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噩梦级开局(有胆,你就看下去) 第2章 烟草贩子(有种,接着继续看) 第3章 敲诈勒索(好了,我败了,求收藏!) 第4章 坑蒙拐骗(开胃菜,后续更精彩) 第5章 谁忽悠谁啊!(千万别走,后面更精彩) 第6章 5万美元绑票佣金(看到这里也不耽误你时间,后面更精彩) 第7章 这酒容易上瘾(有想法就说出来,我肯定改) 第8章 准备招兵买马(生意不好做,求收藏) 第9章 你真当我好欺负(其实后面更精彩,错过了就可惜了) 第10章 这个小便宜不好占 第十章进行了修改 第11章 超级渣男 第12章 一击即中 第13章 养肥了再杀 QQ群建立 来畅所欲言吧! 第14章 一个洋鬼子铁粉 第15章 养猪协会 第16章 哈哈…终于发财了 第17章 谋划大地主 第18章 猥琐发展 第19章 合伙作案 第20章 趁火打劫 第21章 欺上瞒下 第22章 路过穷山寨 第23章 山中称霸王 第24章 一群杂牌军 第25章 脚踏两船 第26章 狗屎运 本作品已经签约 第27章 偷鸡摸狗 第28章 这钱是不是来的太快? 第29章 谋财害命 第30章 意外的收获 姜大邺回想自己呆在别墅的那些时段,感觉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也没发生啥异常。 又回想起自己穿越时空隧道的时候,那个才真正的叫做恐怖。 可能是自己多想了,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两个鬼佬磕药磕多了,产生了不该有的幻觉,才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 也或者,大概,可能是得到老天爷帮助,将其毁尸灭迹。 姜大邺心中突然冒出一个这样荒谬的想法。 随即他又重重的甩了一下头,阻止自己再胡思乱想。 反正不关他的事,让那些老毛子自己头疼去。 但不管怎么样,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他还是要去看一下的,毕竟昨天还是这套别墅的主人。 上午九点。 姜大邺驱车来到008号别墅外。 这栋别墅外,已经停了七八辆警车,昨天的那辆挂着香港车牌的皇冠车也在其中。 别墅里里外外都被巡逻的武警团团围住,很多穿着白大褂的法医在周边检查,拍照。 这无一不证明是一个特大案件。 姜大邺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后,被一个警察带进别墅大厅内。 一进入大厅,他就看见阿卡耶夫正在跟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在激烈的争论。 由于都是用粤语沟通,很容易理解。 不一会儿,他也渐渐明白了怎么回事。 地下室昨夜已经被强行打开,但诡异的是,里面的东西却没被转移出去。 今早那些警察发现后,便马上把整个地下室封锁起来,任何人不得乱动。 阿卡耶夫得到消息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早早来到这里。 与地下室大量的珍宝、财富相比,那两个俄罗斯人的生死与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当下的俄罗斯仍然在风雨飘摇当中,国内的老百姓日子并不好过,国外的反俄势力也在传风搧火,无恶不作。 这一批宝藏如果能够全部带回去,那就是救命稻草。 他哪里能够想到最后还是出现了意外。 现在跟他正在争执的人员是鹏城外事机构的主任付涛。 现在,阿卡耶夫如果不能好好的解释清楚几个问题,搞不好他自己也容易被牵扯进去。 第一,地下室的财宝是从什么渠道进来的? 第二,地下室的财宝都有哪些?价值有多少? 第三,之前的那几个犯人,跟他到底有什么关系? 阿卡耶夫真的很被动。 他只能解释说,这些宝藏都是第一任房主,俄罗斯的叛国者,罗尔斯威夫斯基盗窃而来。 至于具体的数目和价值他真没法去解释,地下室的财宝他都还没有看到呢。 至于那两个已经变成神经病的杀人犯,他只能解释是国家秘密派遣过来的特工,完全跟他无关。 而他的使命就是把罗尔斯威夫斯基盗取的财宝运回国内。 这些解释肯定不能让付涛满意,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收到任何官方的通缉令和俄罗斯传送过来的正式通文。 更何况,地下室里挖掘出来的财富已经完全超出他的职权范围了。 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是他的解释没有任何问题,国内的高层也未必会这么容易放过。 毕竟在清末时期,国内很多的财富也被老毛子收刮了。 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姜大邺看到付涛如此强硬秉公执法,心中也顿生好感。 像这样的官员,肯定是越多越好的,华夏人的腰杆,还是要靠他们撑起来的。 这一次算是来对了,估计收获不会少。 姜大邺来到付涛面前,先是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又拿出准备好的协议合同,递给了他。 这个合同签署还没有超过24小时,油墨还很新,手指印和签名都清晰无比。 阿卡耶夫看见姜大邺拿出这份合同,脸都紫了。 “卧槽,这混蛋玩意儿太过分了。” 这明显就是过来摘桃子的。 付涛没管他们两人怎么想,拿起合同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到一分钟,付涛看完后,就把合同小心翼翼的收拾起来。 他对着阿卡耶夫问道。 “这份合同想必你应该清楚,双语合同,国际通用文稿,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阿卡耶夫看着他手上拿着的那份合同,也是无可奈何点了点头,但他还是要求继续封锁地下室,等他上级来处理。 付涛没有继续为难他,点头答应了。 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他预料范围之外了 姜大邺邀请付涛到室外抽烟,顺便套一下里面的内情。 付涛对周洪宇也是很欣赏。 这小子的无心之举,居然为国家挽回了大量“损失”。 “小子,你非常不错。” 付涛叼着香烟,很诚心的说了一句。 500万美元啊,换作任何一个人,早就乐的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这家伙居然还留有心思挖一个坑,让他们跳。 而且还做的如此天衣无缝,没有给他们漏洞可钻。 “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姜大邺可没有多少心思去管付涛怎么想? 他就是想知道里面的财富到底有多少? 所以他开始不停的拐弯抹角探听消息,还美名其曰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大家一起乐呵乐呵,才是王道啊! 付涛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只能暗示他不低于三亿美元。 姜大邺听了以后,这才安心下来。 连锁珠宝行的启动资金这下不愁了。 要知道,开一个稍一微高端点的珠宝店,没有几百、上千万,还是很难启动的。 现在这个宝藏要快速分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按照付涛的意思,两国之间的高层肯定需要秘密协商,宝藏也需要请专业人士评估,没有十天半个月很难搞定。 姜大邺索性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表明这套房子对他很有意义,如果老毛子不想要,他想自己留着。 付涛觉得这个要求应该不难,毕竟在如此巨大的财富下,这套房子归属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姜大邺索性也不看热闹了,准备回去坐等分赃。 他不相信,两个大国最后还能黑了他。 趁着还有空闲的时间,他准备筹建“喜马拉雅珠宝公司”。 他喜欢这个名字,感觉做珠宝行业就要有很“高,大,上”的心理准备,“喜马拉雅”感觉名字上非常契合,朗朗上口且意味十足。 以后有分公司或者单独系列产品,都可以用喜马拉雅山脉的分支山峰名称来取名。 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马纳斯卢峰,南迦帕尔巴特峰,安纳布尔纳峰…… 这些都是很好的商标名称,名字很洋气,意味也很足,毕竟大都是全球十大高峰。 当下国内商标注册的费用比较少(一件200到300人民币不等),流程也比较简单。 他打算把世界所有比较知名的山川河流都注册成商标,这些费用绝对不会超过100万人民币,即使有些已经被注册,那也不打紧,反正那些漏网之鱼,也够用了。 华夏加入马德里协定,才刚刚一个月,回头向付涛打听打听,看下政府有没有优惠政策? 如果价钱不是很高的话,他打算把所有的商标全部进行国际注册。 回到家里,姜大邺又补了一个懒觉。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他准备放松自己,去欧洲旅游一趟,顺便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第31章 筹备大赛 第32章 招兵买马 第32章 入电子行业 第33章 小菜一碟啦! 第34章 初代京东网 第35章 练气功练傻了 第36章 星辰大海 第37章 这饮料,逆天啊! 第38章 狼狈为奸 第39章 自吹自擂 第40章 尘埃落定 第41章 进军国际市场 第42章 扫荡二手市场 第43章 跨时代的营销 时光匆匆,转眼即过。 1995年终于过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年。 姜大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了三个月了。 在这短暂的时间,他迅速积累起了不菲的财富,通过国内国外合资了几家公司后,自身的根基也算是比较扎实了。 这一次从德国进口的大量的二手生产工业机械和设备,绝大部分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自动化的比率非常高,保养的也不错。 姜大邺旗下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都能达到了自动化生产或者半自动化生产。 这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罕见的,特别是饮料和食品加工业,在当下这个年代,他旗下的企业应该是唯一全套使用德国设备的轻工企业。 虽然说这几年,国内工业的发展的确有些进步,但比起一般的发达国家,至少还有20年的代差。 作为全世界最强工业设备制造商的德国,至少领先华夏30年。 八零后之前的老一代的工作者,都有深刻的感悟。 说这么多,主要证明那个年代国内的工业完全不足以支撑姜大邺的“科技帝国”发展。 他也是无奈之下才选择这些二手工业设备。 当然,有便宜不赚,那是真傻,颜面才值几个钱。 最新、最先进工业设备,姜大邺也买得起,但是国外那些企业不准卖,也不会卖。 他有系统的支撑,压根也不在乎,等最新的五轴联动机床送过来后,他会打造一个全国最大的机床生产厂家。 到那时候,国内整体工业水平将会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他那“科技帝国”的发展也不会再受到束缚。 在他出国这段时间,他旗下的产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他之前已经预感到《斗破苍穹》可能会成为比较畅销的小说。 只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本书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在港岛,在台岛,在吉隆坡,在曼谷,还有那些在欧美华人集中的城市里一场场疯狂的抢购已经爆发了。 而且都是因它而起。 早在一个礼拜之前,在华人比较聚集的城市,已经有明报的广告栏上印有大字广告。 “《斗破苍穹》1月1号全球正式公开发行” 是不是很熟悉? 是不是得有点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不单单是明报,整个东南亚,台岛,京都,旧金山等等那些稍有影响力的报纸,比较显眼的广告位上都会有这些霸气的宣传字眼。 没错,就是那么豪。 他现在有钱了,根本没必要那么抠索。 就是用钱砸,也要砸出个名声出来。 总共就16个大字,连续一个礼拜的轰炸,要不想记住,都很难了。 这种创新的广告宣传,在当下这个年代,绝对是个灾难级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看小说,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阶层,《斗破苍穹》这四个字,已经深深的嵌入他们的脑髓中。 广告做的好不好,一切看疗效。 半天! 对,就是半天时间。 20万套120万本的繁体中文版《斗破苍穹》售罄。 本来英文版《斗破苍穹》面对欧美市场,硬是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收刮一半去满足市场。 明报集团的客服电话已经被打爆了,一挂电话马上就又响起来,全部是催货的。 赵总编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报表,又高兴又想哭。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从事文化媒体事业快30年了,从未有像今天这样。 一句简单至极的广告词引发的轰动效应,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 今天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历史会记住这天,历史会记住明报集团,更会记住《斗破苍穹》! 他坚信,这一次的商业广告策划一定会被写进商业教科书里。 一个20岁的后生仔,一个从大陆最贫困县走出的人,已经让他的智商受到了暴击。 他感觉到他自己已经慢慢变老了,思维跟不上时代了。 他也很庆幸,《斗破苍穹》在明报集团出版,姜大邺以后的书还可以在明报刊登。 他要绑住姜大邺,若把他丢了,那么他赵总编就是明报集团的罪人。 赵总编已经向集团总部请求,所有旗下的印刷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他又开始联系在内地的印刷厂,帮忙印制。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明报集团没有《斗破苍穹》的版权,那么积极忙活干什么? 那是因为明报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他的股票涨不涨跟他们的业绩是有关系的,更何况明报集团和姜大邺签订的是不公开协议。 现在,《斗破苍穹》在整个东南亚大火,以后他们集团的报纸,书刊也会影响力大增。 这是一种双赢。 若要说谁最开心,谁最兴奋? 那就是非累斯拉.马丁莫属。 他现在是谁啊? 是《斗破苍穹》第二作者,不是翻译。 本来他还想说今天过完了,明天就去美国坐镇发售新书,结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直接坐最快一趟航班,来到新加坡。 新加坡常住总人口数字为400多万,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的人口大多数为华人,达到了75%。 这个国家是华人国度当中最奇葩的。 明明主体是华人,但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居然是马来语。 行政用语是英语,这个国家,奴性太强,就跟阿三国一样的,被统治了几百年,都觉得自己说母语很丢人,非要去学那些没有太多文化含义的外语。 累斯拉.马丁来到了新加坡大学的广场上。 随行的工作人员马上起搭好了架子,《斗破苍穹》作者现场签字售书。 展台两边放了两个易拉宝,分别是两位作者累斯拉.马丁和姜大邺近身照。 这些摆设和布局其实都是经过姜大邺点头同意的。 累斯拉.马丁需要人气,姜大邺需要财气。 两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看着整整排了200多米的队伍,累斯拉.马丁心里都想哭了,他可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从前,他都是自费出书,因为压根就没有出版社能够看上他的作品。 姜大邺同样是自费出书,因为人家压根就看不上出版社给的那些利润。 同因不同命啊! 在港岛中文大学和港岛大学签名售书的时候,很多师生路过这边,都装作没看见他一样。 那情形何止一个“惨”字可以形容? 简直就是惨绝人寰,无地自容。 每次回忆起那一幕,他都不得不躲进房间里面,默默的流泪啊。 那实在是太悲剧了。 从今天开始,他累斯拉.马丁必须要雄起来了。 他是《斗破苍穹》第二作者。谁再要说他是翻译,他绝对会立刻操刀子去砍人。 因为第一作者姜大邺从未说过他是翻译。 晚上,亚洲大多数媒体都第一时间播放了《斗破苍穹》超级售卖速度。 又给《斗破苍穹》拉了一波广告。 明报集团已经开出最大马力全力生产。 并且已经联系了大陆空余的印刷厂全力生产两种语言版本的《斗破苍穹》。 1月3号,累斯拉.马丁在RB演讲推广。 他向广大书迷们保证,日语版正在加速翻译。 华人在RB,其实有很多,RB人懂中文的也很多。 累斯拉.马丁召集众多华人分章节翻译。 2天翻译完一本,译完后检查一遍,立刻印刷。 韩国这方面也如是照搬。 1月6号,加印的360万本繁体中文版《斗破苍穹》销售一空。 书商告急,求补仓。 1月8号,240万本再次售罄。 …… 书商哭爹喊娘,求满仓。 1月15号。 日文版正式开售,10万套两个小时售罄………… 韩文版正式开售,10万套一个半小时售罄…………… 整个亚洲都开始疯狂了………… 1月17号,四种语言版《斗破苍穹》累计销售3000万本,但还是供不应求。 几乎所有媒体都大篇幅来报道此事,这又是一个神助攻。 所有相关的印刷单位全部停止其他的业务,专门印刷《斗破苍穹》。 也是这一天,京都大学创造一个记录。 简体中文版《斗破苍穹》一套12本,538万字,当天全部翻译完成。 当日下午,四家国有大型印刷厂开始全力印刷。 第三日,《斗破苍穹》前六集总共120万本,在京都,魔都开始售卖,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正版和盗版两者之间的对决正式开启。 姜大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小说有如此火爆,就算知道,他也不是很在乎。 《斗破苍穹》的发行与姜大邺无关了,他只关心最后的进账。 他相信,累斯拉.马丁和明报集团能够处理好一切。 在西方世界,《斗破苍穹》的售卖有些不近理想。 那边的传播速度与亚洲相比,就好比蜗牛跟猎豹一样,完全不对等。 欧美的媒体基本上没有报道《斗破苍穹》的相关新闻,就算是有,也是一些小报里面的花边新闻,根本不值一提。 姜大邺建议累斯拉.马丁在欧美主流网站做大量软文。 不管是褒扬赞美,还是贬低斥责,只要把《斗破苍穹》吵热起来,效果自然就有了。 累斯拉.马丁头脑还是相当聪明的,被姜大邺这么一提,他瞬间就悟了。 单单网络怎么行,至少报纸媒体也可以利用,小说文学杂志,周刊完全都可以利用起来。 反正这钱又不是他出,他才不会客气。 为了配合这次宣传,姜大邺要求明报集团先货后钱的模式,把这些书先放到欧美各大书店摆卖。 现在,《斗破苍穹》已经不单单是商品属性的问题,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传播。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文化入侵。 明报集团内部和国内众多知识分子,都明显感觉到了《斗破苍穹》对年轻人一代思想的巨大冲击。 主人公萧炎,那种在逆境中不服输,不断奋勇向前,最终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在不断激励着,每一个年轻人。 由于小说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非常强,很多人在看小说内容的同时,也不断被洗脑。 这种洗脑,更多的是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的。 很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爱情观都朝着正面发展,在这种金钱横欲的时代,是极其罕有旳。 现在,亚洲大部分的电台,报纸传媒都有一种类型专栏,像是斗破苍穹杂谈,斗破苍穹各人物战斗力排名,斗破女主魅力排名等等。 甚至,RB的日语版本的漫画,也已经授权被刊登在报纸上了。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已经挤进漫画排名榜前三名。 在韩国和RB,Cosplay(角色装扮)是一种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 《斗破苍穹》自火热以来,就在Cosplay中刮起了一股旋风,很多年轻人,下了课或者下了班后,就自发的组织人员,在广场或者公园进行Cosplay。 由于小说里的人物众多,Cosplay中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很多年轻人,甚至包括中老年人都有匹配的形象。 在短短的时间里,在RB,韩国斗破苍穹Cosplay已经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国外游客也慕名而来。 《斗破苍穹》因为没有涉及到任何政治,以及宗教冲突,所以在国外并没有受到排挤或制裁。 相反,因为这本书相比同类型小说释放出了更多的正能量,而受到各国民众的欢迎。 截止到一月底,据明报集团的不完全统计,《斗破苍穹》正版已经销售2000万套,共计1.2亿本。 虽然数字看上去很多,但要知道,亚洲的总人口接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这样的数字对姜大邺来说,只能算是起点。 姜大邺要求在这半年时间内,《斗破苍穹》出版的收入,每个月结余一次。 除去大陆的人民币之外,所有的钱,全部换成美元全部打入启辰投资公司。 因为现在各国的书籍版权费用,大多是以美元结算,所以对这些要求赵总编统统答应。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所以每个国家的印刷成本和零售价差别很大。 比方说RB,他们居然有四个版本。 除了简装和精装版,还有个签名限量版,最后居然还有一个珍藏限量版。 最便宜的和最贵的之间价钱相差了将近百倍。 当然最贵的,他们也是用了许多奢侈的材料制作,让你觉得确实物有所值。 华夏内地的就只采用一个版本。 统一价,16.8元人民币一本。 为什么这么便宜? 除掉人均收入低之外,有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盗版。 在内地,他是不打算赚钱的。除去零售商的返利和印刷成本,实际上得到的钱可能也就2元,3元。 虽然零头小,但积少成多啊。 他打算把这里的收成直接打入启航商贸公司,这样一来,就弥补了启航商贸资金短缺的问题。 所以像这样的混乱价格,如果真正统计起来,明报集团表示无能为力。 姜大邺打算聘请毕马威会计事务所来帮忙处理他的这个难题。 累斯拉.马丁现在已经是个大红人,现在他在全世界到处跑,跟各地书商谈判,到各大高校签字售书,又去当地的报社买广告造势宣传……他也是乐此不疲。 明报集团也是怕他累坏了,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谈判助手和两个工作助理。 这一切的费用理所当然的就从姜大邺的版权费中扣除。 《斗破苍穹》发行的这些日子,气势如宏,根本就没有遇到相同战斗力的作品。 据比较权威的观察家和那些书评家给予的销量预估,至少可以达到一亿套。 这个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最少可以卖到十二亿本。 商业文学小说类,这是当之无愧的NO. 1。 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小说达到过这种高度。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美国的纽约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斗破苍穹》就是个垃圾文学,枯燥的文字表白,缺失逻辑理论,毫无历史架构的支撑。 总而言之,就是宣称《斗破苍穹》是个垃圾,而那两个作者就是小学生文化水平。 他们强烈建议去看《哈利波特》和《魔戒》等等,并且声称那些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这些信息都是从老赵口中得知,姜大邺瞬间就明了,这是有阴谋了。 前世魔戒电影版将在2000年左右发行。 哈利波特也有可能现在已经发行了,销量可能不是很好。 是有人想用踩《斗破苍穹》博眼球,蹭光环,最后上位。 既然他们都送上门了,他要是没有啥反应,那就真的愧对穿越者啊! 打电话通知累斯拉.马丁立刻回来,有仗打了。 累斯拉.马丁得到消息后,也是万分恼怒,居然有人想踩着他上位。 他是谁啊? 他累斯拉.马丁可是立志成为一个最伟大作家的人。 他现在的自信心也是蹭蹭的往上爆,目中无人的气势屌炸天。 对他来说,诺贝尔文学奖那都是囊中之物。 所以呢?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忍。 第一时间他就从澳大利亚赶回来。 看来他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斗《斗破苍穹》作者了,那种代入感根本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 这就是文人的通病:士可杀不可辱。 第44章 怼死那帮扑街 第45章 护身金牌(真不知道那些新人的小说,一天就可以涨30万收藏。) 第46章 产业布局(我发现很多垃圾小说,投资也高,收藏也高,为啥呢?)