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二拴的一九七八 > 第七章 开学(五)

第七章 开学(五)

作者:岳麓之巅 返回目录
        

李之重家差点被定为富农,因他大爷给傅作义当兵。


        

按照政策可以雇工一人顶替劳作,所以雇工一事略过。


        

还有他姥爷时任村贫协副主任,压下了一个最大的隐患。


        

就是李之重爷爷的亲姑舅(大舅家的长子)是陈国英(中统在绥远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特务首脑,后去台湾),才堪堪避祸。


        

不过李之重二爷爷家可是跟上没少吃苦头,后代的入党与提干都受过影响。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据一些有心人不完全统计,在不受“成分和政审”影响后。


        

地富资产阶级的后代大学入学率,远高于占比大多数的贫下中农、无产者与小业主子弟。


        

估计是给他大姐一个面子,还有李之重本身是上一年的班长。


        

小学一年级班长都是老师指定,李之重理所当然的出任。


        

看来穷这个属性影响智商啊。


        

郭老师安顿报完名的同学回教室大扫除,临时指定李之重负责。


        

后来李之重才知道,那是吃不倒(打不赢,当然不是真打)她老娘的缘故。


        

尤其还奖励两个作业本两根铅笔,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大姐甚至在一年级就把他入队的事解决了,俗称红小兵。


        

期末还给了一个“三好学生”,当然成绩是必须的,不过总有点举贤不避亲的意思。


        

班内外已经有二三十个学生了,李之重跳上讲台。


        

“静一静,静一静,”他拍了拍小手说,同学们疑惑中逐渐静了下来。


        

李之重出了办公室,打发三宝去买糖。


        

他径直来到隔壁生活老师办公室领取了两把磨秃了的扫帚,一个变形铁簸萁,一个漏水脸盆,回到班级。


        

“另外卢晓茵你家近,回去取两块儿旧布过来,搽玻璃用,事后我和郭老师说,让她表扬你大公无私。”李之重安排着说。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点事根本不算个事,闹哄哄地干了起来。


        

“郭老师让我负责大扫除工作,希望大家配合,表现好的我向老师汇报。”李之重拿腔作调地吼着。


        

“男生打扫地面打水搽桌椅,女生搽玻璃,开始吧。”


        

不一会儿,尘土飞扬,能见度骤减,原本准备搽玻璃的女生也跑了出来。


        

为啥不先洒水呢?教室地面是土地,洒水后一扫就和泥了。


        

卢晓茵更是激动的满脸通红,飞快的回去取旧布。


        

桌凳被男生全部搬在院内,教室里两把扫帚上下翻飞。


        

“我,我,我……”望着一双双淳朴热切的眼神,他点了小眼和建平。


        

两小子直冲教室,再有人替,死活不交出扫帚,一直到扫完为止。


        

只能先扫,前面扫,后面有学生已经从井里打水回来了,拿着脸盆跟在后面洒水压尘。


        

“换两个人扫地,谁想去完成这最艰苦的任务,举手?”李之重在班门口煽情道。


        

“回去不要说,”李之重叮嘱道。


        

“不说,谁说谁是王八蛋。”吃瓜的同学积极回应着。


        

正好三宝买糖回来,李之重把当时几个同学叫道旁边,包括建平。


        

虽然这小子有些疑惑,还是跟了过来,一人一颗,发了七颗。


        

分到糖的不可能独享,会有关系好的凑上来央求。


        

“没了。”不想给的把糖块藏在舌下,张开嘴说。


        

“给额(土话我)咬一块儿。”


        

“让额抿一抿。”


        

李之重把剩下的五颗糖直接右面装裤兜里。


        

第一这是唯一不漏的一个兜。


        

遇上更狠的直接就咽了。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甜蜜带来的幸福是现在孩子难以想象的。


        

一假期的积累,倒垃圾的跑了六七趟,垃圾点是没有的,校门外小河槽倒了血霉。


        

渐渐地尘土落下,搽玻璃的布子也拿来了。


        

农村小孩什么都往兜里装,弹弓用的石子是常备,所以兜烂得快。


        

第二家里面有弟弟妹妹,糖是最好的礼物。


        

黑板上方,挂着领袖画像,两边分别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


        

等地面水渗的差不多时,玻璃也搽好了,组织同学们把桌凳归位。


        

女生们踩着凳子搽玻璃,没布子的用纸搽,男生轮流打水清洗桌凳黑板。


        

这时候的黑板是水泥和墨汁直接抹到墙上成型的。


        

“李二拴表现很好,这么短的时间内,打扫的这么干净,值得表扬,另外李二拴暂代班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李之重举起手向老师示意,“李二拴,”郭老师用手一抬说。


        

整个教室透着一股清爽的泥土味道,只是几个奋勇扫地的形象有点惨。


        

一会儿郭老师报完名拿着花名册走了进来,看了看教室地面和窗户。


        

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郭”字,转头对大家说:“我姓郭,大家以后叫我郭老师。”


        

接下来点名排座位,班里面一共四十八个学生。


        

“郭老师,打扫卫生是大家一起的劳动成果,尤其是赵小眼,陈建平,卢晓茵。”李之重大声地说道。


        

“好,我记住了。”郭老师点了点头说。


        

开始都是一个女生搭一个男生,最后剩下的男生坐一起。


        

这时候没有近视眼,也没有要求照顾的,基本做到公平。


        

男生二十八个,女生二十个,全部来到教室外面,按照个头大小男女排成两列。


        

教室内每排三张桌凳坐六人。


        

李之重站起来点了几个人,跟着郭老师出去了。


        

不一会儿,带着浓浓的油墨香味的新书拿了回来。


        

李之重由于个子较矮,坐第一排中间,也有照顾成分,因为不存在以列轮换这一说。


        

“来几个同学和我搬课本。”郭老师说道。


        

“上午就到这里,下午两点上课,课程表贴在门后,希望大家不要迟到,下课!”郭老师说道。


        

“起立!”下意识中李之重应道。


        

书费放假时已经收取,一般是长退短补,语文算术图画,每人三本总价不到九毛。


        

几个同学一起帮忙,书本分发速度很快。


        

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课间十分钟。


        

早上八点上课,九点五十课间操,十二点下课,下午两节课,两点上课,四点放学。


        

同学们稀里哗啦地站了起来,目送郭老师风风火火地走出班门。


        

课程表是学校油印好的十六开标准表格,由班主任结合教导主任意见填写。


        

李之重之前看过二年级的图画课本。


        

就是二十页单线条简笔画,一张白纸夹一张简笔画,方便学生临摹。


        

课程表是一到星期六的,星期六下午劳动课,俗称大扫除,星期日休息一天。


        

课程以语文算术为主,还有音乐、图画、体育和劳动课,六门课只有音乐和图画是新课。


        

后来一个供销社的领导娶回来一个外地大嗓门儿媳妇,实在没法安排。


        

干脆就开了音乐课,教五个年级唱歌。


        

最复杂的一页是画个少先队队旗图案。


        

音乐没有课本,原来学校就没有音乐课。


        

李之重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然后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


        

长大以后发现很多地方唱错了。


        

得亏是穷乡僻壤,要是大点地方,会不会发生恶意篡改革命歌曲这种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