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蟠桃大圣 > 65、共赴国难

65、共赴国难

作者:旅行家蜗牛 返回目录
        

见王莽不说话,天将有点恼怒,仿佛受到了冒犯。


        

按他的想法里,自己既然发话了,这些凡夫俗子就应该三叩九拜,立刻退居三百里,畏畏缩缩的躲起来,可这些人到现在也未曾向后一步。


        

“尔等凡人见我天兵,不行礼不叩拜,简直岂有此理……看来这些年的天灾还是不够,没把你们膝盖下那点儿玩意儿打碎…”。


        

天将大声骂道,全军肃静,只剩下此人的骂声回荡。


        

“什么天灾?”


        

王莽斜斜眼,示意身边的随军太监问道。


        

闻言,天将不屑的嗤笑:“真是可笑至极,天下万物皆由我天界执掌,何况区区天灾?便是灭你一朝,亦如弹指般容易!”


        

“吾皇口谕,杀无赦——”。


        

……


        

王莽在众军拱卫下,迅速退到了中枢位置,枪盾兵,骑兵,弓箭手…层层环绕,整个环境冰凉如铁。


        

他心里其实也有点纳闷,照理说,凡间怎么突然开始降雨了,不是严令不降吗…


        

这天将只是个小将,方才骑着天马下山,本身并不会飞,未曾料想到,此话音刚落,新军将士们便不约而同,直接把他团团围住。


        

至此,空气中只剩下一道声音:


        

这位皇帝做了一生的文人,如今再次罕见的爆了粗口。


        

后来据围观者所述,那一日,鬓发花白的皇帝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淌着眼泪,他用力的砸着一切能砸的东西,全然不像往日般高高在上。


        

若是用天兵的话来说,此刻的皇帝才更像个凡人。


        

他们来到将军大营,坐在帅位上的王邑吓了一跳,连忙从帅位上下来,让座给皇帝。


        

“他妈的,老子就知道这天灾不对劲…”


        

“老子的新朝江山,这狗日的贼老天!”


        

看着盒子里的大桃,王莽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于是他捧起桃子,大口大口的吃着,这个桃子很大,他咬起来却感觉入口即化,一缕缕难以言明的感觉,随着桃肉入口,传遍四肢百骸。


        

然后他惊讶的发现,随着岁月流逝,自己早已不剩多少血气的手腕,忽然有了力气,甚至远胜自己壮年时期,前所未有的力量。


        

“凡人,朕去他妈的凡人…这狗日的老天爷,果然是个竖子!”


        

王邑捂着脑袋,心里有点委屈,他的后脑勺也未能幸免,刚被王莽打了个肿包,此刻正隐隐作痛…


        

他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却瞥见这位暴怒的堂哥取出了一个锦盒…


        

于是即便他能一拳一个,单单只是尸体,也把他围得滴水不漏了,人海战术,士兵们一言不发,却在用命堆叠着天将身上伤口。


        

不多时,战圈内传来士兵的声音:“敌军已歼灭!”


        

“好样的!”


        

……


        

外界,一众将士拼命的围攻着那个天兵,原本这厮是一拳一个,下手毫不含糊,一边打还一边叫嚣。


        

那个死去骠骑将军的副将见状,迅速下令,士兵们立刻改变了战术,上百人把这天兵围得水泄不通。


        

如果王莽看到这一幕,定然会开怀大笑,他的新朝如今虽然有支离破碎之态势,但在军中的这些将士们,却是深深浸染了新朝的气息。


        

虽然现在没看到,但他终究会看到的,有些东西是长久存在的。


        

就像现在,几乎所有将军们,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同一个地方。


        

“什么狗屁天兵天将…”。


        

军营内声音大噪,原来这天兵看着唬人,刀砍不动,但多砍几次,他也是会流血的,他也会死,甚至也会怕,也会绝望到求饶,向他口中的凡人求饶。


        

众将士只觉得呼吸通畅,胸中浩然快意,真的解气,很解气。


        

“陛下亲旨——《伐天檄》!”


        

军令如山,声声浩荡。


        

全军只觉得振聋发聩,“伐天”二字久久回响不绝兮,全篇近千言的檄文,传到耳中已然听不清了。


        

便是军队中部的帅帐,他们知道,在那座金色的帅帐内,是他们共同的皇帝,不是天子,而是圣人,新朝以圣人立国,这个圣人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莽。


        

确实,新朝这些年过得并不好,却并不妨碍军中的儿郎们,他们对这位皇帝有着近乎信仰般的追随。


        

那座帅帐没有让他们失望,方才大家合力杀了那个天将,很解气,现在更解气的声音从帐内传出来。


        

很多人知道,所谓绿林军,其实算不得大患,左右不过数千之众,何足挂齿?


        

刚才那天兵口中的“天灾”,或许才是真正的国难之因。


        

他们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


        

只在恍惚中闻见,“诸君不谋而同辞,不召而自至,轰轰隐隐,如霆如雷,彪虎啸而谷风生,应龙骧而景云起”。


        

他们便知,我新朝人自有约定,不约而同,龙骧虎步,则山岳可平。


        

有“天人豹变之初,历试诸难,大敌弥勇”,便知诸如山上这等天兵天将,也没有一个士兵退缩,丢了心中的勇气。


        

如同老猴子抚着谷小满的那几下,新朝的将士们也如此听懂了《伐天檄》。


        

随着王令声至,全军都动了起来,气势汹若山河。


        

“众将士听令,随本将一同,共赴国难!”


        

他们呼吸则河、渭绝流,叱咤则嵩、华自拔。


        

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击阵,何阵不摧!


        

桃李不言。


        

在这个一览无余的广角视野里,伴随着惊雷般的战鼓声,士兵的高吼声。


        

密密麻麻的凡人军队,从四面八方向着花果山集中而来。


        

远处,只见海天一色,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铁马冰河入山来。


        

“共赴国难!”


        

……


        

此时,天边的云谏终于觉得这一切都难以置信起来,甚至可以说,他已经瞠目结舌。


        

此刻在他眼里,这些向花果山挺进的将士们已非凡俗。


        

由生向死,义无反顾。


        

云谏不懂,他当然不懂,华夏还有句老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向死而生…


        

他们从风雨中,走进阳光明媚的花果山。


        

“这些凡人……疯了吗?”


        

这位南天门镇守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