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永别了地球 第二章 造舰计划 第三章 宇宙观答辩课 第四章 创建地球舰队 第五章 多倍光速理论 第六章 造舰原材料 第七章 楼兰组装车间 第八章 出发前的准备 第九章 第一站,火星长城国际空间站 第十章 登陆火星 第十一章 火星勘探任务 第十二章 超级太空接收器 第十三章 出发,迈向宇宙深处 第十四章 勘探木星 第十五章 前往冥王星 第十六章 抵达冥王星 第十七章 离开太阳系 第十八章 Explorers 16星云 第十九章 深入探索 抱歉,各位读者,前期因为个人事情所以暂停了更新,在这里芸烟成雨向大家表示歉意。在这里先补偿一章,后续芸烟成雨的事情处理完了便可以回到正轨,在这里芸烟成雨感谢一直支持着我的人,谢谢你们。 “教授,星云和星系有什么分别,我看他们在宇宙中的大致样子几乎是一样的。” “星云和星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星系是一个包含了星体、尘埃以及暗物质的统称,星云则是含有稀薄的气体、星际尘埃组成。” “教授,我们现在抵达了预定地点。” “一定要小心。” “明白,现在开始进行数据测量。” 娜塔莉娅操控着无人探测器向着Explorers 16星云的深处飞去。 “教授,这些尘埃似乎含有氧气和有机物。” “那你先取一块载体回来,这边进行结构分析。” 蜜雪儿走到探测器左侧操控着仿生手臂试图抓取一块飘浮在空中的陨石,可是就在机械手臂触碰到陨石的一刹那顷刻间变为粉尘向着四处散去。蜜雪儿摇了摇头。 “我再试一次。” 结果依旧失败。 “吉姆,看来我需要进行太空行走。” “蜜雪儿,注意安全。” 说完蜜雪儿来到了出发舱,在穿好量化服后将固定绳系在腰间。 “吉姆,准备好了。” 在驾驶室的吉姆按下了启动按钮。 “现在舱门即将封闭,请再次检查装备。” 再确认无误后吉姆打开了外舱门,蜜雪儿瞬间被吸到了外太空,舱内的固定绳盘开始迅速地旋转,仅一秒钟蜜雪儿便被抛到了百米开外。 “蜜雪儿,你没事吧。”吉姆焦急地说道。 “一切正常。”蜜雪儿艰难地说道:“现在开始采集任务。” 蜜雪儿依靠着绳子开始调整方向,随后从腰间取出一个罐装器皿,小心翼翼地开始采集。 “凯登丝,真不敢相信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 史蒂夫打开了数据探测器。 “星云从远处看还是蛮漂亮的,走近了什么都看不出来。” “现在进行第一段数据扫描。” “似乎这里的温度要高一点,只有零下八十摄氏度。” 史蒂夫看着窗外的尘埃漂浮物说道。 “史蒂夫,第一阶段的数据回来了。” 凯登丝看着显示器:“这里有氧气,大约是地球含氧量的十二分之一,位置在前方片状珊瑚海的位置。我们要不要去那里看一下?” “好啊,现在出发。” 廖萌站在控制台看着探测器发回来的数据像是在琢磨着什么,突然新增的数据栏出现了一个微弱的异常。 “吉姆,现在你们驾驶探测器向西北方向离开当前位置。” “怎么了教授?” “在你们的东部位置出现了一个能量爆发点,这一地点的空间数据值超过了平均水平。” “教授,那会是什么呢?” “现在主机正在模拟计算,总之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离开为好,以免发生不可逆的损失。” 十分钟后廖萌看着屏幕皱了皱眉。 “原来是白洞。” “教授,什么是白洞?” “这些学术用语如果不是专业的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麻烦。” 廖萌操控着伯克利电镜说道。 “黑洞你们都应该知道是什么吧?” “知道,连光都无法逃逸的地带。” “没错,黑洞拥有无限的引力、质量、密度,在黑洞里面什么都不存在,任何物体都会被吸入其中,而白洞刚好黑洞相反。” “相反?” “如果说黑洞是只进不出,那么白洞就是只出不进。不过从计算的数据来看,这个白洞应该是刚诞生的,它的各项数值均不会对我们的检测构成影响。” “那教授,我们能靠近一点去观察它吗?” “不用,毕竟人类从来没有近距离观察白洞,可能会存在未知地风险,这边由主舰派遣探测器去观察,你们只需要继续执行任务就可以了。” “蜜雪儿,我们走吧,去下一个星体。” “教授,无人探测器已经准备完毕。” “立刻出发,注意仔细观察白洞所散发出来的所有能量。” “教授,您说黑洞和白洞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黑洞里面又会是什么?会不会是通往另一个空间的大门?” “这个呢就得先从黑洞说起,黑洞是由巨星的内核燃料耗尽塌缩形成的,它有着极小的体积,但却有无限大的密度.黑洞之所以呈现出黑色是因为它强大的引力致使连最快的光都无法逃逸,不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黑洞可以通过自身的时空扭曲来反射从其它发光恒星上所散发出来的光.宇宙中每一个物体都有它相对的一面,白洞在二十二世纪之前都只是存在理论上,而在二十二世纪末德籍天文学家Von.Garnett.Spass(冯.加内特.斯帕斯)运用伽利略二型望远镜在银河系外围捕捉到了一个能量爆发点,当时的科技还不足以细致地观察,通过观察这个能量爆发点斯帕斯发现它确实有着与黑洞相反的性质。在后续的观察中斯帕斯通过光谱仪来测量白洞所散发出能量的当量,从而证实了白洞理论,不过在科学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斯帕斯直到去世之前还在研究,通过斯帕斯的数据来看白洞并不是特定存在于某个位置,它是随机性的,也就是每当一个黑洞诞生的时候白洞就会通过黑洞内部的空间物质向外迸发,说得简单点就是黑洞靠吸引,白洞靠喷射,同样的来说黑洞连光都不能逃逸,而白洞连光都不能进入。” “教授,那我们要怎样才能给这个家伙测量详细的数据呢?” “先用光谱仪来测量相关的能量值。” “教授,看样子它似乎在休眠期。” “怎么了?” “教授你看,它除了散发出光能和热能并没有其它的放射性光线,要不我们再靠近点?”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模拟出大概的数据,就不再深入观察这个物体了。” “为什么教授?” “首先它是一个刚刚诞生的星体,周边一定有着我们未知的东西,存在着不可预计地风险。” “我知道了,现在开始进行测量任务。” 廖萌通过伯克利电镜细致地观察着白洞主要的位置。 这时华夏舰侧翼的机舱门缓缓地被打开,吉姆驾驶着探测器回到了华夏舰上。 “教授,我们回来了。” 廖萌看着狼狈不堪的二人说道:“你们两个怎么了?” “教授,在探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麻烦,不过都被我们两个解决了,总算是完成了首次勘探任务。” “蜜雪儿,那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说来听听。” “我们在靠近编号J730的时候探测器受到了强烈的横向风,瞬间偏离了预定轨道,整个倾斜角度超过了四十五度,还好只是短暂的。后来我们选择从J730的卫星绕过这一区域,后面经过调查发现这股横向风是来自恒星表面的小黑斑散发出来的,这颗恒星和太阳的构造并不一样,它没有炙热的温度,只有冷光。” 廖萌将伯克利电镜连接至显示器上:“吉姆,是这里吗?”廖萌按照吉姆之前的探测器运行轨道快速地找到了那颗古怪恒星的位置。 “没错,就是他。” 廖萌将伯克利电镜的倍数持续放大,这颗恒星也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娜塔莉娅,现在改变无人探测器的航向,让它朝着这个地方飞去。” “ok。”娜塔莉娅向着无人探测器输送了一道指令。 “教授,你之前有见过吗?” 廖萌皱了皱眉摇了摇头:“我从来没有见过没有能量还能发光的星体。” “教授,已经到达指定的位置了。” 廖萌看着探测器带回来的画面,之间一片空白。主要是这颗星体的亮度太高了,导致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只有白色。 “现在开启光谱仪来开始测量,让我们来看看这颗星体的庐山真面目。” “麦哲伦巡航器开始启动。” 漫长的两个小时后,廖萌看着桌面上的数据哭笑不得,除了能知道这颗星体的直径以外再无他物。 “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看着桌面上的数据异口同声地问道。 “这个,我从来没有见过。”廖萌疑惑地说道。 “这颗星体确实非常古怪,通过光谱仪并没有发现丝毫的能量波动,那么这些光是怎么来的?” 众人呆呆地看着四光年外的发光星体。 “教授,还是让探测器去探测一下吧。既然它没有能量的波动那么应该就不会存在引力、磁场、辐照的危险。” “那暂时也只能先这样了。” “教授,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吧。” “没有能量的光球叫什么好呢?” “不如叫它三足乌星。” “三足乌?这个名字好古怪。” “三足乌是我们中华民族神话中的生物,也就是太阳,本来有十个,后来被后羿射掉了九个。” “教授,探测器抵达了相应的位置。”娜塔莉娅操控着探测器说道。 “把所有的接收器开关打开,看看有什么可以发现的东西。” 探测器慢慢地打开了反射帆板来捕捉周围的异常值,廖萌呆呆地看着探测器所传输回来的数据。 “对了,吉姆,你现在联络一下长城国际空间站,让刘冰他们从远处看看这颗星体是什么样子的。” “明白。” “教授,我想可以深入地了解一下了。” 廖萌看着屏幕说道:“现在关闭探测器上的所有设备,开启中长波讯号,准备进入三足乌的大气。” 只见探测器开始缓缓地调整方向,当所有的设备全部关闭后娜塔莉娅下达了一个指令。只见探测器像一颗脱膛炮弹似的径直的向着三足乌星的内部飞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廖萌焦躁不安地等待着探测器传回数据,可是半个小时候仍然没有任何动静。 “娜塔莉娅,你现在还能控制探测器吗?” 娜塔莉娅吧皱了皱眉:“探测器还在我的掌控之中。” “探测器目前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每秒钟二十三公里。” “我们之前掌握的数据三足乌的直径比太阳稍微大一倍。” “那也没有理由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 渐渐地又过去了几个小时。 “娜塔莉娅,现在能让探测器飞回来吗?” “我试一下。”娜塔莉娅向着探测器发送了两道指令。 “教授,可能需要等同的时间。” “那你继续在这里观察,我和他们去研究一下从星云中取回的样本。” “嗯,你们去吧。” 廖萌带着吉姆和蜜雪儿来到了实验室。 “教授,这就是我们采集的样品。” 吉姆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冷光灯,只见几块岩石在展示柜中漂浮着。 “教授,这些只要轻微的触碰一下就会顷刻间变为粉尘,展示柜中模拟的宇宙环境。” 廖萌看着眼前的这些样本。 “通过刚才的模拟计算这些都是星际尘埃,通过星云中的横向风慢慢地汇集在一起,加上微弱的等离子相互吸引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能不能推测出这些石块所含的相关物质?” “可能会很难,这些石头太脆弱了,有些是甲烷冰,不过在零开尔文的环境下比钢还要硬。” “那你们在这里试着操作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进行封存,我去看一下娜塔莉娅那边怎么样了。” 廖萌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回到了中控室,只见娜塔莉娅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廖萌摇了摇头小心翼翼地把娜塔莉娅抱到了沙发上,从沙发上拿出了一条毯子改在了娜塔莉娅的身上,自己坐在了控制台。廖萌看了看显示器。 “真是奇怪,三足乌并不具备恒星的条件。” 廖萌继续看着屏幕,突然一个奇怪的想法蹦了出来。 “这难道不是一颗星体?” 廖萌带着疑问试着操控着探测器进行反推,突然探测器停止了所有活动瞬间被定格在了那里。 “这又是怎么回事?” 廖萌向着探测器连续发送了几条指令,然而探测器依然纹丝未动,就像是和三足乌融为了一体。 “教授,你看这是什么?”吉姆拿着数据来到了廖萌旁边。 “怎么了。”廖萌看着数据说道。“也就是一些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物质,等一下。”廖萌的瞳孔猛地放大。 “这,这不就是?”廖萌激动地说道:“吉姆,你快去把我们从火星上所采集的那个样本数据拿过来。” 吉姆一溜烟地向着封存室跑去。 “教授,怎么了?”蜜雪儿不解地问道。 “你还记得我们在火星上发现的那个具有高文明概率的样本吗?” 蜜雪儿点了点头。 “你们这次在石块中所发现的物质和它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我们之前所推断的相吻合。” 吉姆拿着样本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吉姆,我们现在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