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盗墓从瓶山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到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到手

作者:那就不要留 返回目录
        

背驼风雨钟的那两条鼍鱼并非中土之物,乃是由一位印度僧侣,从婆罗甘孜国携带而来的两栖异种,存活的寿命能比老龟还要长。


        

此鱼形如金鳞鲤鱼,背上有硬壳如甲,在水中力大无穷,要是有贼子妄想盗取风雨钟,一旦靠近潭面,便会遭到鼍鱼的突然袭击。


        

到时,即便没被鼍鱼咬死在水里,也会惊得它们拖拽着铜钟遁入深水,几十上百年里不复出现。


        

李长清看到这,眉头不由一皱,暗道一声麻烦。


        

刚才那两条鼍鱼之所以不顾性命,舍身扑咬,原来是为了将他逼退,现在恐怕早已遁入深水,不会再出现了。


        

只是这古井水潭是天下七十二水眼之一,西接洞庭,东连大海,这露出来的水潭不过是冰山一角,其下还不知究竟有多广多深,恐怕远远超出常人想象,若非深水大湖,否则也养不起那两条大如楼阁的西域鼍鱼!


        

看来是要浪费些工夫了…


        

他瞥了眼不远处水波不兴、平滑如镜的潭面,心道现在要想得到风雨钟,看来必须亲自入水,去潭底寻鱼取宝了!


        

不过,有避水神珠在手,履水犹如平地,这种倒不算什么难事。


        

时间还充裕,完全来得及。


        

他耐下性子,继续看了下去,只扫了两眼,便深深皱起了眉。


        

李长清想着,看了眼任务剩余的时间:


        

一时五刻。


        

说得神乎其神,跟真的一样,李长清越往下看,面色便愈发古怪。


        

他自然不会信这些胡扯八扯的鬼话妄语,反而觉得雕刻这石碑之人很是幼稚,什么龙宫龙女,一看便知是凭空杜撰,用来吓退无知愚民的。


        

石碑之后的记载,竟然全是一些关于这口古井水潭的神话传说,说什么这水潭直通东海海眼,在古时乃是龙王爷行云布雨走的御道,与海底的龙宫相接。


        

凡人若潜下去,便是冒犯天颜,不但家人会遭天谴雷劫,自身也会被巡海的夜叉修罗生吞活剥,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死后亡灵贬入九幽,永世不得超生等等。


        

不然石碑刻字之人,也不会在最后添上这么多带有恐吓性的神话故事,多少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只是…


        

这么说来,这潭底难道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秘?


        

嗯,这倒有些可能。


        

算了,多想无用,下去一探便知!


        

打定主意,道人再度来到潭面,以真罡覆足,踏水行至了碧潭中央。


        

李长清眯了眯眼,再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石碑上的文字,特意多看了几眼在那些被水汽腐蚀的模具不清的地方。


        

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


        

看来那两条鼍鱼果然已经潜到深水,不敢再冒头了,那石碑所言不假。


        

确认之后,李长清一抖袖子,一枚鸽子蛋大小的宝珠凭空出现在手掌心。


        

没有立即动身下潜,而是故意等了一阵。


        

半柱香后,水下一片平静,没有丝毫动静。


        

这水潭下面果然深不可测,四周、脚底都是澄澈莹碧的湖水,好像一瞬从水井来到了无底水洞之中,也辨不清东南西北、身处何方,只知道继续向下。


        

附近水里的游鱼水藻都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罕见,李长清向下潜了几十米,仍没见到成群结队的鱼虾,应该是都进了两条鼍鱼的肚子。


        

将避水珠放入口中,念头一动,水面如纱帘般缓缓向两侧分开,道人站在半空中,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举着渐渐沉入了水底。


        

刚下去有七八米深,他的眼前便豁然开朗。


        

世间之人,也唯有天生夜眼的陈玉楼可以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看清四周的事物,但李长清却要除外。


        

他虽不是天生夜眼,却是先天之体,一双明眸可在夜中视物,不论多么昏暗的环境,只要没有阻拦,都将在这双眼瞳之中无所遁形。


        

此时夜已深了。


        

皓月的澄明的清辉通过古井口洒进水中,却只能照亮最上面一层浅浅的潭水,水中依旧是一片昏暗,越往下光线越暗,等到李长清脚底踩在潭底的淤泥上时,眼前已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这里竟连一根水草都没有。


        

放眼望去,水底河床异常平整,恍若身处一方人工修筑的广场之中,甚至看不见一块石头。


        

他的双眼便像是两盏明灯,能勘破世间一切的黑暗。


        

李长清抬眼向四周扫了一眼,便发现了水底的古怪。


        

没走多远,前方便忽然出现了一条由鹅卵石铺就的小道,蜿蜒曲折,一直通往潭水最深处,那里朦朦胧胧的,尽头似乎被什么东西挡住了,让他无法看清。


        

水底…出现了一条人走的小路?


        

“有点古怪。”


        

心中有些吃惊,道人念头一动,缓缓向前走去。


        

“有意思。”


        

嘴角微微上扬,李长清发觉事情很不简单。


        

李长清看清之后,目光微凝,心中猛地一跳,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之前潭边石碑上雕刻的内容。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口水潭乃是东海龙王爷行云布雨时走的水道……


        

他忽然想起,之前在探寻南海仙人墓时,碰到了那群南海鲛人。


        

那模样,可是不怎么美好…


        

究竟是什么人,能在几十米深的潭底修建这么一条长长的鹅卵石道路?


        

莫非是鲛人吗…


        

小道变得更加宽阔平整,道路的两旁竟出现了一座座青铜铸造的灯盏,大约有半人高,造型古朴精致,整体呈黑绿色,分不清具体的年代。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灯盏里放着的不是什么灯油脂油,而是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夜明珠。


        

想着,他已踏上了鹅卵石铺就的小道,顺着道路延伸的方向缓步向深处走去。


        

行了大概二百多步的距离,眼前的景象便可。


        

李长清见状,不由一声长叹,心中有些感慨。


        

败家玩意儿!


        

只是很可惜,镶嵌在灯盏中的夜明珠大多都已破裂,甚至还有的已经碎成了几块,皆已暗淡无光,不复当年明亮,不知是何人所为。


        

“暴殄天物啊…”


        

大约跟杜甫的“家书”差不多吧!


        

甚至是有价无市。


        

这里的每一枚夜明珠,不论是大小个头,还是形状色泽,都是极品,随便拿出去一个,都会有无数豪门太太为之疯狂,抢得头破血流。


        

说价值千金,都有些保守了。


        

令人嗟叹。


        

不过作为视钱财如粪土的道门子弟,财帛丝毫不能动摇李长清的心智。


        

毕竟就连上品的宝珠明珠,往往都随着那些百年千年的老蚌藏在罕有人迹的深海夹缝,更别说这等拳头大小的绝品夜明珠了。


        

只李长清看到的,粗略一数便有数百之多,简直是壕无人性!


        

拐过一片石礁,眼前陡然一亮。


        

“咦,那是…”


        

没停留多久,他便起身继续向内走去。


        

边走边向四周张望,搜寻着那两条鼍鱼的踪迹。


        

只见十几丈外,竟然濛濛出现了一座不算太大的宫殿轮廓,就坐落在鹅卵石小路的尽头。


        

远远望去,并不算大,大概只有猫仙祠的三倍大小,但也足够让人惊叹不已。


        

李长清甫一抬头,边吃了一惊。


        

“一座水下宫殿!”


        

“这可真是额头上挂钥匙——开了眼了……”


        

李长清凝视着远处凋敝破败的宫殿,喃喃道。


        

要知道,这可是在几十米的水底,不是在地上。


        

如此之大的水压下,能建出一座宫殿,简直是耸人听闻,要不是亲眼所见,李长清也不会相信。


        

走上阶台,来至殿门口。


        

首先看到的,便是牌匾上写的三个大字。


        

除了南海仙人墓那次,这还是他头一次在水底见到如此宏伟的建筑。


        

脚尖一点地,身形便如一团清风,迅速掠到宫殿的石阶下。


        

与那些不可见不可闻的古神不同,这“龙王爷”可是真真正正人类幻想出来的神仙,和前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既然连真龙都有,那有龙王爷似乎也很合理……


        

“龙王宫…这世上莫非真有龙王爷不成?”


        

李长清将牌匾上的字缓缓念了出来,忽然笑出了声。


        

莫名的,他的心提了起来。


        

近距离观察这座矗立在潭底的“龙王宫”,他还是发现了不少的疑点。


        

想起至今还在“袖里乾坤”里放着的那具龙尸,李长清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这样想的话,还真有几分可能…


        

楷书最早出现的时期大约是汉代,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


        

也是通过这一点,李长清判断这座宫殿建成的时间,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时代,距今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如果这是真的龙王爷的行宫,怎么可能建的如此简陋,通体就像是粗制滥造的流水产品一般,看上去也就是普通的材料,现在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甚至完全可以用“不堪入目”这四个字来形容。


        

若不是他之前远远看到轮廓,和牌匾上的那三个楷书大字,估计很难看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里面空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任何物件,应该是随岁月的流逝被水流腐蚀殆尽了。


        

这倒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如此看来,这座水下龙王宫能保存至今,已经十分不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道人并没有进到宫殿里边,而只是站在殿门向内张望了一会。


        

李长清猛然警醒,绕到殿后一瞧。


        

果然,只见大殿之后,乃是一片礁石丛生的岩壁,此时就在那两座石笋之间,正卡着一尊通体青绿的铜钟。


        

正要转身离开之际,忽然听到殿后传来一阵沉闷的撞击声,发出一阵阵空空的响动,好像是用什么东西在被拖在地上,与地面撞击发出来的动静。


        

嗯?


        

不知为何,见到它的一瞬间,李长清脑子里便不受控制地跳出来这个名字。


        

没错了,这定就是那塔王寺的镇寺之宝,风雨钟!


        

此钟不过尺许长短,遍体莹绿如水,蚀透了朱砂水银之色,钟身上铸满了饕餮鱼龙波浪的纹路,从中渗出缕缕轻烟薄雾,好似祥云缭绕。


        

风雨钟!


        

看样子,那两条鼍鱼受到重创之后,慌不择路潜逃至此,游过石礁岩壁之时,不小心将背上驮着的风雨钟卡在了这里,它们却受头上的剧痛影响,并未发现,而是径直继续向深处游远了。


        

而刚才他听到的闷响,应该便是水流不断冲击铜钟,使之撞击石笋发出的声音了。


        

灵州城中每隔十二年才会出现的“塔见”奇观的真正源头!


        

一直搜寻不到那两条鼍鱼的踪影,不成想却让他在这龙王宫后碰到了此行的目标!


        

李长清微微一笑,大步走上前去,一把将卡在两座石笋之间的铜钟提了起来,用指节试敲一下,声音铮然动听,果然是宝贝!


        

铜钟入手的下一秒,系统的声音如约响起:


        

若真是如此,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既如此,贫道就不客气了!”


        

“奖励已发放,目前抽奖次数:一。”


        

搞定!


        

“叮。”


        

“检测到宿主在任务时限内取得风雨钟,支线任务二:云中塔影已完成。”


        

“鉴定中。”


        

“名称:风雨钟。”


        

“系统,鉴定。”


        

李长清托着铜钟一阵打量,欣喜之余,还不忘鉴定一番。


        

“注:功能不可控。”


        

“原来只是个被动技能,无法主动使用!”


        

“宝物等级:重宝。”


        

“描述:汇聚风雨,吞云吐雾,流影化形。”


        

不过好歹也是一件重宝,就算拿出去卖钱,也能挣得盆满钵满,也是赚了。


        

就在他准备将铜钟收起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李长清看后大失所望,提着铜钟颠了颠,摇头叹道: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周天卦镜补全启动。”


        

“当前开启度:36.8%。”


        

“叮。”


        

“探索到恨天古器:无鼻豨符。”


        

“当前融合度:7.7%。”


        

……


        

“开启进度:4/16。”


        

“时空融合进程加速。”


        

哦?!


        

李长清这下可真是吃了一大惊,动作陡然止住。


        

扭头愕然地望向手中的风雨钟,愣了半晌,目光从下往上逐一梭巡,掠过层层精美古朴的云纹,最后落在了铜钟顶部熠熠生辉的明珠之上。


        

他盯着那珠子,瞳孔逐渐放大。


        

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