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 第720章:李世民的顾虑

第720章:李世民的顾虑

作者:马龙藏海 返回目录
        

李承乾的一番政治举措。


        

先是从凉州开始,随后朝着陇右道各地扩散。


        

不说给百姓带来了多少实惠,最起码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温暖。


        

之前的陇右道,就像是有了后妈的孩子一样。


        

他们不止自己得不到疼爱,还要看着隔壁关内道这个后妈的亲儿子被百般呵护。


        

而现如今,李承乾的到来,着实也是让他们不再需要羡慕别人了。


        

甘露殿内。


        

听着房玄龄的汇报。


        

李世民的脸上逐渐露出笑容。


        

他道:“这小子,在治理地方上,的确有他独到的地方。”


        

话落,他看了看堂下的长孙无忌,又看了看房玄龄等人。


        

他问道:“你们觉得,他在处理好了陇右道之后,再给他派些什么官职才好?”


        

“先有扬州,后有漠北,如今又有陇右道。”


        

李世民轻抚胡须,笑道:“这也愈发让朕觉得,应该给这小子委以重任了。”


        

李世民这边就开始想着给李承乾安排新的事情了。


        

这若是让李承乾知道,恐怕又得想方设法的逃避一番。


        

好么。


        

李承乾陇右道的事情还没做完呢。


        

“若是还想给他派遣其他事情做,恐怕这亲王之位,已然不可满足了呀……”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


        

而房玄龄则是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


        

随后,房玄龄开口道:“陛下,殿下作为亲王,治理封地政治,已然是在职权之内。”


        

若是还想继续做大事儿,那就只能是成为太子,进而替父监国。


        

李世民却也早有这个意思。


        

就是在暗示李世民,应该将李承乾立为太子了。


        

毕竟,亲王应该做的事儿,他都已经做的极好了。


        

李世民摇头苦笑一下,道:“这家伙,一直都在推脱着不同意啊。”


        

这事儿,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自然是知道的。


        

“朕也的确是想将他册封为太子。”


        

“只不过……”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问道:“对了,上次他提到的募兵制,二位怎么看?”


        

“殿下的点子,自然是极好的。”


        

房玄龄不仅摇头苦笑道:“所以说,当下最好的结果,还是让殿下维持现状的好。”


        

“嗯……”


        

“毕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唐已经渐渐地步入盛世,走向和平。”


        

“或许在西突厥的事情解决之后,大唐几年甚至几十年都碰不到一场战争。”


        

长孙无忌说道:“募兵制比起府兵制来,虽说增大了朝廷的开支。”


        

“但却也一直能让朝廷的军队保持相等水平的战力。”


        

“不论现在是否采用,日后一定是要走这条路的。”


        

长孙无忌是聪明人,同样能看出来李承乾所看到的未来。


        

“那样的话,大唐的军队,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战力,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的号召力?”


        

“所以,依臣看来,募兵制乃是大唐的未来。”


        

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一个个都已经老了。


        

长孙无忌算是年轻的,但今年也已经四十多岁了,房玄龄等人更已经是年过半百。


        

而他今日这般解释也着实是说进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早前,李世民还没有发现,但这几年他已经愈发感觉到,大唐在步入盛世的同时,也在进入一种趋于老龄化的状态。


        

可一个国家光是有文臣,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有武将啊。


        

但大唐的武将现在都什么情况了?


        

而这些还可以说不重要,毕竟现在的科举制度已经趋于成熟。


        

并且各地已经开设书院,用不了多久,大唐就会有一批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可这些人的年岁都与李世民相差不多。


        

李世民老去那一天,他们也要老去。


        

程咬金今年已然四十六岁,李靖更已经六旬过半。


        

朝堂之内能独当一面的统帅,还能算是年轻的唯有李勣、李道宗、卫孝节、薛万彻以及柴绍。


        

大唐再次爆发战争,那大唐应该如何自处呢?


        

李世民幽幽叹了口气。


        

而跟着他们一起征战的那些老卒,也同样都会老去。


        

若是到了朝堂之内没有老将,没有老卒的时候。


        

“可相比起募兵制来说,我更担心的是将啊。”


        

李世民道:“当下这几年,除了李听雪与高至行以及李崇义这几人跟着那小子一同成长起来之外,几乎没有新起一人。”


        

他道:“无忌说的没错,这是我们大唐必须要走的路。”


        

“只是,当下这募兵制并不符合时宜,所以我才让他先且在陇右道进行推广啊。”


        

作为帝王,他最担心的是这个。


        

因为将领并非是通过学习能学出来的。


        

“这让朕这位帝王,如何会不担忧日后的事情?”


        

“到时候,这天下谁还能领兵御敌?谁还能为我大唐镇守国疆?”


        

他道:“这一点,陛下不用担心,将来的事情自然有人会解决。”


        

“而我们作为前人,能为将来做的事情,也只有替他们铺好路而已。”


        

他是必须得拥有一定天赋,并且还要到战场上锻炼,最后才能投入实战的。


        

而听闻这些话,长孙无忌则是微微笑了笑。


        

随后,他也笑了。


        

他道:“只希望,这小子能给我争点气,别让我失望就好了……”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而陛下,已经替后人们培养出来了一位可能是纵观古今都难以被人超越的皇子了。”


        

闻言,李世民稍稍愣了愣。


        

建造厂房的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而另外一边,厂房建成之后,所需要用到的工人也在招募着。


        

……


        

凉州郊外。


        

看着长长的人龙,李承乾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他身旁的吴有勾这时缓缓开口道:“看样子,用不了几日,工厂所需要的工人,就都能招募够数了。”


        

北漠工厂的事儿,这里的百姓也都听说了。


        

所以报名时也是十分踊跃,甚至凉州之外的百姓都跑来应征了。


        

“不得不说,殿下这次可真是为凉州解决了大难题。”


        

吴有勾满面感激的看着李承乾。


        

“以往,凉州的百姓过日子,就只能依靠那几亩贫瘠的土地。”


        

“但这一下,凉州百姓也是有了新的活路了。”


        

他道:“这还不够。”


        

可是李承乾却摇了摇头。


        

他也是凉州人,所以自然是感谢他为自己的家乡做的一切的。


        

“我要的,不是凉州百姓如此,而是整个陇右道的百姓都是如此。”


        

“我要让陇右道的百姓皆因自己的身份而骄傲,无需再去羡慕旁人。”


        

“我要让陇右道的百姓从此不在挨饿受穷,每家每户,每年都有余粮,都有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