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启明1158 > 六百五十一 真的和明国刀兵相见,有几成胜算?

六百五十一 真的和明国刀兵相见,有几成胜算?

作者:御炎 返回目录
        

对于赵构的反应,汤思退一脸惊诧。


        

在他看来,修身养性多年的赵构不该有这种反应——据说他当年跪着接受金国人册封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反应啊。


        

得知赵佶和赵桓的死讯,他也只是悲伤的哭泣,并不敢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恨意——对金国人的恨意,尽管他的很多亲人都死在金国人手上。


        

可是赵构一样不曾打算复仇。


        

这样一个软弱性格的皇帝,怎么会产生如此怒火?


        

还对着明国皇帝?


        

他赶快上前捡起了被赵构砸在地上的明国国书,拿起来一看,没一会儿,直接瞪圆了眼睛,脸色煞白。


        

这份国书其实挺言简意赅的,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意思就是黄河之所以崩坏,都是你们宋廷的错。


        

是你们三易回河搞得河北废掉了。


        

沈该站在一旁,看着汤思退脸色煞白的模样,不管不顾的把国书从汤思退手上夺了过来,展开来一看,没一会儿也变得脸色煞白了。


        

王纶和叶义问还有周麟之赶快围上去一起看,看了没一会儿,一个个惊声低呼,大感不妙。


        

如今大明国定鼎中原,正是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时候,可是我们看着残破的中原和凄怆的百姓,欲哭无泪,意识到必须要修黄河。


        

可是面对着残破的黄河大堤与高昂的费用,大明国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和物资来填补进去了,这样一来,大明国就想到了作为犯罪者的你们。


        

是你们任命的东京留守杜充扒开黄河大堤毁掉了河南和两淮。


        

现在中原大地处处残破,起因都是因为你们,是你们的一系列操作毁掉了中原。


        

就这样。


        

一份言简意赅阴阳怪气的国书就写完了。


        

啥也不说了,出钱吧。


        

也不要多少,之前你们每年给金国多少,现在就给我们多少,给钱给物可以商量,但是有一个前提,即每年交给大明国的黄河特别维修费用总价值不能低于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两绢布。


        

“他们修黄河,居然要我们出钱?说这是我们的错?混账东西!混账东西!他苏咏霖要修黄河就自己去修!现在居然来怪我大宋?当年的事情他懂什么?他知道什么?还想要岁币?痴心妄想!痴心妄想!!!”


        

赵构明显是气着了,艺术家的修养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个骂街的混混泼皮。


        

“陛下!这……”


        

王纶抬起头,看着面红耳赤怒火冲天的赵构。


        

而群臣除了生气,更多的是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能把国家军事主官派来做使者上以这个问题,显然是代表着明国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所以这件事情注定非常严肃,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掉的。


        

他对着苏咏霖就是一顿国骂,把各种能想到的肮脏词汇一股脑儿的往苏咏霖脑袋上套,俨然是把苏咏霖和明国当做十恶不赦的混蛋了。


        

赵构在气头上。


        

“陛下息怒,稍安勿躁,明国以军事主官南下为使者递送国书,显然是表示他们对此事的重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并且隐隐有用兵马威压我朝的意思。”


        

王纶把这层担忧说出来,汤思退和沈该立刻变成了苦瓜脸。


        

而且这里头说不定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你们要是不把钱送过来,那就千万别怪我们领兵南下自己来取了。


        

王纶是最先想到这个点的。


        

赵构红了眼睛,一甩手把桌上的茶碗砸碎了。


        

“让他领兵来啊!他来啊!我大宋是好欺负的吗?他有四十万兵,我就没有四十万兵?他若敢南下,我必要他好看!!”


        

但是赵构却没有。


        

“让他压!让他压!我还怕他不成!”


        

国书里的话确实很难听。


        

明国国书的意思就是把中原如今的衰颓和黄河的问题全部甩到宋廷头上,将罪责归咎于仁宗神宗和哲宗三代皇帝,俨然是对着赵宋皇室的列祖列宗开炮了。


        

赵构怒吼连连,看上去非常有种,以至于宰辅团队都觉得好奇——你怎么突然那么有种了?


        

不过想想,也不是不能能理解。


        

天子家族怎么会犯错呢?犯错的都是臣下,是无能的臣下,绝非皇帝。


        

但是。


        

中原到如今,全是你们赵宋皇室干的,你们要为此负全责。


        

赵构的确有理由生气。


        

汤思退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也足以让赵构从盛怒之中反应过来,然后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宋军打不过金军。


        

汤思退面色很差的进言了。


        

“陛下,明国大军十分精锐,金国数十万大军,仅仅三年之间就全部崩溃,完全无法对抗明军,显然,明军远强于金军,而我朝大军虽然数量多,但是……”


        

宋军打不过明军。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


        

金军打不过明军。


        

消除同类项,得出结论。


        

他们不打这个主意就怪了。


        

赵构沉默了,汤思退也沉默了。


        

因为这个事实太过于显而易见了,所以当明国想要修黄河却缺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宋国,想到了他们孱弱的军力和富有的印象,以及曾经给金国送岁币的事实。


        

能给金国,不能给我?


        

这个时候,宋国该怎么办?


        

周麟之忽然间又想起了张浚,也想起了陈康伯,更想起了之前那些告诫朝廷要整顿军备小心明国的主战派臣子。


        

周麟之一眼看向了面色惨白的王纶——他记得之前王纶曾经在西夏使者失望离开的时候说过,宋国因为惧怕强邻而不敢提升自己,那么迟早会引来强邻的觊觎。


        

那个时候,宋国该怎么办?


        

怎么这也该修饰一下,装扮一下,稍微友好一点吧?


        

直接把军事主官派过来,这不是明晃晃的威胁吗?


        

虽然他一样心怀警惕,觉得明国不会那么干脆的就和大宋和平相处,但是他根本没想到明国那么快就开始对大宋心怀不轨并且试图动手了。


        

一动手还是要岁币这种卑鄙无耻的操作。


        

“陛下,开战是万万不可的,非到万不得已,不能有此设想,主要,还是以谈判为主,我等可以用两国签订的协约反驳明国,斥责明国背盟毁约,必然为天下人所耻笑,以此击退明国的妄念,维护大宋的国体。”


        

汤思退素来反战,更别说是这种根本看不到胜算的战斗,所以他力主和谈。


        

赵构和宰辅团队的五人一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赵构才压低了喉咙,低声询问宰辅们。


        

“你们有什么看法,都说说吧。”


        

“老臣会竭尽全力。”


        

汤思退如此表示。


        

赵构心中一阵无力,头更低了。


        

“能谈成吗?”


        

“那汤相公,沈相公,这件事情就托付给你们了,务必为我驳回辛弃疾。”


        

“遵旨。”


        

沈该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代表皇帝和汤思退一起跟辛弃疾打前哨战,用大义名分压制辛弃疾,明国这样的无理要求必然不会得逞。


        

赵构似乎有点心累,想了想,就摆了摆手。


        

“德言,这件事情我只和你一人商量,你要对我说实话。”


        

赵构直勾勾的盯着王纶看。


        

两人应下了赵构的命令,缓缓离开宫殿做准备去了。


        

剩下枢密院三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赵构就让叶义问和周麟之离开了,独独留下了王纶。


        

王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陛下请问。”


        

“大宋的军备,到底如何?若是真的……真的和明国刀兵相见,有几成胜算?”


        

赵构问这话的时候很紧张,没什么底气,感觉这样问有点不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想法。


        

但是莫名的,他想要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