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魏春 > 第二百四十章 年少慕艾

第二百四十章 年少慕艾

作者:眀志 返回目录
        

东方渐白,一弯晓月缓缓升起,悬于半天。


        

天色已然半亮,雾气渐渐浓起,山林之间如同被罩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缥缥缈缈,仿佛仙境。


        

“咯咯咯……札札札……”


        

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响起,吊桥被一点一点的放下,又听“轰隆”一声,一股尘灰冲天而起。


        

数十白甲亲卫护着一辆马车出了城门,向西奔去。


        

车厢虽不宽,却很长,是用白甲营的铁皮厢车改造的,两个人并排平躺都没问题。


        

车底还加了草席、棉被,不怎么颠,所以只要不是急行,乘车还是要比骑马舒服。


        

看他困成如此模样,张敬之心下了然:定是李承志听了自己所言,心绪难平,估计一夜都没怎么睡。


        

张敬之稍一沉吟,将酒葫往前一递:“喝两口,也能睡的沉一些。”


        

两人之间摆着一只食盒,张敬之一手掂着肉脯,一手抓着一支酒葫芦,慢斯条理的品尝着。


        

李承志却半靠着车厢,一下一下的点着头……竟是在打瞌睡。


        

一时情急,竟忘了这是蒸馏过的烧酒,李承志被辣的直鼓眼珠。


        

也是阴差阳错。


        

李承志睁开眼睛,歉意的笑了笑,接过酒壶,“咕咕咚咚”的就是几口。


        

好冲……


        

那这酒除了喝,自然就再没什么用处了。


        

但战时连李承志都不喝酒,更何况以下的军将兵头,所以蒸馏酒竟全部积攒了下来。


        

这些蒸馏酒,都是他还在朝那的时候,购集成酒后,蒸馏成高度酒,准备用来泡制药酒和绷带的。


        

哪知这么多杖打下来,别说战死,白甲兵竟连伤都没伤几个?


        

李承志哪会说实话,只说是从刘慧汪的地窖里挖出来的。


        

主要还是怕犯忌讳,对他此时而言,懂的太多真心不是什么好事。


        

李松遁走时带到了一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也不能倒掉,李承志便藏了下来,但轻易不会示人。


        

就连李始贤,都才是前日夜里才有幸尝到,惊呼神奇,追问李承志是从里来的。


        

要是还嫌度数不够,多蒸几次就行了……


        

这样蒸出来的酒不单单是辣,以及上头快,容易醉等特点,光是卖相,就不是这个时代的醴酒所能比的。


        

二也是有些敝帚自珍的意思。


        

因为蒸馏酒的工艺太简单了,是个人看一眼就会:拿口大陶缸将酒封好,再拿根陶管接蒸气,接到另一口缸里,蒸气凝结后,就是度数极高的蒸馏酒。


        

太清了!


        

就是井里的水,有没有这般清亮的?


        

张敬之、郭存信等人平时见了好酒,至多也就是用“明如鹅黄”、“亮如琥珀”这样的词来比喻。


        

但见了李承志这酒,学富五车、才思敏捷如郭存信,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了?


        

所以在李居志看来,这酒除了味道比较冲,喝到嘴里比较辣之外,几近完美。


        

但南北朝正值小冰河时期,再加北地更加天寒,五六月分都不鲜见雪花飞舞的时节,所以这入口火辣、暖变全身的缺点,竟又成了优点?


        

更过份的是,还那般香?


        

酒精本就是香料,再加发酵酒中还含有其它的香精类元素,更不会因蒸馏而流失,所以蒸馏酒的度数越高,酒自然就越香。


        

李承志听了直翻白眼。


        

还几缸?


        

因此,只要是喝过这酒的人,就没有不叫好的。


        

自从前夜喝过一回,达奚昨天已经追着他的屁股大半天了,说是刀既然被收回了,赔他这么几缸酒也行?


        

嚼了两下,李承志眼睛一亮。


        

咸淡适宜,肉筋味香,还带着丝丝韭味,竟说不出合他口味。


        

连我都没有这般多,你做什么美梦呢?


        

李承志抻着舌头哈着气,又飞快的掂起两片肉脯丢进了嘴里。


        

要么就是有什么调料一骨脑的全放进去,一顿猛火煮成羹。吃到嘴里,明知道那是肉,却压根尝不出一丝肉的香味。


        

而眼下这一盘,却让李承志生出了一些后世蘸着野韭花,吃着手抓肉的感觉?


        

他并不是不爱吃肉,而是不爱吃符合这个时代的人的口味而烹制的肉食。


        

要么只放盐,腥也就罢了,苦的齁嗓子也先不提,你倒是煮熟呀?


        

连夜煮炙?


        

怪不得这肉脯吃着这般筋道,却半点都不嫌干?


        

他越吃越顺口,一片接一片的往嘴里塞着,还含糊不清的问着话:“谁做的?”


        

看他越吃越香,张敬之呷了一口酒,慢悠悠的说道:“是京墨……听闻今日你要与我随行,一夜都未睡,煮炙出来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说不感动是假的,李承志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竟浮现出了一道窈窕玲珑的身影。


        

“她也在城里……何时来的?”


        

李承志心头一暖。


        

只记得还是在朝那,单独与她相处,让她泡茶的那一次,闲聊之时提了两句,她竟然就记下了?


        

李承志这哪是想拜望父亲?


        

分明是少年慕艾,怨自己没让他见到京墨……


        

他放下了肉脯,轻轻往后一靠,幽幽叹道,“想必太公也在吧?昨日送司马回官舍之时,也不说提醒晚辈一声,竟未拜望?真是太失礼了……”


        

张敬之差点笑出声。


        

也是该死,竟忘了她还在守孝?


        

岂不是说,差不多要三年,才能见到她?


        

张敬之微微一笑:“父亲还在朝那,并未接来。是内子怕京墨思父心切,忧伤成疾,因此也将她带了回来……但京墨还在孝期,哪有见外客的道理?”


        

被点破了心思,李承志止不住的面皮一红,同时,脸上又浮现出浓浓的失望之色。


        

这踏进家门才三日,两人在他耳边就念叨了不下一百遍。


        

特别是郭玉枝,竟比担心李承志是不是会造反还要上心。甚至已经开始给李始贤吹枕边风,计划哪天带着李承志去郭府拜访,让他见见表妹……


        

到那时,自己都满二十,早立冠了……


        

倒不是李承志急,而是架不住李始贤和郭玉枝着急。


        

但一时半会,又到哪里去给他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


        

李承志不但是李氏嫡子,还是祖居李氏未来的族长,这眼看马上就要封官拜爵,堂堂正妻,又岂是那么随便就能娶进来的?


        

其中未尝没有急着让李承志成家,说不定就能安生下来的心思。


        

表妹是不可能的,打死都不可能的。


        

就算你想娶个稍大些的都不大可能,因为元魏朝的法律不允许:女子年十四未嫁者,家人坐罪……


        

先不说会不会合他的意,李承志能不能下得了嘴还是个问题。


        

郭玉枝急的心里直冒火,无奈之下,只好退了一步,给李承志下了最后通谍:正妻可以暂缓,但妾必须要纳,而且还限定了时间:短则三月,迟则半年……


        

猜都不用猜,肯定是萝莉一枚,九成九也就十二三,撑死了不超过十四岁。


        

李承志心里想着,竟念叨了出来。


        

只听“噗”的一声,张敬之猛的往一侧一偏头,差点将一口酒喷他脸上。


        

此情此景,他不想张京墨都难……


        

“还要三年啊?”


        

“无妨无妨……”张敬之连连摆着手,“年少慕艾,人之常情……”BiquPai.CoM


        

敛了敛神色,张敬之又悠悠说道:“原本,我是准备让京墨守够百日,就除孝的……”


        

李承志臊的满脸羞红,脸都紫的快成茄子了。


        

好在只有他与张敬之二人,这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非一头钻进地里。


        

“有何不可行的?便是汉时,还有皇室夺情嫁女的!”


        

意思是更何况纲常礼法几近崩坏的元魏。


        

百日除孝?


        

李承志心里一动:“可行?”


        

看他这副模样,再听这“比如”二字,张敬之差点没绷住。


        

觉的好笑的同时,他也止不住的一阵欣慰:可见李承志多么喜爱京墨。


        

张敬之看着李承志:“但张李两家虽非名门,却也是士儒之家,该守的礼法,还是要守的。所以,想要京墨除孝,还不会被士族嗤笑,就得有个由头……”


        

李承志期翼的问道:“比如?”


        

李承志恍然大悟。


        

张敬之说的是大魏婚律:女子年十四以上未嫁者,官府赐婚,家人坐罪……


        

也不枉我张奉直如此劳心费力,尽心竭意的帮你谋划……


        

“比如,便似我这般夺情起复,若是有上官诏令,令京墨除孝,我身为臣吏,自然要以身做则,不能抗令……”


        

会谨守礼制守丧的,百分之百是士族,没哪个不开眼的会去触霉头。


        

但真要有这样的诏令下来,说不得就有人会遵从。


        

但因元魏朝家法与皇权并重,所以一般没有钻牛角尖的地方官这么较真,把因丧守孝而误过婚期的女子拉去赐婚。


        

想也能知道,这个年代,有多少普通人会把礼法当回事?


        

“哪用的着劳烦奚镇守……杨……嗯?”


        

听李承志竟想请动奚康生,张敬之顿时失笑,本想说哪用的着这么大的官,杨舒就够了。


        

便如眼看张京墨年岁越来越大,再守下去,给人做妾都会被挑三拣四的张家……


        

李承志心中大喜,转着眼珠问道:“奚镇守够不够?”


        

李承志的意思是,他要去求?


        

这是有多心急?


        

他只是张京墨的叔父,而且祖父张炜还健在,这诏令,自然会下给已荣休的父亲,杨舒这个郡丞就够了。


        

但话到了嘴边,却被他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自己这叔外舅想的有些早了?


        

我李承志怎会这样的人?


        

“有心了!”张敬之微微一叹,沉吟了好一阵才说道,“之前我之所以犹豫,就是怕折了你的锐气。此时看来,还真没有料错……”


        

折了锐气……张敬之竟怕自己会深陷温柔乡无法自拔?


        

聊了几句,大致敲定了此事,许是酒劲上来了,李承志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


        

这一觉,竟睡到了下午时分,马车早已过了泾阳,离朝那城已不足十里了。


        

再说了,有李松等人在屁后面撵,日后说不定还要加一个张敬之和李始贤,哪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李承志一声轻叹:“司马多虑了……”


        

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喝斥声,李承志举目一看,李睿正在和一个白甲军将争执着什么。


        

再往周围一瞅,不知何时,车驾四周竟突然多了许多白甲骑兵。


        

李承志站在车外,看着远处绵延千里的陇山,竟似恍然一梦?


        

两月之前,诛杀索思文、江让之时,又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定然是斥候巡探时,撞到了李承志的白甲亲卫,便猜到李承志定然在车驾里。


        

他们想要见礼,但李承志在睡觉,李睿自然不会放行。


        

若不是那甲时不时就会随风飘动,李承志还误以为李松的人偷跑回来了。


        

多出来的这些,其实都是暂时移驻于朝那城外的那一旅甲卒和两营辅兵。


        

那是张信义,张敬之的堂侄,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李承志的堂舅兄……


        

他轻叹一声,朝身边的亲卫招了招手:“告诉张信义,让他好生收拢兵卒……我在司马府里等他,就不入营了……”


        

李承志有些欣尉:虽已非战时,更无自己管束,但即便是辅营,白甲兵的军纪并没有涣散,依然严守军律,将斥候派出了二十里之外。


        

不然辅营统帅不可能早早等在这里。


        

他很清楚,李承志在避嫌。


        

何止是不入营?


        

竟然过营而不入?


        

张敬之嘴唇微微一动,不知想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让他咽了下去。


        

所以剩下的五旅士卒,几乎全是朝那籍的乡壮。


        

按李承志的设想,便是从稳定朝那县民生的角度考虑,这五旅士卒都是要就地解散的。


        

一旅白甲甲卒,四旅白甲辅兵,差点就让李承志给解散了……


        

为免后患,随李松循走的那四营,一半以上都是李承志大败李文忠之后整编的俘虏,小半是李宋两家的乡壮,及一部分僧壮。


        

如此强军,是说解散就解散的?


        

你李承志不要,有的是人要。


        

但不管是奚康生,还是张敬之和杨舒,却没一个人答应。


        

开什么玩笑?


        

所以几相一叠加,这两千五百兵的去向就先被搁置起来。


        

还是李承志亲自找奚康生分说,说士卒思乡心切,能否移驻至朝那城外。


        

奚康生想要充为州兵,杨舒想充为郡兵,张敬之则在头痛,整个朝那县才有多少丁壮,若这两千五百兵卒全被征召成了官兵,朝那县又该怎么办,地还种不种了?


        

再加李承志封赏还没下来,说不定就会封为带兵的军将,到那时谁也不用争,自然还归李承志统属。


        

……


        

十里之距,转眼便至。


        

只要不解散就行,奚康生自然就答应了。


        

这也是此战之后泾州戊卒、青壮折损近三成,但奚康生依旧有底气让高平镇军撤出萧关,换由泾州州兵来驻守的底气所在……


        

嘴里骂着,李承志心忍不住的心里阵阵激荡。


        

这全是……我李承志的兵……


        

看着不远处那巍峨如山的白甲军阵,李承志心头一热。


        

“张信义这混账,都说了不见……”


        

“大帅……”


        

“大帅……”


        

明明是朗朗晴空,却仿佛炸起了惊雷?


        

只听“咚”一声震响,五旅士卒齐齐的一敲胸甲,齐唰唰的跪了下去,齐声暴吼:“大帅!”


        

一时间,竟好像再听不到半丝多余的杂音,就连山风刮着旗帜飘展的声音,都被压盖了下去。


        

即便再镇定,再矜持,李承志还是不由自主的红了眼眶。


        

“大帅”……


        

就如山崩海啸,一阵阵回音,飘荡在雄城、山岭之间,久久不息。


        

但李承志还是忍不住跳下马车,朝军阵走去。


        

爷爷一手带起来的兵,凭什么不能见?


        

他也知道,今时已不同往日,这五旅士卒已是板上钉钉的官兵,他李承志也已是名符其实的朝廷命官。


        

再叫大帅,就很犯忌讳了……


        

“沈兄!”


        

“嗯!”


        

去他娘的避嫌,去他娘的忌讳……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进入阁楼。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二百四十章 年少慕艾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