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带着手机在大明1566做皇帝 > 第66章 单筒望远镜(三更,补)

第66章 单筒望远镜(三更,补)

作者:黑桃十叁 返回目录
        

嘉靖四十一年,三月十五。


        

嘉靖皇帝又亲自主持了一次殿试,选出前三名,不过没有发现历史名人。


        

这一批人有五百三十人参加殿试,排出名次后,他们中一部分后安排官职,一部分会留在翰林院,作为储备官员。


        

下一次科举,就要到三年以后了。


        

四月。


        

像嘉靖皇帝期待那样,系统来了提示。


        

任务四:创办报纸,公开定期发行,真实销量持续一年每月超过十万份,实现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润。任务完成,奖励《铅活字版印刷术》以及三年寿命。


        

已经完成!


        

嘉靖皇帝底气更加充足。


        

目前,七个任务已完成四个,还有新政,新火器研制,太监青少年班,这三个任务没有完成。


        

现在嘉靖皇帝已经十五年的寿命。


        

“只要任务不断,十五年时间应该足够延长寿命了。”


        

以前都是嘉靖皇帝打印十几二十万份,然后送到各地。


        

顺天府附近还好,可是远的地方会延长半个月甚至更长,费用比在当地印刷要贵不少。


        

“接下来,顺天报将采用两个版本,顺天府及附近采用仙器制作,售价和以前一样,其他各地,采用油墨印刷,定价为六文。”


        

既然任务完成了,顺天报就可以做出一些调整。


        

嘉靖皇帝对黄锦说道。


        

皇家纱坊,皇家织布坊已经在许多个地方建设分坊,时间久了肯定会冲击其他的同行商人。


        

以后就顺天报报官把样板四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各地的办事处打印,那些承销商同步进行调整。


        

“此外,各地的纱线,布匹饱和后,可以开始降价。”


        

按照嘉靖皇帝的预想,等皇家纱坊和皇家织布坊遍布全国后,会开始对外卖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引导其他商人革新。


        

同时,也需要引导建立一套财物,福利,工时,工资的体系。


        

降价让利,占据市场,让利给百姓。


        

也能带动其他同行商人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当然,首要的还是活着,好好的活着,然后再去做想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主子万岁爷,这是火器研究院和玻璃坊按照主子给出的图纸和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单筒望远镜,请主子过目。”


        

由他的各坊各产业,来带动大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潮流,不可逆,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即使是在电视剧的世界里,嘉靖皇帝也会力所能及的让大明强大起来。


        

“哦?”


        

“有成效了吗?”


        

黄锦让身后的太监把拿着的精致木盒打开,里面有一个以玻璃和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单筒望远镜。


        

是清朝时期西方世界制作的那种望远镜,现代版的望远镜制作起来还很困难。


        

能看清远处一定距离的一些东西,不过感觉在镜片和焦距上还有不足:“给他们奖励,继续努力改进,朕希望看到更好的望远镜,不仅是单筒,还要双筒望远镜。


        

另外,显微镜,放大镜,天文望远镜都要加紧改进,研究,创新!”


        

嘉靖皇帝拿起单筒望远镜走向殿外,前往一处高阁楼上进行远望。


        

“嗯,还不错。”


        

天文望远镜,可以让钦天监使用,望远镜可以用在军事上,武器上。


        

如今火器研究院已经扩大数倍,同时在研究多种新火器,以及改进原来的火器。


        

李时珍等医生不仅在学新的生物学知识,也在学新的化学知识。


        

显微镜,放大镜等可以用到。


        

红衣大炮基本已经制作而成,现在在不断改进。


        

同时,火器研究院准备在浙江建立分院,主要研究用于海防,战船上配备的火器。


        

黑火药已经成熟掌握配置,将“专利”卖给了朝廷,朝廷每年交付一次钱银。


        

此外,燧发枪经过多次改进完善,正准备大量生产,然后卖给朝廷装备军队,训练新的战阵战法。


        

火器研究院由陈洪负责,望远镜是在玻璃坊专门的研究部门制作的,火器研究院只是辅助,因此是黄锦来负责拿来的望远镜。


        

“主子放心,奴婢会督促他们再接再厉。”


        

水师用的火炮,火枪,火箭,水雷炮等等。


        

负责安防的当然还是锦衣卫精锐。


        

许多先进东西的设计图纸和制造方法嘉靖皇帝都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搜寻到,只是这个时代没有工业,只能从一而简,慢慢来。


        

“主子,高瀚文来信,与西方商人谈妥,愿意购买我们制作的纱线,不过要求价格再低一成。”


        

黄锦现在尝试放权给地下的人做事,最近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


        

有嘉靖皇帝把握方向,他只要管着不发生重大偏差,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嘉靖皇帝想了想说道:“先给他们一些甜头,让高瀚文告诉他们多订一倍的货,就降低一成。”


        

黄锦拿着小毛笔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


        

黄锦禀报另外一件事情。


        

“还真是无奸不商啊。再降一成,我们的净利就低一成。”


        

“有途径就好,这次不行,下次继续,让他多联系西方商人。”


        

嘉靖皇帝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开始研制蒸汽机,即使现在造不出来,可以慢慢累计技术。


        

嘉靖皇帝问道:“让高瀚文跟西方商人购买螺丝,弹簧等制作设备和技术,可以眉目?”


        

黄锦说道:“高瀚文来信有提及,奴婢正准备禀报主子。高瀚文说,已经联系好西方商人,还有西方人的冶炼技术和设备,火器等等他都有尝试,不过最后能不能成不敢保证。”


        

嘉靖皇帝想来想去,觉得恐怕需要先培养人才才是关键。


        

想做的事很多,但实际做起来才知道其中困难重重。


        

还有橡胶制造。


        

“不,最主要的还是缺少人才,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等方面的人才。”


        

嘉靖皇帝自己赚钱来做,就需要先开建许多赚钱的新项目。


        

大明国库明年就会吃紧,拿不出更多,只有等清丈田地后才能大量增加国库收入,但这需要几年时间。


        

而且,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金钱支持。


        

“呵呵……我急什么?不可能一下吃成胖子,慢慢来,这时候西方比大明还先进不了多久。”


        

苦恼一阵,嘉靖皇帝又想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