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英才转世疑云 > 第一章 白日奇梦

第一章 白日奇梦

作者:李一止 返回目录
        

李大龙起床后发现,下了一夜的雪还没有停下来。根据惯例,下雪天,李家的私塾是不会有学生来上课的。


        

吃了早饭,李大龙仍然哈气连天的,因为昨夜里一直想着和嫂子武盼弟的事情,失眠了。


        

这一年,海西的冬季来得早、来得猛,天气异常寒冷。


        

虽然哥哥李飞虎家在街西头,只有两里路,但李大龙担心,由于天太冷,又是冰天雪地的,李飞虎不会外出做生意,因此他最近两个多月没有到那去。


        

“瞧你哈气连天的样子,困就再去睡吧!下雪天又不上课。”怀着身孕的妻子李刘氏道。


        

慢慢的,这条身影很快分成了三股,似在人与犬的形状之间变换。


        

不一会,一犬成形,降落在地,然后,风驰电掣般向北方奔去。


        

紧接着,又两犬落地,接着互相撕咬。


        

李大龙又躺回被窝里睡觉,不久便进入梦乡:月黑风高夜,李大龙提着灯笼,在荒郊小道上行走。


        

突然,空中电闪雷鸣。李大龙抬头望去,只见一大清官员的身影出现。


        

“中堂大人,伯父大人……”李大龙一遍遍呼喊道,然而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类似这样的梦境,李大龙记得已经至少三次,上次见到的好像是海西侯。只不过,每一次出现的官员形象模糊,官服也不尽相同。


        

而这一次,梦中人形象清晰,分明就是李大龙八年前见过的中堂大人李章铜。


        

与以往不同的,这次梦境还多出了对联,而且自己还能清楚记得对联的内容。


        

不一会,斗败的一犬逃跑,另一犬尾随其后紧追不舍。


        

惊诧不已的李大龙,却忽然发现从空中飘下一副对联——海西郡魔头下界,贵人家犬子诞生。


        

他正要去捡落在地上的对联,却被李刘氏教训儿子的吆喝声吵醒。


        

‘犬子诞生’应该都是指我媳妇生的小鬏是男孩子,会不会和‘魔头’都是指这小鬏呢?


        

要是这样的话,就是说我的二儿子会十分顽劣,很难教育,长大了会成为魔头。


        

魔头就魔头吧!反正比我傻乎乎的大儿子高气。魔头至少不会受人欺负……”


        

“此联乃章回体小说标题,有什么含义呢?会预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上联好像是说,天上将有魔头下界到海西地,不过,这魔头是神仙还是魔鬼呢?


        

‘贵人家’应该是我们家吧,因为我们是中堂大人的近亲,我还去京城见过他老人家一面。


        

为了解梦,李大龙翻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族谱,仔细重读序篇,想从中得到启发。


        

“舜帝命皋陶为刑官大理。皋陶乃取官名中理字为氏族姓氏,自名理徵。


        

徵后因被诬陷获罪,隐姓埋名逃离帝都,于避难途中以木子为食而得以活命。


        

就这样,李大龙反反复复地琢磨着,然后自然而然地又想到海西地李氏家族族谱。


        

这族谱是是明朝时李氏先辈修订的。首页有长长的《序》,记载着李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从东夷族首领皋陶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序言是用接近白话的文言写成,但大多数族人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仍然看不懂。因此,遇到红白婚丧大事,族人大多会来李家私塾请教。


        

“不是种树,是看家谱呢!看看我们李氏家族有过哪些大官。”李大龙笑着答道。


        

“老爷这些天可是‘海西侯’、‘中堂大人’不离口呢!是不是想做官了?”李刘氏问。


        

“不是我自己想做官,是看看你肚子里的小鬏,有没有做官的运气。”李大龙答道。


        

因念木子活命之恩,徵将木子二字合并为李,代理为姓氏,并以李树为图腾。


        

自兹,凡吾李氏后裔,常于宅旁种李树以传承吾族之精神,是为永俗。”


        

“冰天雪地的,怎么想起来种树的事情了?”李刘氏走进来笑着问。


        

“哈哈哈……”李刘氏大笑道,“你又不是算命先生,光看家谱有什么用?我看,你不如去讨教人家管大仙呢!”


        

“我才不信那些江湖骗子的鬼话呢!他才看了几本书?尤其听他瞎说八道,不如我自己先琢磨琢磨。”李大龙不以为然道。


        

“那好吧,”李刘氏起身道,“我去弄午饭了,不影响你琢磨。”


        

“让姆妈妈弄吧!”李大龙道,“你怀中身孕,院子里有冰雪,走路要小心才是!”


        

“哪能让婆婆弄饭呀!”李刘氏道,“再说,多动动生小鬏才顺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