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苟个富贵盈门 > 第九一章 搬石头砸自己脚

第九一章 搬石头砸自己脚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返回目录
        

可能是徐义表现的太胸有成竹了,李嵩的感觉就是这案不难破。


        

徐义凭什么稳坐钓鱼台,很可能他已经安排了城门口的武侯加大盘查了,也就是刺客有可能还在洛阳城里。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徐义立功?


        

李嵩的心思……嘿嘿,徐义还是能想清楚的。


        

也罢,这大冷天的,正好清闲。


        

徐义回到家,把盔甲一卸,招呼徐清给煮点茶……徐义上辈子没养出泡茶的习惯来,就这时代的煮茶沫子,少加点乱七八糟也能喝下去。


        

天太冷,需要热乎热乎,喝口茶正好。


        

“让干啥就干啥,别觉得自己聪明,一切行动听上官的,谁也别出风头。”


        

“将主,这是为何?”


        

“将主,让几日破案?”


        

“几日?不挨咱事了。着人通知一下老赵和申屠,这几天别来府上转悠了,听从河南府的招呼。”


        

在长安那边的诏令下来以前,是可以完全歇在家里的。挺好。


        

东都留守是不能随意任免徐义,不过,停个职好像可以。


        

“人家李留守认为左金吾卫在这事上有责,侦办此案不让本将参与……”


        

自己现在应该属于停职吧?正好啥也不用干。


        

“来福呢?如何?”


        

“将主,跟来福跑了三个地方,都告知赵仲汉重点监视了。”


        

徐义觉得奏报朝廷的奏折里,肯定要有数落武侯责任的描述……这什么事呀?将软柿子捏?


        

还没办法,人家不让参与,什么都知道不了。


        

河南府牵头侦办此案,自己不让掺合,但决不能拖后腿。


        

当然,无私奉献的事徐义也没想做。看戏呗。


        

“行了,回头让赵仲汉听河南府的,要积极配合。我师父和凌云呢?让他们带着魏长天几人接手监视。”


        

越是这时候,越不能让人找到纰漏。


        

“义哥儿,二郎请你过府。”


        

多大的事呀。徐义真没在意,自己这边没错,李嵩就是找茬也无处下手。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没一阵,也就徐义刚刚暖和过来,崔府的管家古老头又来了。


        

还好,这次是坐马车。莺娘知道轻重,没有再继续跟着徐义,而是配合凌风、凌云监视来福找到的据点。


        

刚到明义坊口,远远的就看见崔颖在门口候着……这大冷天的,崔老头都拿小丫头做戏了?


        

怎么感觉崔老头比自己还当回事?


        

好心从来都不可以浪费的。


        

“我听到叔翁说了,担心……你没事吧?”


        

小娘子还是玩不了情话,说个这还含糊。


        

到底是不忍心,徐义赶紧下车……咱要同甘共苦。


        

“你这是……”


        

“李嵩准备在奏折里添些话,河南府尹不支持,大理寺、刑部分司等同僚也不赞同。”


        

“应该是没事的,送去长安的呈报,基本上是客观的陈述事实。唤你过来,是担心你莽撞……”


        

跟着古老头进了门。这时候总看不见凉亭里的摇椅了。


        

改中堂里的罗汉床了。


        

问题是,这种事,涉及到羁糜州,圣人肯定是会接见大门艺的,事情很容易揭穿了。


        

李嵩跟大门艺关系铁的可以到帮他撒谎的程度,那就另说了。


        

确实是好心了。不过,徐义真的没担心。


        

担心什么?除非李嵩把整个刺杀大门艺的过程搞得面目全非了。


        

这不,那边刚有点小动作,崔家就清楚了。


        

“义哥儿,跟老夫说说,侦办此案的成功率多大?”


        

还得把整个东都和朝廷分司衙门,河南府各相关衙门全部穿一条裤子。


        

很显然,李嵩应该没这个本事。


        

一大早赵仲汉和申屠过来,自己已经安排好了。


        

虽然不是太确定,徐义自觉现在他这边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叔翁,河南府牵头小子不清楚,若让左金吾卫牵头,小子认为最多三天就可以缉拿凶犯!”


        

徐义这点还是肯定的。昨天傍晚发生刺杀事件,凶犯来不及出城,城门就关了,宵禁。


        

“东都长安,一个来回六天,差不多也到朝廷的忍耐了……”


        

崔老头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跟徐义说。


        

刚才回家,不良人的一些情报,徐义大概看了看,跟来福选定的据点差别不大。


        

“如果是这样……那就先等等看吧。长安那边,老夫做些事。”


        

虽然长安那边还没来诏令,可河南府和东都留守的压力都很大。


        

李嵩已经不止一次的暴跳如雷了,废物也骂了好几次,可没有任何进展。


        

真不用崔家干预……


        

三天,武侯和不良人被动的配合,让河南府没有任何进展。


        

可是,东都一百一十坊,从那个坊开始盘问,盘问多久,这全在武侯自己。


        

而在长安兴庆宫,圣人看了河南府和东都留守的奏报……


        

武侯也被训斥了,可一个个遵将主令,都特配合,一句牢骚没发,兢兢业业工作……


        

几乎是挨个坊里盘查了,连坊正都紧张起来了。


        

高力士没参言,也装着不知道圣人在说谁。


        

“力士,你说怎么可以拿公器耍小孩子脾气?算了,不说了。”


        

“到底是朕高看了……若诏令到东都时,河南府没有辑凶成功,着令让徐义主导此案侦办。”


        

“东都各朝廷分司衙门全力配合徐义。另外,所有凶徒,不论生死。朕不需要知道缘由,只需要告诉天下,不可以在我大盛行凶!”


        

问题是,这班匪徒既然敢在东都行凶,又如何没有逃逸之法?


        

河南府尹有点怨李嵩了。这本来是人家徐义徐将军份内的事,最起码他脱不开。


        

五天了,河南府这边仍然没有进展,而武侯不顾风寒的挨个坊里盘查,也真找不出毛病来。


        

人家徐义徐将军压根就没有懈怠的意思,积极配合着。


        

“留守,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明日诏令下来……”


        

李嵩也有点懵了。当时看徐义的表情神态,应该就是胸有成竹呀,怎么会这样?


        

这下好了,本来是想把功劳撇开人家,倒是替人家脱开责任了。


        

“还没有进展?”


        

“武侯……”


        

“武侯这边没问题,盘查坊里,城门都相当严格,没有轮休,兢兢业业。”


        

河南府尹不想掺合李嵩鼓捣徐义的事,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


        

把左金吾卫撇开了,想往人家身上推的可能也没有了。


        

何必呢?搬石头砸自己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