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重生之大国工匠 > 第二百二十一章有人想搞事情

第二百二十一章有人想搞事情

作者:和光万物 返回目录
        

眼看三位红学大家都露出疲态,张俊平纵是不舍,也只好结束交流,这三位都算是国宝级的人物,这要是累出个好歹来,他可担不起责任。


        

把三位大佬送走之后,王扶林才算是有机会和张俊平交流。


        

可怜的王扶林,作为导演,应该是整个《红楼梦》剧组最大的大佬,可惜他邀请的这些顾问,虽然给他面子,尊重他,但是王扶林在这些大佬面前也只能装孙子。


        

现在,三位大佬终于走了,可轮到他发挥了。


        

于是,张俊平又和王扶林聊了很长时间,晚上又拉着张俊平一块吃饭。


        

此时,王扶林还没有那个开创了国内演员海选先河的想法。


        

张俊平顺手牵羊,把演员海选给收归己有,拿出来给王扶林指点迷津。


        

王扶林说的最多的还是对拍摄《红楼梦》的一些想法,以及目前遇到的困难。


        

比如,演员的挑选。


        

对于其他困难,比如经费少,央视只给二百万,这一点张俊平只能表示,自己可以借给王扶林一部分明式家具,供他拍摄使用。


        

别的无能为力。


        

其实,演员海选,王扶林已经隐隐有了类似的想法,只没有张俊平说的这么直白,明确。


        

让王扶林击掌叫好,引为知己。


        

赔本的买卖可以干,但绝对不是这么干的。


        

“哎呀,张兄弟那真是太感谢了!你这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就这,也感动的王扶林拉着张俊平的手,一个劲的感谢。


        

不管有没有钱,张俊平都不可能给《红楼梦》投钱,支持王扶林拍摄。


        

版权是央视的,哪怕电视剧再火,重播遍数再多,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叫什么王导!我托个大,你要是不嫌弃我是个俗人,叫我一声王哥就行!”


        

“哈哈!王哥,你我都是俗人,咱老哥俩谁也别嫌弃谁!


        

对张俊平的称呼,从一开始的小张同学,到之前的张大学,变成了现在的张兄弟。


        

“呵呵,王导!”


        

“就这?张兄弟,客气话不多说了,全在酒里了,以后有哥哥能帮的上忙的,言语一声,我要是犹豫一下,我都不姓王。”王扶林一开始还以为张俊平想要角色呢,结果就只是要求字幕鸣谢,顿时感动的举起酒杯和张俊平碰了一下。


        

当然,张俊平喝的是茶。


        

不过咱可说好,亲兄弟明算账,全套的明式家具我借给你,可是有条件的。


        

你得在电视剧的后面,来一条字幕感谢一下我的资助。”张俊平笑着说道。


        

“行!王哥,那我以后有事可就不和你客气了!”张俊平笑道。


        

“千万别和我客气!”


        

字幕鸣谢这在王扶林看来根本就不叫条件,哪一部电视剧结尾,没有个几十条字幕鸣谢?


        

这纯粹就是帮自己,还怕自己难堪,才随口提出来的条件。


        

黄雪和老太太都已经吃过晚饭,在书房给黄雪开小灶,指点她画画。


        

“怎么才回来?吃饭了吗?”看到张俊平进来,黄雪放下画笔问道。


        

和王扶林聊的很投机,聊了很长时间才分开。


        

回到东米市胡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


        

不止自己不务正业,还带着其他同学跟着你一块胡搞。”


        

老太太对张俊平搞副业,开家具厂,给央视做形象设计都没有意见,相反还很支持。


        

“吃了!晚上央视的王导非要拉着我吃饭……”张俊平把今天白天的经历和老太太、黄雪说了一遍。


        

“你小子现在可是越来越忙了,都忙出圈了!”老太太看着张俊平笑眯眯的说道:“也是,你小子好像一直都在忙活圈外的事情。


        

所以,有些人开始拿张俊平不上课,在外面搞副业这件事来做文章。


        

倒不是想要争夺张俊平的名额,张俊平的名额,他们还撼动不了,张俊平的水平在哪放着,又有两位大佬师父撑着。


        

只是,最近因为香江交流访问团的事,央美的一些老师情绪波动有些大。


        

都想去,也想推荐自己的徒弟去,竞争有些激烈。


        

“你小子,你有本事把这话说给你杨师父听去!”老太太被张俊平的无赖样给逗笑了,笑着骂了一句。


        

对张俊平这个徒弟,她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有人想借张俊平的事把水搅浑,好浑水摸鱼。


        

“刘奶奶,您这可是冤枉我了,给央视《红楼梦》剧组画形象图,这可是杨师父交给我的活,我哪敢不听啊!”张俊平直接甩锅给师父杨明德。


        

老太太直接反问一句,什么是正业?


        

你们的学生倒是天天待在画室里务正业,倒是拿个奖回来啊,也加入个中国美协啊。


        

有天赋,知道上进。


        

至于说有些人说的不务正业。


        

还有,这个年代的中国美协可不是后世那个拿钱就能进……


        

这个年代的中国美协,入会审查相当严格,要有三名委员推荐,还要审议,水平不够,门都没有。


        

汲古阁青年画家作品展虽然只是第一届,可是筹委是北京市政府。


        

评委是启功、郭沫若等大家,所以这个奖的含金量很高。


        

第二天,张俊平早早的来到家具厂。


        

这半个月,主要精力都在十二金钗仕女图上,家具厂的事情都没怎么过问。


        

满意归满意,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


        

……


        

三家门市每天的营业额加起来都有两三万,另外还有大批旧家具被送到南新仓。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一天两三万的营业额,相当惊人。


        

好在,家具厂基本上进入正轨,有几位杜师傅等老师傅在,生产上不需要他多操心。


        

门市那边,黄娟爆发出极大的能力,把三家门市经营的红红火火,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张俊平在车间转了一圈,检查了一下质量,才回到工作室。


        

生产任务再重,质量也不能放松。


        

订单增加,家具厂这边的压力也跟着大增。


        

晚上两个小时的加班,已经从单纯的培训,变成了真正的加班。


        

这个是张俊平一直强调的事情。


        

回到工作室,张俊平把最近一段时间的订单统计了一下,画出部件结构图,然后骑车前往北京木器厂。


        

那么多订单,单靠家具厂自己肯定完不成,只能把一部分家具部件外包给北京木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