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携父成神录 > 第十九章 黑衣少女

第十九章 黑衣少女

作者:显钟怀雅 返回目录
        

芷兰江畔,蔚国大营


        

天色渐明。小广场上的谷家水陆两军将领和司库官已经跪了一段时间。


        

分路搜捕的水军船队和精锐侦骑队折腾了半宿,全都一无所获。远处不时传来代表“无功”的号炮声,震得众人心里哆嗦连连。


        

谷老王爷此刻就背朝着他们,站在雷皇的玄色大帐外。七十多岁的老人,高瘦挺拔的身板一夜之间便有些佝偻了。


        

为了蔚国千秋大计,谷家上下殚精竭虑,为了筹备这次所谓的“雷皇秋狩”,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


        

秋狩的地盘是谷家挑的的。阳猎人是谷家征来的。磁窑是谷家士兵守卫的。派出去搜索奸细的侦骑和水军也都是谷家的。


        

谷家的官员们也不敢在这当口去触霉头,新报上来的前夜战损账册捏在手中,只感觉越来越烫手。


        

时间一点点流逝。附近江面上还有几条战船,徒劳地往复巡查着,更多的是为了做做样子。王爷没下令收兵,就必须一直找下去。


        

在雷皇眼皮底下出了这事,不管怎么说,谷家的族长都是难辞其咎的。


        

天色尚早,内帐里没什么动静。老王爷贵为七姓王之一,本可直接进外帐等候雷皇的。但他坚持肃立在大帐之外的小广场上。雷皇的亲随们也不敢多劝,只好垂手陪站着。


        

感觉到了异样的老王爷淡淡地转过头。一副年轻的面孔施施然出现在他的身侧,与他并肩而立。


        

僭越。


        

除了江上战船间联络的螺号声,偌大的营地里,再听不见其他的声音。


        

一袭黑衫无声地飘进了帐前的小广场,原本冷峻的气氛忽然又凉了几分。


        

在蔚国,穿黑衫的,不能惹。


        

非但不能惹,能离远些就更好了。


        

当世之下,几个人敢与七姓王并列。


        

跪满广场的文武官员,顿时群情激愤地稍稍往后挪了一步。


        

老人的右眼角不争气地抽搐了几下。据自己人的报告,夜里应该是死了两位乌家的尊者。


        

十几年积累下来,乌家一共才培养出一百多位尊者。眼下还未开战就连续两天都有了折损。这笔账,在国师那边可不好清。


        

王爷认得此人,乌家的晚辈吧,不过名字记不清了。


        

从衣着上看,他应该是国师的学生。


        

“承蒙雷皇关照,家父近年一直在新都养病。身体也许应该大好了。”


        

老王爷脑袋嗡了一下。没话搭话搭出毛病了。他怎么把这事忘了。


        

黑衫人脸色白里透青,心情却貌似不错。他转过头来向谷家王爷微微致意:“老王爷辛苦。”


        

“你爹是乌老三吧。身体可好?”


        

对谷王爷之前的问话,黑衫青年似乎丝毫不以为意,他缓缓摊开手掌:“运气不错,在江边捡到了证物,确认是澜国奸细。但我放他们走了。”


        

老王爷抬起眼皮,盯了他一眼。黑衫人瘦削的脸上忽然多出了几分阴恻恻的表情。


        

国师在各家挑选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亲眷早都被雷皇软禁了啊。提这事刺激他干嘛……


        

清了清嗓子,王爷主动岔开了话题:“你那边可有线索?”


        

八月十五,澜国江州芳邑


        

芳邑人终究没有研究明白,到底该怎么解除乙弛和专犁的灵力链接。


        

他好奇地看向年轻人的手里。


        

一枚扁平的骨环,长着八根尖刺,正在暗暗发光。


        

犹豫了好一阵,独眼老大仰头长吼一声,终于还是遵照指令向东游走了。


        

踏上澜国土地,众人归心似箭。虽是步行,但不再需要遮掩行迹,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这些巨兽没有真正伤害过他们,甚至在危机之时救过他们的命。胡子叔不想节外生枝,只好让柏夜吹哨,命令专犁们继续逆流而上。


        

那只领头的独眼专犁前行了一阵,似乎是感觉到“主人”正往相反的方向跑,便停下了身形。其余的专犁也随之停住。


        

十几年来,除了两国西部的海上商道被海盗骚扰得几乎断绝以外,东陆战事早已停歇,两国民间商贸也越来越繁荣。


        

而玉澜山脚下的这条官道,乃是澜国西北各州经大城进入蔚国的通衢大道。大多数商会的车队和行脚商都会选择这条更安全的官道往来两国。


        

等出了密道后,再抄二里地的近路,就能绕回到村口的客栈了。


        

赶路的众人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一直在阎王叔背上的乙弛已经精神了许多。此刻他忽然想起了点什么,猛地拍了下脑袋:“对,三天前大城就封关了!那天我刚回村就看到好多客商折返回来。”


        

看来,这边也封路了。


        

平日里车水马龙的官道,现在却连一个人影也没见着。


        

巴叔俯身仔细观察了半天,有些疑惑地抬起头来:“辙印是三天前的?”


        

小叔叔们放下心来,背着状态时好时坏的乙弛,直接回村里找安伯去了。


        

柏夜扭捏了半天没敢跟着去,借口向小兰姐报信,拐到了去往客栈的方向。


        

当初走得匆忙,小叔叔们并不知道芳邑村外的情况。自从见到所谓“雷皇秋狩”的架势后,他们就心急火燎地一路赶着回来报信。


        

如此看来,三天前他们还没动身时,这边应该已经有所准备了。看来老大安插在蔚国的消息渠道还是靠谱的。


        

烈日之下把守路口的,是一群持枪而立的高大军士。身上的亮银重铠熠熠生辉。大帅的亲兵营?竟然还在芳邑!


        

那几个亲兵岁数不小了。他们发现了突然冒出来的柏夜,顿时警惕起来。朝这边伸手一指,柏夜立时站住脚。


        

客栈空场边的官道上,柏夜果然见到了澜国的士兵。


        

却不是永顺驿的驿兵们。


        

亲兵迟疑地回头看去。他们的长官,亲兵营校尉程不忧,正从几十步外的客栈门内迈步出来。


        

千算万算,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在了程伯的手里。


        

他们肯定不认识自己。柏夜正在琢磨怎么开口,忽地就苦笑出来。


        

他指向亲兵身后,丧气地说:“他认识我。”


        

柏夜垂着头刚要过去,耳边突然听到一阵嘶鸣。


        

何况这回。


        

虽然从小到大没骂过自己一次,但对着他那副冷面孔,柏夜就是没犯错,也总忍不住想要低头找找自己的毛病……


        

百步之外官道拐角处,一匹雪白的骏马飞驰而出。几个呼吸间便越过柏夜,直冲到亲兵身前才倏然停住。


        

一道娇小的黑色身影自马上翩然而下。


        

“有没有当官的在?”站在空场外的黑衣骑手显然是位少女。虽然蒙着面,但声音很是清脆,不过听起来却有些气急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