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雁横塞 > 第十章 林深中见字

第十章 林深中见字

作者:一路百道 返回目录
        

在陈庆云出使大唐的第三天。


        

前线便传来了战报,连续半月的大雨,几乎将南疆所有的山间道路都泡烂了。


        

南疆一处地势略高的开阔地带,栗荣的大军被困在这里快要半个月了。


        

秦军后方辎重迟迟运送不上来,栗荣大军除了要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山洪和泥石流,还要时刻防范南疆各国的偷袭。


        

如今大军被困在深山之中,饥寒交迫,寸步难行。


        

大雨还在不停地下,河流水位也在不停的涨,大军营地移了再移,现在几乎已经到了移无可移的地步,他们身后便是雨林,也就是他们来时的路!


        

南疆人屠城灭族的残忍行径被上报到秦都,秦君一纸调令,十万秦国锐士集结南疆,仅用七天就将号称步战无敌的南疆藤甲,围追堵截到千阳城下,大火破阵,之后便是血腥地杀戮。


        

那些身着铁甲的藤甲兵,被秦军用行军镐硬生生得砸成了铁饼。


        

秦人不容残杀,秦人永不冤死!


        

三面环水,背靠那片充满死亡气息的雨林。任谁都知道,要是大雨再不停,大军也只好一头钻进身后的雨林之中,这样便意味着南伐的失败,也意味着在这数月时间里无数病死,毒死,被南疆人杀死的大秦兵士就真的白死了。


        

秦人不允许人白死,总得讨个说法!


        

就像南疆人突然北进,连屠大秦三地之百姓,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孩童,都被南疆人极为残忍地杀害了。


        

军中的士卒站在营地内骂着鬼老天,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都有些锈色了,栗荣的部队是正儿八经的秦川步卒,习惯了见面就砍就冲的战斗,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天气,又因为现在分到士兵手中的粮食已经越来越少,饥寒交迫之下,整个军营里弥漫着一股十分压抑的氛围。


        

栗荣站在军帐内,沉默地望着帐帘上还在不停滚落的雨珠,他心里在不断地盘算着。


        

他身后站着各营的主将,他们脸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些愁容。


        

十万大军继续南伐百越,南疆诸国惊恐,连忙组织联军在荆棘岭与秦军对峙,近一个照面,秦军的铁骑就将他们的战阵冲得七零八落。


        

之后便是无法逆转的溃败,数十万的南疆军民朝着四处的山林疯狂逃命,栗荣老将麾下的先锋将,陈定道率领三千轻骑,向溃败的南疆军展开了属于大秦的复仇...


        

......


        

许久,栗荣转过身来,神色极为平静地扫了众将一眼。


        

“现在想退也不能退了,陈定道已经被我派出去了。”栗荣大步走到帅台之上,稳如泰山地坐了下来。


        

“估计现在三千轻骑已经到了封央大山之中。”栗荣又道。


        

但看到主帅不乱,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靠近栗荣的一位裨将向前一步说道:“栗帅,营地外水位还在不停地上涨,要是大雨三日内再下个不停,估计一半的营地都要被淹了,风雨在天,并非人为,是不是可以考虑向秦君请示暂且班师,等雨季过了再做图谋。”


        

所有将领都望向栗荣老将,栗荣并未回答,大帐之内唯闻雨声。


        

所有人都不在说话,只能听见军账外面哗哗不停的雨声。


        

栗荣抬起头来,忘向账外大雨形成的雨帘,心中喃喃道:


        

“陈定道这小子应该翻过封央大山了吧。”


        

听到栗帅这话,所有将领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数场战斗表现都极为英勇的陈定道不在大帐之内。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等待着栗荣下一句话。


        

“我也不骗你们,大军马上就要断粮了,要是此时钻进深山里,老林无路又加上天降大雨,大军没有一个星期是走不出来的,到那时候会是凯旋班师这么简单?”栗荣声音有些低沉,落在诸将心中却显得无比的沉重。


        

只见身穿一身素衣的陈攸宁从房中走了出来,许素端着手充满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母亲咱们要去哪里啊?”陈攸宁问道


        

许素边帮小攸宁整理衣服,边回答道:“去灵隐山,那里有座寺庙,咱们去参佛祈福。”


        

......


        

“宁儿,收拾妥当了吗?”许素问道。


        

“母后,已经妥了。”陈攸宁回答着。


        

车队翻过几座小山,一头扎进了山林里,一路上景色秀丽非凡,山边树木苍翠欲滴,路边各色的野花争奇斗艳,蝴蝶蜜蜂更是四处纷飞,所到一处便是一地的鲜花。


        

陈攸宁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像是呆住了一般,许素望着扒在车窗边的陈攸宁,捂着嘴轻笑起来。


        

车马在一处狭窄的山道口停了下来,许素带着陈攸宁走下了马车,望着盘山而上的青石小道,许素转身说道:


        

“灵隐山...”


        

陈攸宁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许素和陈攸宁坐着一辆很普通的马车就出发了,马车周围只有十几位身穿便衣的宫士在骑马跟着。


        

人们总说,那些曾经自己匮缺的东西,自己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在这方面找寻他们,或许对陈攸宁而言也是如此吧。


        

初登山路,周围盎然的树木,以及不时传来的鸟鸣都深深吸引着陈攸宁,他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


        

许素只好一遍遍提醒小攸宁注意脚下的路,并时不时地扶他一把。


        

“宁儿,接下来的路就得步行了。”


        

小攸宁兴奋地点了点头,便跟随着母亲身旁慢慢地拾阶而上。


        

陈攸宁自从出生便在宫中,马上十岁的小攸宁,除了他小时候参加过几次祭祀大典出过宫外,其他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宫里,所接触的景色无不是高高的宫墙,以及不见泥土的青砖地面。


        

脚力并不弱的陈攸宁,在登到山腰处已经有些气喘了,他抬头望向前方,发现山顶怎么还如此远!


        

满头的大汗和逐渐缠身的乏力将他刚开始好奇的心思也慢慢压了下去。


        

陈攸宁翻过一个转角,喧嚣的流水声盈满了耳畔。


        

身前身后的宫卫也时刻注意着陈攸宁,以防他跌倒。


        

百花从中过,千松长山涧。


        

野鸡声,布谷鸟,夏虫蛙鸣交织而成的一曲静心谣。


        

小道边植被茂盛,陈攸宁不由得轻咦一声。


        

草木丛生中立有一方木牌,方牌之上提有一行小字。


        

“世间一切,唯我所用,非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