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魏春 > 第一百三十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第一百三十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作者:眀志 返回目录
        

李承志蹲下身来,好奇的问看着赵渊:“皇帝的从表弟?”


        

为什么这么问?


        

赵渊眼神一滞,一动都不敢动。


        

李承志又问道:“高司徒的从外侄?”


        

赵渊的脸色更加苍白,冷汗冒的更快了。


        

他以为,李承志是不是在惦量,用他祭旗的话,份量够不够?


        

李承志无声冷笑。


        

看,再蠢也有求生欲。


        

只有还知道怕死,就好办了。


        

他微一沉吟,又冷悠悠的说道:“所谓不告而诛是为虐,所以赵校尉,给你提个醒:拿家世压我也罢、威言恫吓也罢、乃至视死如归装好汉,对我统统没用。


        

一县官吏,竟然全被他斩了,难道李承志早就反了?


        

但为什么就没有人向自己提说过?


        

胡始勇(他岳丈),我干你祖宗……


        

更不要试图激怒我,让我觉的非杀你不可。最好是我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李承志阴阴一笑,呲出碜人的白牙:“也不要不信邪……胡保宗定是往家里送过不少信吧?那胡家人有没有告诉你,朝那自县令索思文以下,被我斩了十一个……”


        

赵渊心中狂震,瞳孔猛缩。


        

赵渊猛的一愣,反复咂摸着李承志刚说的话,好久才反应过来:李承志反没反还不知道,但竟然不准备杀他?


        

老天有眼……


        

有如头顶的刀猛然落了下来,却没有斩到脖子里,一种大难不死,逃出生天的感觉由然而生,不大的功夫,赵渊浑身上下都被冷汗湿透,哪还有半点如之前的嚣张狂妄?


        

还有杨舒,这老贼竟如何狠毒,明知道这李承志是反贼,竟哄着爷爷来送死……


        

嗯,不对?


        

李承志要是反了,胡保宗又怎可能为他鞍前马后的奔走?


        

这分明就是被社会毒打的太少,你只要让他认清现实,他比谁都聪明……


        

许多人都不理解,李承志的举动近似羞辱,就不怕赵渊怀恨在心,事后报仇?


        

也有聪明人已然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自李睿将他射下马之始,在赵渊看来,他与李承志已然是死仇,除非李承志跪舔,否则根本化解不了。


        

心中虽恨不得扑上去咬断李承志的脖子,但身体却像已不受控制,头点的飞快。


        

李承志冷笑一声,取掉了他嘴里的破布。


        

看吧,该认怂的时候,不是比谁都快?


        

要胆气没胆气,要能力没能力,要智慧没智慧……除了仗势欺人,还会干点什么?


        

至于其身后的家人长辈……说句不好听的话,要真这么蠢,早特么被灭了几百遍了,还有哪门子的世家传承?


        

真正的世家子弟,任何时候都是以宗族利益为上,很少感情用事,比如胡保宗。


        

跪舔?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这样的草包二代,李承志压根就没放在心上。抛开家世,屁都不是。


        

原来他只是想仗着身份耍耍官威,在两军阵前压压自己的锐气。


        

但赵渊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把游骑派那么远,更没料到,李睿明明看到了他的官旗,却还那么刚?


        

至于不服气自己的原因,则是胡保宗在信中,把自己夸的天上少有,地上这就一个,胡始勇和胡保义也赞不绝口,引起了赵渊的逆反心理,所以他便谋算着,想给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像赵渊这样的,绝对是异数中的异数,比出个圣人还稀奇……


        

等李承志问清楚,赵渊为何会做出这等匪夷所思的勾当后,他愣愣的看着赵渊,就像是在看某种神奇的生物。


        

就说这赵渊怎么也是见识过世面的,更领军打过羌胡马贼,怎可能不知道冒然冲阵会引发什么后果?


        

比起赵渊,杨舒才是真正让他挠头的那一个。


        

因为李承志实在猜不透,杨舒不请自来是什么用意。


        

抢功劳,摘桃子?


        

李承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种草包二代的脑回路,感觉和这种睿智儿童待久了,都有可能被传染成白痴。


        

警告了几句,让他放老实点,李承志便松开了绳子,带着他去见杨舒。


        

李时和李睿均侍俸在一侧,一脸的苦相。


        

奇怪的是,李时只穿着一件白绸内衣,身上的甲胄刀盾全部脱了下来,摆在一张案几上。


        

杨舒盯着那一堆物件,左翻翻,右翻翻,好奇的跟个小孩似的。


        

听这老倌儿的官声和过往,好像不像是这样的人。


        

……


        

佑大的庄园早已烧成了废墟,勉强剩几间能遮风的瓦房,被李文忠紧急修缮了一下,当做临时的帅账。


        

“真是奇思妙想!”李舒摇头晃脑的赞叹了一声,又问道,“李承志做出来的?”


        

李时不说话,只是摇头。


        

杨舒也不为难他,将哨子往亲卫幢帅的手里一抛:“收好了!”


        

先是一枚铜哨,他瞅来瞅去也没觉的有多稀奇。只是两截铜管套在一起,又在里外装了个簧片。


        

但随着铜管延长或缩短,哨声就能逐渐尖锐或粗沉。


        

再根据音长音短,以及具体的军令该吹几声等,完全可以编一套完整的号令出来。


        

但要论优点,就明显多了。


        

一是破甲力绝对充足,二则是通体均匀,不易变曲或折断。


        

杨舒打了半辈子仗,见识极为丰富,稍一想像,就能判断出这枪的厉害之处。


        

然后他又研究起了一杆重步长枪。


        

枪头逞三梭型,无锋无刃,与普通的枪矛比起来,缺点是只能刺,没有劈砍的功效。


        

但枪杆足有丈半长,枪尾还配着近五斤的枪纂,整枪足重十余斤,普通的兵卒也根本没有能抡起来劈砍的力气,也只能刺。


        

竟然想集枪兵、弓兵、盾兵为一体的战兵?


        

但哪有那么轻松?


        

摇了摇头,他又拿起那把横刀,抽出了鞘。


        

比普通的长枪长了一半有余,拿这样的枪,我都刺你脸上了,你还离我差着好大一截,两者高下立判。


        

也不是没有短处:灵活性较差,不好转向,更不好近防。


        

但旁边就摆着横刀、方盾、以及弓箭,明显和这枪是配套的,杨舒哪能看不出李承志的用意?


        

但一刀斩下去,一块柴皮依然应声而飞。


        

将刀举到耳边,听着刀身因为微颤而发出的嗡嗡声,又看了看完好无损的刀刃,杨舒的双眼直冒光。


        

好刀!


        

刀身黑蓝,锋芒闪耀,只看品相,就比百炼钢刀超出了不止一筹。


        

杨舒执着刀,左右瞅了一眼,斜斜劈向案几旁的一根矮桩。


        

应该也是用来撑案几的,足有成人小腿粗,还是松木这种能用来制做枪杆,箭杆的硬木。


        

但别说回话,他连眼皮都不敢抬,生怕被杨舒看出破绽。


        

看他跟木头似的,杨舒也不理他,把刀扔给亲信,说了一句“收好了”,又拿起了方盾。


        

之后还看了看布甲里的钢板,重箭上的箭头,无一例外,全是精钢所锻。


        

“这真是用你家郎君从湖底挖出的那块陨铁所锻的?”杨舒又问道。


        

李时就跟冻住了一样。


        

哪有什么陨铁,全是郎君编出来糊弄人的借口……


        

心中惊疑着,杨舒又瞅了瞅李时身上的绸衣,好奇的问道:“这又有什么说道?”


        

李时都快哭了。


        

再不说话,这老倌儿是不是就要把自个扒个精光,把这内衣也带走?


        

杨舒止不住的倒吸凉气。


        

这一套装备下来,得要多少钱?


        

两百斤铜能不能挡的住?


        

李时使劲的点着头。


        

郎君亲自用猪羊试验过的,还能有假?


        

杨舒沉吟了一阵,又是一叹。


        

他哭丧着脸,小心翼翼的回道:“秉使君,郎君言,丝衣细密且柔韧,若是中箭,箭头大多会将丝衣也射进肉里,医治时,便不用割开伤口,只凭丝线的韧性,就能将箭头起出……”


        

这算不上是什么秘密,李承志也早就通告过全军。包括营中朝那籍的普通兵卒,只要是战兵,都是人手一件丝制内衣。


        

杨舒啧啧一声:“丝衣还有这种奇效?”


        

直到这个时候,杨舒才断定,不是李始贤。


        

要有这等气魄,李其李始贤父子早反了,还能蜇伏近十年?


        

也是那个时候,杨舒才担心了起来。


        

李承志傻了四年,这一朝开智,竟凭空多了如此多的神奇手段?


        

当时胡保宗令胡信将那以冰筑城之法传回郡城时,他很是惊叹了一阵,甚至怀疑是不是李始贤想出来的。


        

之后又听闻李氏平了昭玄寺之乱、举族搬到了崆峒山,再之后,便是李承志占据朝那,准备耗尽家财举兵平乱。


        

这甲、刀、弓、盾等,并非只有李时这样的军将才有,而是不论步骑,战兵必配。


        

骑兵、斥候比步兵唯一多的,也就是战马和那铜哨。


        

虽然李时告诉他,骑兵只有两队,战兵只有一旅,剩下的全是辅兵,但杨舒是不怎么信的。


        

他不是担李承志会不会造反,而是怕李承志被胡家利用……


        

这才有了今日之行。


        

但没想到,即便他心中早有准备,但真了解后,还是被震的心神俱颤。


        

更遑论这些甲兵,不但战时斩获便有赏赐,不出战时也有钱粮可拿?


        

可想而知士气会有何等强盛?


        

如此强军,也不怪李文忠心生惧意,不战而逃。换成自己,怕也是只能三十六计,以走为上……


        

胡保宗前前后后从高平镇买了十数万斤铁,一套甲装耗铁两百斤,这也能打出六七具了。


        

更何况多有传闻,只是朝那豪强乡绅,就给李承志捐了一千余套甲,这加起来就是两千甲卒。


        

而且是几乎用铁从头包到脚,其中一千有马可骑,剩余一千有车可乘。


        

但反过来一想,这李承志真是好气魄,连他都不得不心生佩服。


        

这又不是起兵造反,一旦功成,便能有千倍万倍报酬回来。


        

朝廷如今捉襟见肘,如果李家想把花出去的钱粮讨回来,九成九是不大可能了。


        

根本打不过啊……


        

杨舒不但没眼热,还隐隐有些心疼:这得花费多少钱粮?


        

真真是败家子……


        

没想到吧,被爷爷给搅黄了?


        

有赵渊这根搅屎棍夹在中间,我看你怎么招?


        

正得意着,听到外面一阵响动,杨舒下意识的抬起头来,看到几个白甲兵往这边走来,其中还跟着一个穿鱼鳞甲的。


        

既便李承志能将这乱事平定,事后朝廷至多也就是给他父子升个官,再赏些田地。这爷俩就算可着劲的贪,没个几十年的光景,根本不可能找补回来。


        

怎么算,怎么都是亏本买卖,但这李承志偏偏就干了?


        

不怪那胡保宗将他夸的世间少有,蛊惑的胡始勇这老贼起了招揽之意。


        

哪是李承志,这分明是赵渊?


        

杨舒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


        

这赵渊怎的如此老实了?


        

他还以为是李承志。


        

脚步虚浮,有气无力,似是没睡醒,又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


        

还有这脸色,为何如此煞白……嗯,不对?


        

李舒心里好奇至极,比看到李时身上的那身甲装时还要震惊。


        

李承志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把赵渊治了这么服帖?


        

转着念头的功夫,几个甲士便走到了门口,只见其中有人几声吩咐,大部分的留在了外面,只余一个身形比较高挑的,带着赵渊走了进来。


        

看举止行走如常,脸上也没伤,李承志肯定没把他如何。


        

但看脸色,却灰白如土,眼神躲躲闪闪,好似极度不安……


        

这是……被吓的?


        

使君则是乏称,只要是遇到官职比自己高的,都可以这样称呼。ŴŴŴ.biQuPai.coM


        

这也是因为杨舒之前官位比较高,现在如果称他一声“郡丞”,多少有些揭伤疤的嫌疑。


        

看着眼前丰神如玉的少年,杨舒竟有些恍惚。


        

“使君!”李承志摘下兜鍪,弯腰给杨舒行着礼。


        

这声使君,与称呼胡始昌的那声“史君”不大一样。


        

后者特指刺史,与称呼郡守为府君,县令为县君是一个道理。


        

当然,也可能是郭存信老了……


        

等李承志直起腰,杨舒才回过神,忍不住的赞叹道:“还真是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是……李始贤的儿子?


        

若不是父子两人足有五六分相,李舒都有些怀疑……


        

别说野人一般的李始贤,这相貌,好似比赞为“姿仪泾州第一”的郭存信还要美上几分?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一百三十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