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帝国枭色 > 第九十七章 考试

第九十七章 考试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返回目录
        

余晋坐在考场之上。


        

紧张地等待试卷下来。


        

此次参与考试之人众多,让他有些意外。


        

据他所观察,这些应试之人中不仅有像他一样的商贾之子,竟然还有一些官员子弟参与。


        

“不许说话!不许交头接耳!若是有作弊者,本官立即取消其资格,将其姓名登记造册,今后的考试永不准再参加。”


        

刘让的声音响起。


        

他是此次负责监考的考官。


        

李然身为王府左傅,事务繁多,抽不住空来。


        

但靖王亲自主办的这场考试又不能随意应付。


        

所以众官推举了他,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官位也不低。


        

读完第一道题,他顿时哑然失笑。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由靖王亲自出的考卷竟会有这样一道关于经商的题目。


        

简单思索了一下,他觉得十分简单,于是提笔便写。


        

刘让的声音落下。


        

他临时抽调过来的考场官员将试卷下。


        

拿到试卷,余晋看了起来。


        

良久,他否定了心中第一个答案,落笔了第二个答案。


        

写完后,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因为他不知道是自己想太多,或是这道题本就该这么答。


        

但笔尖尚未落下,他又突然停下,心中感觉有一些不对劲。


        

思索了一会儿,他又看了看后面的题目,现有一段儿二十道术数题。


        

回头再看这道摆在第一的题目他开始踟蹰起来。


        

这些题目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很快便全部答出。


        

接着,他又看向最后拟定题目的文章,提笔疾书。


        

比起余晋的淡然,其他考试便没有这么自在了。


        

“罢了,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余晋暗自嘀咕了一句。


        

不再去想,他继续做接下来的数术题。


        

从小在账房中耳濡目染,他一向精于计算。


        

一个时辰之后考场上的钟声响起,接着便是众多考生的哀叹之声。


        

“时辰已到!考生全部离场。”刘让吼了一嗓子。


        

让官员将试卷一一收上来,交到他的手中。


        

一些考生望着题目满头大汗,但却迟迟无法下笔。


        

还有一些人干脆放弃了,坐在小房子里闭目养神,这些试卷上的题目实在让他们郁闷不已,无从答起。


        

时间一点点过去。


        

刘让一到,他立刻试卷问道:“考试的时候众人有什么反应?”


        

刘让苦笑道:“殿下出的题下官也答不出,这些读书人自然是一个个抓耳挠头,哀叹不止,不少人干脆直接就交了白卷。”


        

刘钧笑了笑,这在他预料之中。


        

待考生全部走后,他亲自抱着考卷去了王府。


        

“殿下,结束了。”


        

勤政殿,刘钧正在等待考试结果。


        

接着他又番了下去,第二份试卷数术基本上都做对了,但文章上面也是大谈圣人之道。


        

一连翻了几十分份,刘钧越看越无语。


        

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百分,那么这些人顶多只能得个二十分。


        

这不能怪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因为他出的题的确比较刁钻,而且偏向于近代的考卷,和他们参与过的考试截然不同。


        

翻开试卷,他一一看了起来。


        

和刘让说的一样,第一份试卷基本上是白卷,只是在最后的文章上面才谈了一些治国经世的道理,但是却和经商富国的理念一点关系没有。


        

因为余晋没有回答商人到底卖出了多少萝卜。


        

而是反问为何要用驴去运萝卜,导致萝卜被驴吃掉。


        

若是走水运到静安府,商人则则可以卖出全部三千只萝卜,而且走水运还便宜。


        

当翻到第六十三份试卷的时候,刘钧见到了余晋的答卷。


        

因为前面的考卷,刘钧对余晋本也没有报什么期待。


        

但看到余晋答的第一题,他不禁笑了起来。


        

正如余晋所说,商人应该想办法将全部的萝卜运到贩售的地点,而不是在路程中消耗掉。


        

接着他又看算数题,余晋也基本上都答对了。


        

最后的文章里,余晋提出了以农为本,以商富国的理念。


        

余晋的回答让刘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第一题根本就不是一道算数题。


        

而是用来测验商业头脑的。


        

“余家的生意虽说是余晋的父亲创下的,但是这几年能够做大,据说余晋出了不少主意,而且他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可见其人十分聪颖。”


        

刘钧闻言点了点头,接着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又翻动了十多页,这时候一个叫郭荣的考生答卷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个余晋倒是有点能耐。”刘钧将他的试卷挑出放在一边。


        

刘让听了,笑道:“他报名的时候,下官就认为它能够得到殿下的赏识。”


        

“为何?”刘钧问道。


        

直到晚上才将五百份试卷全部审阅了一遍。


        

按照成绩,他从高往低选了三十余人,将名单交给了刘让,命令他明天放榜。


        

“这三十个人看来都是人才了。”刘让接过名单扫了眼。


        

和余晋一样,第一题他也是提出了疑惑,只是没有余晋回答的细致。


        

二十道算数题只错了三个,最后的文章中,他赞扬了刘钧这段时间大兴工坊,收揽流民的政令,旗帜鲜明的反对是士农工商高低排名,认为商亦可以富国。


        

将郭荣的试卷挑出,他又接着看了下。


        

考场门前的木牌上被早早贴上了一张红艳艳的大纸。


        

纸上黑色的墨水按照次序罗列了三十个人的名字。


        

在考试结束之后,考场的考官便让他们今日在等候放榜。


        

刘钧有些疲惫,其实里面只有几个人他还算欣赏,剩下的不过是矮子挑高个。


        

不过他也必须接受现实,毕竟在这个时代能有接近他心中理念的人如凤毛麟角。


        

隔日。


        

一个个高中的名字被念出,中了的人自然无限欢喜。


        

没中的人也是打心底服气,这样变/态的题都能答出,他们也输的心服口服了。


        

一个青年士子站在榜单前高声念着。


        

所以不少参加应试的人便早早来到考场前等候。


        

“第一名余晋,第二名郭荣,第三名陶湾……”


        

“前三甲今日下午务必前往王府由殿下亲自接见,余下者前往府衙登记造册,以待录用。”


        

名单念完,最前面的士子羡慕地念出最后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