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唐第二帝国 > 第三十章 丁家父子

第三十章 丁家父子

作者:中隐小子 返回目录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距离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还有八年。


        

李煜在长沙得到了李璟的赐封,“秦王”。


        

若干年之后,当第三帝国再次在欧亚大陆上拔地而起之时,皇帝李策之不会想到,也正是他当年自封“秦王”,效承先祖之志,才引得了天下诸军来投。


        

……


        

湘江北去,然后合入长江。


        

边镐虽然因为李煜的求情,并不会被李璟深究,但是还是去了金陵一趟。乘着夏水而去,迎着秋水而回。


        

李煜没有久呆潭州,将高越调来潭州,担任潭州刺史之后,李煜就开始率军北返鄂州。包括后来加入的兵马,李煜回去的时候,人马已经变为了三万。


        

而马楚的广西部分,李煜还是停下了脚步,选择不与南汉混战。这种爱占便宜的小人,时机一到,一定会让它连本带利全部吐出来。


        

现在,休养生息。


        

另外还有两万被他留在了湘楚之地。


        

自朗州的武平军被扫平之后,整个潇湘之地也被快速扫占,澧州、辰州、叙州,永州、敏州、衡州、全州、道州……湖南全境被李煜的大军一一荡涤。


        

南方的茶叶,经过潭州(长沙),源源不断地向着北方输送。然后中原的特产,通过水路又倒腾回来,在长沙过路,流向南汉。


        

现在,来自鄂州的玻璃水晶,也正式加入了这一贸易体系,更加汹涌的流向南北。


        

……


        

长沙连接南北,扼控湖南,自马楚以来,茶市鼎盛,是南方的重要商贸节点。李煜接手之后,也立即恢复了长沙的茶叶商贸。


        

幸亏皇太弟和齐王的名头好使,不然李煜在金陵就要偷偷摸摸地售卖了,就跟现在在后周的开封一样。


        

到目前为止,冯达也还没有在后周找到足够有份量的大佬,去将后周的玻璃生意完全罩住。冯达现在所合作的还是一些小家族,通过他们来快速售卖。


        

李煜的玻璃水晶工厂,已经愈发地成熟,除了最通常的水晶杯,日常生活用的镜子也开始风靡各地豪门贵族之中。


        

不过,觊觎李煜工厂的势力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毕竟财帛动人心。金陵的海外仙品居现在都已经彻底对外关闭,以避免各种骚扰探查,转而直接成为了南唐境内最大的水晶批发地。


        

以前李煜的主要财源都靠着玻璃水晶工厂的支撑,而到保大十年,随着白酒向北积极拓展,迎合了北方苦寒的需要,大量的白银黄金也被吸储到了李煜手中。


        

同时伴随着的,大批武器战马,也通过各种通道,向着南方输送。


        

浊酒提纯工厂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并且通过与玻璃水晶工厂的联合,一批卖相极佳的白酒,正通过各路商贾,一路向着后周、辽国而去。


        

喝的已经不是酒,而是一种格调。


        

财粮上的逐渐宽裕,保证了李煜五万大军的供给,同时还多了一点余力也使得李煜可以继续扩展。


        

……


        

紧接着的,李煜在彻底占领潇湘之地后,不仅突破性地直接控制了全部财权,而且还得到了南唐内的支援。


        

边镐所犯之错,李璟是不想让它再来一次了。


        

“按照条例,你队立即换防。”


        

“好,夜里谨慎——”


        

鄂州城内,除了玻璃水晶和白酒的工厂被列为绝对禁地。还有几处地方,周围也是密布亲卫,若是有敢擅闯者,一定会就地格杀。


        

“曹队长,换岗。”日落之时,火药总装工厂外,两队亲卫兵正在交接换防。


        

“左右跑步,出发!”


        

吱吱——


        

现在李煜的火药桶已经发展了甲-2型,相较甲-1型的火药桶威力更加大了一些。


        

“列队。”又一支小队护卫在一车火药桶左右,这个马车装的火药桶有十桶,马上就要运送到城内的贮藏仓库。


        

似乎若有小人相犯,立即就能将其剁成肉酱。


        

不过跟着节度使府相关的,那多半是军事机密了,这些鄂州城内的小民也不敢逾越半步。鄂州刺史府里也都多次贴过告示警告,一些军事重地和节度使府的车队,严禁接扰,违者重刑。


        

马车拉着沉重的火药桶,向着城内一处守卫森严,高墙相叠的禁地而去。


        

鄂州城内百姓不知道这些马车到底都是运送着什么,黑布帷车,长索紧系,上面插着节度使府的旗帜,周围还有怒目严备的高大武士。


        

按照刺史府的说法,今日六皇子就会携大胜之军,全部登回。


        

“嘘,小声点,等下六皇子过来,一定要恭恭敬敬。”说着,这位丁家老族长目光看向了前面的几位大家族。


        

“爹,六皇子今天能到吗。”


        

城北鄂州的士绅们都在码头,等着武昌军凯旋回来。前锋的骑兵队伍,前两日已经率先回到鄂州。


        

这大半年都是看着别的家族发财。


        

大把大把的方孔钱,一块块金银水晶都从他的眼边流过。


        

得在六皇子面前有个好印象,万一运气好点,得到六皇子赏识,岂不美哉。


        

自己的丁家,今年都怪自己太过保守,没搭上六皇子的大船,硝土错过了,连木桶木箱也是出手慢了。


        

然后,替六皇子办点事。


        

再,得一些钱财。


        

现在鄂州城内的一些家族搞起了小团体,甚至要把他们丁家排除在外。要知道他们丁家可也是有着千亩水田,在乡下还有着一个村子的族人。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他丁家一个。跟他站在一起的鄂州大小家族,都正眼巴巴地看着远处的江面,期望着得到赏识。


        

现在隐约有着向鄂州第一家族发展的迹象。


        

“佑南。”丁家族长丁诚转头看着旁边自家的大儿子,心里似乎有了什么决定。


        

木桶,木箱,这些东西的制作,他们也都是会,而且不一定比那些家族差。他们在乡下的族人,勤劳苦干,缺的就是六皇子的赏识。


        

至于那邓家和几个家族的掏粪活,他更是奢望不已。邓家自从傍上了节度使府,得了这个活,今年立马豪绰得又盖了一间府宅。


        

“这?不清楚!”看着老爹的目光,丁佑南似乎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也许读书更好吧。”


        

“若是需要你从军呢?”


        

“爹,什么事情?”丁佑南今年才十七岁,跟着老爹旁边,有些懵懂也有些大人的成熟。作为丁家长子,他从小就被母亲宠爱,又被父亲严苛教育。


        

“你喜欢军武行兵之事吗?”丁诚好像在下着很大的决定。


        

“但父亲您不是说要我好好读书,光大丁家吗?”


        

“读书!”丁诚盯着自己的大儿子看了看,自己大儿子的确是个读书的料,若是按部就班下去,未来或许能出仕一方,似与那高越一般。


        

“从军?”丁佑南也是鄂州城内的小神童,十七岁就已诗歌篇百首,不久前还被报为“乡贡”,可以参加下次大试了。


        

他哪里不懂父亲的意思。


        

但是错过六皇子赏识,又想寻求机遇的他来说,是悟出了一些东西。


        

六皇子需要的是文武双全的将领!


        

“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你文武双全,正是合适。”丁诚想到自己在儿子童时就开始教导他习武,内心暗暗窃喜。


        

武昌军内请了很多书生,去教那些将校识字读文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一贯粗鄙的武昌军,突然有这样大的改变,一般人可能意识不到什么,或许就是认为仅此而已。


        

“我?”丁佑南看得出来,父亲真的要送自己从军,“去加入六皇子的武昌军吗?”


        

儿子已经明白了,丁城也点了点头。


        

那些粗鄙大字不识的将校,一定是要被淘汰。


        

丁诚看得出来,六皇子非同常人,所以更加有了决心——送自己大儿子加入武昌军!


        

“嗯,你弟弟还小。”


        

“过几日,我就去武昌军打听打听,看看怎么让你进去。”说到这,丁诚又有些不舍,兵凶战危,自己大儿子若是平平静静地走下去,未来也不会差。


        

但是,现在这么好的向上机会,怎能放弃。


        

“佑南,这是改变你的命运的重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