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感言 再一次开书,心中略有忐忑。 此次开书,总结了不少经验,之前走了不少弯路,《九天邪少》一书,本人并不满意,以致最终将它搁置一旁。 在此,我深表歉意,望各位新老书友能继续支持九天,九天的创作永远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至此,九天不在多言,接下来,就让你我在《长安剑歌》相会,让我们一起执笔为剑闯荡一个多情多义,且不失热血的江湖。 最后的最后也是开始,希望在未来的两至三年中,我们可以一起相伴走下去。 谢谢!!! 第一章 此间少年 “公子在等谁?” “等一个故人。” “嗯,那你等到他了吗?” “等到了。” “呵,那还真是幸运呢。不像我,等的时间太久了,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 “我...终是来迟了。” 戎州城,十里外,有一小镇,名为云竹镇。 小镇南面三里处,有一茶肆,名叫无风唐。 此时,茶肆里,一名倚靠在窗边打盹儿的少年,似是受到什么惊吓,脑袋猛磕了一下。 对于这样的醒来方式,少年感到极为尴尬,只见他在抬头之际,利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周围,在确认无人在场后,方才赶紧用手轻揉自己脑门。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一张俊美的脸,在那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衬托下,更显英气十足。 然,相比他那俊美脸蛋,他的名字,更让人难以忘记。 少年姓李,名长安。 长安,一个与帝都同名的名字。 不过,不知是为了有意避讳,还是出于对少年的喜爱,邻里乡亲几乎从来不叫少年长安,而是叫他的小名,十三。 李长安一边轻揉,一边暗骂:“他娘的,大白天的,又给做梦了。” 然,就当李长安说完这话的时候,只见他神情一变,目光略显空洞盯着前方,隐隐中透着一股失落感。 “是你吗?” 李长安自语了一句,随即嘴角溢出一抹自嘲,“怎么可能会是她。” “对啊,怎么可能会是她呢,她都已经去帝都快三年了。” 李长安说到这里,脑海中又一次响起那一句,“小乞丐,记得来帝都找我。” 想到此,李长安心中一颤,呢喃道:“顾礼…” “你说你喜欢长安,而我叫十三,长安十三朝的十三。” 李长安紧握了握手,接着狠狠地道:“等我。” 说罢,李长安猛地甩了甩脑袋,试图不让自己再去想时常出现在他梦里的那个女孩儿。 几番努力,李长安总算是平复下了自己心境。 此际,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挣钱,等自己有了足够的盘缠,他便动身前往帝都寻找那个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女孩儿。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李长安嘴里念叨着,已是站起了身。 然,当他放眼望去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已不知是他今日第几次了。 “生意不景气啊!” 望着空无一人的茶肆,李长安双手一垂,头一埋,心中那份惆怅,无人可体会。 面对如今的惨淡生意,他着实有些想不明白,按理说,如今正值阳春三月,理应是赶路人的旺季,然而,无风唐却在历经他自开设以来最为惨淡的一段日子,掐指算算,距离上次最后一位离店的客人,已是过去了足足三个月。 在这期间,他有和自己叔父提议过干脆把无风唐给卖了得了,但每次他刚一开口,便被自己叔父抄起棍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训诫:“咱这茶肆,背靠青山,面朝三江,身处竹波万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白日举目赏秋雪,夜晚昂首观星辰,此景,人间能有几回闻?” 对于自己叔父这般说辞,李长安最开始是抵制与鄙视的,有时甚至还会选择顶上几句,奈何,他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终是败下了阵来,最终,他只能屈服于自己叔父的“淫威”之下。 然,无风唐保住了,叔侄二人的生活却逐渐没有了保障,茶肆的收入,原本也只能维持两人的日常开销,而今已是有三月之久不曾接待过任何一个客人,坐吃山空,那座本就不富裕的山,早已被掏空。 最后,李长安的叔父不得不干起自己老本行—看风水,就这般,靠着自己叔父这门手艺,两人的日子倒也勉强将就。 在没了往日的忙碌后,李长安有时会跟着自己叔父一同前往帮忙打打下手,但多数时候,像今儿个看见的一样,一个人留在茶肆,独自欣赏窗外过往的风。 “小十三...” 远处传来一道浑厚有力的唤声。 闻声,李长安一惊,从沉思中回过神,循声望去,不由惊道:“糟糕,忘记做饭了。” 就当李长安为自己忘记做饭而顿感无措之际,一位身着灰衫,年龄约莫五十左右的老者,龙行虎步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此,李长安赶紧毕恭唤了一声,“叔父。” 老者姓李,单名一个淳。 “嗯。”李淳应了一声,将随身携带物品放置一旁后,开口道:“今天可有客人?” “连一个过路人都不曾见到。”李长安苦笑,不要说路人了,这一天天的,茶肆里飞过几只蚊子,吹过几阵风,他都可以如数家珍般说出。 李长安的回答,李淳似是早有料到,只见他淡淡一笑,伸手摸了摸李长安小脑袋,一脸温和说道:“不怕,有叔父在,就不会让咱家小十三饿着。” “叔父...” “我看你小子又是忘记做饭了吧。”李淳打断了李长安的说话。 “我...” “看来叔父没有猜错,你小子又给忘记了。”李淳也不责怪,一边说着,一边朝伙房走去。 望着那道离去背影,李长安心中一时无两,两人虽为叔侄关系,但早已胜似父子。 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在这十里八乡可谓人人皆知,平日里根本舍不得让李长安做丁点儿事,事事亲力亲为,若非二人一直以叔侄相称,恐怕没几人会相信他们并非父子。 不过,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也是松弛有度,在教导后者读书识字和为人处事这一块,也是出了名的严厉。 “叔父,十三不是很饿,我想去镇上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李长安朝伙房高声喊道。 李长安平日里没啥兴趣爱好,最大的喜好,也就一个,那便是每天都会跑去离家三里外的云竹镇街口听那说书先生讲故事。 一听李长安又是饭不吃便准备开溜,李淳赶紧出声止道:“晚点叔父给你说一个便是…” 第二章 少年之殇 饭桌上,李长安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吃饭也是有一口没一口的,若说饭菜不合胃口,似乎有些说不过去,鱼香肉丝和麻婆豆腐都是他平日里的最爱。 李淳看了一眼,随即故作没看见,自顾自的继续细嚼慢咽口中饭菜。 良久,李长安似已不耐,眼神游离间,手中筷子在饭碗里戳过不停。 “咳!” 李淳轻咳了一声,斥责道:“真是没个样子。” 随着李淳话音落下,李长安倒是瞬间规矩了下来,小脸上的不满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那些江湖术士胡乱编造的故事,也能把你迷成这样?”李淳没好气的道。 “才不是。”李长安低垂着头回了一句。 “不是?那你说说看,那些个说书人所说故事有几件真实?”李淳说着,也是放下了手中碗筷,一脸肃穆盯着对面李长安。 李长安很想说有,但他知道自己万不能说出口,若把对面老者惹急了,断了他的零花钱,恐怕自己再没机会去听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江湖故事。 对此,李长安很快在心中做出了决定,选择顺应。 似乎李长安这一招很是有用,在他选择不语之后,李淳的态度好转了不少。 这不,李淳在清了清嗓子后,开口道:“既然我们家小十三如此喜欢听故事,那叔父就给你说上一个。” 李长安一听,瞬间起了兴,猛地抬起头,两眼直勾勾盯着李淳,眼中满是期待。 李淳起身,缓步来到窗前,双手负于身后背对李长安,看向远方的目光中,悄然间已是有着几分复杂浮现。 身后李长安一脸满心欢喜地期待故事开始。 然,给予李长安的,并不是故事如约而至的开始,而是一次漫长等待。 李淳如一棵老树杵在窗前久久不语。 对于自己叔父这番举止,李长安有些急了,可是他又不敢出声打扰,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如此,约莫过了半刻钟,李淳总算有了一点细微反应,只见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道:“从前有个将军,他的孩子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可是这个孩子从小不学无术,尽做那些偷鸡摸狗之事,所以将军很早就与他划清了界线。” “那一天,他发了喜帖给将军。” “那一夜,灯火阑珊,这个小小的村子意外收到土匪抢亲的消息。” “在惊恐中,渡过了一夜。” “第二天,土匪未曾来袭,将军也久久未来,他特意为父亲斟的那杯酒也未动。他笑了,脸颊上却划过两行清泪。” “那一夜,村外十里坡,将军持剑而立,一夫当关,满山尸横遍野。” “吾儿今日喜结良缘,尔等妄想抢亲,吾为他父,定当护他周全,纵使千军万马,莫想扑灭红烛一盏。” 语毕,李淳不再说话,也不曾转身,双目依旧目视前方,脸上并无任何变化,似乎只是讲了个稀松平常的故事而已。 可是,当一道霞光自他脸颊划过时,才发现,那双深邃眸瞳中,却有点点泪花闪烁。 就在这时,他身后却有一道小小的抽泣声传来。 循声望去,发出抽泣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长安。 此时的他,一张清秀的脸颊满是泪痕,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在听取到故事的那个瞬间,自己的心是如此的痛,那种痛,是无声的,是无助的,更是无力的。 “父亲…” 李长安带着低沉沙哑的嗓音唤出了一个他从未唤过的名字。 他的声音很小,可即便这样,依旧被杵在窗前的李淳给听到。 李淳身体微微一颤,不自主地转过身望去,李长安此时已是泪人一个。 一时间,李淳心中无两,脚下步子更是不自主地迈出,不过却被他瞬间收住。 “父亲…” 李长安仍在小声的呢喃,脑海中已是不断浮现一些既陌生,却又感觉甚是熟悉的画面。 画面里,是一位高大威武,且无比英俊潇洒的将军,他看似威严的神情,却总是流露着一丝祥和,使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父亲…” 李长安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继续幻想着自己父亲的模样。 他自打有记忆开始,陪在他身边的只有自己叔父一人,他压根儿就没见过自己父母,连其姓名,他都不曾知晓。 李长安之所以如此感伤,并非是自己叔父所讲故事有多么精彩,而是…而是他小时候听自己叔父说过,自己父亲是一名军人,且还是一位很大很大的将军。 “父亲,你在哪?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不回来看十三,你是不要十三了吗?” 李长安小声的自语,而随着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越来越多,那股刺痛感也是越来越烈。 瞧见李长安那副痛苦神情,李淳终是不在执拗,迈步向李长安走去。 “十三…” 李淳压低嗓音唤道,那声音像是从嗓子里挤出的一般。 李长安抬头,两眼凝望着身前老者,声音早已沙哑,“叔父,您为何一直不愿告诉十三,父亲他究竟在哪?” “叔父,你告诉十三,告诉十三好吗?”李长安哀求道。 “我…”李淳欲开口,却终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生生吞了回去。 眼见自己叔父欲言又止,李长安起身踉跄走到李淳身旁,双膝猛的朝地上跪去,“叔父,十三求求你了,你就告诉十三吧。” 李长安此番举止,着实让人惊讶,李淳瞬间陷入无措,他实在不知如何应答。 是的,他心疼李长安不假,但他又不能向李长安说实情。 “叔父,求求你了…” 李长安的哀求自始没停过。 望着那哭得稀里哗啦的少年,李淳肉疼之际,也是忍不住一声轻叹。 “安儿,叔父之所以不告诉你,是为你好…” “为我好?”李长安打断了李淳说话,两眼直勾勾盯着自己叔父,他实在难以相信,不愿告诉他父亲下落,竟是为了他好。 “若叔父实在不愿告诉十三,反正十三也已经长大,大不了我自个儿找去…” 第三章 说书先生 “胡闹。” 李淳一声呵斥,衣袖一甩,转身背对过去,再不理会李长安。 反观李长安,不仅没被自己叔父吓到,反而越发咄咄逼人,“我生为人子,却不知自己父亲身于何处,且不枉为人子?” 李淳心中一颤,他未曾想到,李长安竟能说出这般直击人心的话。 李淳紧握了握手,终究还是强忍了下来。 李长安的话固然道出了世人心声,他可以被曲解,可以遭受质问,但他终是不能透露半点关于李长安的个人身世。 见自己叔父不说话,李长安抹了一把脸上泪水,猛的起身,对着背对自己那道身影一声冷笑,“你就是个骗子,平日里满口的仁义道德都是假的,假的。” 李淳一听,心中一怒,转身吼道:“放肆。” 李长安被李淳这一吼,单薄的身子不禁往后退了退,眼角泪水再次不受控的流了出来,从小到大,他从未见过自己叔父有过动怒。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道戏谑声,“都一把年纪了,还对一小孩子发火。” 门外那人说完这一句,轻轻叹了一口气。 紧接着,也不问屋内二人是何反应,高声喊道:“小二,上酒。” 闻声,李淳和李长安各自回过神,对视了一眼,随即朝屋外看去,茶棚下,不知何时坐了一人。 那人银发白袍,年龄与李淳相当,但面容姣好,眉宇间总是散发着一股英气,举手投足间,更是有着几分侠义之气。 李淳本来心情就不好,加上这个很不礼貌的家伙,且一把年龄还有如此一副姣好面容,心情更加不好。 “老夫这里是茶肆,只卖茶,不卖酒。”李淳怒回道。 然,对于李淳略带撵人的话,老者似乎没听见一般,只听高声的自语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说完这一句,只见老者慢悠悠的将自己背上一个很长很长、很细很细的包袱取下放在桌上,然后悠悠然的喊道:“小二,上酒。” 对于这个不仅没有礼貌,且还孤傲的家伙,李淳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进而怒斥道:“哪里来的酒鬼,请给老夫离开。” “离开?”老者一笑,开口道:“你开店,我消费,有何不妥?” 李淳怒了,是真的怒了。 眼见自己叔父就欲朝老者冲去,李长安赶紧一把拉住,低声道了一句:“叔父勿怒,十三去看看。” 说罢,从一旁桌上拾起一条布巾搭在肩上,顺手拾起一个茶壶向屋外行去。 “老先生,小店只经营茶水,不卖酒水,不知您喝点啥?”李长安轻车熟路的一边倒茶,一边擦拭桌子。 “桃花酿,五粮液,三杯爽,美人尖,一口闷,竹长青...” 老者一口气说出了十好几种酒。 李长安眉心一皱,眼前老者所说这些酒,他见都没见过,最多也只是听人说起过。 就在李长安郁闷之极,不知如何回答之际,老者懒洋洋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知道,这些,你们店,都没有。” 不等李长安回话,老者继续道:“小家伙,要不老夫与你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李长安有些胆怯的看了一眼远处李淳后回道。 “你不是喜欢听故事吗?我于你也讲个故事,若你觉得我讲的比屋里那老头好,你去镇上给我买酒,若比不了那老头,这个,给你。” 李长安望着桌上那锭大银子,喉咙处不由滚了滚,无风唐已经三个月没开张,若能把这锭银子搞到,店里开销不仅可以缓缓,叔父他老人家或许也不再生气。 心中拿定主意,李长安也是干脆,直接答道:“好。” 老者点头,随即做了个清嗓动作,然后语速不缓不慢的道:“从前有一位将军,守卫边疆十几年,他想回家看看父母,却被朝廷残忍的拒绝,还被朝廷大臣一通批判,说将军玩忽职守,不顾朝廷安危。” “后来,将军得知父母过世的消息,悲痛之际,向朝廷谏书回乡,却还是被拒绝,将军大怒,被他带十几年的将士也怒了,一夜之间,十万大军直破帝都。” “自古忠孝两难全,世代传颂孝为先,可忍父母安好,却难熬爹娘一事!” 老者话音刚落,只听砰地一声,李长安手中茶壶被摔得粉碎。 在茶壶摔碎声响起那一瞬,李淳也是跑了出来。 李淳正欲询问发生了什么,却见老者一副若无其事端着茶水自顾自的抿着。 反观一旁李长安,整个人呆若木鸡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淳缓步来到李长安身旁,开口关心问道:“安儿,发生了什么?” “忠孝两难全?百善孝为先?” 李长安呢喃道。 “安儿...” 李淳开始有一些担心。 李长安没有理会自己叔父,反而是目光一转,两眼紧盯老者,“我知道你是谁了。” “你是说书先生。”李长安补充道。 老者没作答,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抿着杯中茶水。 这一刻,换作李淳不淡定了,只见他两眼不停地在李长安和老者身上来回移动,脸上的疑虑,也在瞬间浓了不少。 “安儿,这是怎么回事?”李淳问。 李长安依旧没有回答自己叔父的问话,只见他原本布满失落之色的小脸上,渐渐绽放出笑容。 紧接着,在李淳的惊诧目光注视下,李长安一脸肃穆的向老者抱拳躬身说道:“老先生,不知是您老莅临,先前怠慢之处,还望谅解。” 老者一听,缓缓放下手中茶杯,面带笑意的道:“你确定自己没认错人?” “小子有幸听了老先生三年故事,虽您老每次说书之时都会佩戴一面具,但您的声音,早已在小子心中有了烙印。” 听得李长安一说,老者也没再故作神秘,含笑点了点头。 见此,李长安已是高兴得难以言表,对着老者又是一次抱拳,“老先生稍等,十三这就去镇上给你买酒。” 说完,李长安也不等老者说话,更不顾及自己叔父是何反应,拔腿就跑,边跑边喊:“老先生,我会很快回来的。” 话音未落,李长安却早已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