线和本体没有关系,我肯定不会再往下了。”


        

李宣觉得事情有点超乎他的想象。


        

因为到现在为止,他根本没有看到任何与天材地宝扯得上关系的事物。


        

他分辨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生物,但提醒可能会超乎他的想象。


        

继续下潜,已经爪痕越来越多了。


        

好像,曾经有某种巨大的海兽,从这里脱困而出,亦或是在这无人能知的地方挣扎,最后死亡下沉。


        

“前面,貌似有光线。”


        

李宣操控着鱼线,循着光线的位置走到尽头。


        

那是一个石台,宛如石制的莲花。


        

不过他倒也没什么惧怕。


        

石壁再次产生了变化,上面开始出现繁复的花纹,仿佛古时先民雕刻的壁画,花纹延伸的尽头,终于到了海底。


        

五千丈!


        

随后,他轻轻扭了两下,这个玉瓶底部好像触动了某种机括,发出为不可查的“咔嚓”声。


        

“这是......”


        

李宣尝试用鱼线捆在上面,然后轻轻的往外拔,但玉瓶仿佛与底座连成一个整体,怎么都拔之不动。


        

上面放着一个精致的玉制漂流瓶,却十分超出尝试的没有漂浮起来,而是静静的放在石台之上。


        

石座宛如彻底拂袖,在海水中四散开来。


        

紧接着,裂痕开始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