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是史上最强NPC > 24、风雨长夜,人间奔雷

24、风雨长夜,人间奔雷

作者:上路养爹人 返回目录
        

天宝八年,八月十五。


        

今日是中秋。


        

距离开启主线任务,已过去了十日。


        

安永坊,赤水巷,杨府。


        

庭院内,杨帆正阖目打坐,修炼武道境界。


        

完成开启任务的计划后,他没有多做停留,很快从白云观赶回了长安。


        

这些日子,都在家中闭门苦修。


        

十天的修炼,自然是有不小的效果。


        

不光是将刚到手不久的《奔雷快步》顺利修行入门。


        

而且在小培元丹的药力刺激之下,杨帆刚突破不久的修为瓶颈,又有了松动。


        

初次之外,这段时日收获的修为点数也不少,在玩家降临的前夕。


        

气血:500/真气:380


        

修为境界:武道第二境(培元境九重天)


        

江湖称号:少年英侠(增加声望可晋升下一阶段)


        

他对这些修为点数,也做了一次统一的安排与花销。


        

有针对性的将几门技能的熟练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杨帆:北斗司小旗官。


        

装备:玄色北斗司小旗官长袍(略带破损)品级(凡级中品)


        

三尺二寸绣春刀(品质优秀)品级(凡级上品)


        

修为点数:54。】


        

内功:玄级下品《天罡童子功》(登峰造极)


        

轻功:凡级中品《飞燕功》(返璞归真)玄级中品《奔雷快步》(略有小成)


        

刀法:凡级上品《惊雷刀法》(登峰造极)天级下品《同福刀法残篇》(略有小成)


        

单对单的情况下,也有很大概率能够取胜。


        

“不过,还不能自满。”


        

杨帆琢磨着自身的实力,再瞧了瞧主线任务。


        

这,便是杨帆如今的属性面板。


        

虽然没有明确的战力值来衡量对比,但杨帆感觉,自身的实力,比一个月前的自己,已是大有长进。


        

现在的他,若要搏杀王启年,已不需靠着萧昊来做二五仔。


        

面对《开天》世界的真大佬,仍没有一合之敌。


        

想要在主线任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乃至推动整个《开天》剧情的走向。


        

这个实力,还太过孱弱,远远不够。


        

刚升起的一丝顾盼自雄的念头,很快被压下去了。


        

按等级制来说,他如今,也只是个十九级的弱鸡。


        

尽管,如今修为已触摸到了突破的瓶颈,但更进一步,也不过二十级。


        

杨露白跑进了庭院,邀他一起出去看花灯。


        

“依你。”


        

杨帆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二哥,今天是中秋节。


        

安永坊会举行灯会,大家都会出来赏月游玩。


        

你今夜别自个一个人修炼了,咱们一块儿出去玩呗。”


        

街上人头攒动,沿街叫卖的摊贩,结伴而行的富甲家眷,携手同游的年轻情侣。


        

这幅市井众生相,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一同上街看花灯的,不光是杨帆和杨露白。


        

——————


        

街上灯火如龙,天上月光如水。


        

今年坊内的花灯集会,比往年还要热闹许多。


        

既——杨帆怕大哥,却能制得住三妹。


        

三妹怕杨帆,却能说得动大哥。


        

而大哥镇得住杨帆,却经常败于杨露白的手里。


        

还有大哥,杨图南。


        

本来以他的性子,对这类节日活动是不太感冒的,偏偏架不住杨露白的软磨硬泡。


        

在杨家,三兄妹之间有着清晰而有趣的食物链。


        

而大哥,同样秉持着君子远庖厨的念头,从不下厨。


        

这个任务,自然是落在了妹妹手中。


        

倘若惹的杨露白不高兴了,家中的伙食质量,得下滑一大截。


        

至于为什么大哥经常会被三妹说服妥协。


        

除了宠溺妹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三妹杨露白,是杨家的实际意义上的饲养员。


        

杨帆是不做饭的。


        

唯独三妹,依然是热情满满,四处逛游。


        

“看,那有买花灯的。”


        

杨露白走在最前头,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蹦的欢实。


        

兄妹三人在街上看了些耍把式,舞龙舞狮的表演。


        

也在沿街巷尾,猜了字谜与灯谜。


        

到了深夜时分,杨帆和杨图南,已是兴致阑珊。


        

一盏盏象征着庆贺与祝福的灯火,飘满了湖面,倒映出火光与星光。


        

“写愿望咯。”


        

她小心翼翼的将自己写有祝福与期盼的纸条,塞进了莲花灯内。


        

她到摊贩前,掏出小荷包,买了三座绘有白莲图案的莲花灯。


        

于是,带着大哥,二哥,来到了安永坊有名的升仙湖畔,准备放灯。


        

湖畔,三三两两的游人,齐聚于此,弯腰点灯。


        

杨图南手掌揉了揉妹妹的小脑袋,笑容醇厚。


        

“二哥,你要不要告诉我一下。


        

我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这是长安城由来已久的风俗。


        

写完后,她忍不住好奇心,把小脑袋凑过来,问起了大哥与杨帆分别许了什么愿望。


        

“傻丫头,愿望这玩意,若说出来,自然就不灵了。”


        

“哼,小气。”


        

杨露白自顾自的挽尊:“我本来也就随口一问,才没想知道呢。”


        

这丫头。


        

见大哥不肯说,杨露白又把目标放在了杨帆身上。


        

“少来,自己写自己的,别老瞎打听。”


        

杨帆没好气的道。


        

但杨帆自己很贪心,许了好些愿望。


        

一愿杨家和睦,大哥,自己,三妹,都有光明的未来。


        

二愿发展顺利,不光是大号还是小号都能在接下来,玩家降临的1.0版本中,迅速发展,壮大势力。


        

杨帆笑了笑,将花灯点燃,轻轻一推。


        

花灯顺着水面,逐渐荡向远方。


        

他不知道大哥和三妹的愿望是什么。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悠扬的歌声次第传来,回荡在升仙湖畔。


        

三愿,世界和平!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真好。”


        

杨露白望着这群与她年龄相差仿佛的少女们游玩歌唱,脸上洋溢着笑意。


        

杨帆和杨图南此刻,也正想说些什么。


        

远处,十几个正当豆蔻年华的少女,衣着各异。


        

她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和声唱着歌。


        

这也是大唐风俗之一,踏歌行。


        

而杨帆,则是抿着嘴唇,心中暗道,来了么?


        

第一道血光流星,只是前奏。


        

紧接着,夜幕之上,一道道激流星辰,宛如利剑,割开了寂静的夜空。


        

忽有风起,天穹之上,异象突生。


        

一道血红的陨星,宛如激流贯日,从北横跨,划开天幕,一泄亿万里。


        

杨图南似乎察觉到了些什么,眉头微挑。


        

一位老迈昏聩,两鬓斑白的老者,蹲在大殿中央。


        

殿顶处,有星光投射,形成了一道光束。


        

尘糜萦绕在外围,却无法靠近光束之内。


        

万千长虹齐坠,天幕间尽是一片血色。


        

长夜流火,划开了夜空,也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天渊之上,凌霄神殿中。


        

一位中年男人,穿着儒生长衫,一尘不染。


        

他抬头望着天穹流火,一言不发。


        

如炬目光中,若有星辰陨灭,蕴藏万物。


        

因为,这道光束内,占据着万千星辰,人间气象。


        

当长夜流火出现的刹那,观星老者的目光,不由望向了穹顶,幽幽一叹。


        

长安城内,稷下学宫里。


        

他们明白,新的时代,来临了。


        

面色悲悯的白袍老僧,捏着手中的菩提念珠,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北斗司,万妖国,齐天宗.......流火划开天穹的那一刹那,《开天》世界中,所有有资格感受到天地变化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穹顶之上。


        

寒山寺外,一位枯坐十余载,画地为牢的老僧,似有所感。


        

风雨长夜,人间奔雷。


        

此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