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魏春 > 第三七四章 双喜临门

第三七四章 双喜临门

作者:眀志 返回目录
        

看李承志脸露异色,皇帝还以为他在畏难,冷声笑道:“你连元悦都敢打,连元乂都敢杀。如今只是几个膏梁子弟,就将你吓住了?”


        

能一样么?


        

元悦元乂绑一块也才是两个,如今调教的可是一旅,整整五百?


        

尽是些纨绔,说不定就要使些强硬手段。到时打了小的,难保老的不会出来……


        

李承志沉吟少许,揖手拜道:“陛下待臣恩重,臣无以为报,只能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怕有负圣恩,故而肯请陛下,可否授臣于军机立断之权!”


        

刘腾眉头一皱。


        

李承志分明是怕受掣肘,准备甫一上任就杀鸡儆候,更或是杀人立威?。


        

李承志眨巴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皇帝,以为是不是耳朵听岔了……


        

不应该呀:说破天,李承志也是个旅帅,往上还有任军主的虎贲郎将,再其上还有专事军纪法度的虎贲司马。再往上,还有虎贲将军、虎贲中郎将。


        

本是想给皇帝打个埋伏:你不是嫌我胆不大么,我就大一个给你看看。想来一听李承志要生杀予夺,皇帝十之八九不会答应。


        

还军机立断,你倒不如说先斩后奏更妥贴一些。


        

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怕捅了马蜂窝?


        

本以为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却不想竟无半丝犹豫,大手一挥:“准你又如何?”


        

完了……好像上当了?


        

“难得你这般有担当,看来甚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道理。故而你之前上呈的请辞宫中事务的奏表,朕就不准了……”


        

李承志心中苦叫:别啊……


        

那就好办了呀:到时要是干不好,李承志也就有了推卸责任的借口。


        

岂不知,元恪竟不是一般的干脆?


        

心中惊疑,微一抬头,竟见皇帝似是在阴阴冷笑。


        

关键的是,他的俸禄早被皇帝罚到了八年后还是十年后,连他自个都忘了。


        

等于从今往后,他得给皇帝白打好多年的工,且是好几份……


        

简直哔了狗了?


        

哪会容他叫苦,皇帝一指刘腾:“稍后予门下、中书、选部等传谕,予李承志加封诸官:加武骑常侍(皇常侍从官,事骑马散从,游玩赏猎,从六品)。加侍御师(御医,六品)。加掌筳郎(事皇帝饮食,从六品)……及之前的奉朝请,一并下旨……”


        

何止是心里苦,李承志都懵了。


        

乍一听好多官,而且全是近侍,皆是常人梦寐以求之职。但问题是:哪有加官比本职还低的?


        

她进得来么?


        

心中暗骂,见皇帝满脸不耐的挥着袖子,意指莫要聒噪,赶快滚蛋。


        

皇帝这是学聪明了:只要让李承志好好的闭上嘴,自然就不用与他生气……


        

李承志正欲推辞,但嘴都未张开,又听皇帝说道:“要是郭氏不许,让她入宫来见朕……”


        

这是顺着李承志奏呈中的话,在堵他的嘴:不是你娘不许么,那就让他来问朕……


        

你连城都不让她进,还入宫?


        

李承志恍然大悟:怪不得皇帝没有像前几次一样,进门先给一棒,而后再视心情给你颗甜枣,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只要自己愿意,所谓的悬黎宝珠,一月能拉来一车。用来换元乂的一条腿,不要太划算……


        

“将他那冰税减至一成。贡于宫中的冰沙、豆腐,也逐月予他结清,莫要拖欠……嗯,传谕兵部,将他那烈酒先购一千石,添以松香制成火油,以备不时之需。若合用,再行增购,或成定准……”


        

反倒是李承志只觉一口气堵在胸口,憋的好不难受。


        

“臣……遵旨!”


        

他一脸郁闷的做着揖,准备告退。又见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朝他召了召手:“朕不问你谋害宗室之罪,你也莫再去寻元乂讨要你的宝珠之类。若是元乂敢报复予你,你自来寻朕便是……”


        

他予皇帝说的是,至少十多二十斤粮食,才能酿出一斤可制火油的烈油。


        

又称:中原潮湿,不利于水汽散发。故而若酿此酒,最好选在河北(黄河以北)、河西等酷热干燥之地……


        

这是怕皇帝强令他交出配方。也担心皇帝见猎心喜,突发奇想,万一让他去酿酒造火油怎么办?


        

给刘腾交待了一遍,皇帝又转过头来:“就当是朕补偿予你的……”


        

这最后一句,竟让李承志心头暖热。


        

若非已没了回头路,说不定就得当几天忠君体国的好臣子。


        

更关键的是:一千石酒就是一万多到两万石粮,李承志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中原、河东、关中等地收购粮食,运至关中,更或是河西……


        

哪还需用胡商、杂胡部落的名义购粮?


        

也不需张敬之、李始贤等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能将数万石粮运到河西,而不会被奚康生与河西诸地官府发觉?


        

便是要去,也得去河西才行。到时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没想皇帝竟直接要的是酒?


        

那如何酿,在哪里酿,自然就是李承志说了算。


        

沉默少许,他深深的往下一揖:“臣……谢过陛下!”


        

元恪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不容易啊,竟能见到这逆臣对朕心悦诚服的一天?


        

“莫要只是嘴上说说。”


        

陛下真是……太贴心了……


        

一时间,李承志都不知是该感激,还是该歉疚的好。


        

这粮运到河西,可是拿来养兵的。这兵养起来,可是用来造反的……


        

以往奏对,李承志何时不是告退后转身就走?皇帝每次看到的都是他的后脑勺和屁股。


        

这般恭顺还真是第一遭……


        

刘腾心里一动,又想到皇帝穷极无聊之时,与他和于忠提及李承志时的几句话:看他殴伤元悦、怒质胡允华这两桩,及与朕奏对时的言行举止,便知李承志看似咨意无礼,嚣张无忌,其实行事极有分寸。至少不会让你轻易的抓住他的错处或把柄……


        

皇帝挥着手,“勇于任事,恪尽职守,才不负朕之期许……”


        

李承志连声称是,又往下一拜,才恭身后退。


        

见他倒着退出殿外,双脚迈过门槛后才转身离去。刘腾眼珠子都直了。


        

刘腾好不佩服:陛下果然是陛下……


        

……


        

李承志脸上的喜色都快要溢出来了,一路上都哼着小曲。


        

之后说起安定胡氏,皇帝又提及了奚康生对李承志的评价:看似狡诈,实存温良,且重情重义。若掌驭得法,必为强助……这说的是李承志未与胡保宗翻脸之前的过往。


        

此时看来,陛下应就是依奚康生的这一句,找到了驾驭李承志之良术?


        

没想见效这般快?


        

刚出城门,偶有一丝凉风吹过,鼻间就能闻到饴糖的香味和豆浆烧糊的味道。最多再往前走半里,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与“咯咯吱吱”的响动,还时而伴有数十人齐喝的号子声。


        

越往前走声音越大,前者有如瀑布悬川,飞流而下。后者则似百鼠齐啮,酸的让人想咬牙。


        

前者是制冰时的汲水、泄水声,后者是在用石磨磨豆粉、豆浆。


        

粮食的问题一解决,等于免了心头大患。只要再坚持个三四年,河西的垦田的就能自给自足。到那时,李承志才算勉强有了些窥睨天下的资格。


        

但谁能想到,这份大礼,竟是元恪亲自送到自己手上的?


        

暗中唏嘘不已,李承志神色轻快的出了广莫门。


        

但和尚竟然半夜装鬼吓人,差点让巡夜的李睿打个半死。


        

最后告到河南尹,李宪责令李承志赔了和尚的汤药费,又罚李睿带枷示众一月。


        

好在李承志有钱,折罚一百金了事。


        

恰好路过玄印寺,看到山门前的知客僧脸扭的跟苦瓜似的,李承志分外觉的好笑。


        

应是太吵,白日里惊的和尚不能清修,夜里还要扰到和尚的清梦,和尚竟然恼了?


        

若是上门好好分说,李承志自知理亏,定是会令工匠力夫收敛一二。或是停了夜里施工也无所谓。


        

高湛平时来时都是骑马的。而元悦的车驾比这一辆又奢华了不知多少倍。


        

定非是这二人,李承志不由奇道:“何人登门?”


        

“是姑臧伯偕夫人来访……郑夫人正与主母在中堂说话,姑臧伯则去了中园,说是要看看郎君点石成金的制冰之法……”


        

自此,两家算是结了仇……


        

看到李承志,守门的家臣远远的就迎了上来,帮他牵了缰。


        

李承志下马进门,往里走时看到耳门停着一辆双驾马车,看外饰很是华丽。


        

不为其他,只因李韶也知道,李承志在河西藏了兵。但想来只以为是李承志当初骑虎难下的无奈之举,没敢想过李承志有不臣之心……


        

今日专程上门,应是来回礼的。李始贤不在,按理只需李韶的夫人郑氏来拜访郭玉枝便可。李韶竟也亲自登门,这礼就有些重了。


        

“快令李协准备酒席……”


        

原来是李韶?


        

他前日与母亲去李韶府上拜访过,李承志还特意送了一颗鸡蛋大的七彩琉璃珠。


        

对常人而言,这东西即便比不过夜明珠,也堪称价值连城。但李韶半点推辞都没打就收了,也让李承志暗松一口气。


        

这声世伯可不是乱叫的。两家虽不属同宗,却属同源。若论郡望,李承志也得被归入陇西李氏。


        

况且,至多入冬,两家就会成为名符其实的亲戚:就在上月,也就是李韶卸任岐州刺史入京之前,张敬之的庶女许给了李韶的嫡长子李玙为妾。郭存信的嫡长女,也就是郭玉枝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给李承志亲上加亲的怀淑表妹,许给了李韶的嫡三子李瓒为妻。


        

为了李承志,张敬之与郭存信可谓是愁白了头发,费尽了心机……


        

李承志交待了一句,急匆匆的往中园走去。


        

刚过耳门,便看到李韶站在院中的箭楼上,似是在随意打量。身侧再无旁人,就只有一个仆臣和李协侍在楼下。


        

“不知世伯登门,晚辈失礼了……”


        

李韶又指着李协和仆臣说道,“都退后些……”


        

李承志不知其意,恭恭敬敬的上了楼。


        

“陛下如何说的,可曾罚你予元乂赔罪?”


        

“你入宫聆听圣谕,何来的失礼之说?难道还敢抗旨不成……”


        

李韶口中斥着,脸上却尽是笑意,看来心情很不错。


        

“且上来,与我说说话……”


        

夜明珠再贵也是死物,而元乂已残,此生已与世子之位无望。如此算来,元乂是亏之又亏。


        

再者,打死李韶也不信,真就如李承志所说,那宝珠就只余一颗……


        

郭玉枝虽不似李怀德那般贪财,但也绝非败家之辈。若真是价值连城之物,怎会眼见李承志在殿中摔了瑰宝,而不见半丝痛惜之色?


        

“倒不曾,只是喝令晚辈不得再去寻元乂讨要宝珠与财货等!”


        

“一个世子,就换了些财货?”


        

李韶稍一错愕,又摇了摇头。


        

李承志低声应道:“定了,募员虎贲将,应是从五品下!”


        

这一次,李韶才算是懵住了。比听到李承志射残了元乂,皇帝却无半丝罪责予他还要吃惊。


        

骤然擢为从五品也就罢了,竟还是虎贲将?


        

李韶轻声叹道:“也是你运气使然:元继惯会见风使舵,且向来恭顺。若非误以为元乂已无幸理,怎会一改奴颜媚骨,进而恼了陛下?不然便是出于安抚与他,陛下也定会惩处于你……”


        

确实是这样的道理,所以李承志才觉得皇帝竟一改往日之凉薄,突然对他好了起来。


        

“我等走后,陛下独留崔亮,又召你入宫,应是为你铨叙吧,可曾定了官?”


        

不说李承志惊才绝艳,便是凭那象戏让陛下爱不释手,迟早一日也必然幸进。


        

茹皓为何得庞,只是因擅横吹(笛)。


        

赵修为何幸进,无非是长相俊美,且精胡舞。


        

其余不论,且看高湛。以陛下对高肇、对皇后的宠信,高湛足足侍从皇帝三年,才封了个羽林郎,比李承志还要低一级。


        

便是自己,也近双十之年才至黄门郎。虽也备受先帝庞信,但全赖六叔(李冲)之荫……


        

但转念一想,又觉的理所当然。


        

李韶谓然一叹,“某还想,若是选官不甚中意,便等某赴凉州上任之时,将你讨来,任个从事……”


        

上任?


        

李承志心里一跳,狐疑道:“世伯迁官了?”


        

至于候刚,只是擅射……M.biQUpai.coM


        

与之相比,李承志会的何止多了十倍?


        

“可惜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竟是双喜临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李韶点点头,“不出意外,应是持节,都督东、西两州诸军事,凉州刺史……”


        

李韶要任凉州刺史?


        

李承志狂喜。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三七四章 双喜临门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