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培生陆成 第二章 病历采集系统 第三章 盛宴 第四章 手术进行时 第五章 你背其他那玩意儿干啥? 第六章 总结一下 第七章 教学查房 第八章 小陆的看法 第九章 深入浅出 第十章 疑难杂症与任重道远 第十一章 来自卓远师兄的夸赞 第十二章 术前讨论之前奏 第十三章 术前讨论之林尤 第十四章 术前讨论之陆成 第十五章 团队 上 第十六章 团队 下 第十七章 蓝色的半月板损伤 上 翌日。 陆成早早地就起了床,刷牙洗漱完毕后快速从寝室赶到了科室,首先把自己所有的病人都过了一遍,然后再看了看手术的台次,赫然监2床变成了第一台。 监2床昨天急诊复查的血小板水平,已经达到了35,已经略高于文献中的最低水准。 研究了一夜,并且看过了陆成发过去的数据处理结果的闵教授就直接决定了给病人做手术。 今天的查房很快,查完房后,一众人就先后来到了手术室。 早在昨天,闵教授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术中备了4个血小板,以备不时之需,另外,闵教授已经联系好了麻醉科的最好的麻醉师,代教授,来亲自给病人麻醉。 闵教授再一次给代教授解释病情后,代教授说,“血小板减少症并没有麻醉风险,就算是肺梗后的病人,我也在国外麻醉过,怕啥?只要你们敢做手术就好。” 也不知道代教授是不是艺高人胆大,竟然说出了这句话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成明显感觉到了闵教授意动了一下、 他的手里,就是有个肺梗的病人,还在术前啊。 “小陆,今天你抬腿,你师父亲自消毒。” 全髋关节置换书,术前和术中的抬腿是个苦活。 但,抬腿的那个人,必定是除了主刀外最理解手术的人。 术前的累活交给了陆成后,术中可不敢这么大意,不过,闵教授也是被闵教授叫到了他的身旁,也就是二助的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闵教授的每一步操作。 切皮、钝性分离皮下筋膜,分开肌间隙,打开关节囊…… 截骨,打磨髋臼,装柄…… 一路手术流程,陆成都看得清清楚楚,几乎是把每一步都进行了分解,然后再和昨天晚上恶补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讲解进行对比,瞬间就有了不少的体悟。 原来,打磨髋臼有这些技巧。 原来,分离这些软组织,还可以这样避开一些本来存在出血风险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原来,在扩髓腔的时候,可以这样。 这样做是什么目的? 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为了避免什么。 有病历采集系统在,陆成提取知识储备的思维特别快,而且还可以准确地把手术的过程都记录了下来…… 收获很大,特别大。 甚至,陆成还有很多都没有太过于理解,或者只是理解了一部分的地方,只不过闵教授并没有给陆成更多的反应时间。 随着手术的进行,陆成似乎越来越能够融入二助这个角色。 陆成虽然只是在拉钩,但他拉钩的过程一直都特别稳,而且在进行到手术到后面的时候,他似乎带入了术者的视角,很轻易、很自然地把需要暴露的视野给暴露了开。 闵教授当然能够明显感受到陆成刚开始拉钩时的那种笨拙,可才短短一台手术,还没结束,他缺是能够知道自己要打开什么部位,知道怎么暴露视野了。 真是祖师爷赏饭吃的人吧? 这思维逻辑骇人听闻就算了,临床的天赋也是如此可怕,简直! 太讨我喜了。 要是我学生? 闵教授稍微愣了一下神,然后继续做手术,微微摇了摇头,心里也没有可惜。 其实林尤昨天的做法,他都看在眼里,作为比林尤还多活了十几年的人,他自然之道林尤是想以后自己把陆成收入门下,昨天他其实就已经有了这个主意。 现在? 闵教授已经下意识地把陆成看成自己的备弟子了。 现在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谁规定博士生就不能从研究生就抓起了? “手的张力稍微大了点,这臀中肌拉钩你只要轻轻带上就可以,太大的张力,可能会让病人术后肌肉局部缺血,或是拉断肌肉纤维,我们要尽量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闵教授声音还是很冷,并没有刻意地透露出太多的善意。 然后继续投入到手术中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病人太过幸运,还是因为陆成的总结,的确有用,手术术程竟然格外顺利,只比平时多花费了五分钟而已,这让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病人下台后,闵教授和林尤为了保险,还是叮嘱道:“小陆,这个病人术后要继续用TPO,明天拔管后,照旧抗凝,不过为了保守起见,先半量抗凝,然后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再看情况调整吧。” “注意嘱咐护工,一定要轻抬轻放,千万不能出任何纰漏,等下这个病人你亲自接,亲自过床,亲自交代家属,她今天必须不能下床,明天也要在你的指导下,才可以下床以助步器行走。” “下台手术不用上,也不急着上。” 陆成听着如此郑重地交代,像是肩上扛了重物一般,说了一声是。 然后就跟着病人一起去了复苏室。 病人的管理,是管床医生的事情,也是上级医生的事,必须要做到全面和细致。 半量抗凝,就是2500U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抗凝,为了防止术后血栓发生。 陆成当然也能够理解闵教授半量抗凝的意图,虽然从理论上说,术后凝血功能的改编和血小板的数量相关性并不太大,可谁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在理论中行走? …… 直到安然无恙地把病人送到了病房后,第三台关节置换术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陆成凑上去看了看,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这种手术又有了特别的感悟,似乎之前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也豁然开朗了起来。 跟了第三台没有太多专业基础的肩袖缝合后,终于又是来到了陆成最为熟悉的半月板手术的环节。 要说病种的理解,陆成对半月板的理解是最深入。 仍旧是林尤主刀,陆成一助。 不过这一次,陆成却没有给林尤找到骂他的机会。 从术前到术后,陆成几乎能够读心一样,几乎在林尤还没开口前,就把相应的准备和体味都摆好了。 比起前天手术室里的雅雀无声,和林尤的怒吼,今天,就只有两个护士在反开林尤的车。 而林尤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刻意找陆成操作上的纰漏,竟然罕见地没有还嘴。 “呼!” 终于,当陆成把病人送回到病房后,陆成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还好,今天没挨骂。有长进,就是好事。” 可陆成的话音才刚落,门口一道又是有些尖锐的声音又是响了起来:“你真的看懂了今天的手术了吗?” 第十八章 蓝色的半月板损伤 下 第十九章 深入浅出的术前谈话 第二十章 来自进修大哥的认可 第二十一章 林尤·师父·真 第二十二章 无所谓神来之手 第二十三章 全是稳健的基本功 第二十四章 师兄,你师父是谁啊? 第二十五章 医生间的水平划分 第二十六章 新病人 缝合完后,陆成与过来等醒病人的手术班交接后,就回了家。 洗了个澡,躺在床上回忆了一遍今天的所得,只感觉特别充实,学习到的东西特别多。 首先把病房的病人在脑子里再次梳理一遍,接着再把今天的手术经历再一一仔细回忆,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进? 如果这个病人是个青年,会怎么处理,如果他是个老年人,又可以有怎么样的处理方式等等。 如此总结,让陆成的体会更深了几分…… 翌日。 陆成早于交班前半个小时来到了病房,他其实可以并不这么早来。 但陆成有一个新病人,就是昨天出院的16床。 新病人在昨天下午都还没到病房,所以他需要提前来了解病人的详细病史。 住院病人和家属早上都在病房,陆成把病史和体查都做完,再进行了阅片。 病历肯定是来不及写了,因为早交班后,就必须要下手术室,等下手术后,再把已经建好的模板完善即可。 周五的查房,并不太快。 因为周五除了要再一次明确今天手术病人的术前检查外,还需要确定和排出来下周一的手术。 因为查房任务重,而且还需要早点去手术室,所以,闵教授并没有太拖泥带水,也并没有对很多病人进行太多的解释。 “13床,昨天下午拔了管吧?复查片子了吗?抽血指标怎么样?” “今天管床医生下手术后,注意指导病人下床,周日再复查一个抽血,周一准备出院吧。” “14床,是个新病人,下周一可以安排手术吗?检查来不来得及?” “15床!” …… 再过了病情较重的监1和监2床后,来到了陆成的16床前。 陆成作为管床医生,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汇报侧,也就是病人左侧。 教授就站在病人的右侧,方便补充体查。 陆成简短说道:“闵教授,新来的16床是个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诉站起和下蹲困难,上下楼疼痛加重。” “查体除了有膝关节过伸过屈痛,内侧压痛明显外,还有髌骨与滑车不对位,髌骨内外缘压痛,髌骨研磨试验(+),股四头肌抗阻试验阳性。” “附加诊断,有高位髌骨和髌股关节炎。”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175mmhg,目前控制可。” “目前做了X线右膝关节站立位正侧位,片子在这里。” 陆成简短的把病人的基本情况说了后,就把病人的片子袋子从床下拿了出来,并且举给了闵教授。 因为陆成也知道今天时间紧,任务较重,而且今天安排的手术都不会经过术前讨论,所以就没有他bb的时间和机会,一切以时间为主。 可谁知,闵教授把片子拿过去了差不多十秒钟,上下扫完后,对着陆成看了一样:“小陆,这个病人是你的吧?” “你是怎么看这张片子的?” 闵教授这是在故意考量陆成,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看了住院证上的诊断,然后就背给他听得。 会背书的医生,基本功肯定扎实,可他想从陆成身上看到一点别的东西。 陆成接过片子,仔细地快速地以笔在片子的髌骨上做了比划后。 陆成不拖延时间,直接快速地道:“闵教授,患者的膝关节间隙首先由狭窄,然后又骨赘,并且可以看到他的内侧间隙极度狭窄,符合膝关节炎4期的诊断。” “另外,我们可以从侧位片上看到,病人的髌骨关节对位极度不良,且髌骨上下侧有大量骨赘增生,髌骨关节间隙狭窄导致卡压,符合髌骨与滑车不对位,髌骨内外缘压痛,髌骨研磨试验(+),股四头肌抗阻试验阳性。考虑有髌骨关节炎。”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侧位片上看到,髌骨高度,也就是Insall-Savati比值大于2.符合髌骨高位的诊断。” 陆成的话里面,没有一句废话,而且体征和阅片的结果,也是极度贴合的,没有一句废话。 而且还有极为专业的专业术语。 Insall-Savati值是髌骨下缘到胫骨结节的距离与髌骨纵径的比值,是诊断髌骨高位最好也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闵教授听了,微微点头,看了看四周其他人。 “我觉得小陆总结得很好。你们对这个病人的诊断,还有其他不同的意见吗?” 没人说话。 只有朱雀光开玩笑似的道:“闵教授,你让我们发表意见,得先要小陆留给我们说的才行啊!” “最多加个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又能有什么意义了?” “小陆管病人管得很不错,他首先说的是手术指征,也就是膝关节炎4期,再说了附加诊断,也是把手术方式都给细细解释清楚了,如果小陆能够把手术的详细方式给推出来,那我们这些上级就完全可以非手术日放假算了。” 朱雀光的话虽然玩笑,确实对陆成最大的肯定。 听到朱雀光这话,林尤也是觉得脸上有光,嘴角一笑着把话接了过去:“光哥这就是想偷懒,不查房嗦粉去了。” 朱雀光有一个爱好,甚至是嗜好,就是嗦粉。 只要新开的粉店,不管在哪个位置,只要不出城,有人推荐,他必然要去打卡。 以他的话说就是,一日不嗦,那就是一日不爽,好像缺了点什么。 闵教授直接边走边说:“那这样的话,就喊朱教授请我们吃个粉呗,有哪些人没吃早饭的?报个名。” “另外,这个病人周一安排手术。注意追查他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又被夸,陆成的脸上自然只能憨笑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他清楚今天得到这些上级的最主要原因,是很多事情,都有林尤给他兜着,所以上级给了他说话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一变二,二变三,仅此而已。 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取得上级的信任,让他们逐步放手,让自己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17床,今天应该可以出院了,18床,术后的白细胞稍微高了些,都有十八了,可以等到下周一再复查个抽血再出院。” “……” 闵教授一路走下来,就没再听下来了。 等到查完房后,刘志才有些羡慕地对陆成说:“小成哥,可以看得出来,闵教授很喜欢也很欣赏你,今天早上的五个新病人,就只有你的病人,让你自己做诊断。” “我们昨天下午提前准备的病人信息,都没任何表现的机会。” 邝哥也是拍了拍陆成肩膀道:“小成哥,不得不说,你这基本功,真的扎实啊,我都感觉,喊你管三年病人,有些浪费了。” 刘志的话,陆成心里可以得意一下,但邝哥的话,陆成却不敢苟同。 三年住陪,是国家政策,可以让我们无条件免费地不用担责任地管理病人三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个机会不好有,也肯定是缩短不了的,自己千万别想这么多。 好好做好自己的。 陆成索性不理会,和起稀泥:“志哥,邝哥,送手术了,下手术室去,跟你们多多学习。” 第二十七章 团队的手术时间加快! 第二十八章 林尤的告诫 第二十九章 初到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