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盗墓从瓶山开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海(4/36)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海(4/36)

作者:那就不要留 返回目录
        

华夏南海。


        

海域辽阔,海水浩淼。


        

有诗云:亩产浪千尺,寸光涌万银。


        

此时,在这万丈波涛之上,千里白云之间,一道白色的身影俯冲而下。


        

刮起百里长风,飘然落于汹涌浪尖之上!


        

此人身披鹤氅,头戴玉冠,大袖飘飘,一对眼眸深邃如渊,丰神俊朗。


        

正是道人李长清。


        

瞭望四周茫茫的海面,面上古井无波。


        

不时,成群的游鱼从他脚下掠过,一只白羽红喙的海雕落在他的肩头,被元宝一脚踹开。


        

前天晚上。


        

他于梦中一朝顿悟,风水十六字诀全通!


        

这便是: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成功掌握了。


        

嗯,半本。


        

好吧,编不下去了...


        

李长清在付出献王墓地图攻略、代表古代夷人生殖崇拜的青色玉瓶和小半个肉芝尸壳后,终于满足了“醍醐灌顶”的条件。


        

也就是此地。


        

这里烟波浩渺,听李醉说,最近的一处有人烟的海岛也在十二海里之外。


        

第二天,便在陈玉楼的授意下,乘直升机飞到了南海。


        

通过天星风水术,结合当时的记忆,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红姑娘失踪的海域。


        

想着便将避水珠含在口中,潜了下去。


        

...


        

李长清踏水而行,在周围走了一圈,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看来想要发现一些线索,还需要下水一观...


        

放眼望去,漆黑一片,很少见到成群的鱼类。


        

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大小不一的珊瑚,在成群的珊瑚礁中,甚至偶尔还能看见几艘朽烂的沉船。


        

这片海域并不深,如果不算上海沟,平均不过两三百米。


        

李长清下行一阵,便到了底。


        

但对于李长清,这里却如同家一样,甚至比在陆地上更加轻松如意。


        

挂壁的生活,就是这么乏味且枯燥。


        

三百米的深度带来的水压异常恐怖,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足以致命。


        

目前,人类有记载的徒手潜水记录只有89米。


        

一座造型诡异的石殿出现在了面前。


        

李长清看着这座古朴原始,由海狼石垒成的巨大石殿。


        

...


        

前行数十米,绕过一座巨型珊瑚礁。


        

此处既不是风水宝穴,也没有什么古城遗址,怎会有一座婺台孤零零地立在此地...


        

这很不合理。


        

这竟像是一个古代祭祀巫卜用的婺台!


        

他环顾一圈,皱起了眉。


        

走近一看,整座婺台和那四根石柱上的图腾已被海水剥蚀殆尽,分不清具体年代。


        

按李长清猜测,这座石殿里在此处至少有几千年的岁月。


        

另外,李长清还发现,在婺台的四周,各立着一根造型诡奇的石柱,上面爬满了海草和贝类化石的,看起来很是违和。


        

这四根石柱并不像是婺台自带,倒像是后人添上去的。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井壁斑驳,呈诡异的赤红色,好似浸泡在献血中一般。


        

斩开石门,走了进去。


        

殿内异常简陋,简直与外面的海底礁石没甚两样,只在中央,竖着一口宽约三尺的八角棱井。


        

“红姑莫非是被这口不知深浅的竖井吞了下去?”


        

思虑无果,李长清决定亲自下去看看。


        

李长清往下看了一眼,井内混沌朦胧,凭他也看不清里面的具体状况。


        

忽然想起红姑娘消失时的画面,抬头一看,却见婺台的穹顶上面竟有一轮如红日一般的巨大壁画,正与竖井相冲。


        

足下了几百米。


        

四周的井壁上逐渐浮现出一幅幅精致的壁画。


        

...…


        

这竖井不知有多深,里面朦朦胧胧,使人如坠雾中。


        

帝王坐于龙撵之上,俯瞰众生,看其身后遮天蔽日的玄鸟旗上龙飞凤舞的“秦”字,他的身份已呼之欲出。


        

正是号称“千古一帝”、“祖龙”,开辟华夏封建王朝制度的秦始皇帝!


        

壁画里的人物栩栩如生,不知用得什么颜料,能在海水中千年不褪色,简直闻所未闻。


        

第一幅画中最大的是一个身穿玄色龙袍,头戴玉冕,长目丰隆,耳大朱唇,生得很是威严,看模样是一个帝王。


        

说秦始皇最后一次南巡,途至会稽时,有渔民从海中捞上来了一具浮尸。


        

这具男尸是个老者,身材高大异于常人,容貌不俗,髯长过胸,肌肤白润,肉坚如铁,穿着上古王者衣冠。


        

李长清顿时来了兴致,便顺着一幅一幅往下看去...


        

原来,这壁画前十篇讲了描述了始皇南巡时的一桩往事。


        

秦始皇认为这是海中仙人的遗蜕,本想将其供奉祭祀起来,其手下的诸多方士却进言,说这是妖物所化的古之僵尸,见之不详,有亡国之兆!


        

当时秦始皇已经病入膏肓,加之一路惊扰,使其成了惊弓之鸟,顿时对方士的话深信不疑。


        

看其模样,不知漂浮在海里多久,也看不出死因,但看起来依然面色如生,没有什么被海水长期浸泡的迹象。


        

海风吹来,古尸须眉悉皆飞动,与活人一般无二。


        

看到这,李长清一愣,忽然想起了什么,奇道:


        

“难道是秦王八镜之一的秦王照骨镜?!”


        

于是命三万刑徒凿穿一座荒山,将古尸藏衲,铸了一尊铜兽压在僵尸上镇山,并请出一面分阴阳两面的铜镜嵌于兽头,最后封山而归。


        

“铜镜?”


        

采药人过去一看,龙坠处并无死龙,只在地面上裂开了一条大沟,急匆匆跑出了山去,把此事告诉了泰山下的村民。


        

众人争相赶来观看,只见沟中有一巨物蠕动欲出,皆大惊,以为有山鬼为害,于是纵火焚烧。


        

压下心头乱飞的思绪,屏息凝神,继续看去...


        

其后的八幅壁画记载了,北宋宣和年间,有人在五岳之首的泰山之上采药,抬头忽见空中有五龙围着一座山丘相斗,最后五龙皆死,庞大的龙尸从天而坠。


        

后来,金兵铁骑踏平了北宋,虏走了徽、钦二帝,这尊铜兽也随之而去,自此下落不明。


        

看到这,李长清眉头紧锁,有些云里雾里,不知道这壁画究竟何意。


        

火后从沟中获一铜造巨兽,牛首龟身,麟角龟甲,并有七尾,尾端系骷髅头无算,形态丑恶,上丰而下杀,兽头上顶着一面造型古朴的铜镜,有人就将其献给了当时在位的天子宋徽宗。


        

徽宗得之如获至宝,整日爱不释手。


        

再往下,才看了三幅,却忽然发现之后的壁画不翼而飞,似乎被人特意抠去了。


        

“我囸!”


        

刚被勾起好奇,壁画却没了,令道人心中涌起一股烦躁,恨不得抽剑将抠去壁画的人戳上一万个透明窟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