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魏春 > 第三七二章 选官

第三七二章 选官

作者:眀志 返回目录
        

咎由自取?


        

意思即便元乂死了,也是白死?


        

这四个字像四把刀一样插进了元继的胸口。一股冲天般的火怒涌上脑海,猛的刺红了双眼。


        

“陛下,元乂再不堪,也是元氏子孙……”


        

口中咬牙痛诉,元继腰杆一挺,似是要站起来与皇帝争辩。


        

于忠心里募的一沉。


        

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出元继想说什么:元乂再不堪,也是元氏子孙。李承志再是奇才,也是汉奴……


        

元继疯了?


        

陛下最怕的,就是有人否定先帝汉化之功,引起元汉之争。况且否定了先帝,也就等于否定了陛下的正统之位……


        

急切间,于忠抬腿就是一脚,重重的踏在了元继的腿窝,让他重新跪了下去。


        

而后于忠又往前一步,拦在了元继身前,深深一揖:“江阳王难忍丧子之痛,一时口不择言,还请陛下恕罪……”


        

你难道忘了元僖、元详、元勰都是如何大祸临头的?


        

真敢说出下半句,今天死的就不止一个元乂了……


        

应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念,才会脱口而出……


        

元继啊元继,不管何时见了朕,但提起先帝,你哪次不是口口声声称颂先帝汉化之举为不世之功?


        

皇帝星目含威,冷冷的看着元继。


        

只是口不择言么?


        

如今看来,真要去了,怕是会挖空心思的掣肘高肇吧?


        

幸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原来是口是心非?


        

枉朕还以为你虽贪却忠,能顾大局,且颇擅军事。更欲拜你为都督,协高肇南征,即辅且衡。


        

江阳王啊江阳王,若非陛下对你失望到极致,何至于说出这般无情的话来?


        

便是为了安抚汉臣,今日也必定治你的罪……


        

皇帝转头望向城下,语气极淡:“丧子之痛?等找到元乂的尸体再这般讲也不迟……于忠,差禁卫收拢溃兵、车驾、马匹,详细清点死伤,尽快报来。”


        

于忠恭身应着,暗中大骂着元继。


        

众臣心中一凌。


        

若只召三司与领军、司州牧、兵部尚书等,十之八九议的是军事。若加上诸侍中、御史中尉、廷尉卿等,八成是要议某位军职重臣的过失。


        

果不其然!


        

“召太尉元嘉、司徒元怿、司空高肇、领军于忠、司州牧元雍、左侍中刘芳、右侍中崔光、内侍中刘腾、御史中尉王显、廷尉卿游肇、选部尚书崔亮等,于殿中议事。其余诸臣散了……回宫……”M.biQUpai.coM


        

也绝不可能是李承志……他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只一个选部尚书崔亮,就能将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众臣拱手恭送皇帝,余光无不瞄着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的元继……


        

若再加上一个选部尚书呢?


        

皇帝的心思呼之欲出:九成九是哪位要挪挪位置了。


        

元乂竟然没死?


        

也是命数使然:元乂伤着腿,故而不能骑马,自始至终都乘的是车。幸运的是,他的那辆车竟一直没翻。


        

……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不出意外,元乂这辈子九成九是废了。也算是消了李承志的心头大患。


        

反倒是罗素死了个十成十:被铁甲车拦腰辗成了两截。若非披的是全甲,估计连全尸都留不下。


        

不幸的是,被李承志一箭射断了胫骨,便是好了,这辈子也得跛着走路。


        

这等仪容莫说做官,怕是江阳王世子都得被剥夺。


        

等于猛然间去了三个死敌,李承志心情好不舒畅。明知皇帝召他绝对少不了一顿训斥,有很大的可能还会受罚,但李承志依旧很开心。


        

也怪他自己:猛见元乂冒头,只觉天赐良机,想都没想引弓就射。却忘了整个大魏朝,能射的动铁翎箭的,加起来都不足两巴掌。


        

又听闻,皇帝申饬江阳王元继刚愎自用,怙恶不悛,致百余禁卫枉死。免了他左卫将军之职,迁为平东将军,助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扬州刺守李崇阻遏南朝。


        

看似是平级,但前者为禁军统帅,后者为扬州刺史李崇之佐官,高下立判。


        

心中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李承志候在廊下,等着皇帝召见。


        

元继之事已议罢,诸臣皆已散去,殿中就只余崔亮,此时详细的秉报着李承志的家世、门第与功绩过失。


        

他想赖都赖不掉!


        

好在于忠、元继皆有言在先:诸般手段尽可用之,且当时大火未起,胜负未分,所以皇帝还不至于拿他问罪……


        

其父李始贤,官至二品将军中参兵军事,阶为右从第六品上(从六品上阶)……


        

依三世为均而厘定,若论姓氏,李承志为丁姓(士族等级之末,由高至低分别为膏粱、华腴、甲、乙、丙、丁等四姓。丁姓之下则为寒族)……


        

“李承志之曾祖李归义,官至二品将军参军事,阶为右第五品上(四品以上只论级,四品以下除论级外还要论阶。每品分正、从两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阶,以备厘定官员门第家世、考察铨选品级升降)……


        

其祖李其,官至镇军行台,阶为右第四品上(正四品上阶)……”


        

皇帝恍然大悟:怪不得高肇一直犹豫,不愿和李承志结亲。原来光是门第与姓氏,两家就足足差着三品?


        

若只依门第,这两家是不许通婚的,除非是高氏的庶女嫁与李氏嫡子做正妻。或是李承志的官级升至六品以上。


        

若论门第,祖居李氏为五品下(膏粱为一、二品。华腴三品上,甲姓三品下,乙姓四品,丙姓五品。丁姓为五品下,其下为寒族)……


        

若论乡品郡望,则为二品(一品为高门,二品为普通士族,之下为寒族)……”


        

“后因泾州内乱,泾州中正(专门推荐人才的官员)累及免官,未能荐举。便由刺史奚康生察举,论定李承志才为上上,德为中上(九品中正制),合为上下,依制应擢三级九阶,故而奚刺史迁李承志为仓曹参军事,阶为右第八品上……”


        

皇帝有些无语:这门第再差那么一丝,李承志连官都当不上,只能做吏。也幸亏有李承志,不然到下一代,祖居李氏就会沦为庶族,剥夺“祖居”二字的县望之称。


        

而高肇如今如此积极,想来是看出李承志大有潜望,也猜出朕要重用于他了吧?


        

“据太和新令:依门第降四品而举官,故李承志若由中正荐举入仕,起家官应为右从第九品下(从九品下阶,官员品级之末)……”


        

“因至秋后才予百官考课,故而李承志应诏辟除入京后,暂受为右从第七品上。后经多次升免,如今为右第八品上。若铨叙选官,则需重新录查其功绩、过失……”


        

说着,崔亮搬开了一本籍册,朗声秉道:


        

奚康生的察举倒也算中肯:若论才能,李承志当是称的上“上上”之才。但以其睚眦必报的性情,能评个中上,已然不错了。


        

元恪点点头,示意崔亮继续。


        

三月中,斩吐谷浑藩王于武威,依功应擢一级……


        

四月末,献粟五万石,应擢两阶,六月初,创术算新法,应擢一阶,合为一级……


        

“正月,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李承志起兵讨之。三月初,擒伏贼首刘慧汪、刘慧真,依功应擢一级……


        

前后诛贼五万余,泾州遂定,依功再擢一级……


        

另,创长枪阵、空心阵、传讯警示之法等,应擢一级……但有诸般过失……”


        

“好了!”


        

六月中,擒伏刺客,两救皇后殿下,应擢两级……


        

六月中,救治胡充华之……嗯,之重疾,应擢一级……


        

整整八级,若是选官,至少要再升四品。而以奚康生察举的正八品的起家官算起,岂不是要给李承志升到正四品才行?


        

一州刺史才是几品?


        

元恪不耐的挥了挥手。


        

他知道李承志立了许多功劳,但一细算,竟然这么多?


        

就是因为官职不够分……


        

况且李承志动不动就犯错,隔三岔五就要降一级,加加减减之后,估计能剩下一半都不错了。


        

猛一听觉得好不可思议。但若细算,又觉得理应如此。如平定泾州,阵斩慕容,救驾皇后、胡充华等皆是大功,单独每一样擒出来直接升个一品都有可能,合升四品还真不算多。


        

当然,这才只是叙,而非选定。如李承志这般考课累及功高至二三品,但选任四五品的比比皆是,依旧任六七品的都有。不然何来崔亮之后所创的“定品格(升官要先论资历和年限,后论功绩)”,及大魏独一无二的“县升郡”“郡升州”,及折品抵罪的制度?


        

“嗯,去吧!”


        

元恪心不在焉的挥了挥手。


        

元恪稍一沉吟,又道:“朕知道了……刘腾,召李承志进殿来……”


        

崔亮极有眼色,肃声拜道:“那臣先告退?”


        

李承志啊李承志,朕该给你选个什么官才合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不多时,李承志便进了大殿,人还没踏过门槛,两颗眼珠先滴溜溜的往里瞟了几下,好似在偷瞄皇帝的脸色是阴是晴。


        

看他跟贼一样,元恪又气又笑。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沈兄!”


        

“嗯!”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三七二章 选官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