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西文石在非洲 第二章 穿越了?李煜遇刺 第三章 947年的第一场野炊 第四章 武力丹和可乐 第五章 拜见节度使大人郭威 第六章 熟悉的酒桌文化 第七章 柴荣匡胤为西文石解惑 第八章 我故自我在 第九章 给古代人放一场电影吧 第十章 给郭威算命 第十一章 美男子刘承训 第十二章 遇袭 第十三章 和道宗二把手宵夜 第十四章 策划盛大宴会 第十五章 千姿百态的看客们 第十六章 漩涡 第十七章 夜宴(一) 第十八章 夜宴(二) 第十九章 夜宴(三) 第二十章 夜宴(四) 第二十一章 夜宴(五) 第二十二章 一道光 第二十三章 武术流的大乱斗 第二十四章 收纳扳指里的灵猫 第二十五章 邺城西门的赏宝会(一) 第二十六章 邺城西门的赏宝会(二) 第二十七章 林州行的安排 第二十八章 再回凤凰山,淇河捕鱼 第二十九章 黑泥沟有煤,一访口罩 第三十章 刮奖 第三十一章 天外天,羽化飞仙 第三十二章 圣城规划,开荒小能手 第三十三章 再刮奖,抽到百万人口居住的城 第三十四章 华夏城,幸福生活的一线曙光( 第三十五章 华夏城,幸福生活的一线曙光2 第三十六章 憧憬 第三十七章 华夏城入住事宜的准备 第三十八章 欢迎入住华夏城 第三十九章 民声,二访口罩 第四十章 暗流 公元947年,注定是动荡年月中爆发的一年。 四月四,辽太宗耶律德光病亡,他哥哥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即位,作为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是被耶律德光赶下台的。而且,辽太后希望让德光的弟弟耶律李胡即位,大辽国内斗拉开序幕。 四月五,刘承训随从携带西文石送给刘知远的丰厚礼品也送到了太原宫中,刘知远大喜,对刘承训这个长子非常的满意,这次邺城之行处理得很好,与郭威相处甚佳,这让次子刘承佑非常不满,年仅十六岁的刘承佑权欲极大,加上有其母李皇后的教导,对刘知远偏心长子刘承训越发不满。月黑风高夜,下毒五更天,刘承佑将刘知远毒死,李皇后在事实面前只好矫诏让刘承佑继位,安排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和郭威引为五大托孤重臣,谁知杨邠在朝会上多次顶撞刘承佑。四月七,年轻气盛的刘承佑老羞成怒,认为五大托孤重臣是要架空他,在朝会上直接格杀杨邠、史弘肇和王章,紧接着安排人手攻打刘知远的旧臣郭威,还派杀手前往华夏城暗杀刘承训,一场腥风血雨就此展开。 南唐皇宫,李弘冀带着西文石送的礼品拜见李璟,言说李煜与西文石结拜,现随西文石前往林州城准备圣城选址事宜,有感于李璟传位于皇太弟李景遂的想法,心灰意冷之下,不辞而别外游天下。 郭威很快得到消息,看过从太原传来刘承佑要攻打他的密诏抄本,紧锣密鼓的安排兵马,准备迎战。 四月中旬,南楚王马希范病逝,他的弟弟马希广即位,其懦弱的性格使得南楚风雨飘摇。 四月中旬,吴越不到二十岁的皇帝钱佐病逝,他十六岁的弟弟钱倧继位。 947年,真是多事之秋,因为西文石穿越而来,历史有些改变,刘知远少活了一年,刘承训逃过一劫,郭威和柴荣的家眷得以保全。然而,战争的历史洪流,终究是挡不住,一触即发。 至于三宗四大道场等一众势力,也为这突如其来的王朝更替有些措手不及,但圣城给他们希望,华夏城给他们的希望带来一线曙光。 道宗,杨三木展开黄三郎的书信,看了看递给三把手的副宗主徐书瑶。 徐书瑶看罢,一脸惊诧,想不到祖师的谶语竟很可能应在西文石身上,联想到汉国新的争斗,杨三木不禁心生倦意,对徐书瑶说道:“师妹,眼下我们支持的汉国陷入内乱,西文石在华夏城风生水起,圣城也完成选址,你看道宗该如何抉择?” 徐书瑶笑道:“师兄心中已有答案,何必再问我呢?” “那你意下如何?” “谨遵师兄法旨。” 杨三木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师妹,为兄且去邺城看看汉国的这场纷争是否能够调停,至于谁当皇帝看看事态发展不急于一时。你带宗中精英弟子一队,前往华夏城与你二师兄汇合,暗中保护刘承训,同时也和西文石商量,确保道宗在圣城的利益。” “是,师兄。”听闻可以出门,道宗三当家徐书瑶兴高采烈的应道。 杨三木看这调皮师妹的模样,当作没看到。 儒宗,邓俊力笑捋胡须对着学堂的几个堂主说道:“周娥的来信我看了,圣城已经在林州选址完毕,圣女也在华夏城独当一面,联合一众权贵实力代表处理华夏城的管理院事务,和郭府那小丫头也相处融洽,儒宗这盘棋下对了,诸位怎么看?” 副宗主吴金耀笑道:“宗主先见睿智,想不到西文石如此本事,华夏城抬手即成,还开垦几十万亩的田地分与百姓,周府分得四分之一的华夏城商铺,想来儒宗子弟今后不需要为纸笔花费犯愁了啊。” 大厅一众自得的笑声。 大堂主莘安志说道:“宗主,想那西文石对儒宗如此阔气,据圣女信上所说,山岭的别墅区数量不多,儒宗可要早日前往,分得一杯羹啊。投桃报李,我看西文石乃白身之名,此次前往,儒宗是不是要给他提个名号?就当给圣女的夫婿送个大礼?可否?” 邓俊力哈哈一笑,说道:“都知道你疼爱你这亲侄女,也罢,就依你所言,此次就由你带队,带一队精英子弟前去,也好给周娥分担分担,让她多一点时间和西文石卿卿我我。对了,华夏城也在准备学堂之事,就安排宗中有学问的几位大儒也一并前去,给他震震场子也好。” 儒宗欢喜不提。 佛宗,蔡正青看着从华夏城传来的书信,不禁笑道:“想不到西文石那便宜师弟本事如此之大,也罢,师兄就再给你加一把柴,帮你一把。”说完,招来弟子,预备和道宗、儒宗的宗主会面。 四大道场也是陀螺个转,特别是墨家对华夏城出现的怪物器械是瞠目结舌,阀主胡子实对堂主万成礼说道:“西文石已经在林州城为圣城选址,又一夜之间新建华夏城,墨家此次能否大兴,就看在圣城的建设中的出力多少了,依我看,华夏城还空置不少房宅,不若墨家精英工匠倾巢而出,全力协助西文石对圣城的建设,也能在华夏城为我墨家谋得更多利益,你觉得如何?” 万成礼拱手答道:“阀主说得有礼,这西公子真是化腐朽为神奇,这才多长时间,就有如此惊世之功,而且听闻还要在华夏城附近设立工业园区基地,更是闻所未闻,墨家大兴,或许真应在他的身上。属下以阀主马首是瞻。” “好,这样,这次你和二堂主朱兴旺带队,墨家精英工匠全部出发前往华夏城。” 兵家、法家、名家更是百爪挠心,对于华夏城的一夜冒出,惊奇之后迷茫于该怎么和这位西公子打交道了。哎,还是派出精英子弟前往吧,笑脸相迎总是好的。 相较外界的躁动,华夏城则显得安静祥和,一切井然有序,木薯、红薯已经长出了枝蔓,很快就可以扦插枝条再种植一批,种植面积可以翻番,阳光充足、灌溉到位,看样子至少可以扦插三到四次,整体的种植面积有望覆盖已经开垦的所有空置面积。种子不够,就让木薯和红薯来当家。 蔬菜种植区的作物长势喜人,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四月底就可以上市了,吃惯了野菜的人们难得的可以吃到限量的红薯叶,须不知这可以直接种植下去。然,西文石认为,种植是无止境的,享受当下才是战乱的一点雨露,顺带还运送了一百斤红薯叶到了邺城,作为专供蔬菜给了郭威享用。 这一点,很快的得到效仿,在华夏城的各大权贵势力,纷纷采购红薯叶加急运送回去,权当往来信息的一些点缀,让他们的当权者享用一下华夏城的新事物。 第四十一章 汉国内乱 华夏城,东北角的生活气息愈发浓厚,虽然没有实行宵禁,但管理院还是划出了一片区域让百姓可以自由走动,还没有住人的普通居住区都派兵士把守,至于城中的公园绿地,都对百姓们开放了。 随着儒宗莘安志带来的精英弟子过来,还有几位大儒的加入,华夏城的学堂终于不愁师资力量了,再加上之前抄书的那批人,教员就有二百来号人了。学堂的对外招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小学学堂,招收4-12岁的孩童入学,战乱导致青壮年普遍较少,老弱妇孺的比例更多,学堂一下子集结了二千多名孩童,具体的教学计划就交由儒宗安排,课程暂时还是以当时的授课内容为主,宣扬儒学,同时加入了数学的课程,推广阿拉伯数字的应用,还有算术、九九乘法表等后世的成果进行教学;另一部分是招收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白天工作、夜晚上学的形式,也深得百姓欢迎。 为了彰显对儒宗支持的回报,小学学堂命名为孔子学堂,夜校学堂则为体现对诸子百家的欢迎而取名为百家学社。 墨家的一众精英弟子也来到了华夏城,高级文明建造的华夏城让他们惊叹不已,对于已经开挖了地基的圣城,更是心潮澎湃,他们知道,圣城的建设将是他们考验他们的时刻。墨家堂主万成礼已经安排弟子对圣城规划的区域进行勘探,着手编制工料和人工的初步核算,然后笑容满面的和儒宗一众弟子,来到小洋房住区进行安排住房,儒宗的除了在小洋房住区分得二百套小洋房之外,还在普通居住区为弟子亲眷分得一千套房子。墨家则分得五十套小洋房,在普通居住区分得五百套房子。这都是在周娥及管理院一众权贵势力审核后批准的。儒宗的莘安志在三进庭院别墅区分得一套别墅。 华夏城一片繁荣景象。 此时的汉国,刘承佑指派的使者已经来到邺城参见郭威,准备暗中刺杀郭威,须不知郭威早已知晓他们的行动,一到节度使府里面就被软禁了,和太原的刘承佑切断联系。 华夏城北面的官道上,来了一队投亲的队伍,没有拖家带口的,全部是清一色的青壮男子,引来关卡兵士的注意,一番询问之下,竟然是投靠汉国大皇子刘承训的,可队伍很是蹊跷。恰好官道上来了道宗三把手徐书瑶带领的队伍经过,顺便把这队投亲的队伍接收了,向华夏城而来。 刘承训,作为五代十国少有的美男子,谦和的性格在华夏城自然混得不错,听闻他的父皇竟然被兄弟毒杀,自立为皇帝,而他这个长子却远在太原之外,是福是祸让他这几天很是忧伤。李煜倒是豁达的劝解他,好歹对南唐皇室争斗了然如胸的李煜虽然无心皇位,还是很有经验的提醒刘承训,小心他弟弟派出刺客刺杀他。 这下好了,刘承训都不敢出门了,整天跟赵匡胤、郑恩几个人混在一块。华夏城的巡防也更为严格,百姓出入种植区,都要求五户一保的同去同回,并在城门口登记,以防刺客之内的进入。 相较五代十国这个时代的城防,华夏城高达五丈,光溜溜的城墙对于剑仙攀越都很有难度,何况一般的刺客。守住了城门,华夏城也就安全了。 郭威派出的信使给西文石递来了书信,西文石和郭小青、周娥还有黄三郎、莘安志预先商量了一下,按照郭威的要求,柴荣带领驻防华夏城的邺城兵士前往邺城准备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赵匡胤、郑恩随行,刘承训拒绝随行。 刘承训对皇位已经失去了信心,如果他此行去往邺城,还能成为郭威拥戴他当皇帝的可能,疼爱他的父皇离去,刘承训已经失去了主心骨,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拥被痛哭,泛红的眼眸众人只当不知,只能在后续安排他想做的事情,慢慢的抚平他的忧伤。 赵匡胤、郑恩很是珍惜此次出战的机会,虽然西文石的到来让他们一度放弃参军的想法,柴荣一个人去,西文石几个也都不放心,让他二人前去,也好帮衬。 还有一件事,郭威在书信中定了西文石和郭小青的婚期,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阴历的三月二十八,刚好卡在拍卖会的前一天,儒宗的莘安志也在场,半开玩笑的说道:“既然良辰吉日都定了,我看儒宗的圣女也同期嫁给你,也是一段佳话。” 黄三郎成精的人,早看出了儒宗的算盘,笑道:“当年道宗徐书瑶给你们圣女周娥卜过一卦,谶语云其‘红颜如似好,还看文中石’。”顿了顿,又说:“当时都以为应在你们儒宗的弟子身上,如今看来,倒应在我四弟身上了。加之我四弟在华夏城风生水起,展望圣城更是大功业,和儒宗圣女,确是良配佳人呀。” 莘安志笑道:“就是就是,你这一说,这姻缘跑不了了,西公子,你看如何?” 西文石虽然早早的洞察一切,可这也来得太过突然,懵懵得说道:“全凭她二人定夺,我自无不可呀。” 郭小青、周娥羞红了脸,低着头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但凭西公子做主,但凭莘叔叔做主。” 莘安志说道:“既如此,就交由管理院安排人手,在华夏城操办婚事的具体事宜。” 对于郭威和刘承佑的战争,西文石看淡了历史,私下了安慰郭小青不必担心,而且此次还有柴荣等人相助,大可无虞。如果事态紧急,西文石也会亲自前往。 华夏城的东门外,道宗徐书瑶带领的道宗精英和汉国派出刺杀刘承训的杀手停下了,还没等查问的兵士问询,道宗一众道士早将这些刺客团团围住,一场有预谋的行刺就被绞杀在摇篮里。刺客的杀气如何瞒得过江湖经验丰富的道宗一行。 第四十二章 柴荣请求出战 第四十三章 邺城之战(一) 第四十四章 邺城之战(二) 第四十五章 郭威黄袍加身 第四十六章 工业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