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日月永在 > 第四百五十章:郑和与美第奇

第四百五十章:郑和与美第奇

作者:煌煌华夏 返回目录
        

朱允炆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让内阁行文地方,希望各省能够向广东进行学习,引进新思想原比引进所谓的新技术更重要,竟然间接促成地方碰头搞了一次技术交流大会。


        

这些年,可不止你广东一省在发展。


        

对于福建创造出来的多娇机,河北定窑正闷头捣鼓的玻璃,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朱允炆此刻尚且被蒙在鼓里,他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刻意留意地方的蝶变。


        

第三次下西洋的郑和回来了。


        

第一次郑和带回了阿拉伯和欧罗巴的海图,第二次为朱允炆带回了一批欧罗巴人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而这第三次只带回来一个人。


        

与阿拉伯商贸关系最紧密的就是中国和威尼斯商人了。


        

前者有上千年的海贸史,起于南北朝盛于唐宋,没于明清。


        

后者则是元朝之后,阿拉伯商人在欧洲寻找到的新合伙人,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贩卖给威尼斯商人,经后者的手销往全欧洲。


        

多哈。


        

一名在阿拉伯半岛实力最大的商人。


        

阿拉伯半岛因地缘位置嵌在欧亚非三洲的中间,他们的支柱商业就是贩奴,至于其他类似二道贩子的转卖顶天只能算是副业。


        

骨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算是欧洲人自己的品牌。


        

不过是在烧制的过程中加了些许动物的骨灰罢了。


        

骨瓷连给景德瓷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却随着西风压倒东风,而被誉为世界最精美的瓷器,尽管这也是西方人自己封的。


        

而最具出名的便是景德瓷。


        

景德瓷于明清之交传入欧洲,当时就震惊了整个欧洲,这种瓷器甚至能在当时的欧洲,换到一支数量不多的军队!


        

也是因为景德瓷的绝对碾压优势,促使欧洲人不得不钻研瓷器的研制。


        

“尊敬的皇帝陛下,很荣幸能够见到您的真容。”


        

在武英殿,多哈向朱允炆献上了礼物清单。


        

多是一些珍禽走兽、稀奇兽种之类,值钱的物件朱允炆是一件没看到。


        

眼下这个节骨眼,威尼斯商人算是刚起步几十年,而阿拉伯的奴隶贩卖业务,早已是贯穿了世界史。


        

他们的足迹遍及东非、北非、整个欧罗巴。


        

多哈作为阿拉伯地区最大的商人,他在当地的实力、势力都是最强大的,这次来大明,也是应了郑和的邀约。


        

多哈两只眼都眯成了一条线,一口应承下来:“这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年我们跟您的帝国合作的非常好,往来的海上贸易也是双赢,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向朋友提供帮助是应该做的事。”


        

话说的漂亮,你倒是别收钱。


        

朱允炆并不心疼这笔租借费用,甚至还觉得极其廉价了,因为他需要一个长年稳定的中转补给站,这一点对于大明是极其重要的。


        

“坐吧。”


        

朱允炆报以和煦的微笑,招呼多哈落座:“朕这次约见你的目的,想必朕的将军已经告诉你了,希望贵部可以提供一个港口给朕的帝国水师用来中转补充,作为回报,我们大明每年将支付一万斤黄金,这大概相当于五十万枚金币。”


        

“您的慷慨与富有令人震惊。”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只是一名商人,也只想做一名商人,我可以贩卖战争所用的兵器和马穆鲁克,但我不会贩卖战争,希望您那比天穹海洋还要广袤的胸怀,可以原谅我的不敬。”


        

在宗教信仰上,阿拉伯跟沙迷查干才是真正的一家子。


        

想挑火内斗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了,被多哈拒绝,朱允炆面上倒也不恼,含笑着点头:“当然。”


        

“或许,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展开更紧密的合作,比如说帖木儿汗国的问题。”


        

朱允炆抛出了一块肥肉:“阿拉伯诸部可以考虑联合起来,与我大明一道征讨这个暴君建立起来的残暴国度?”


        

没曾想,多哈在这个提议上坚定的拒绝了。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朱允炆浑不在意的摆手,从位子上离开,拉起郑和向西走。


        

在殿内西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无比的堪舆图,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渲染成一片赤红色的明联。


        

“具体租借和扩建补给港的事,届时会有专人陪你一道回去进行筹建,遇到的所有问题你可以跟他说,届时都会由朕这边来处理。”


        

多哈站起身躬礼告退。


        

等到多哈离开之后,郑和才脸色不豫的站出来向着朱允炆告罪:“蛮夷狂妄,竟敢悖逆陛下,此獠是奴婢带来了,奴婢该死。”


        

郑和没有去问皇帝是怎么知道的,在他心里,朱允炆已经等同于无所不能的神。


        

没有朱允炆就不会有今日的大明,更不会有明联。


        

“奴婢这便出发。”


        

每一个进入武英殿的人,都会不可避免看到这幅图。


        

“咱们在阿拉伯建一处飞地港进行补给,以此为中转进入欧罗巴,去伊比利亚。”


        

朱允炆交代道:“在伊比利亚修整补充,然后继续向西,你会看到新的大陆、种族和一些土特产,带回来就成。”


        

“奴婢应该做的,皇爷折煞奴婢了。”


        

越是感动,郑和对方才多哈的行径就越是气恼。


        

“待将来,奴婢一定把狂徒的脑袋砍下来。”


        

郑和只想尽快出使完成朱允炆交代的任务,却反被后者叫了停。


        

“朕让工部派些人先随那多哈去筹建加扩港口的事,等办好了你再出发,歇一歇,你也辛苦了。”


        

感受朱允炆拍在自己肩头处掌心的温度,郑和更加惶恐。


        

郑和马上笑了起来:“那可太多了,奴婢跟着多哈去到过昆仑奴的地方,多哈管那里叫阿非利亚。多哈说那里有数之不尽的兽群、数之不尽的财富,只是环境太糟糕了,没法大规模的建城开采。


        

当地的昆仑奴完全不开化,跟野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在使用石制武器,奴婢翻遍史书,便是连咱们几千年前都比不上。


        

离开阿非利亚,奴婢跟多哈去到了威尼斯,他跟那里许多的商人交情莫逆,啊,还有一个叫做科西莫--美第奇的银行家,他当时也在威尼斯筹备银行,跟奴婢说,他想要在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建造一所文化学院,希望奴婢能为他们找一些我中国的书籍编译过去。”


        

“现在咱们需要他。”


        

朱允炆的眼神没有波澜,语气平淡如水:“他们怕忽必烈却不怕朕,是觉得朕的刀比不上忽必烈啊。先用着吧,毕竟远隔万里重洋,等你从新大陆回来,他们所有的价值也就随之不复存在。


        

行了,不说这事,你这趟出去了好几年,都去过哪些地方?”


        

见郑和点头应了下来,朱允炆颇为羡慕的说了一句。


        

“朕是真的羡慕你,能走遍五海四海那么多的地方,朕平素里想离开南京去走一走,每次都因为大事小情而耽搁,何时才能卸下肩头这千斤重担啊。”


        

这话说到郑和没法接茬,只好硬着头皮捧了一句。


        

美第奇三个字让朱允炆感觉有些耳熟,记忆的碎片开始回溯,但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罢了。


        

太模糊。


        

“等下次去的时候,给他带几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都挑上些,也算了慰了蛮夷仰慕咱们大明文化的心。”


        

“皇爷春秋鼎盛,咱们大明的社稷神器离不开皇爷。”


        

朱允炆叹了口气,又回身看向身后的地图,负手仰头。


        

“时不我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