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伏天大圣 > 第二十九章 童子墙外听书

第二十九章 童子墙外听书

作者:叶稣 返回目录
        

忽如一夜暗香来,枯木逢春黄花开。


        

一树绿海郁郁葱葱,给枯黄的大地增添了许多春意,里面有星星黄花,点缀树梢,成满溢之态。


        

槐树花本无多少香氛,但此时这气味却幽香沁人,淡而不散,弥漫到每一个角落,十里可闻。


        

只要逢人那么轻轻一嗅,就能让身体升起许多暖意,如沐春风,似临夏日,寒意尽去。


        

“这是槐花!不是梅花?”


        

“怎么可能!槐花不是每年六、七月才开的吗?”


        

“槐安小居,槐安小居,顾名思义只有大槐树一棵,开的不是槐花又是什么?”


        

这等奇景让每个见到之人都压抑不住地赞叹、议论……


        

槐树之身更是纹理虬结,形态惊奇,仿若卧龙。


        

原本就是一棵高耸大树,现在冬日开花,更是一棵世间少有的奇木了。


        

……


        

巷弄里一片沸沸扬扬。


        

人间六月看飞雪,冬日开遍夏日花!


        

娇嫩的花蕊立刻在舌尖绽放,清甜之意弥漫口腔,胜似蜂蜜之甜,更比茶茗洗涤人心。


        

“甜槐,甜槐!小孩来采,娘亲做菜……”


        

“槐树花开,水蒸鸡子喽!”


        

呼……


        

一阵强劲地北风吹来,黄花星星点点,洒落而下,恍若飞絮,吹落如雨,落在人的头发、肩膀、袖子上……化作香泥,气溢口鼻。


        

“好甜!”有人好奇地捡起一朵槐花放在了嘴中。


        

其他人这才后知后觉,纷纷哄抢。


        

冬季新鲜菜可是难得,更别说槐树花这种难得一见的反季节美味。


        

这奇槐花香光是闻起来就这么神奇,若是人吃了,好处一定会更大吧。


        

“又香又嫩的槐树花蒸鸡蛋!”


        

……


        

一群小孩子欢快地唱起了童谣,争先恐后地捡了起来。


        

只有偶尔一点槐花吝啬的飘落下来,引起一阵大呼小叫。


        

有皮娃子等得不耐烦了,灵活得小猴子一样就要翻过墙头,却被一把被自家大人拽了下来,狠狠打起了屁股。


        

“小兔崽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凶宅你也敢爬?反了天了!”


        

所有的人看着大槐树的眼神都变了,争抢个不停。


        

但那些被风吹落的槐花零零散散,实在不够这么多人来抢,一时场面颇为混乱,有心思活络的拿着长竹竿来打。


        

可惜那龙槐长得又高又大,怎么也够不到。


        

槐安小居虽然还没开门,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但门口聚集得人越来越多,一个个探头探脑,偷看里面的情况。


        

古峰是在一堆喧哗声中被吵醒的。


        

冬睡迟迟,他伸了伸懒腰,披上衣服走出一看,不由赞叹出声。


        

“院里老槐冬天开花,这分明是祥瑞啊!怎么会是凶宅?”皮娃子哇哇大哭起来,一脸不服。


        

“说得对啊!”童言无忌,一众大人们面面相觑起来。


        

不知不觉中,他们对这座凶宅没了那么多的忌讳,但却更加敬畏了。


        

北风飒飒,院内遍地金黄,更有香气弥漫,让人心神欲醉。


        

古峰嘴角微微带笑,满园景色入眼,微微沉吟,一种油然的冲动涌上心头,悠悠而念。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好一树傲雪盛开的冬槐!”


        

一夜,园中老槐如逢新春,满树翠绿,黄花开遍。


        

冬天阴煞升腾,万物肃杀,唯有这老槐树心中却有一股至纯浩阳之气深藏,生机萌发,一夜间抽枝、发芽、开花……


        

莫道人间无颜色,寒枝更胜万木春!”


        

……


        

诗歌朗朗,声虽不大,但清晰入耳,仿若一缕清风压过了杂音,清晰地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


        

春夏秋冬四季轮,老槐蛰伏绿不存。


        

忽有一意乘风起,岂让梅君独为尊。


        

黄花满树如星辰,幽香缕缕沁心魂。


        

但浓浓的好奇心还是让他们眼神交流,小声议论。


        

“里面有人!”


        

“那书生没死,还在念诗呢!”


        

通篇毫无半点艰涩,文字简朴,连七八岁的小孩也能听懂。


        

但诗中之意并不半点粗鄙,更有一股莫名的意气于其中,让人不知不觉间心生敬重,不敢再大声喧哗。


        

不知不觉间,外面沸腾声渐渐平息。


        

“只有这个可能,就是这书生已经将凶物给除了!”


        

“这怎么可能?”


        

“冬天槐树都能开花,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这不是凶宅吗?难道是假的!”


        

“怎么可能是假的!之前都死了五个人了!”


        

“那这是怎么回事?”


        

更有一个个脑袋探出头来,不时向院里望来,探头探脑,当看到古峰时,立刻惊吓地退了回去,但很快又有其他脑袋小心翼翼伸了出来。


        

古峰见状暗暗好笑,但同时心中也直犯嘀咕。


        

冬日槐树花开,这等异象还是太骇人了!


        

“这倒也是!”


        

……


        

虽然不敢大声喧哗,但那窃窃私语的声音却不绝于耳,透着浓浓的好奇心。


        

童试在即,正是一心闭门读书的时候,实在无心去管其他杂事了。


        

现在院外人声鼎沸,自己这么一出去,非要炸锅不可。


        

还是老老实实宅着吧!


        

一点也低调不起来,引来这么多窥视。


        

再这么下去,就要耽误自己读书了!


        

大明文风鼎盛,有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头等大事,若无功名在身,简直寸步难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此,不如读书……


        

古峰重回屋中端坐,拿起四书五经朗朗而读了起来。


        

他念诵之声朗朗,渐渐升起一种无形的意味,在虚空震荡。


        

从四面八方而来,不知来处,却回荡在人心田中,带着特殊的韵律和节奏、


        

大礼、大乐、大雅……却以最平淡微妙的方式展现出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四书五经的内容早已尽在心中,但随着一遍一遍默读,圣人微言大义如同高山之流水,在心头回响,一种微妙的明悟升起,虽然只是淡淡,但却如空谷来风,久久回荡不散。


        

识海中一棵文胆淬亮,迸射出莫名的光华。


        

读书人虽往往手无缚鸡之力,但自有一股力量,发起于内心,无形无质,却是如此地有力,令人本能心生敬畏。


        

大人们纷纷离开,但却有一群孩子留了下来,抬头望着高高的院墙,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


        

他们恭恭敬敬地弯腰鞠躬,小心离开了,连步伐都是如此之轻,仿佛夜间行走的猫,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不知不觉中,所有的喧哗全部平息。


        

院外众人噤声,不敢再升起半分冒犯之心。


        

赤子童心。


        

不知道为何,这些原本老夫子口中枯燥的文字现在听起来,却是如此地……动听、高雅、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