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雁横塞 > 第三十一章 我自会领大秦兵甲

第三十一章 我自会领大秦兵甲

作者:一路百道 返回目录
        

天空之中,三只银戟透过血雾,卷起三道长长的气旋,一身影只身闯入这片小天地之中。


        

三只飞戟,锁住三面空间,将一道血影逼了出来,轰的一声巨响,如同一道陨石坠落地面,钟正手提双戟,从他砸出的那座坑里起了身。


        

“殿下恕罪,末将护驾来迟!”挡在陈庆云身前的钟正声如雷鸣。


        

“无妨。”陈庆云微笑道,他手中那杆惊夜,枪头上还在滴着血。


        

“换了身衣服,你就觉得能行了?”郭力士偏着头问道。


        

背负十支银戟的钟正向前走了三步,哈哈一笑道:


        

......


        

金陵城,云顶酒楼内


        

一位浑身湿透的年轻女子坐在砚池边,她抬起头望着那棵古意盎然的老树,福禄古树的树梢间透出几分暖暖的绿意。


        

“魔官大人,请!”


        

身披黑甲的钟正,如同一座山。


        

此刻,风声呜咽而起,不减之前。


        

可是这位年轻的女子仿佛感受不到寒冷一般,对四周袭来的寒意全然不顾。


        

她满身冒着水汽,湿漉漉的身体也在一寸寸地变干,在这位女子站起身的那一刻,她右手边还仅存的一处水渍也化为了水雾,只留下了一位全身温暖如初的女子。


        

没有人知道,这位女子刚才到底经历了什么,


        

女子湿漉漉的长发上在不停地滴着水,落到池内,落到池外。


        

借着古树下挂着的竹灯发出的一点微亮,这口犹如墨染的砚池散开了一圈圈涟漪。


        

如今,节气已过霜降,此刻也是夜半时分,若是寻常人起夜,大多都捞起件棉衣穿上,来抵御下风寒。


        

满树的苍翠仿佛在此时仿佛暗淡了几分。


        

......


        

秋末不知风,徒留百岁生。


        

虽然大风还在刮,天上的乌云仿佛也已经压到了屋顶上,嘶吼狂怒不止的雷海终究只从云中冲出了那九道雷霆。


        

这场酝酿已久的暴雨终究还是没有落下来。


        

年轻女子理了理衣袖,抬起了脚步,她衣袂缓缓飘荡,由砚池边到福禄古树前,她抬脚便入树中。


        

“这里不能呆了,过几天,我安排你回大秦。”被跳跃的火光映红了侧脸的陈庆云说道。


        

半躺在火炕上的古九郎,眼睛一动也不动地望着地上不断窜起的火苗。


        

“我不去秦国。”


        

金陵城外,一处村庄内。


        

在一处荒废已久的宅院里,最靠里的一间房透过狭小的窗户,传出了点点火光,还不时有烧柴时才特有的噼里啪啦声传来。


        

房间里,一个半步宽的烤火盆在屋子的西南脚烧得极旺,地火带来的温度将屋子里的两个人烤的很舒服。


        

“怎么?”陈庆云眉头一挑。


        

“你是觉得的事情做完了,咱俩的约定想做个了结?”


        

古九郎闭上了有些酸疼的眼睛,不再看陈庆云,他长吟了一声,他满是胡渣的脸颊上,透漏着说不出的放松。


        

古九郎的喉咙动了一下。


        

“我已经是废人了,不能为殿下做事了,我打算回大晋,也该回家看看了。”


        

古九郎原本落在火盆上的视线,往上移了些许,他望向了站在火盆另一侧的陈庆云。


        

极度透支的人,其实就全凭一口气活着,气散了,人便也没了。


        

陈庆云脚步声停下了,古九郎也睁开了眼睛。


        

“李系没死。”


        

“先前和殿下约定,我负责消灭路上拦殿下的人,而殿下则给我提供唐国狗皇帝的踪迹,如今殿下已经进入了金陵城,狗皇帝也死了,约定自然就作废了。”


        

陈庆云慢慢踱起了步子,硬皮靴落在碎石铺就的地面上的声音很清脆,古九郎闭着眼心里默默数着陈庆云的脚步,他现在整个人像是摊在了床上一样,听着陈庆云有些不稳的脚步声,古九郎甚至在想,就算陈庆云现在就把他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根本都不用陈庆云动手,就古九郎他现在的状态而言,能不能过得了年关,还得另说。


        

望着屋顶房梁的古九郎,久久不言。


        

站定在一旁,居高临下的陈庆云见此情景轻笑道:


        

“没死就没死,再杀一遍就是了。”


        

四字落下,平地犹如乍起惊雷,古九郎胸口仿佛被人重重锤了一拳,压迫的他喘不过气来。


        

“我虽然只见到他的令牌,但金陵城内有我大秦的暗桩,亲眼见到了活着的李系。”陈庆云顿了一下,又缓缓说道。


        

古九郎痴痴地望着天花板,他眼神由最初的自责,逐渐转变成毫无光彩的死寂,如同一具在沉睡中死的尸体。


        

“我不想灭唐,我只想杀了那个狗皇帝!”古九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恨意。


        

“唐国也有很多无辜的人,他们和我又有什么区别了。”古九郎说着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显然软了一些。


        

陈庆云呵呵一笑:


        

古久郎深吸了一口气,他心中的那一潭心湖犹如死水,他忽然低下头,眼眉有些低垂。


        

“我已经是废人了。”


        

陈庆云绕过火盆坐在了床边,他直勾勾地看着古九郎:“我可以帮你灭唐,但你得为我做一件事情。”


        

“我只要李系的人头,其它的我不管,我也管不了。”古九郎撇了一下嘴角。


        

“十年灭唐晋,三十年成一统!”陈庆云沉声道。


        

“秦国?”古九郎偏过头问道。


        

“你以为让你家破人忘的只是李系?李系不过是一个皇帝而已,天下纷争将尽三百年,有多少个皇帝?又死了多少人?光那些皇亲贵族的尸体整个金陵城都堆不下!你以为只有你家人死得冤?比你命惨的数不胜数!最起码你还知道是谁杀的,你还有能力去报仇,你可知道有多少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迎头一箭,背后一刀,死得不明不白,就算有些人知道是谁害的自己,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报仇,最后也不过是郁郁而终。”


        

“无非为了你们这些掌局之人的利益罢了!”古九郎直视陈庆云道。


        

陈庆云冷笑道:“利益?天下分久必合!只有统一,你们这些人才能安安心心过自己的日子,冤假错案才会变少。掌局者为自己的利益不假,但天下大一统便是大势!谁挡谁死!谁也挡不住!”


        

“但我有一个要求。”陈庆云转身说道。


        

古九郎坐起了身子说道:“殿下请讲。”


        

“你只是教剑,不是攸宁的师傅!”陈庆云清冷的声调传来。


        

陈庆云他站起身来,俯视古九郎道:“你回秦都,教一个人练剑。”


        

“谁?”古九郎继续问道。


        

“我弟。”


        

“届时,我弟攸宁坐镇朝歌,总揽天下大局,我自会领大秦兵甲,尽平天下列国!”


        

一阵风吹过,吹散了古九郎耳畔的话。


        

忽然,一句话在古九郎耳畔乍然响起:


        

此言传来,古九郎犹坠冰窟,他放在被子外的手微微打着颤,他抬头看向陈庆云,但只看到了他那被火光染红的侧脸,陈庆云的表情很是冷峻。


        

陈庆云不再停留,大步走出了屋子,他那高大的背影在古九郎眼里满是火红。


        

风徒然又入火中,红焰顿时大涨。


        

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