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魏春 > 第三零九章 寒门学子

第三零九章 寒门学子

作者:眀志 返回目录
        

突然就升官了?


        

李承志料到会有嘉奖,但没料到这般快,更赏的这么重。


        

千万别小看只是升了一级,便是积年老吏偶立新功,大都也要熬足三年后再考课,看你这功够不够升迁,又该怎么升。


        

而李承志才刚刚上了一天衙而已?


        

由此看来,两老头和皇帝都很拎的清,不是一昧的尊崇儒佛,贬压术工之学。


        

国子监博士?


        

要是专为庶族设立的四门小学博士就更好了,不说搞多少创造发明,费点心培养一些理工之材应该是没问题的……


        

李承志心里转着念头,郑重其事的往下一拜:“谢过寺卿与祭酒……”


        

李承志一脸愕然:又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奶香、果香、饴香、蜜香……


        

本想着两老头怎么也该客气一下,但弯了半天腰,上面竟连个吱应都没有?


        

抬头一看,崔光与刘芳一个默然冷笑,一个恍然大悟,皆是直戳戳的盯着李承志。


        

李承志,可以啊,不声不响就干成了这么大的事?


        

崔光双眼微眯,似笑非笑:“昨日竟忘了问你,你说要赚点小钱,凭的是何营生?”


        

李承志身上现在是什么味道,他们觐见皇帝时,式乾殿里飘的就是什么味道。


        

怪不得皇帝拦着他们不让进?


        

对啊,卖冰?


        

八成是皇帝已下诏减冰了。但问题是,这两老头怎么知道和自己有关的,难不成能掐会算?


        

还能是何营生,当然是卖冰啊……


        

李承志总觉的这老头看他的眼神不对,稍一思量,悚然一惊。


        

刘芳和崔光猛的一顿。


        

他们以为李承志会百般隐瞒,或是抵赖,没想竟这般痛快?


        

也没什么好慌的,自己只是制了一块冰而已。是高湛拿去献给皇帝的,任怎么猜,也赖不到自己头上才对。


        

李承志泰然自若的回道:“下官从道籍中研出一法,可夏日以硝成冰,便想以此做些消暑的零嘴,赚些零用……”


        

怪不得如此坦然?


        

“道籍……以硝成冰?”刘芳胡子一抖,“‘烧之可燃,水之则化,可成霜雪,乃真消石也……’的硝石?陶弘景的《集金丹》,你从哪得来的?”


        

嗯?


        

他卖的不是宫里的冰,而是自制的?


        

崔光奇道:“你加了什么?”


        

你还真问?


        

李承志顿时乐了:看,果不愧为饱学之士,不像高湛,一说以硝成冰,就以为是妖法?


        

“下官看的不是《集金丹》,而是《抱朴子》,其中也有硝石入水成霜的记载。下官又加了点东西进去,所以可由霜成冰……”


        

崔光都被气笑了:刚还不是说赚些零用么?


        

害的老夫都要掏钱买你那冰……你这还叫微末本事?


        

李承志愣了愣,扑棱着眼皮子看着他:“崔祭酒,下官能不能在京中置宅,就靠这点微末本事了……”


        

意思是打死他都不会说……


        

倒是多问几句啊,不然我怎么把自己彻底摘干净?


        

他满腹幽怨的告退。


        

他刚要斥问,猛见刘芳给他使着眼色,又见朝李承志摆了摆手:“嗯,去吧!”


        

李承志有些懵:这样就完了?


        

“八九不离十!”刘芳微微一叹,“先减宫中内侍,后减内宫用度,再减百官膳食,如今又减百官颁冰,陛下还能减什么?”


        

崔光不由冷笑:“官田、官俸,哪个不能减?只要无人上奏抑佛收铜,陛下就能一直找到由头逼迫我等……”


        

等李承志出了殿,刘芳才解释道:“昨夜起诏时,我特意问过起居郎(记录皇帝言行起居,属门下省):陛下传令下诏前,羽林监高湛入宫觐见过,还给陛下带了一块冰……”


        

崔光恍然大悟:“陛下又是临时起意?”


        

放心,陛下虽急却有分寸:兵权大多掌之于与陛下已到五服之外的元氏及八部之后手中,敢有怨言的宗室已被他杀的差不多了。


        

我等山东诸家也早已成了没牙的老虎,加起来已连几千部曲都凑不出来。至于关陇士族……”


        

“头两年还好,陛下虽偶有急燥,但大致还无纰漏。但自钟离之败后,这是一日急过一日?便是你我一心为公,应以民为重,而轻家世,但也应劝谏皇帝徐徐图之……”


        

崔光叹道:“要能劝的住,皇帝就不会先拿元氏宗室开刀了,没用的!


        

刘芳一声哀叹:“会出乱子的!”


        

崔光眼神深遂如星:“若不兴利除弊,一样会有乱子……”


        

崔光顿了顿,又冷笑道,“李辅(陇氏西氏第三房)举族灭门的教训还不够么?而其余几房还有哪支留在关陇之地,大都求改封地,迁回洛京,才让陛下放过了他们一马!


        

如今的关陇,也就剩杨氏七兄弟能撑撑门面了。但就如一根藤上的七个瓜,一个倒霉,全都要跟着受拖累,官皆是越做越小,祖产也是越罚越少。再不服软,离二个李辅也不远了……”


        

但肯定和自己无关……


        

李承志转着念头,跑去后衙取了马。


        

……


        

总觉的两个老头满腹踌躇,还神神叨叨的?


        

幸亏做了应对,不然还真有可能让李承志走脱了。


        

谋士几声低呼,顿时有几拔人从太常寺一侧的横道奔出。有制造意外拖延李承志的,也有顺着墙根狂奔往前,假装与李承志巧遇的……


        

正值午时,最是燥热之时。从城内走定是快不起来,李承志便想着索性从南门出城,顺着护城河奔驰回去,还能吹吹风。


        

看李承志没有上铜驼街,而是朝北而去,看样子是要出城,元悦那谋士有些懵。


        

李承志都要走了,怎还不见四叔有什么动静?


        

难不成是放弃了?


        

元悦也有懵。


        

他看看出了太常寺的李承志,又看了看毫无动静的宗正寺门口……


        

“人呢?”


        

听到一声急呼,元悦回头一看,正是高湛。


        

这可是几百万金,元雍恨的怕是连杀人的心都有,真就忍下了这口气?


        

可惜了一场好戏……


        

父亲果然没料错,汝阳王还是很谨慎的,估计这等了一阵,火气也消的差不多,知道权衡得失了。


        

也不急着去找汝阳王,先将李承志送回去再说……


        

“慌什么?”元悦翻了个白眼,邀他上着车,“四叔不敢到太常寺撒野,只得带仆从藏在宗正寺。但不知为何,李承志都出来了,却不见他有动静?估计是被元钦(宗正寺卿)劝住了……


        

李承志刚出太常,往南门去了,应是要出城……骑马太热,不如与我乘车,照样能追的上……”


        

车底用毡毯铺就,又绵又软,往上一靠,再喝一口凉酒,好不舒爽。


        

“也不怕御史参你?”高湛羡慕道。


        

高湛猛松一口气,边抹着汗边钻进了车厢。


        

双驾马车,足丈长的车厢四周全用轻纱围着,里面摆着一座小型冰鉴,正散发着丝丝凉气。


        

元悦不以为意的说道,“也就剩这点乐趣了,不然活着还有什么趣味?”


        

意思是他一不窥觊皇位,二不贪恋权势,田、庄、钱、宅等也都是先帝所赐,凭什么不能享受。


        

他肯定也置办的起,但不敢:高肇权势虽盛,但高氏子弟的家教却颇严。不论是已尚公主的高猛、高植,还是以下的高烈、高贞、高坚、高湛等,都无多少膏粱子弟的恶习。


        

“参就参,至多也就是被皇兄训斥几句!”


        

也就往前走了百十丈,大致刚过太常寺的西正门,有仆从来报,说是李承志被人拦住了。不过不是元雍,倒像是南门小学的几个生员,说是要请教李承志。


        

“生员请教李承志?”元悦好不惊奇,“教他们怎么杀人么?”


        

一说这个,高湛就不敢接话了,索性闭了嘴。


        

李承志要出城,定是要验关防令信,两人也不急,由着马车往城门行去。


        

人家今早才被御口钦封,迁升为国子监博士,生员还真能请教的着。


        

说起被打掉牙的事,元悦也不恼,笑嘻嘻的回道:“竟忘了找他报仇?正好碰上了,如何都要说道说道……”


        

高湛嗤之以鼻:“光记得李承志打了你两颗牙……他除了会杀人,还会作诗!”


        

何止是会作诗?


        

两颗牙换了几百万金,元悦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


        

报个屁啊……


        

高湛心中暗骂。


        

看来这些都是四门小学的生员。


        

元恪下旨修四门小学至今还不满三年,学校还未完全修成,生员也不是很多,每校也就一二百,但在李承志看来,这一举措绝对有划时代的意义:


        

几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皆是粗布麻衫,已然洗的浆白。有些地方还打着补丁。脚上蹬着草鞋,束发的也只是木钗。


        

不过很是整洁,麻服虽旧却洗的干干净净,指甲也修剪的整整齐齐。


        

这一招准准的打在了世家门阀的七寸上,但诡异的是,建校之初竟无掀大的风波?


        

前世八代以上都是贫农,李承志对这些寒门学子有天然的亲近感,刚被拦下时就主动下了马,又和颜悦色的问道:“诸君认得鄙人?”


        

只收寒门子弟,食宿、学费全免,三年毕业后由皇帝亲自考选封官。


        

家中田产过百亩、三代以内有当过七品官以上的直系亲戚都不行,只能去国子监就读,而且学费极贵……


        

诡事,西市破题?


        

说的是自己破了元悦那几道道家秘术的事情吧?


        

几个学生很是紧张,似是都不敢拿正眼看李承志,恭恭敬敬的弯着腰行着礼:


        

“候郎面前不敢称‘君’。之所以失礼拦下候郎,是因遇到了几桩诡事,百求不得其解……恰逢上旬厨会那日,在西市见候郎巧智破题,今日巧会,故而冒昧前来请教……”


        

“先谢过候郎!”领头的学生又拜了拜,低着头说道:“几日前,学生借了一本《礼记》抄誊,抄过一半才惊觉,那墨竟能透过纸背。且一透十数张,竟将从博士处借来的原书也给污了……博士怪晚学不敬圣人典籍,要将晚学开革出校……晚学百口莫辩,只求离校前能一解心中之惑……”


        

墨透纸背,且一透十数张?


        

天师道清高的一批,眼睛向来是长在头顶上的。寒门子弟怎和这样的事情扯上了关系?


        

李承志狐疑了一下,温声笑道:“谈不上冒昧,我也不一定能解,你且讲来!”


        

具体是哪一种就不知道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是那墨有问题吧?


        

估计是这学生被人捉弄了,也有可能是他自己不小心,墨里弄进去了什么东西。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沈兄!”


        

“嗯!”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三零九章 寒门学子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