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妾生子 第二章 死也不怕 第三章 高门大户 第四章 前恭后倨 第五章 前程“断”了 第六章 大周律救了你(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章 搞钱! 第八章 宗族束缚 第九章 打工人! 第十章 职业上的烦恼(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江湖义士 第十二章 我不是贪财的人! 第十三章 伏牛赵氏 第十四章 仙风道骨林元达 第十五章 为什么? 第十六章 讨康贼文! 第十七章 等明年罢! 第十八章 好粗的大腿! 第十九章 你想干什么?! 第二十章 精明的谢三元 第二十一章 人生初见时 第二十二章 林老板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三章 少年,练武吗? 第二十四章 麻烦来了(求推荐票!!) 第二十五章 破财消灾意难平 第二十六章 有贵人到 第二十七章 天大的漩涡 第二十八章 你带钱了吗? 第二十九章 并购! 第三十章 我要分家! 第三十一章 不可欺心 第三十二章 从东家到谢叔 第三十三章 谈一谈 第三十四章 宗族羁绊 第三十五章 长安之约 第三十六章 借两个人 在代园里待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林昭就起身告辞,不准备留在代园吃饭,林简挽留了两句之后,也没有强求,亲自把他送到了屋外。 临别之前,他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笑着说道:“等明日,那个李公子就会把钱送到你那个书铺里去,按照你的意思,会送过去五千贯,还有五千贯就放在我这里保管,等清源兄长从姚江回来,你家里的事情有了一个了断之后,我再把这笔钱交给你。” 说到这里,元达公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不过按照为叔的意思,你还是不要与家里人闹僵比较好,真要闹得太难看,传出去会有碍你的名声,以后可能会影响考学。” 林昭默然道:“侄儿没有想把这件事闹大,只想着能从那个家里跳脱出来,以后父亲岁数大了,该孝敬他的侄儿也不会不孝敬。” 林昭的父亲林清源,虽然一年回来不了两次,但是他对林昭母子并不坏,每次回来还会给林昭带些吃食。 同样的,只要林清源在家里,那个大母张氏对待林昭母子的态度,也会骤然变好,等到林清源再次出门的时候,再重新刻薄起来。 因此林昭虽然憎恶自己那个大母,但是对于父亲林清源,他心里却没有太多厌恶。 “这样就好。” 林简笑着说道:“大伯既然给清源兄长写了信,那么想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回越州来,这几个月时间我还会在越州,到时候我也会出面过问这件事,想来清源兄长会给三郎一个满意的结果。” 说到这里,林简叹了口气:“宗族里的事情,颇为复杂,为叔虽然做了官,但是不想仗势欺人,更不想仗势欺同族,你的事情,能妥善处理还是要妥善处理。” 林昭微微低头:“七叔的意思,侄儿明白了。”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路,没一会儿就到了代园的园子门口,林简停下脚步,笑道:“好了,我就送你到这里,一会儿那位李公子,还要来我这里吃饭。” 林昭停下脚步,抬头看了一眼林简,轻声问道:“七叔,朔方那边…已经没有危险了么?” 提起朔方二字,林简脸上的笑意立刻就收敛了起来,他深深皱眉,摇头道:“只能说让康东平略有些忌惮而已,我明年能不能回长安,还是一件悬而未决之事,只有我回到了长安城,康东平才真的不敢对我动手。” 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事到如今,除了指望康东平投鼠忌器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这位林侍郎,心里也有百般无奈。 他中进士之后就进了翰林院,然后就被皇帝指派进东宫给太子讲学,从那时候开始,太子党的标签就已经贴到了他的身上,摘不去抹不掉,于是乎就天然的站在了康东平等人的对立面。 事到如今,不管发生什么,他也只能咬牙承受了。 与林简告别之后,林昭离开了兴文坊,先是回了一趟三元书铺,与正趴在柜台上呼呼大睡的谢三元打了声招呼,谢三元昨天晚上一宿没睡,这会儿正在店里补觉,见到林昭回来,他立刻精神一振,身上的困倦似乎都不翼而飞了。 “三郎,元达公如何说?” 林昭搬了把椅子,在三院书铺里坐了下来,然后笑着说道:“事情谈成了,明天一早就会有人把谢叔应得的五千贯钱,送到书铺里来,谢叔明天可要起早一些,在店里等着。” 谢三元闻言,大喜过望,昨晚上通宵带来的疲惫,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拍了拍林昭的肩膀,哈哈大笑:“三郎真是本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让我挣了这么多,今天晚上到谢叔家里来,谢叔请你喝酒!” 谢三元毕竟是个商人,他做书铺那么多年,现在的存款也就是一千贯左右而已,就是把他这些年积攒的雕版,以及作坊铺面等所有不动产统统发卖了,也不一定有五千贯钱! 也就是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谢老板的资产翻倍了! 林昭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我不善饮酒,谢叔还是找别人喝吧,我来见谢叔,除了钱的事情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知会谢叔。” 谢三元这会儿嘴都快咧到耳根了,闻言连连点头,开口道:“你说就是,谢叔能给你办的,一定给你办。” “我要告假几天,回老家一趟。” 谢三元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一些,笑着说道:“我记得三郎提过,你老家在东湖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我今天上午还听邻店的掌柜说,前些日子你家里的家人找到了这里来,还对你动手了,要去了你不少工钱。” 说到这里,谢三元长叹了一口气:“这些事情三郎你都瞒着我,没有与我说。” “要我说,既然你在东湖镇的家人对你不好,那也就没必要回去了,这笔钱足够你在越州安家,以后再也不要回东湖镇就是,下一次你家里的那些恶人再来,谢叔替你出面打发了他们。” 林昭笑着摇了摇头:“上一次来店里闹事的是我嫡母,我在老家还有一个母亲,这一次回去就是看望我母亲,把她老人家接到城里来住,免得她在东湖镇继续受那恶婆娘的气。” 谢三元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要帮忙不要?” “不用。” 林昭开口道:“我有把握办好这个事情,等我把母亲接回城里来,安顿好她老人家之后,再回书铺来。” “书铺这边不着急。” 谢三元连忙道:“我自己也能在这里看着,三郎想什么时候回来都行,只是回家莫要吃了亏,如果家里人难为了你,你就暂且回城里来,再从长计议。” 林昭微笑点头,又坐在书铺里与谢老板聊了会家常,到了中午的时候,依旧是谢澹然过来送饭。 经过上一次住在谢家之后,这个清秀的少女对林昭的态度又好了一些,她亲自把饭食从饭篮里端出来摆在桌面上,然后摆好碗筷之后,扭头对着谢三元说道:“阿爹,这碗筷不用你收拾,吃完饭带回去就是,女儿来洗。” 说完这句话,她又偷偷瞥了林昭一眼,然后转身走了。 谢老板本来都准备吃饭了,闻言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这几个月来,谢澹然送饭过来,吃完之后都是林昭负责洗碗,他谢老板何曾动手洗碗了? 女大不中留啊。 谢老板暗自腹诽。 吃完饭之后,林昭依旧主动收拾好碗筷,然后跟谢三元说了一声,离开了三元书铺,朝着林简说的那座宅子的地址走去。 这座宅子,与兴文坊隔了一个坊,距离三元书铺只有一柱香的脚程,林昭也只是去认了认门,然后沿街给母亲买了一些小礼物之后,这才回了自己的那个出租屋。 晚上,他依旧很早上床歇息。 到了第二天早上清晨,天还没有亮起来的时候,林昭的房门照常被人敲响,他连忙穿上衣裳爬了起来,推开门之后,一身黑衣的赵籍,如约站在他的门口。 这段时间里,赵籍每天早上这个时候都会来找他,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林昭看着面前的黑衣年轻人,深呼吸了一口气。 还没有开始练武,他就对赵籍问道。 “赵大哥,你手下有人手么?” 赵籍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林昭。 “小公子有事情?” 林昭点了点头。 “我今日要出门,想跟赵大哥借两个人手用用。” 第三十七章 接母亲进城 第三十八章 何方贼人! 第三十九章 东湖镇与长安城 第四十章 神秘的林二娘 第四十一章 姚江林清源 这两天在外地,如果六点没有更新的话,就八点左右更新!! 第四十二章 大佛寺的少男少女 第四十三章 喝问 第四十四章 请老爷出妾! 第四十五章 勇于吃亏林三郎 第四十六章 不想分给她 第四十七章 林元达与长安城 第四十八章 自己的家 太子殿下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左右,因为辛劳政事的原因,虽然还不满而立之年,但是眼角已经有了一些皱纹,再加上蓄了须,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上不少。 他听到了天子的话之后,立刻恭敬行礼,沉声道:“儿臣遵命。” 父子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太子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太极宫,回到了自己的东宫。 东宫之中,宋王世子已经等候许久,见到太子回宫,他连忙起身,对着太子躬身道:“殿下。”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没有外人,坐下来说话罢。” 宋王世子李煦,自小就在东宫伴读,两个人只差了两三岁,关系极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煦这位宋王世子,才会为了太子殿下,四处奔走。 大周的宗室是可以做官的,如果太子殿下即位,李煦将来也会在新朝位高权重,两个人的利益在少年时期一起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绑定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坐下来之后,太子殿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方才在太极宫中,林简的奏书父皇已经看到了,也同意了我们先在去做,孤在东宫走不开,这件事就只能落在八弟你身上了。” 李煦字东旭,同辈行八。 太子殿下微笑道:“这件事情做成,林简回京执掌国子监的事情,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李煦立刻低头,开口道:“臣弟分内之事,只是康氏在长安势大,耳目也多,他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多半会从中阻挠。” 如今朝堂上,除了太子殿下之外,就数康贵妃一系的人势力大,他们想方设法,一心想要扳倒太子殿下,把康贵妃的儿子抬到储君的位置上去。 去岁户部侍郎林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康氏一系的人赶出了京城。 太子殿下面色平静,开口道:“不管他们要干什么,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只要林简声望大涨,回京执掌国子监,用不了几年,咱们在朝堂上势头就能压过他们。” 李煦微微点头,开口道:“臣弟出宫之后,就去寻找匠人,把这东西先弄出来。” “这件事一定要做好。” 太子殿下声音低沉:“这个活字的册子,孤也看了,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创举,但是真弄起来,其中的收益未必就能立竿见影,八弟你先去弄一个作坊,印出来书后,再去盘下一个书铺,在书铺中低价售卖这种新印出来的书。” “就按……市价的三成售卖。” 活字印刷目前还是一个雏形,尚且不成熟,就算是林昭那边的蓝山集,也是半价以上的价格往外卖,如果卖三成,未必就能立刻挣钱,甚至还会往里面贴钱。 这一点,太子殿下自然清楚,他这样说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哪怕贴钱,也要尽快把这东西推广出去! “钱不够,可以从孤这里支取。” 李煦立刻恭敬点头:“臣弟明白了。” 说完这话话之后,这位宋王世子便对着太子低头行礼,然后告辞退出了东宫。 就在他四下奔忙的时候,太极宫中皇帝与太子的对话,也没有能保密多久,很快就传了出去。 毕竟天家无私事,皇帝与太子的对话,等同于国事。 消息很快传到了朱雀坊。 朱雀坊是康府所在地,那位执掌朔方的康大将军,自然不住在长安城里,住在朱雀坊的,是康东平的胞弟康东来,同时也是康贵妃的兄弟。 这位国舅爷,如今在工部任郎中,虽然职权不重,而且基本上算是挂职,并不怎么参与实事,但是他在京城负责联络宫里的那位贵妃娘娘,以及远在朔方的兄长,虽然没有职权,但是势力极大。 今年这位工部郎中生辰的时候,甚至于工部的尚书大人,都屈尊到场,还送了礼物。 国舅爷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手中从宫里送过来的纸条,不禁深深皱眉。 “活字印刷?” 他嘟囔了一句之后,招了招手,立刻有康府的下人走了进来,这人是个黑脸汉子,进来之后低头道:“二爷。” “去查一查,东宫那边到底准备做什么,还有这个什么活字印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说到这里,康东来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再派一些人去一趟越州,盯住林元达,这厮被罢官回乡之后还不老实,先是咒骂大兄,又不知道弄出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这个下人立刻点头,沉声道:“属下明白了。” 他开口自称“属下”,很显然不是普通的家丁下人,更像是军伍中人。 最近几年,康氏与太子一系已经相争了数次,如今他们又要围绕着远在越州的林简,展开又一次的争斗。 长安城里,楼台馆阁,歌舞升平。 越州城里的一只小蝴蝶,轻轻拍了拍翅膀,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一轮新的风暴已经在酝酿之中。 …… 而此时,那只越州城里的小蝴蝶,还在因为摆脱了恶妇嫡母的束缚欣喜不已,他拿到了那份约书之后,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林简的契书,去了一趟山阴县衙,把这个宅子过到了自己的名下。 本来这种事情,县衙一般是不怎么管的,只要找宗老族老见证一下也就行了,但是毕竟事关侍郎老爷,山阴县衙还是很痛快的帮忙办了这件事,很快就开具了一份新的契书,交在了林昭手里。 山阴县衙门口,贫穷了十几年的林三郎,手里拿着这份契书,激动不已。 从这一刻起,他就算是这个世界的有产阶级了! 开心了一会儿之后,林昭小心翼翼的把契书收进了自己怀里,然后一溜烟跑到了谢三元的家门口,他眼珠子转了转,伸手敲了敲门。 “谢叔在家么?” 因为林昭要办事,所以告假了两天,这会儿谢三元还在三元书铺看店,自然是不在家的。 他敲了几声之后,房门很快就被打开,穿着一身鹅黄色衣裳的谢澹然站在门口,上下打量了一眼林昭,轻声道:“阿爹去看店去了,你要找他就去店里找他……” “我知道谢叔不在家。” 林三郎有些鸡贼的笑了笑。 “我是来寻你的,怕叫你的名字,给婶婶听见了。” 谢澹然掩嘴一笑:“阿母出门进香去了,也不在家。” “你寻我干什么?对了,你家里的事情处理完了么?” “处理完了。” 林三郎抬头看着谢澹然,嘻嘻一笑:“谢姐姐,我有自己的家了。” “不用住在那个恶女人家里了。” 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因此从篱下走出来的时候,自然也会分外开心。 他此来,是想与谢澹然分享自己喜悦的心情,没有半点炫耀的意思。 “改天,我领谢姐姐去看一看。” 谢澹然微微点头,脸上也露出笑容。 “好,到时候你来寻我就是。” 第四十九章 书铺关不住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