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就穿越了? 第二章 和我知道的不一样 第三章 用火烧 第四章 就是一个“拖” 第五章 捉鸟? 第六章 奇怪的赵栋 第七章 猛将张郃 第八章 看透心思 第九章 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第十章 风峡谷 第11章 火烧燎原 第12章 白袍将军 第13章 桃园结义 第14章 天公将军 第15章 两个惊喜 第16章 曹操 袁绍的大军快速集合起来,十二万人马整整齐齐的摆在薛云面前。 其中差不多有四万,包括那两万的黄巾军,还有这段时间招募的两万新兵。 他们没有一点上战场的经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个大白馒头。 但正如颜良之前说过的那样,他们这次的任务之一就是练兵,自然不会动用自己的精锐部队。 士兵虽然战斗素质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的装备比其他诸侯好上不少。 其他诸侯的新兵,一般就是给个棍棒,很少会有真正的兵器。 至于铠甲,基本上就没有。 只有等他们之前当兵的人,都穿上铠甲后,才会轮到他们。 但是到了袁绍这里就不一样了,除了皇室,还有张角三兄弟外,就数他最有钱。 凡是参军的,都会得到全套的兵器铠甲。 那些会骑马的,更是装备了马匹。 跟其他诸侯的士兵比起来,完全是贵族玩家和平民玩家的差距。 至于将军,薛云让颜良当统帅,典韦为先锋。 按照薛云之前说要试探试探典韦后,颜良就举行了一场比赛。 让典韦一人,在擂台上放倒十个将军,就许诺他下次打仗就带上他。 典韦果然表现除了远超常人的能力。 头五个,没有一个人能在其手中,坚持三个回合的。 后面一口气上来四个,打算群起而攻之,但还是在二十个回合内全部放倒。 最后还剩下一个将军,颜良直接让文丑代替他。 文丑说徒手打斗没有意思,直接拿起了他的长枪,典韦也用上了双戟。 拿着兵器的典韦,和之前比起来,仿佛换了一个人。 整个人犹如饿了三天的老虎,直接朝文丑扑了过来。 文丑也没有退让,直接迎上典韦。 二人你来我往,完全就是战场上的对敌厮杀,根本没有比试时的点到为止。 刚开始二人不分胜负,直到五十回合之后,文丑有些招架不住,长枪被典韦的双戟卡住,没法抽出来。 典韦就趁此机会,双臂猛的向身后一拽,文丑的长枪就带着飞了出去。 典韦直接右手将戟指在文丑面前。 文丑就知道自己已经输了,但是他并没有生气,反而是高兴。 心想主公能得如此猛将,简直如虎添翼。 典韦的表现也把在场的所有将军给镇住了。 如果说之前因为薛云对典韦太过友好,才让他们这些将军嫉妒。 那么他们现在就只有佩服,因为那个人比你厉害。 典韦通过了这场比试,才算是真真正正融入到了武将集团当中。 所以这次营救公孙瓒,典韦当先锋是毋庸置疑的。 而对于此次战斗的军师,就落在了为薛云献计的徐庶身上。 薛云在高台之上,看着此次出征的将士们,说道“诸位将士,你们是我袁绍得以立于诸侯之林的依靠,此次战斗,就是为了向世人昭告,张角不是说谁帮忙,就灭谁吗?那我倒要看看,他会如何灭我?” 薛云又和颜良交代几句后,就让他们出发了。 其实薛云心里很想自己当统帅,去救公孙瓒的。 但是他这建议一提出,就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说这太冒险了,如果有个什么万一,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薛云毕竟不是历史上的袁绍,如果按照历史上袁绍的性子,肯定会力排众议,最后挂帅出征。 所以薛云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只好站在成楼上,目送着队伍远去。 心里默念道“徐庶的计谋,和我的需要不谋而合。如果成功了,对我带来的好处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个天下,将会从此风云变幻。 没有人知道徐庶的计谋,将会给大汉王朝带来怎样的血雨腥风。 公孙瓒还给其他诸侯派去求救的信使。 例如袁术,孙坚等,他们不想得罪黄巾军,所以就把公孙瓒派去的信使拒之门外。 但有一个人犹豫不决,那个人就是曹操,曹孟德。 曹操见到信使,信使说了幽州的形势,并且公孙瓒答应割让一城给曹操。 曹操之所以犹豫不决,不是因为这区区一个城池。 而是如果他有了幽州的一个城池,那么对他日后的雄图霸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也知道就算黄巾军被消灭了,大汉的天下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剩下的就是他们之间的诸侯混战。 但是他又担心黄巾军会派人攻打他的兖州。 他现在兵马也就三万左右,还不是和黄巾军彻底决战的时候。 但他如果错过这次机会,让黄巾军占领幽州,那么中原各地,就都是他张角的囊中之物。 他自己也会凶多吉少,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这让曹操一时间骑虎难下。 就在曹操犹豫不决时,其派去监视袁绍的探子传回消息,说袁绍已经让颜良带领四万人马出城,前去营救公孙瓒。 听完消息后,曹操冷声道“看来他袁绍是想兑现之前的承诺。所以就算有来自黄巾军的威胁,他也是义无反顾的派出的援军。从而在天下人面前博得一个‘仁义’的美名。” 就在此时,曹操一咬牙,说道“让夏侯惇带一万人马,前去营公孙瓒。” 曹操知道既然早晚都要和黄巾军一决生死,那为什么不能等到自己实力强大以后,再联合其他诸侯对付黄巾军呢? 于是,曹操这边也派出了援军。 曹操此举,让的天下为之侧目。 因为袁绍出兵他们可以理解,毕竟之前有过承诺。 不去,名誉上就会受到打击。 但是曹操突然冒出来,这让所有人有些不知所以。 而在冀州的薛云,也得到曹操出兵的情报。 其实他们这些有点实力诸侯,都会在其他诸侯,甚至是张角身边安排卧底。 他们就是这些诸侯的眼睛,其他诸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可以提前知道,并且做出防备。 如果是一个时辰前,薛云收到这个情报,可能会被曹操的大义所折服。 但是当他听说公孙瓒以一个城池为条件,请求援军。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城池,曹操可能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幽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在幽州,有一个属于自己城池,那么图谋幽州,趁机将其拿下,就变得完全有可能了。 薛云笑着道“看来这个曹孟德和我想的一样,这场战争还没结束,他就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了。” 第17章 多疑的公孙瓒 第18章 乔钟 第19章 委屈三兄弟 第20章 屠杀平民 第21章 投降 第22章 抗命 第23章 反水 第24章 各有心思 第25章 民怒 第26章 这算偷袭吗 第27章 决斗 第28章 援军到来 第29章 结束 第30章 张让 第31章 圣旨 第32章 要学会拒绝 第33章 传奇 第34章 联盟 第35章 文丑的仇家 第36章 战争胜负的关键 第37章 伏兵 第38章 千钧一发 第 39章 报仇 第40章 到达目的地 第41章 审问 第42章 可怕的少年 第43章 哪个更重要 第44章 坑人 刘辩直接把黄巾军和十常侍之间的利害关系,详详细细的给薛云说了一遍。 薛云一时之间却无言以对,因为这看似自私,不顾天下苍生的行为,却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如果按照薛云所知道历史来看,刘辩这个皇帝存在感很低,在董卓进京后,就把他给废掉了。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关于他事情传出来了。 但是现在的刘辩,却是给薛云一种“光武帝刘秀再世”的感觉。 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才推翻了王莽专政,拯救百姓于水火。 为已经濒临死亡的大汉政权延续寿命。 薛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反驳刘辩之前说的这个理论。 只好点头道“就算你说的是对的,那处理掉几个太监,对你来说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在薛云看来,这几个太监把持朝政,文武百官早就已经受够了,此时就算杀了他们,那些十常侍的党羽,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什么? 面对薛云的提问,刘辩只是淡淡的说道“可惜十常侍不是赵高。” 先前刘辩亲口承认十常侍和赵高一样,但是现在却出尔反尔,又说不一样? 刘辩没有看薛云,接着道“秦朝的赵高虽然也专政,权倾朝野,但他不是武将,手里没有兵权。那个秦二世即便再昏庸无能,也不可能把虎符直接给赵高保管,但是十常侍却不同。” “十常侍手底下有军权?”薛云难以置信的道。 刘辩点了点头,接着道“没错,那是朕这个国家训练出来的最精锐的军队——龙军,人数达到了十五万的规模,他们是从朕的刘秀先祖,在创立东汉时一同建立的,算是整个国家最强的战力了。” 刘辩这话的意思就是,朕的这支军队,享受皇室提供的装备,和特殊的训练方式,跟你们这些地方军阀的士兵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按照薛云的推测,这达到十五万之众的龙军,就可以解决黄巾军的叛乱问题。 因为只需要把他们最精锐的九万人吃掉,张角他们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整个黄巾军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这便是刘辩之前说过的,黄巾军根本不是问题。 薛云也是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已经奄奄一息的汉朝,还有如此强悍的部队。 看来就算是黄巾军被收拾了,那些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现在这支军队怎么就落到了十常侍的手中呢?” 按理说这支军队,就应该一直捏在皇帝的手中,其他人根本就不能染指。 十常侍就算再怎么手眼通天,也不可能掌管这支真正的王者之师。 “这全都是先皇的主意。” 刘辩解释道“先皇驾崩时,朕还年幼,先皇不敢把这支军队交到朕的手中,担心朕不懂事,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自然也不敢交给朕的母后,因为这就会造成外戚干政的局面。于是先皇思来想去,就把这支军队暂时交给张让掌管。并且传下圣旨,说朕不到十八岁,不能接管龙军。” “那先皇就不怕张让利用这支军队造反吗?”薛云不知道刘辩的父亲为什么会下这么荒唐的圣旨。 只是刘辩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支军队毕竟是皇家的专属王牌,张让不可能用它来造反,但是也无形间,也算是给他一个免死金牌了。” 这支军队毕竟有先皇的旨意,暂时由张让掌管,只要张让不用它造反,其他情况却是不受影响。 例如洛阳遭到黄巾军的进攻,或者有哪个诸侯起兵造反,他都有权利命令这支部队出兵平乱。 毕竟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京都的安全,汉朝的天下。 “那他既然掌管这支部队,为什么不把他们派出去,联合我们这些诸侯,一起朝黄巾军发动进攻?而且龟缩在这洛阳城中?” 如果大汉真的有这么强的战力,应该先解决黄巾军才对。 “这就是张让聪明的地方。他知道龙军是自己的免死金牌,如果他把龙军全都派出去,固然能够消灭黄巾军,但是自身也会损失惨重。而且。。。” 刘辩此刻看向薛云,接着道“而且朕也担心,你们这些诸侯会不会出工不出力。就是等着朕的龙军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揭竿而起,再现我汉朝的八王之乱,个个裂土称王?这样一来,我东汉就和东周一样了,。你们和战国七雄一样相互攻打,而我堂堂皇室天子,因为没有强大的兵权,而任由你们宰割。” 薛云听完刘辩说的话后,甚至怀疑眼前这个人,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而来的? 下意识的出生问道“王者。。。” 刘辩回答道“归来。” 之后有些愤怒地说道“朕出来找你,是商量正事的,可不是跟你玩这种游戏的。” “是微臣不对。”暗号没有回答上来,薛云确定眼前这人,就是这个朝代的汉少帝刘辩。 只不过这个皇帝,比历史上的那个,不知道聪明多少倍。 于是接着道“既然先皇说张让掌管龙军,而皇上要到十八岁之后才能掌管,那杀了张让也没有用啊?” 因为就算把张让杀了,这支军队刘辩还是没有办法掌握。 那只是把权利转移到了刘辩手里,让他真正成为一个君王。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黄巾军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而且目前这支龙军因为有先皇的圣旨,可以说在刘辩十八岁之前,而张让没有造反的情况下,这个太监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 刘辩点头道“没错,而且如果有人杀了十常侍,虽然全朝上下都会欢欣鼓舞,但毕竟是杀了朝廷命官,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就是龙军出动,将动手之人的所有势力斩草除根。” 听完刘辩的话,薛云心里顿时想要骂人了。 “我去,这是要找我杀了十常侍,然后派龙军把我消灭了?这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坑人啊!” 薛云内心吐槽了一下,说起话来也是支支吾吾。 “那个,皇上,你不会想要让我来完成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吧?” 看到薛云那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刘辩笑着道“是啊,朕思来想去,觉得只有你能够担此大任,爱卿作何感想?” 薛云顿时犹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第45章 豪车 第46章 圈套 薛云就这么跟在公公的身后,周围被几个士兵包围。 这些士兵看似是保护薛云他们的安全,实际是如果薛云有什么轻举妄动,他们就有理由将其拿下。 只不过薛云发现,在这群人中,之前和那个公公窃窃私语的小兵突然不见了,看起来是给自己的主人通风报信了。 至于证据,就是那个公公说时间不等人,一心想让薛云快点出发,其实是想让他尽快上马车。 只不过在被薛云拒绝后,他的情绪就不再那么激动了,现在行走的速度,可一点也不像有事赶时间的样子。 所以薛云估计那辆马车的来历肯定不简单。 而那个公公之所以把速度放的这么慢,完全是为了给送信的那个人争取时间。 只不过薛云也是看破不说破,他也想见识一下,能够掌控大汉帝国的最高权利。 让刘辩这种堪称明君帝王的君主,都不得不装傻充楞的张让,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路上的行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四周寂静,有的可能就是马蹄声,还有士兵的脚步声。 在洛阳东城,有一个占地辽阔,气势雄伟的府邸。 门口两头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居然把狮子的那种雄威,都给雕刻出来了。 在府里的正堂上,坐着十个人,他们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十常侍。 张让坐在首位,毕竟十常侍中,他的权利是最大的。 而且那支龙军,也是掌握在他的手中,其他人根本无法染指。 在张让下方左手边,有一个手拿一对古玩核桃,在左手手心间来回转动。 他貌似有些等的不耐烦了,说道“大哥,你把我们都叫到这里来,到底所为何事?” 张让还没有开口,一个神态倨傲的公公说道“你们没听说吗?袁绍已经来到这洛阳城了,大哥召集我们来,想必就是为了袁绍的事情吧?” 说这话的人,正是之前在城门口,给薛云他们宣布圣旨的那个公公。 张让点了点头,接着道“四弟所言极是,而且我安排在那个小皇帝身边的人传回消息,说皇上悄悄出宫,一路跟踪,发现他来到袁绍居住的客栈。你们难道就不想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商量了些什么?” 众人听到张让的话,顿时恍然大悟,随后一个人说道“就算如此,也用不着我们兄弟十人一起等他吧?他的架势怎么就这么大?” 说话的这个公公,平日里就是负责监视满朝文武,无论他是丞相,还是大将军,都必须要看这个公公的脸色行事。 而袁绍虽然有四世三公的背景,但是论品级,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只见张让摇了摇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训斥道“老三,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种看不起人的姿态最好还是给我收一收。” 张让看了看下面的人,接着道“虽然城里的官员我也看不起,但是对于袁绍这种要身份,有身份;要实力,有实力的诸侯,我们还是要稍微客气点的。而关于他这段时间的功绩,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无论是安华城战役,还是前不久的幽州战役,都能体现出袁绍有着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他们都知道自己身上的短处,他们看似在洛阳城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是他们手里没有军权,虽然张让手上有十五万的龙军,但却没有直接命令的权利。 虽然这些年,有不少地方的将军都想到他们手下作事。 但是那些人要么只有几千人,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的庸将,张让要他们何用? 虽然朝廷上面有一些大将军,但那都是虚名,手底下也就不到万人,连公孙瓒都不如。 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即有指挥打仗的能力,还要有庞大军队作为支持的一个诸侯。 而袁绍,就是将这两点完美结合的人选,这也是张让叫薛云来洛阳的原因。 因为他们平时除了去给各个诸侯传旨外,是没有机会出城的。 所以让袁绍,袁术,曹操这三个最有实力的诸侯,趁着公孙瓒的事情一起叫到洛阳,也为他们私下来往提供了可能。 而袁绍,就是他们的第一人选。 就在这时,那个负责通风报信的士兵出现在众人面前,气喘吁吁的,貌似跑了很远的路。 张让见到这个人,询问道“怎么样?计划成功了吗?” 只见那个士兵摇头道“回大人,没有,袁绍没有坐马车,而是和孙公公骑马赶来。” “什么?!” 张让听到这个结果也是大吃一惊,摆了摆手“下去吧。”显得十分气恼。 众人见到张让情绪不对,就问道“大哥,发生什么事情了?” 张让叹了口气。 缓缓道“我让人去接袁绍,让他坐只有皇帝才能坐的皇室马车。原本是打算以此为要挟,逼迫袁绍加入我们的阵营。到那时,我们的实力,会得到极大的增强。但袁绍却没有这么做,使得我的计划功亏一篑。” 皇室马车,就是薛云在客栈门口见到的那辆豪车。 那是只有皇帝,也就是刘辩才有资格乘坐的,其他人坐上去,就是一个死字。 张让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从宫里偷出来的,为的就是让袁绍中计。 等到了府上,他再对袁绍说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告诉他只要和自己合作,这件事就不会有人知道。 当然袁绍会说大街上的人都看到了,张让也考虑到这种情况,他会让手下对看到的百姓杀人灭口。 他相信,就算别人知道是他做的,也没人敢治他的罪。 只不过袁绍没有坐上马车,这也是张让万万没想到的。 众人听到张让的话,也都感到可惜。 袁绍是他们最为看中的一个诸侯,如果就这么放弃了,想必他们谁心里都不甘心。 “大哥,既然那个袁绍没有上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让安抚了一下众人的情绪,说道“没事,我让他到我府上,自然是有别的办法。” 众人听完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就在此时,一个下人跑进来说道“大人,孙公公和袁绍已经到府外了。” 张让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好了,兄弟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贵宾吧。” 第47章 美味佳肴 第48章 回屋休息 第49章 离去 第50章 凶杀案 薛云回到客栈,也没有做其他事,就直接进房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原本还在熟睡的薛云,突然被街道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了。 薛云起身,透过窗户向下看去,一批士兵正朝一个方向跑去。 而那个方向,就是张让的府邸。 “发生了什么事了?”薛云不知道这些巡防营,大早上就这么着急忙慌的想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文丑的声音传了进来。 “主公,起来了吗?” 薛云直接让文丑进来,然后问文丑,大清早的发生了什么事? 文丑回答道“主公,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就在我们离开张让家后,那里突然出了命案,除了张让,还有给我们传旨的那个公公,其他人全都被杀!” “什么?”薛云听到这话后也是有些难以置信。 类似于十常侍这种存在,身旁的护卫绝对不少。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天下,有多少人对他们恨不得千刀万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小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现在突然被人杀死了,估计能够成为天下一大奇闻了。 张让的府邸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之前文丑之所以能够闯进来,并把薛云带走。 就是因为文丑是来接自己家主公的,于情于理张让都没有办法阻止。 一旦张让强行把人扣下,就算文丑下手不知轻重,打伤他们,他们也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毕竟人家不是土匪,闯到你家打砸抢烧。 只不过那里可以算是十常侍的大本营,如果守卫不够的话,他们早就被城里的百姓给生吞了。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闯入张府,并且连杀几个公公? 薛云知道自己在这里想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打算和文丑一起前往案发现场。 二人走在街道上,看到路两边的百姓,他们的脸上,并没有因为死人而伤心,恐惧。 有的只是兴奋,喜悦,更有甚者,直接喜极而泣。 看来他们也知道被杀的,就是平时鱼肉他们的那几个太监。 平日里他们位高权重,这些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其实他们心里,早就把十常侍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上千遍了。 现在可能是老天爷显灵,把这些人都给收拾了。 只不过他们不能够表现出来,因为这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都是十常侍的爪牙。 如果自己因为十常侍的死而高兴,就会被这些人抓住把柄,押入大牢,那结果肯定生不如死。 薛云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有一个疑惑:十常侍虽然死了不少,但是那个至关重要的人——张让,却毫发无伤。 如果凶手的目的是为民除害,匡扶正义。 那只需要杀死张让一个,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张让一人,比其他人加起来还要重要。 只要张让不死,给他一点时间,他还是可以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十常侍。 就在薛云思考问题的时候,张府已经到了。 此刻张让站在门口,大声训斥城防官的将军,貌似是说因为他的失职,才害死这么多人的。 而那个将军一直弯着腰,低着头,额头上冷汗直流,貌似已经被张让给镇住了。 薛云走到张让身旁,安慰道“张兄,节哀顺变。” 张让没想到这个时候袁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虽然昨晚袁绍的表现让他感到十分愤怒。 但是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脸上的怒色稍稍退去了些。 说道“袁公,谁能想到会在我的府上,发生这么可怕的事情。想我十常侍一辈子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想到最后会被歹人所害,真是好人没好报啊!” 薛云听到张让的话,心里已经开骂了:我去,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太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薛云现在肯定这个十常侍集团,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销组织,张让就是天生的传播者。 薛云心里骂,明面上还是一副安慰的神情。 “哎,张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薛云低声对张让说道,貌似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们要聊的内容。 张让点了点头,最后让那个将军滚开,他们二人来到一棵大树下,谈起话来。 因为那些人都是死在府里,此刻那里面都是官兵,张让害怕隔墙有耳。 薛岳说道“张兄,我昨天才在你府上吃完宴席,今天怎么就出了这一档子事?” 张让也是叹了口气,于是就把薛云离开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昨天夜里,他们几个都准备回屋睡觉,但是张让突然接到宫里的圣旨,说皇上找他有要事。 于是便和赵忠一起去宫里商量事情,谁能想到等回来后,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薛云知道张让没有说谎话,因为有没有去刘辩那,刘辩心里知道。 如果张让说了谎,刘辩就有理由怀疑是张让杀死这几个人的,之后就可以处理张让,掌控龙军。 “那可有什么发现?有没有找到关于凶手的蛛丝马迹?”薛云问道。 张让说道“我之前问过刚才的将军,他说凶手身手不弱。我府上的那些护卫,全部都是一击致命。其中好几个,都是被尖锐武器贯穿身体而死。那个将军推断凶手可能是一个用枪的高手。” “用枪?!” 薛云听到这话,当下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赵云。 因为赵云自从把乔钟押入天牢后便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现在又有了十常侍被杀的案件,赵云就是第一嫌疑人。 只不过薛云相信赵云行的正,坐得端,这件事肯定不是他干的。 就在这时,薛云突然想起一件事。 之前他还在想,张让为什么非要让赵云押送乔钟进京,而不是随便让幽州出一个人,来做这件事。 现在看来,张让就是为了让赵云来给这件事背锅。 而这场杀人案,十有八九就是张让自己做的。 只不过薛云不知道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